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女生成绩 [打印本页]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4-26 11:13
标题: 女生成绩
看到有坛友提到女生高中成绩下滑,想起二十来年前读小学、初中高中,都听到不少人说女生后劲不足,小学初中成绩好但高中成绩会下滑。但根据我自己的观察,现在高中大学,成绩好的反而女生居多。

十好几年前做TA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注意到最好的学生里(比如前五前十),女生大约一半。
自己当老师以后上的课,不管是定性还是定量为主的,一般前十名至少七成女生。同事的课也差不多情况。

也并不是女生更会考试。科研方面,至少我自己这行(需要很多数学或者统计知识),四十岁以下,也是女生做得更好。

好奇现在和以前女生成绩反差原因何在。
作者: 宝特勤    时间: 2024-4-26 19:25
我大学本科,整个系学习最好的是个女生。

但是她后来工作找得不可思议,大概也不开心。我不好多问。

学习以外,我的事业伙伴澳大利亚小甜甜(我们的老同事,甚至有不明真相的新公司职员,称她“那个小姑娘”… 人家怼美联储的时候您老还没毕业)充分说明女生下定决心起来真的没有男生什么事。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4-26 20:22
宝特勤 发表于 2024-4-26 19:25
我大学本科,整个系学习最好的是个女生。

但是她后来工作找得不可思议,大概也不开心。我不好多问。

不怕大伙儿笑话,俺大学读的是文科   




还是一所师范类学校(免学费还有伙食补贴,家里负担就小很多),因此女生很多。 我们班算好的,男女比例大约是在四六开,班里成绩前10名里有9个女生(猜那个男生是谁,嘿嘿)。 其他系女生更多,比如外语系、艺术系等等,男生不但稀有而且普遍娘娘腔,成绩也都不咋地

隔壁有几所理工科大学,有事没事来我们这边参加舞会,原因都懂的。他们班里的成绩当然都是男生占优

@太阁狗  如果不设定年龄段、行业等限制条件,单纯比较男女成绩的反差似乎难以得出统一结论

关于宝兄这句
充分说明女生下定决心起来真的没有男生什么事


窃以为还是没有性别差异的,无论啥性别下定决心努力起来,都很可能是猛人


更何况,现在性别还不止两种呢,对不?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4-4-27 08:35
老票 发表于 2024-4-26 20:22
不怕大伙儿笑话,俺大学读的是文科   

男女各有优势。生物学类的男女生比例基本是一比一。大学时候女生的成绩的确很好。因为需要背的东西多。到了研究生,开始做实验了,女生依然能在前面的就比较少了。这批都是狠人。

化学类的,只要是能不该行读研究生的女生,个个都是大牛人。中文系,历史系的,女生太多,就不太好评价了。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4-27 15:40
水风 发表于 2024-4-27 08:35
男女各有优势。生物学类的男女生比例基本是一比一。大学时候女生的成绩的确很好。因为需要背的东西多。到 ...

我堂妹看起来是特例。她本科某中流985生物专业,成绩非常好,能拿国家奖学金的水平。据她说她需要背的课成绩反而比较一般,全靠实验拿高分托起总分。

后来她去米国读硕也是深得导师欢心,想要她跟着读博,说不想读的话去他公司上班——就是那个挣得盆满钵满的人造鸡肉公司。然而这个吃货表示米国菜太难吃,坚决回国。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4-27 16:20
宝特勤 发表于 2024-4-26 19:25
我大学本科,整个系学习最好的是个女生。

但是她后来工作找得不可思议,大概也不开心。我不好多问。

我见过的成绩最好、最有想法、处事也妥帖的学生,是我一个师妹。出国念书前我做TA教过她。当时除了教学之外,跟她没有私人联系。只记得当时惊讶于她功课的极为出色。读博时有一年我寒假回国时被老师叫去给师弟师妹介绍申博读博经验,会后她找我问学术问题,开始有一些联系。

半年后我们前系主任W教授去国内交流时见到这个师妹,回系里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当时交流活动大合照来找我,问我认不认识这个师妹,问她叫什么。他一心想招到这个师妹,唯一担心的就是招不到,原话是“她去前十的系都够”。这个W教授学术大牛,但他最自豪的是他“看学生很准”,亲自交流过再挑来我们系读博的学生都能从我们系毕业。(我们系读博最后毕业的不到一半。)
然而后来这个师妹没申请我们系,W教授以为是师妹没看上我们。问过国内老师,才知道师妹家里条件不好,她反复考虑后去了北京工作(不确定是北京还是国家FGW)。

