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物价和服务价格低廉是中国的福利,别挥霍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7-3 03:46
标题: 物价和服务价格低廉是中国的福利,别挥霍了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7-2 14:03 编辑

一段时间以来,“为什么不能待自己人好一点”成为流行的质问。谁都不会反对对自己人好一点,问题是这里的好一点指待遇高一点,这就牵涉到钱从哪里出来的问题了。

流行的观点是,资本截留利润太多,克扣工薪阶层的收入,应该学胖东来和华为,大家都给高薪。

胖东来是很值得关注的现象,但胖东来模式至今离不开生斯养斯的许昌,除了新乡有两家,可能禹州还有一家,没了。这未必是胖东来不想全国人民都受益,而是另有原因,个中事宜就超出这里的讨论范围了。

华为是另一个特殊存在。华为走高端高价路线。华为产品一点不便宜,人们也愿意买单,这是良性互动。但“华为级消费”远远超过中国人的日常消费水平,中国的主流市场还做不到“华为化”。

华为的高薪一是来自于产品高价,二是来自于员工高质量,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华为那样收割韭菜尖、招聘到“华为规格”的员工的。

换句话说,胖东来和华为都不是可以普及的模式。

资本是来盈利的,不是来做福利的。强调资本的社会责任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因为资本在本质上是经济的,不是社会的。对资本盈利的节制只能来自于税收和法律,在税收和法律的范围内,都应该认为是合法收入,道义压力没用。

另一方面,中国物价和服务价格低廉是中国的真正福利,千万别挥霍了。

中国制造是中国崛起之本。服务价格与制造业产品价格是相关的,这关联来自劳动力成本。服务价格高企意味着劳动力的生活成本高企,劳动力的收入要求必然随之上升,以平衡基本的生活需要。上海的劳动力成本高于烟台,不是因为上海劳动力比烟台劳动力更加能干,而是因为生活成本更高,必须支付更高的工薪才行。

但是,制造业的产品是流通的。不管在哪里制造,规模生产的产品都超过本地消费,而是走向更加广泛的市场。反过来,本地生产的产品并不垄断本地市场,只要有成本优势,其他地方的产品也可以进入本地市场,挤走本地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本地制造随之枯萎。这正是美国制造走过的路,萎缩并不全是产业转移的过错,剩余产业受困于劳动力成本高企、竞争力低下是更大的原因。回到上海,上海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毛巾制造基地,现在河北高阳才是,这里面劳动力成本差别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要成本低廉得多,很多人将此怪罪于中国企业对员工太苛刻,剥削自己人,便宜了美国人。

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解决的办法不是简单地提高中国工人的收入,把成本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还记得全球化吗?中国制造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是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保障,但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天赋中国的特权,只要条件合适,其他地方也可能复现。事实上,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形成本身就是得益于低成本和高效率。回到毛巾,上海的毛巾厂曾经很多,棉纺供应链齐全,但现在高阳才是毛巾产业链和供应链最完备的地方。一样的道理。

中国的服务价格低廉才是中国成功的秘诀。

在上海,60-80人民币的男子理发可以得到相当高级的服务,在美国,30-40美元的理发则谈不上多少高级。以此为比照的话,中美劳动力成本相当于1:3.5。这当然是简单化了,但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出国旅游中发觉,欧美的一切都贵,贵好多。这些基本上都是服务价格,这个“贵好多”最终都反映在劳动力成本上。

过去还有欧美因为技术、管理先进,单位劳动生产率高于中国的认知,现在连这也说不通了,因为中国制造里自动化、信息化、机器人化的程度更高,单位劳动生产率已经至少不低于欧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中国的收入水平意味着中国的服务价格和物价也大幅度提高,可能在感官上“对自己人好一点”好一点,但在竞争力上就大幅度滑落了。

中国需要“对自己人好一点”,大面积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但不是通过简单粗暴地提高物价和服务价格,那是踩着脚背起飞。需要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层次和质量,高端高价才是正路。

一定会有人质问:有那么大的高端市场吗?

没办法,只有开拓,开拓到头后,市场容量最终决定产品和服务的层次,相应决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

多给老百姓发钱,不就有钱买高价商品了吗?

