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7 ^" T" X6 b" T在学校层面,则将教育拨款与毕业生毕业后5年内就业率挂钩。这需要一定的同级方法,减少漏洞和作弊。“作弊必被抓,抓住必坐牢”。必须在所有行业都形成“作弊不被抓是侥幸,抓住才是必然”的大气氛。 - l$ l( X% g# i4 I. w. p! R ' ]& W. f' P4 g$ i9 J淘汰下来的大学生怎么办?6 x, i& w/ s8 t8 W0 E' F8 u
- R+ _8 ?/ e/ s3 D' v一部分可能可以“调剂”到其他院校。清华大二刷下来的,河北工业大学未必不愿意收;浙江工业大学大二刷下来的,宁波职校未必不愿意收;电气工程系刷下来的,学电工未必不是好出路;化工系刷下来的,学化工工艺操作未必不是好出路。这可能需要一个申请和录取的过程,包括原校的推荐信。$ V4 n" c3 p& M( c# l8 R
& T6 q! V1 E. N2 |& i9 j* l8 E T实在没人收的,只有回到社会,自谋出路。# E- O4 c; @& K
~- c: q. w$ U5 q. v/ T% O0 V( J
这增加就业压力吗?不。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本来就只是就业延迟,大学又不是就业。大学读不下去了,直接就业,并不增加就业总数,只是在时间上“提前”了。 1 T- K+ C* `; l' n7 a , r9 L0 s; v' b( A& k0 I高考是筛选过程,但整个人生何尝不是?直面人生,正确定位,这本来就是最重要的教育。要面子可以,平时努力呀。不管在什么大学,只要考进去了,拼命努力了还是不及格的情况很少。自身心理原因那就别怨任何人了。 : l. L( g. D9 Z8 J/ o" K( A/ d. t$ |. ]% z$ @- G& A, F* l( p/ l
末位淘汰不是残酷,反映的是社会优胜劣汰的现实。现实只能拥抱,回避没用。优胜人人期盼,但没有劣汰的优胜就不成为优胜了。 C* }$ g+ o. M& X: l5 Y" C0 [- ^ ( c/ F/ M l0 d劣汰者有权利期望值得尊重的人生,但劣汰者也不应该期望与优胜者一样的人生。按劳分配依然是写入宪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