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民主与富强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5-25 11:51
标题: 民主与富强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5-24 21:53 编辑

有一种观点:在专制体制下,民权不张,官权必然无限膨胀,巧取豪夺,强征滥拆甚至草菅人命之事屡屡出现。这就为各级官员腐败创造了大量资源和机会;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各级官员和极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攫取与瓜分,人民收入的增长跟不上财政收入的增长,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因此,只有在民主的政治体制下,国家经济才能得以长期健康发展。依据是民主机制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性,这是因为民主机制能够有效地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可以保证政府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进而可以保障个人的财产不会受到政府的非法剥夺。同时,政府的行为也能够为人民所合理地预期,以此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这是能自洽的理论,但实际上缺乏历史实证。

1945年至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前的英国,1947年独立后至1991年改革时的印度,阿连德时代的智利,一些拉美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都采取了民主机制,经济上并未建立健康发展。事实上恰好相反,这些采取民主机制的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停滞甚至倒退,英国、印度、智利就在上述时代体验了衰退。

相反,皮诺切特时代的智利,老蒋小蒋时代的台湾,朴正熙时代的韩国,佛朗哥时代的西班牙,甚至往远了说,俾斯麦时代的德意志帝国,明治时代的日本,都是威权体制,甚至是独裁政权。但经济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历史实证说明:民主并不自动带来富强。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自由才是富强的关键,而经济自由与政治自由并不互为条件。为了讨论方便起见,这里政治自由按西方定义,就是议会民主、言论自由那一套。

皮诺切特时代的智利、老蒋小蒋时代的台湾、朴正熙时代的韩国、佛朗哥时代的西班牙、俾斯麦时代的德意志帝国、明治时代的日本都是经济自由但政治不自由的例子。

不过,美国、战后德国和日本都是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并举而经济发达的例子。

经济不自由、国家过度干预导致经济崩坏,津巴布韦是典型例子。

在1980年独立之前,津巴布韦还在殖民地经济的延续时代,被称为“非洲的面包篮子”,为非洲第二富国。在第一次民选中,穆加贝得到黑人选民的广泛支持而上台。只得到白人少数族裔支持的穆佐列瓦落选代表了反殖民的历史正义,但穆加贝的经济政策最终把津巴布韦带入灾难。

独立之初,津巴布韦全国80%以上的可耕地被占人口不到5%的白人占有。在这个黑人族裔占绝对多数的国家,政客为获取黑人族裔的支持,以白人持有土地是在殖民时代从黑人手中非法取得为由,进行土地改革。1992年,政府修宪,强制赎买和征用白人土地,然后分给占人口绝对多数的黑人。1996年,穆加贝宣布将在五年内强行征收白人土地。

2000年刚过完新年,“革命老战士”一举强占1200个白人农场。津巴布韦政府还曾对全国的外资企业下了“死命令”——要么服从本土化法律,将至少51%的股份转给津巴布韦黑人公民,要么关张走人。此后大量白人农场主出走,带走了管理技能和农业技术。拿到农场的黑人喜悦过后,却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管理农场、种好庄稼,农业生产每况愈下,经济陷入混乱。

穆加贝与欧美的敌对招来严厉制裁,进一步加重津巴布韦的困难。如今,津巴布韦的通胀已成传奇,2009年1月津巴布韦央行发行的新津元面值高达100万亿元,可见一斑。

津巴布韦土改政策的功过是非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但证明了一个事实:在穷人占多数的时候,不须要自己付出劳动只须付出选票,那为何还要通过生产而分享蛋糕而不是通过分配而分享蛋糕呢?

也就是说,基于人性,一个贫富悬殊、穷人占多数的国家,选票意志必然会倾向于分配,国家必然会民粹化,经济政策也必然强调国家干预和政府分配。结果是经济停滞,制造更多穷人,政治进一步民粹,最后为穷人专制到独裁铺平道路。

在当今中国,呼唤社会主义回归的声音高涨,但社会主义回归到底意味着什么,似乎并不清楚。很多人坚信分配不公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只有国家干预才能回归分配公平。“中国现在有钱了,为什么不能给普通人更大的一块蛋糕?”

