爱吱声

标题: 政府出手接盘滞销房是坏主意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10-4 04:08
标题: 政府出手接盘滞销房是坏主意
中央出手组合拳,股市大涨,据说房市也动了一动。不过这波涨势能延续多久,还有待观察。政策的重点也不是房市,是否最终影响到房市不好说。
8 X7 P, d) \; W! V; a' a5 T
! L) O  e* x' d房地产市场依然总体低迷,对经济造成很大压力。不少经济学家提出,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出一笔钱,接盘滞销房,转为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一方面,这为房地产公司和被房地产投资套住的公司、个人解套,解放的资金进入消费,拉动经济的正循环;另一方面,这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2 f3 n$ e! [( t. S2 M+ l6 V& x
8 G! ^+ }/ t* N0 ~& ^! h+ ~' g
唯一没有解决的是这笔钱从哪里出、怎么还的问题。
* j. p8 I0 e0 x' W: r3 l  h) ^1 R2 A
- k3 I) W& @8 J: Z谁都说不清有多少滞销房,估计在万亿级。难怪经济学家的呼吁从2万亿起跳,“10万亿都不多”。真是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 G5 u  I( i& I4 b; b* N0 y- i+ u5 E) a( L3 h
地方政府没钱了,尤其是滞销房严重的三四线城市。北上广深有钱,但北上广深的滞销房问题不严重,全面放开在逐步推进,全面放开后依然滞销,再谈怎么办的问题,现在操心为之过早。但很多三四线城市陷入死循环。大量滞销房使得地方经济负担沉重,缺乏发展使得人口流入放慢甚至流出,进一步抑制经济发展前景。
- |" g4 h) Q/ c- z9 r7 B# _& E  Z' z2 n) f& n% T
中央举债,向地方注资,这是一直在说的事,但也是一直没有在做的事。无他,中央要地方长点记性,学会一点财经纪律性,不要老实惦记着中央会接盘。另外,中央的负担也很重。
2 j. |9 V6 f$ }0 U& Q$ j0 h/ P/ O% r/ a! k8 P3 l
最终,不管是中央借钱,还是地方借钱,要政府接盘,肯定是需要借钱的。借钱就要还。% ~2 L' r$ S- f. P$ T
4 H' A2 |; F* P9 o2 @( n/ m& G
现在有一种“超长期国债”的说法,好像把还债周期极大延长,债务就不愁了。怎么可能!" k) N5 m  [2 r$ b, J2 A) {

+ x+ _$ p7 c; X# ~5 F债务极大延长,意味着很长时间里偿还的只是高额利息,根本触及不到本金。最糟糕的是,如果到了需要超长期债务的时候,借债肯定不是“今天”的事情,“明天”、“后天”还要接着借债。以为借债只是“今天”的事情,那都是想多了,或者说想少了。但超长期债务叠加起来,财政支出很快就被利息支付“淹没”了,正常政府开支被大量挤占,而债务本金根本没有触及,这才是国计民生崩盘的捷径6 }# ^; e2 W& f! G
% J7 z( a! @* J4 h' [
借新债还旧债也是一样,最终要借两笔债,一笔用于还旧债,一笔用于填新窟窿。& C1 E# q0 _, L* `3 ?. [0 z( i