再后来遇到过几个打算去米国读博的学生,虽然成绩、处事各方面远不如这个师妹,但因为家里有背景、被老师们捧着觉得自己超有学术天赋,日常看不起同学和年轻老师。因为有他们系资深老师的强力推荐和各种关系,申到了名校硕士。有这个硕士打底,申博士大概不会太难。

虽然知道这些事再常见不过,但每次看到这几个学生,都想起这个师妹跟我聊起她对以后读博做学术的梦想和规划时,她眼里的光。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4-27 16:22
老票 发表于 2024-4-26 20:22
不怕大伙儿笑话,俺大学读的是文科   

猜那个男生是谁,嘿嘿

——————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票兄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4-4-27 16:38
太阁狗 发表于 2024-4-27 15:40
我堂妹看起来是特例。她本科某中流985生物专业,成绩非常好,能拿国家奖学金的水平。据她说她需要背的课 ...
然而这个吃货表示米国菜太难吃,坚决回国。



这个理由大赞啊~~~   俗话说:好学生常有,而妙人不常有,有趣的灵魂比外表要美丽一千倍



太阁老师的堂妹真是个妙人     



作者: 大黑蚊子    时间: 2024-4-27 16:46
我们系应该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理工科了
男女比例大概4:1的样子,但女生成绩基本上都在前30%
不过这么多年下来,比较出名堂的(无论是学术还是行业)基本上都是男生,一个女生也没有
班里几对走到一起的,大抵也是男主外女主内,非常传统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4-27 18:26
老票 发表于 2024-4-27 16:38
这个理由大赞啊~~~   俗话说:好学生常有,而妙人不常有,有趣的灵魂比外表要美丽一千倍

来自觉得没有任何男生配得上自家妹妹的哥哥的炫耀:除了有趣的灵魂,她还有个很好看的皮囊
作者: 太阁狗    时间: 2024-4-27 18:31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4-4-27 16:46
我们系应该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理工科了
男女比例大概4:1的样子,但女生成绩基本上都在前30%
不过这么多年下 ...

对家庭的付出程度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90后以及更年轻的一代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好像少一些,看看未来他们的发展,也许会有不同。教过的学生里面,90后的女生还有不少不愿意读博是觉得读完博年纪太大,耽误结婚。00后几乎没有这么说的,倒是不少说不想结婚,说家里也不觉得她们需要结婚,让她们管好自己就行。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4-27 22:12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4-4-27 02:46
我们系应该是硬的不能再硬的理工科了
男女比例大概4:1的样子,但女生成绩基本上都在前30%
不过这么多年下 ...

我大学班上也是这个情况。

一个女生一路硬到读博,但最后去Dow Chemicals当销售。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4-4-27 23:10
太阁狗 发表于 2024-4-27 16:20
我见过的成绩最好、最有想法、处事也妥帖的学生,是我一个师妹。出国念书前我做TA教过她。当时除了教学之 ...

我大概是见过了太多的出色的人,所以对于这些事情都开始免疫了。

人生苦,而且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而且说实话,你师妹是对的。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的血汗或者血泪。而每一个成功者的后面,是他/她打败的几百,几千,几万的失败者。对于那些失败者来说,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够好而已。

————————————————————————————————————————
忽然想到了我的一位爷叔,其实我们当地不这么叫,应该叫姑老爷。但觉得说爷叔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吧。我一个姑婆嫁给了我们公园的一位花匠。我姑婆也不识字,从小当童养媳,后来还没熬到结婚,她先生,一位老中医就死了。结果她自己就拉扯老中医的几个孩子长大,其实岁数也比她小不了几岁的。后来四十多岁了,辗转来到我奶奶家。就介绍给了一个老光棍,据说是公园的花匠。两人倒是比较谈得来。就结婚了。我一直以为我的那位爷叔,也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后来我考上大学,临走前去看他们。我爷叔就问,你考得哪个学校,我说山大,他说蛮好的。哪个系?我一听,这就不是一个没文化的老花匠能问出来的问题了。我说微生物系。他说,是不是某某建的那个。我说是阿。您怎么知道。他说我是山大中文系的。