按劳分配是中国写进宪法的分配原则,但“劳”是按照付出来衡量,还是按照效益来衡量,付出和效益如何界定,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哪里“分配”是另一个问题。

很多人喜欢以华为作为例子。华为是高利润、高薪酬的典型。华为产品质优价高,高毛利才有高工资、高研发投资。华为作为旗舰产品,公众愿意支持一把。但要是什么都需要支持一把,公众就有是不是支持得起的问题了。公众的追求还是质优价廉。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质优价廉必然意味着产品里的劳动和研发开支要降低,这意味着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天花板较低。这是回避不了的矛盾。在作为消费者的时候要求质优价廉,在作为劳动者的时候要求收入丰厚,这是没法两者兼得的。

另一个思路是从国有资产里以各种社会福利的形式多分配一点给公众。这里津巴布韦的先例就有借鉴意义了。经济大面积国有化是一个意思,国有化不解决做大蛋糕的问题,没有更大的蛋糕,就谈不上分到更大的一块。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在计划经济、平均主义年代,还有特权问题呢,只是现在的人选择性地无视这一历史上曾经导致严重不公的问题。

说起来,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如何协调好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还真是不好弄。

不管什么主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富国强,贫寒的理想主义不是理想。好的平均主义是先富带动后富,坏的平均主义才是“我不富所以你也不能富”。

改革开放中有很多灵机一动的时刻,但所有有用的灵机一动都是为按劳分配多开一扇便利之门,而不是通过什么主义按动“泼天富贵”的开关。换句话说,沉迷于“分配公平”可能不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万灵药。

更好的分配是为了更大的公正,但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公正,津巴布韦就是先例。

什么才是呢?提高按劳分配中“劳”的质量,这就是新质生产力和教育、科技的作用,但这是题外话了。

作者: hellotojinge    时间: 2024-5-26 09:10
如果民主能搞好经济,那么市场中的企业为什么都是老板独裁?民主更多地向“分配合理”和“监督防止走偏”,但是容易导致强调分配,多数人不懂政治带来的决策错误。
专制更多的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决策理性”,但是不可避免带来腐败、不公平等。
所以理想经济体应该是“董事会”体制,董事会决定谁当经理,经理负责经营。但是董事会如何组成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太复杂。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4-5-26 10:38
高利润除了科技领先,还一个是供给渠道(一带一路也许能开拓一些)。
成瘾品也许能算一个。毕竟“你戒烟我戒烟,导弹怎么飞上天”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4-5-26 11:10
我见过晨大几个月前因为呼吁政府解决外国游客在国内支付不便的问题而被国内某些人围观的场面,现在看晨大没有吸取教训啊。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晨大多么赤子之心,话说出口,怎么理解就由不得自己了,如果又一次被某些人上纲上线,希望不要惊讶。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4-5-26 11:32
本帖最后由 征久仁 于 2024-5-27 01:08 编辑

日本的二战后的明治时代经济的确发展了,曾经长时间位居世界第二,但这是美国主导下的民主时代。二战结束前的明治时代是穷鬼帝国主义,只能靠穷兵黩武勉强维持海军世界第二,普通日本民众生活水平并不高。

这个是我搞错了,应该是昭和时代。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4-5-26 17:58
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和经济发展并不成相关性,而关键要看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情况。用单一观点解读是属于思想上的懒惰,民主自由则天下大治更是思想的滑坡。
对于绝大多数后发国家而言,经济上处于落后状态,缺乏竞争力,而采取所谓的民主自由的政治形式,政治上一盘散沙,经济上自由放任,结果就是本国产业在面临外来资本竞争下被击败,被收割,甚至政治上部分人被收买,造成卖国政府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由强力政权来掌握主要国家资源,对外挡住外来资本,对内培植本国资本,培植本国优势产业竞争力,这就是所谓威权体制带来经济长足进步的理由。