( g0 ?( t, Z8 M- g( y* y% x美国财政就是前车之鉴。3 G! b1 z& o. v4 g; E& f) F/ d- d

5 s& i* g' H3 y* R2 ^5 B有人以2008年的4万亿略超过当年GDP的10%为例,证明今天大放水10万亿也还不到GDP的10%,因此没事。这是活糊涂了,好像4万亿是赏心悦目的好事一样。这在当年是必须,但也遗患无穷,今天还在擦屁股。鼓吹今天大放水10万亿的既蠢又坏。
' [( \2 A. M, y: ~( R3 P$ L* C4 @% g  U! G2 G2 H( r: X# H
关键还是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4 h! }0 T' `9 ^3 T9 E& l$ t, ?% P$ c& a* E: a
现在提出要反循环操作,但反循环必须是短期的,问题正在这里。经济低位的时候,反循环借债刺激;经济高位的时候,谁都不肯破坏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只会继续高歌猛进,只是少借债而已,但减支还债是谈不上的;直到下一波经济低位,再度举债。这样下来,最后走上的是一样的债台高筑的老路。真的要反循环,需要比简单的量入为出更加坚强的财经纪律,很少人能做到。
  v4 b; q& S3 {" w; J+ }9 s0 a3 D+ g8 T
另一个问题是廉租房。' y8 o1 I) m; \& \' Z, |$ C
; H. Q2 \7 U" ~/ L( H
廉租房在概念上是好的,但在实施中很容易走歪。/ a* P- V4 K8 W9 v1 ]
% z8 ^0 j& t" V* n
廉租房必须与商品房有足够的价格差异,否则没有意义。现在的滞销房是按照商品房的规格建造的,这对低收入群体是福音,但对于商品房交易是坏消息。要么商品房降低到足够与廉租房竞争,要么无人问津,两者都对正常的房地产市场是极大的干扰。
' r- W. C/ E" r/ H/ z0 E* r9 s3 V9 T
如果政府接盘以新房为主,这个问题更大。大量城市“老破小”二手房立刻崩盘。现在“老破小”小区还有坚挺房价支撑,到了价值崩盘的时候,好比把过去几十年通过拆迁而实现的城市改造一下子逆转,这些地方很容易形成海量的社会问题。) y1 ~% l! c9 D( s& |' s, Q
0 u/ f: n; T( e! t6 o+ i' `9 _
廉租房还需要与政策挂钩,对低收入群体严格定义,防止滥用。相关的反腐问题之大可以想象。0 D3 ]; J+ p) ]" `& V$ ]

+ ?) `7 ~7 C8 M  y" C9 ]) G6 M# o但定义为低收入群体对这些人的社会地位有影响。无数社会学研究也表明,低收入群体“扎堆”居住、学习、工作容易造成“贫民区现象”,带来长期、深刻的社会问题。新房子也能形成贫民区的。& Q8 E1 I7 @& l7 }; O$ a
2 j, S7 Z% o7 s9 `! ~" S
另外,大量涌现的廉租房肯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强大打压,“接走”一批滞销房后,反而制造出一批新的滞销房。这样一波波下去,房地产市场最终尸横遍野,斩草除根了。' @( F: Q+ `+ M0 L

* Q; g, n# K4 M5 ?还有一个大问题:最需要廉租房的北上广深并没有太大的滞销房问题,存在大量滞销房的三四线城市并无大量廉租房需求。这样的地理错配是没法用政策解决的。
1 b% |: r/ [& ~4 _7 K1 J, A  ]7 X4 E' `" Y8 h
城市化依然是中国下一波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下一波城市化的重点在于三四线城市,但本来低廉的购房和生活成本和良好的发展机会、交通条件才是吸引力,大量廉租房反而抑制了本来有可能自然形成的正常房地产市场。7 b- O( k1 G! p

0 b. k+ ~- e' q9 ~6 d% u新加坡的经验很多人津津乐道,但新加坡是在廉租房-商品房二元体制的框架下建设起来的,上面这些问题在设计层面上就得到解决。中国现在是把廉租房-商品房二元体制作为解决当前滞销房的办法提出的,基础不同,实施的结果自然不同,不宜照搬。& ?; a+ C& G# Z# G$ p- e: M
7 n/ [5 g4 H$ d# ]
尽快解决房地产滞销房问题成为全国人民的焦虑,但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Q5 `) \1 R" v$ {' e* L
# j; d# i" ?1 V. W0 d9 x6 b
新造廉租房是不错的主意,但政府出手将现有滞销房大量转为廉租房可能不行。
作者: 孟词宗    时间: 2024-10-4 13:37
在包租公看来,政府搞廉价出租房当然是“恶政”。无他,廉价出租房降低了平均房租。在拥有几套房子的小资产阶级看来,政府接盘空屋烂尾楼后廉价出售当然是损害他们的利益的。无他,廉价房屋拉低了房价,他们手中的房子不如以前值钱了。
) r- ~' t  Y# o* \" q
4 S& L8 P+ N1 _( ]. r8 r+ J9 j但是,在挤一间群租房十几人轮流睡觉的打工者看来,廉价出租房能让他们少付点房租,多寄点钱回家,当然是善政。在掏空六个钱包也买不起一间婚房的小青年看来,原来远不可及的房子终于可以有个渠道来获得了,这不但是惠及自身的善政,一间遮风避雨的房子更能为下一代提供安身和成长的所在。' b9 x- q  T) J! V" b0 t