爷叔是建国初期的大学生。那个时候,在院系合并之前,中文系北大和山大是可以比肩的。他当年毕业后积极向上。后来遇到反右,被打成右派。老婆也离婚了。反右后他就下放去了农村,到了文革后才被平反。等回到城里,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问他要不要回省委,他说自己也不想回去了,就回老家当一个花匠好了。于是一直就在我们公园里面摆弄花草。
————————————————————————————————————————

所以,我一向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很显然,你的那个师妹不算是英雄。后面的那些师弟师妹们如何我不敢说,但学如逆水行舟。后面的关卡还多着呢。我很看好的一个北大的师弟,觉得他聪明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不服输。

我大概是受《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影响太大。总觉得人生就应该迎难而上。所以,一个坚韧的性格,远比一时的成就要好许多。

后来那个师弟虽然去了哈佛,但苦苦做了8年博士后之后,终于还是向生活低头。去某个动物中心做了主管。虽然不能说不好,但离他本来的目标,的确是差了好远。

这么想起来,很难说你那位师妹是高瞻远瞩,还是鼠目寸光。人生都是自己的,大家无非就是看客。仅此而已。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4-28 00:4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4-27 10:47 编辑
水风 发表于 2024-4-27 09:10
我大概是见过了太多的出色的人,所以对于这些事情都开始免疫了。

人生苦,而且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


同意。“才”和“志”相结合,人生才圆满。

记得有一个电影(Center Stage?),一个女孩舞蹈天分很高,但最后不想跳舞了。她妈妈非常不理解。她回答说:you have the heart but the feet, I have the feet but not heart。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读博毕业时,正是recession,所有化工公司hiring freeze,无奈,去电器店打工卖电视机。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读博的事,没那个必要。一个菲律宾小伙非常聪明,读书绝对是好料。后来分手的时候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去读点书?他一脸不解,我现在赚那么多钱,过我想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多年后路过店里,他还在那里,可能是store manager了。看着很content的样子。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4-4-28 05:33
晨枫 发表于 2024-4-28 00:43
同意。“才”和“志”相结合,人生才圆满。

记得有一个电影(Center Stage?),一个女孩舞蹈天分很高, ...

晨大要比我们大多少阿,才能用到衰退。我记得那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了。

你说的没错,很多时候,有没有那个才华,跟有没有那个心气,跟有没有那个想法,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读博的时候,也是挺那个怎么说呢。2003年的硅谷和旧金山,都是哀鸿遍地的时刻,我倒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觉得这种朝不保夕的感觉太不好了。正好老板也支持,决定还是趁着年轻搏一搏,去拿个永久性的脑损伤学位。2003年也是NIH大跃进的最后一年。早些年,只要是个人,肯读博士,基本上都能拿发考题。但从2004年开始,大跃进结束了,风口没风了,吹上天的猪脚们都纷纷掉了下来。2005,2006年,大批的实验室没了基金,很多人都退出了。其中包括大力推荐我去读书的老板。好在他是MD,看家本领是做手术,也不差这点小钱。

但还是觉得自己可以试一下。直到博后第三年,NIH大改K99的申请标准,从博后4年以上,改到了3年以下。这才知道NIH决定该换赛道了,我前面压了6、7年的这批老博士后们,算是彻底没戏了。当然,我也一样。于是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去学校的辅助中心,要么去工业界。或者,咬牙去大牛实验室再搏几年。

我看看小女儿,心想还是算了吧。真理虽好,我更爱我老婆孩子。

很多人,都是因为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做了一件恰当的事情,然后成名成家。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在智力上,刻苦上,以及所有个人能掌握的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纯粹的老天爷赏饭吃。

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案例,就是某位大牛获邀某个年度大会的主讲人。他手下的学生和博后们都来捧场。期间,介绍环节,三个人,一个是哈佛教授,一个是NIH的某研究所主管,还有一个某中学老师做介绍。这三位就是主讲人的三个最早的学生。当年他们决定做基因敲除小鼠,一个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结果一人盲选一个。然后两个人都发现了重要的功能,然后一飞冲天。最后那个则是完全没有效果。于是就成了路人。

所以,我大概是知天命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4-28 06:40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4-27 16:43 编辑
水风 发表于 2024-4-27 15:33
晨大要比我们大多少阿,才能用到衰退。我记得那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了。

你说的没错,很多时候, ...