但这种体制下,资源控制在少数人的基础上,分配完全成为暗箱操作,不受监督和控制,有理想和道德底线的也未免有上下其手的下属。结果就是社会一方面快速发展,但另外一方面普通人没日没夜的忙,却看到少数人奢侈腐化堕落。这个国外例子就太多了,几乎每个所谓独裁政权都有这种戏码。

现在看,要走通这条道路,还是要走先锋队集权的道路。国家要发展,需要集中资源和权力。但控制资源的人不能是一个或者几个人,而是一个先锋队群体,内部有完善的民主监督体系。中国走通了后发国家生长的道路,但内部体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很多,特别对后发国家而言。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4-5-26 19:11
征久仁 发表于 2024-5-26 11:32
日本的二战后的明治时代经济的确发展了,曾经长时间位居世界第二,但这是美国主导下的民主时代。二战结束前 ...

二战前后不是明治时代,是昭和时代。
但说实话,这和美国主导的民主关系很难讲。
日本战前面临的内外性的结构性问题,内部来说,地主阻碍国内发展,军部扰乱国内政治秩序,外部来说,缺乏有保障的世界市场,同时缺乏外来的资源与技术,并面临苏联巨大的现实军事压力。

军事压力导致军费高涨,无法控制军部,军部扰乱国内政治,无法持续提升自身生产力,而地主造成国内广泛性的赤贫,国内矛盾激化,最后向外转移矛盾,战争越大越大,直到灭亡。

但二战介绍后,日本的结构性问题几乎都得到了解决。
土改消灭了地主,农民基本从赤贫状况摆脱下来,国内的阶级矛盾缓解了。
苏联压力还在,但由美国负责,等于军费省了下来。
美国主导下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即获得了资源也获得了市场,后来还打开了中国市场,而又从美国获得了技术。
几乎一夜之间,日本战前想有的,几乎都有了,唯一的缺憾是不是日本人自己能控制的。
而这段时间,日本政坛提现到其实不是所谓的民主政治,恰恰是自民党主导的带有集权行政的政体。

我之所以没提财阀是因为直到90年代泡沫破裂,日本的财阀还属于生产力提高到促进因素。而到了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陷入失去的30年的很大程度就是在于政治上所谓的民主政治造成缺乏核心领导力,始终无法集中资源进行经济的突破。即便能够长期执政,所奉行的方针也是分肥式的。日本那么厚的家底,最终也在产业上逐个败光。
作者: 征久仁    时间: 2024-5-27 01:05
史节 发表于 2024-5-26 19:11
二战前后不是明治时代,是昭和时代。
但说实话,这和美国主导的民主关系很难讲。
日本战前面临的内外性的 ...

上一个帖子我说错了。
我说的是昭和时代,明治时代得另说。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5-27 08:26
hellotojinge 发表于 2024-5-25 19:10
如果民主能搞好经济,那么市场中的企业为什么都是老板独裁?民主更多地向“分配合理”和“监督防止走偏”, ...

欧美还真是政治民主、经济独裁,CEO的权力超大。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4-5-28 20:58
史节 发表于 2024-5-26 19:11
二战前后不是明治时代,是昭和时代。
但说实话,这和美国主导的民主关系很难讲。
日本战前面临的内外性的 ...

      日本90年代后经济无法突破恰恰不是因为不能“集中资源”,而是因为财阀集中了太多资源,不能给新生企业以生存的空间。无论微软、Amazon、google、tesla、facebook、OpenAI 都不是原有既得利益大公司“集中资源”攻关产生的。中国韩国的问题也类似——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团人为制定所谓的创新方向,其实既有的大公司很难对自己原有的技术和商业路径进行颠覆,最后还得跟在美国后面走美国公司趟出来的路。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