# e- W. [# z  o) K+ p% Q; n一千多年前,杜甫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千多年后,如果号称搞“社会主义”搞了75年,还不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这种“社会主义”还是趁早别搞了。" S% z0 P4 b  G% {  d

: J2 n  ]" Z8 x2 N滞销房为啥滞销?现阶段归根到底的原因是人民收入不足,而房价又太高。当然,在北上广深的人看来,鹤岗这种城市的房价实在太低了,他们想不通为啥鹤岗人为啥不每人买个十七八套存着。同样,他们也不能理解为啥江西吉安超过60%的新城区在建成不久之后,都成为了空城。8 V3 m4 a- i. z6 F* h0 \

; [! t; d: w5 k6 [7 |" [. k房价的贵贱是要看当地收入水平的。不论是鹤岗还是吉安或者北上广深,现实是普通打工者辛苦工作一年,不吃不喝,用当地的工资无法在当地买个三平米的厕所。而房价过高,工资过低,两者比例过于悬殊,导致造出来的房子只能是有价无市,谁都买不起。而没有房子,谁又能安心在当地发展经济?所以小城市的人大多出门打工。这并不仅仅是大城市工作机会多的关系。这条道路,其实拉美早已走过一遍。一方面是超大城市(例如墨西哥城、圣保罗)挤满城市贫民,另一方面外省地区则经济凋敝。于是外省经济越是凋敝,贫民约要涌入大城市,大城市的居住情况则愈加恶劣,于是造成恶性循环。
9 J# {3 F, f* @/ P
, v  E4 e  X5 c9 b: F9 F中国喊发展西部喊了多少年,连江西都没发展好。说起来,中国有14亿人口,国土面积超过欧洲,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去西部呢?或者去吉安呢?关键问题是不论在北上广深也好,在吉安也好,如果你的工资都无法买到一个三平米的厕所,那么至少呆在北上广深,你还能挣得稍微多点。; {$ q" k) d2 D8 A
3 @0 }. V" \. K' w7 B# [- H
一线城市的确没有太多滞销房,有钱人太多。但大量外地劳工涌入一线城市却造成了出租房屋的紧张。大量新造豪华小区里大量空置,最后这些有钱人买下的投资房沦为群租房,“高档小区住民工”又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闻。政府下令禁止群租却屡禁不止。无非是一纸禁令无法满足劳动人民的租房需求罢了。
5 x- P1 y4 R, _, t/ |+ B' L* p0 w$ f# O
所以政府出手接盘滞销房,逐步改造为廉租住房,廉价住房,从政策本身来说并没有错。执行过程中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还要防止权力寻租和腐败。但一旦能够让房价在几年内平稳下降,让工资-房价比例不那么离谱,那么对于发展当地的经济才会有长远的动力。毕竟没有人就没有经济。人都跑光了,守着一堆空房子也是没用的。而合理的工资-房价比例会促进劳动力的流入,才谈得到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6 @* ], v; [5 Z
) e+ a, @' C% j5 ^, l7 t, J
以前写的几篇东西,仅供参考:$ f8 W+ K& Y. ^4 ]$ ~$ a0 `! _
应当怎样刺破房地产泡沫
+ U2 z/ \6 w/ M0 {续 - 为什么要现在刺破房地产泡沫. P0 r7 [- y% |% i  x
续二 - 别指望外国人移民来救房市
/ \* Y4 n& ]/ e$ b" g1 F
作者: hellotojinge    时间: 2024-10-5 16:23
确实是坏主意。牛奶过剩的解决方法,不是把牛奶平价送给人民,而是应该把牛奶倒入污水处理厂。- n& D: `; M, M6 @8 x8 ]/ G
本来就是供应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所谓有效需求就是有钱并且肯花钱的人。如果有了廉租房,那么有钱肯花钱就会变成有钱不肯花钱。
" F8 f* l3 m/ ^9 M9 X( h当然,我觉得所谓收购变成廉租房,也就是骗骗老百姓的。收购回去,拖着手续,浪费着时间,就是不廉租出去,这才是大概率事件。毕竟政府也不傻,也懂经济。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