90年代头上就是recession啊,我正好赶上。

当年是很想进大学教书的,惯性思维,也想不到其他职业路径。后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哪里给offer去哪里。现在看来,幸好去了工业界。

但是那天在Bellingham走进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是因为校园雕塑进去的,从来不知道这个大学,以为是个野鸡学校,结果很壮观的校园),看到走来走去的大学生和staff,心里还是有一块地方触动了一下。no regret, but what if ...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4-4-28 23:45
本帖最后由 松叶牡丹 于 2024-4-29 01:22 编辑

从小到高中,遇到的成绩最好的学生大概男女比例1:3。认识的天才型选手(把同龄人远远甩下一大截,相当于学神级别,初中参加高中数学竞赛拿金奖那种)男生3个,女生1个。天才型男生感觉有点奇怪,跟正常人不太一样(其中有一位有重度抑郁,但是就这样也成就斐然,他上大学时候写的教材到现在很多学校培训机构还在用),女生很正常。

到了PhD阶段,班上实力强的男生还是多一些(也有水的和毕不了业的),女生读工科PhD少很多。
班上几个读PhD的中东和泰国女生,水平真是一言难尽,前两年上课的时候抄作业,project不会做要找人帮忙。相比较而言中国女生读PhD的真是认真很多,水平高很多。


作者: 水风    时间: 2024-4-29 09:35
晨枫 发表于 2024-4-28 06:40
90年代头上就是recession啊,我正好赶上。

当年是很想进大学教书的,惯性思维,也想不到其他职业路径。 ...

我也是曾经遗憾过那么一刹那。在好几位同事回国任教的时候。

但我的确是试过了在美国申请教职,失败了。其实没试之前,就知道希望不大。虽然可以搏一下,但完全没有优势。纯粹碰运气。也不是没想过回国。但犹豫再三,我当年就是不适应才出来的。否则当时就可以留校,何苦呢?

后来遇到几位小师弟师妹。给我抱怨国内当授课教授的苦楚,觉得自己还是很明智的。美国这边纯教书的教职,就已经非常清贫加辛苦了,国内的更有甚之。

有段时间,看到哥大的几位年轻教授的贴文。没感到有什么羡慕。我在高中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天爷绝对不是我爹妈,什么事情都济着我。所谓的坎坷,只是平常。连小命都快没了。何谈什么未来。所以,我来过,我努力过。我问心无愧,就已经够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4-29 13:15
水风 发表于 2024-4-28 19:35
我也是曾经遗憾过那么一刹那。在好几位同事回国任教的时候。

但我的确是试过了在美国申请教职,失败了。 ...

赞同。我来过,我努力了,我知足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4-4-29 13:16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4-4-28 09:45
从小到高中,遇到的成绩最好的学生大概男女比例1:3。认识的天才型选手(把同龄人远远甩下一大截,相当于学 ...

实事求是地说:我在加拿大读化工PhD的时候,女生很少,而且很水,没有例外。招进来的年轻女教授也一样。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4-4-30 06:16
晨枫 发表于 2024-4-29 13:16
实事求是地说:我在加拿大读化工PhD的时候,女生很少,而且很水,没有例外。招进来的年轻女教授也一样。 ...

这个现象确实有。不过知道自己水平有限比较谦虚的也还好。
就怕碰到微博某挂着名校博后,清华毕业帽子的大V,天天跨专业评论还不准别人质疑一句,有人质疑马上挂人开骂。
这就比较尴尬了。
作者: 龙血树    时间: 2024-4-30 08:46
太阁狗 发表于 2024-4-27 16:20
我见过的成绩最好、最有想法、处事也妥帖的学生,是我一个师妹。出国念书前我做TA教过她。当时除了教学之 ...