这是把高价商品看成重新贴价格标签了,完全忽略了高价商品理应代表的品质和服务差别及其相关的成本差别。反过来,多发钱的真实效果还真是商品重新贴标签。这肯定不属于“待自己人好一点”。
作者: sleepyr    时间: 2024-7-3 15:04
中国的工人收入占创造价值的比例太低了。咱就拿汽车工业为例,这个算是世界范围内可以贸易的高端制造业了吧。小米北京工厂最近在招流水线工人,网上找到的待遇如下,“福利待遇为底薪+绩效+餐补+夜补+超8小时加班费,工作日底薪1.5倍,周六日双倍,法定假日3倍,综合月工资在8000元左右”。8000在北京看上去也还勉强活得下去,但是代价是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换算成时薪才不到26块,如果是按劳动法规定的一周工作40小时,一个月才挣4000多。这样一个流水线的工人要工作多久才能换来一辆他生产的汽车呢?对比一下西方国家的工人收入和劳动生产率,这样的分配比例真的合理吗?另外,一周工作72小时,就算把现在的工资再翻一番,这个工人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消费呢?长久来看这样的经济模式真的能持续下去吗?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24-7-3 17:15
不仅如楼上指出,个人劳动的低工资会影响消费,进一步影响产业与资本。此外,分配给资本的份额太高,人才会外流的,现在出色的留学生又开始拼命留在国外。人才流失是重大损失。

资本固然重要,也只是为人服务的重要工具而已,而不是反过来人给资本让路,那就是美国道路了。

分配份额不能过度向资本倾斜。但发钱增加劳动收入的想法是错误的。钱不能凭空发布,不和生产与服务流通过程对应的货币会带来通胀。

理想的办法有多个方面,开拓市场比如一带一路是一个办法。此外是进一步调整劳动市场结构,鼓励创新,鼓励创业,鼓励劳动岗位的增加(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立法增加假期降低工时等等,使得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初次)分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良性循环是进一步改开,劳动市场结构与劳资分配更合理,劳动工资收入高,人的潜力更好发挥,幸福度增加,人才更多,科技进步更快,资本利润更多,岗位更多,工资待遇更高。。。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7-3 21:52
龙血树 发表于 2024-7-3 17:15
不仅如楼上指出,个人劳动的低工资会影响消费,进一步影响产业与资本。此外,分配给资本的份额太高,人才会 ...

年初听说爱丁堡某中流985搞并轨,海归降薪成跟土博一样工资水平。但对海归的学术仍然比土博高。同时对中期评定不达标的海归“暂”扣工资,说是等达标了会补发。认识的一个经济学海归博士在那个学校,三四月听到ta疯狂吐槽说降薪之后ta一个月工资不到一万,另外还被“暂扣”大几万。

我听到ta吐槽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改制也许是试图在激发老师们的奋斗精神的同时省钱。然而后果大概率是科研未能及时出成果的老师确实会被迫走一些,但自主跳槽也会增加,而且自主跳走的会是科研强的那些(强才能找到下家)。留下的要么是科研不是那么强的,要么是把这个学校作为跳板的新毕业博士生。

五月我从不同学校同学那里听到他们收到多份来自该学校现任教师的求职申请。据说简历都很不错。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7-4 00:11
sleepyr 发表于 2024-7-3 01:04
中国的工人收入占创造价值的比例太低了。咱就拿汽车工业为例,这个算是世界范围内可以贸易的高端制造业了吧 ...

你说的没错。但是总是有一个但是。劳动者收入占产品价值的比例是个跨行业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汽车。全面提高很容易,一纸最低工资法令就行,然后是服务业和全供应链全面涨价,最后劳动者的实际工薪和生活水平上涨了吗?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7-4 00:15
龙血树 发表于 2024-7-3 03:15
不仅如楼上指出,个人劳动的低工资会影响消费,进一步影响产业与资本。此外,分配给资本的份额太高,人才会 ...

谁都不需要为资本让路,但要资本首先落地才行。

空谈谁为谁服务没用。资本首先、其次、最后是为自己服务的。劳动者要是不满意,资本是长腿的,最起码资本可以宅家。现在大量资金压在银行里,实际上就是资本不出门。

劳动法的执行需要极大严格化,一天12小时、一周6天是绝对不合法的,自愿加班都不行。

资本和劳动着的分配是由税收和法律规定的。在这个问题问题上,法无禁止还真是皆可行。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7-4 00:18
太阁狗 发表于 2024-7-3 07:52
年初听说爱丁堡某中流985搞并轨,海归降薪成跟土博一样工资水平。但对海归的学术仍然比土博高。同时对中 ...

西方公司搞自愿离职的多了去了,结果都是这样:能力强的拿了离职补贴找到下家了,能力差的留下来了。所以现在要裁员,还是有自愿离职部分,但事先规定好,有的部门不得自愿离职,有的具体到个人不得自愿离职。不公平,但有效。
作者: mezhan    时间: 2024-7-4 07:04
晨枫 发表于 2024-7-4 00:15
谁都不需要为资本让路,但要资本首先落地才行。

空谈谁为谁服务没用。资本首先、其次、最后是为自己服务 ...

