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5 i( q8 A! U/ ~0 b4 P外资投入外企也不光是面向出口,但在中国市场上,洋品牌的光环消退,加上新疆棉等负面影响,增长势头被国货压住了。但中国市场依然太大,难以割舍,只是增长乏力。这也限制了外资流入的长期势头。$ F7 w: X5 c R/ e7 |. s
" u0 A; u$ R% b如果不算外资难以涉足的国企,外资对大多数民企也不得其门而入。 * E: \8 e6 s, C# D3 o R( P& K& [ B! ^! d- s6 x! ]
中国的股票市场运作与欧美是平行世界一样的存在,外资涉足有限,也有较多限制。民企融资也大量通过银行和私人借贷,股市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 g+ Y$ u1 I* T" ]' \$ X. H. u }/ I% b" F; w$ O
简单地说,中国蛋糕在越做越大,但做大的部份外资、外企吃不到,中资、中企还在吃掉外资、外企的部份。 ) z" d' c1 E Q! ^$ o' Z$ c9 s f3 K3 E: B+ J/ R
同时,美国对华政策的敌对化也极大增加了美国投资界的疑虑,谁都不想在错误的时候向错误的地方投资。1 u, V n) C0 N: w
# D% k( p' ?( Z6 g7 Z# }6 v, I在消费金融领域,微信支付、支付宝“霸占”了电子支付领域,连银联卡刷卡消费都受到冲击,外资信用卡消费在中国消费金融里几乎忽略不计。 6 j, e3 |6 a3 t2 P + E. C+ I% G/ o7 a在中国大小银行通过房地产借贷赚得钵满盆溢的时候(现在不行了,但过去多少年一直是这样),外国银行也只能看着眼馋。/ }! q; U( k; ? @
; |& x, f+ ?2 C( m
由于对1997年金融危机的后怕,中国对金融开放把关很严,这也成为这些年欧美最大的怨言。欧美还在继续压中国开放市场。其实,在产品和实体经济方面,已经高度开放了,欧美商品卖不动是他们的问题。但在金融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开放空间。2 g5 I9 {' g% s* _4 q5 Z7 N: S
6 r6 k% p+ P2 U! f/ M: y金融什么时候开放,如何开放,这是完全彻底的中国主权决定,欧美再施压也没用。 # {! G+ o) e9 H% G 2 Q" _; _# X6 w: ~! q& o. f, L在制造业和商业方面,外资也在等待更加畅通的对民企甚至国企的投资渠道和可靠的投资保护措施。中国近期出台的多个措施和习近平主席在APEC期间与美国商界的互动都有助于疏通外资恢复流入的势头。1 ~! v: X, l2 h4 [2 H/ k j+ d
) D8 R6 R n, d4 B外资已经不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杠杆了,但依然重要。据报道,外企占中国企业总数不到3%,但创造了16%的税收和10%的城镇就业,跨国公司带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依然是有用的。 0 o3 z0 l6 }+ M2 z6 l# I: P2 ~5 z( L' h" y: ~+ g% I+ {9 p
但外资继续流出在近期可能是延续,直到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外资更加友好。外资其实是急于回流中国的。有人戏称,APEC是欧美商界看风向的地方,在等中美共同“批准”,才敢放心投资。+ a% p4 O# g& F+ [/ G: [5 Q
' K# P* H& i2 O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增长极,中国蛋糕还在急速做大,但外资需要能吃得到这蛋糕,才会大量回流。 - i' [/ I1 i. p. M5 `4 ~# f3 J! Z. ~3 ] ?/ C
中国经济正在关键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坚持制造业为本,已经完成从低端制造业向中端制造业的升级,突破芯片瓶颈后,AI、量子、通信等方面的势头可以进一步释放出来,借此完成向高端制造业的升级。中国经济体量的进一步壮大也本质改变了中国在世界金融中的地位,阿根廷用人民币偿还美元贷只是开端。这将是世界经济地壳运动级的改变,也是吸引欧美资本的根本原因。 ' ~! T. Z w x8 Z, y. p J % _' Z* ?( l+ P# _资本家有国界,资本无国界。只要吸引力足够强,资本会挣脱国界,这不是一纸政策就能阻止的。资本是最势利的。 ( p; K4 ]0 p1 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