基于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性别的智商差距不明显,但社会文化潜规则和潜意识不利女孩,扼杀太多女孩才能。在这方面,中国在近些年有长足进步(上一次进步是建国初期),因此出现了女孩成绩越来越优秀的现象。


中国女生的进步是渐进的。新千年的前十年,男生考试成绩还是更好。之后逐渐拉平。近几年,不足五年的时间吧,本科女生开始超越男生。不仅是考试成绩,在科研方面也是。最近学生的pre,最优秀的几组女生比例高。(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是同性别组队,可能国内男女相处较西方还是有更多壁垒。)

在读博层级,近些年我校优秀学生流向东部,研究生博士生不具有代表意义,但目测女生仍处于劣势。不是智商方面的劣势,二是她们更愿意也更容易被迫因其他因素牺牲科研。我曾有一很出色硕士女生,若做科研一定会很成功,但因家境而放弃读博直接去产业界工作了。类似情况的男生,往往从家庭到自身的因素都更会支持继续读博的决定。比如男生中,智商不怎样的继续读博,乃至于精神分裂疾病的也继续读博的都有。而女生中,非常健全却退出的都多。

所以中国性别平等目前虽然进步,但还停留在初级高教层次,再高一级学历的女生仍需直面更多的挑战——或许因为她们还不是新千年的孩子,犹须进一步观察接下来5-10年的硕博女生的情况。

--------

再看本科。五年前或更早的时候, 前十名里面,女生考试成绩已经超越男生,但是此时女生的科研表现仍然略弱。我发现此时科研弱的原因是女生心理方面胆怯或缺乏自信,而非智商原因。科研探索创新,是在未知领域的前行,需要一种自信和大胆,当时这方面男女生有明显差异。如今这种差异已经不明显。显然是社会进步使得女生摆脱落后的社会群体意识的桎梏,不再认为自己天生比男生不行。

在新千年的前十几年,我多次遇到女生在请教过程中触动心结而痛哭的现象。她们都是高分学生,但都遭遇部分中学老师们惯常说的“女生到高中就不行了”等蠢言恶语,留有明显的心理创伤。如果到了需要和老师倾诉心声的情况,说明是比较严重了。但近几年不曾再遇到这种事情。

那为什么本科女生成绩更好了?个人猜测两个原因:一是零零后这一代,在思想方面的男尊女卑的遗留已经大为减少。在较平等环境下,智商也类似,由于女生更加平衡的心理素养和更能够静坐学习的天然优势,使得学习成绩更好。二是通过一胎政策对女婴女童的灭绝,存留下来的女生的父母,平均而言,比男生的有更好的家庭素养,使得女生平均而言更加优生优育。

未来也许会发生与过去反向的失衡情况, 那时候说不定会号召照顾男孩子:比如男生可比女生晚一岁读书,或教学环境不单是一直静坐学习,而是设计得更活泼一些。。。。。但就当前而言,女生因性别歧视而导致的不能充分发挥才能的现象依然存在,但不在本科层级,而是主要在更高学历层级,比如更不易被支持读博深造,哪怕智商高也更被期待扮演家庭的支持性的角色,其自身也往往会响应这种期待。


作者: 宝特勤    时间: 2024-5-1 01:17
水风 发表于 2024-4-27 08:35
男女各有优势。生物学类的男女生比例基本是一比一。大学时候女生的成绩的确很好。因为需要背的东西多。到 ...

的确男女各有优势。

在很多初创公司,拼体力是工作的一部分。统计学意义上女生拼体力比较费劲。

另一方面,至少现在,一个中年大叔公开和一个小姑娘过不去是很不利于办公室政治的。这点利用好有一定操作空间。
作者: yanei    时间: 2024-5-1 04:55
龙血树 发表于 2024-4-30 08:46
基于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察,性别的智商差距不明显,但社会文化潜规则和潜意识不利女孩,扼杀太多女孩 ...

许多女生不选择读博也确实是有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一个是读博要耗去多少年,而女性生物钟不会等人。再一个据说国内女博士/博后算是婚姻极困难户,与底层男性同等级。目前看不到有什么政策办法可以改变这两条,只能靠那些有能力的女生同时也愿意为科学准备牺牲个人生活了。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4-5-1 09:22
yanei 发表于 2024-5-1 04:55
许多女生不选择读博也确实是有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一个是读博要耗去多少年,而女性生物钟不会等人。再一 ...


这就是老的思维定势赶不上新形势了,女faculty基本上都是女博士,未婚女faculty可是婚恋市场非常抢手的。就算离婚了也非常容易再婚。中美都是如此。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