"劳动法的执行需要极大严格化,一天12小时、一周6天是绝对不合法的,自愿加班都不行。"

这要求太高,  美南都做不到.
作者: kkilo    时间: 2024-7-4 08:50
华为啊,先把奋斗者协议解决了再说。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24-7-4 09:54
mezhan 发表于 2024-7-4 07:04
"劳动法的执行需要极大严格化,一天12小时、一周6天是绝对不合法的,自愿加班都不行。"

这要求太高,  美 ...

劳动法和超时工作时间,本质上还是劳动力供应充足的表现。
等到市场上有更多机会,开始缺人,自然会改善。
作者: sleepyr    时间: 2024-7-4 15:02
一天12小时、一周6天是绝对不合法的。但是你要是不让工人加班,工人还不愿意。根本问题是时薪太低了,资本在人力资源过剩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主动大幅度提高工资。电影《大佛普拉斯》里面有台词说得很贴切,“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是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作者: 住在乡下    时间: 2024-7-4 17:01
60-80人民币的男子理发可以得到相当高级的服务

变相夸自己纯洁
作者: mezhan    时间: 2024-7-5 07:0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24-7-4 09:54
劳动法和超时工作时间,本质上还是劳动力供应充足的表现。
等到市场上有更多机会,开始缺人,自然会改善 ...

错. 在花旗南部就我所知 井蛙及南棒公司 亚裔脸就必须周六上班 没额外配.
花旗ATV头牌组装厂 强制每天至少加班两小时 周六必须加班 给加班工资.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24-7-5 07:57
mezhan 发表于 2024-7-5 07:00
错. 在花旗南部就我所知 井蛙及南棒公司 亚裔脸就必须周六上班 没额外配.
花旗ATV头牌组装厂 强制每天至 ...

这年头还是穷人多呀!
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是士大夫的理想生活罢了。
作者: nyquistF    时间: 2024-7-5 08:04
---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华为那样收割韭菜尖、招聘到“华为规格”的员工的
当年华为招收的应届毕业生都是平均水平,稍微优秀一点的学生不愿意去华为,因为有更好的去处。当年华为招聘的学生数量很多,身边同学拿华为offer当保底(如果实在拿不到更好的offer,才会选择华为)。华为有一点很厉害:大多数员工水平一般,但是做出来的产品却相当出色。

作者: sleepyr    时间: 2024-7-5 10:36
nyquistF 发表于 2024-7-5 08:04
---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华为那样收割韭菜尖、招聘到“华为规格”的员工的
当年华为招收的应届毕业生都是平均 ...

华为主要靠内部的淘汰机制,能留下的都是能吃苦愿意为公司全力付出的人,所以其实人员流动率很高,能够长期留下来的都是人中龙凤。能够一直在高压力环境工作也是天赋的一部分,所以不能说华为员工的水平一般。我当年就是不愿意或者说没有能力长期一周工作72小时,所以没有选择华为。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4-7-5 17:53
服务价格低廉,那就必然意味着服务的人只能低收入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24-7-5 18:52
太阁狗 发表于 2024-7-3 21:52
年初听说爱丁堡某中流985搞并轨,海归降薪成跟土博一样工资水平。但对海归的学术仍然比土博高。同时对中 ...

是啊,高教吐槽很多,换言之,改革进步的空间很大。。。最近浙江某高校一40岁老师猝死。现在高校教研岗普遍离谱地压榨新进年轻博士。此外大学也普遍地有大量教学科研无关的事务。都属于浪费,或经济学所说结构性的的扭曲或资源错配。
作者: 孟词宗    时间: 2024-7-11 04:53
本帖最后由 孟词宗 于 2024-7-11 05:07 编辑

晨司机您直接说“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人想做没机会” 不就完了?

现代经济,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这是一条铁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导致市场消费不足。当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现在,演变为有些国家负责高消费(例如美国),有些国家负责搞生产(例如中国)。高消费国家实际是高浪费,与此同时搞生产的国家工人自己无力消费自己生产的高价高质产品,只好淘宝和拼多多。

归根到底的问题是,为啥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卖给外国人来赚外汇而不能卖给本国人呢?也许有人认为中国人没钱消费不起这么多产品。那么归根到底的问题不还是工资报酬不足,所以大家没钱消费?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占世界的17%,超过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日本 的总和的两倍。为什么我们总以为就十四亿人口就应当吃糠咽菜低消费来奉养这些前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子民呢?

one_20240103120320418.jpeg (49.94 KB, 下载次数: 63)

one_20240103120320418.jpeg

作者: 随机微分算子    时间: 2024-7-11 13:40
孟词宗 发表于 2024-7-11 04:53
晨司机您直接说“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人想做没机会” 不就完了?

现代经济,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这 ...

舍不得让自己国民消费,拉动经济只能靠出口,本身出口份额已经比较大的情况下,还要更进一步,和别人起各种程度的贸易摩擦就是难免的。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