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进军加沙:以色列的不可承受之重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3-10-20 10:19 标题: 进军加沙:以色列的不可承受之重 10月7日的哈马斯突袭给以色列造成巨大的困扰。一方面,这口气难咽下去。70年来,以色列和阿拉伯人大大小小交手无数次,还没有这样吃亏过,第一天就有至少1300人丧生。另一方面,加沙才是世界上最难下嘴的刺猬。 4 P* _1 s! R: \$ z + F O2 |5 j( s- |8 p- @% ~加沙不大,大体是西南-东北走向的矩形地区,长约40公里,宽在6-10公里之间,一面是以色列,一面是地中海,只有西南有约10公里的边界与埃及接壤。加沙人口高达230万,基本上都是巴勒斯坦难民及后裔。几十年的苦难和深仇大恨,使得加沙民众几乎都是天然的铁杆反以。 ' I# Z; C- R' ~" ?8 p b6 G+ [6 G _/ O' \3 g0 u8 A. W
以军在历次中东战争中,打出了战无不胜的名气,但这是针对阿拉伯正规军的。为什么阿拉伯正规军在人多势众和态势占优的情况下依然屡战屡败,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 W7 _7 M4 A7 { f# d( v6 b
' R2 x, y: g- t* [在多年的征战中,以军形成了有效的战术和按需发展的装备。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梅卡瓦”坦克在各国饱受争议,也是以军主要装备中少有的从无出口的,但十分适合以军的沙漠坦克战思想,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作为装甲运兵车使用。以军始终没有装备步战,而是只用装甲运兵车,也是因为以军认为装甲步兵以复杂地形上扫清敌人的反坦克步兵为主,所以下车作战是主要样式,步战的乘车作战和反坦克火力反而鸡肋。, I6 U- P9 a B; y9 Q( K- r
. Z a% S$ J9 t& D$ H
以军也不重视炮兵,因为空中优势足以弥补任何炮兵的不足。尽管如此,以军炮兵依然不弱于任何阿拉伯正规军。$ `8 Z8 S/ V9 E K
7 ^2 a! b% c; a5 o/ ]以军空中力量则占绝对优势。7 w% j' f$ C# m
+ g- ~) H h) T" [( ^; i
以军和阿拉伯游击队之间则是另一个故事,后者的战绩多姿多彩。 # g3 f1 ?7 F$ E# t D: X/ U6 I7 O+ z) [ ! G3 h* i1 A6 E: n4 O1 u/ |早年法塔赫游击队与以军打得有来有往,但在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中,巴解主力被击溃,被迫撤往突尼斯。在奥斯陆协议后,巴解放弃武装斗争,法塔赫改为内卫武装。哈马斯正是从不甘放弃武装斗争的巴勒斯坦人中产生的。 3 [$ Z( m/ [5 @8 Y1 M+ F+ t* R 1 H2 h& X& q9 M4 D8 d真主党则控制南黎巴嫩,据认为装备、训练、组织和指挥比哈马斯还好,而且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和以军打得可圈可点。真主党宣称是历史上第一个把以军打出占领区的阿拉伯武装力量,由于更大的地盘和更多的资源,真主党武装还拥有一定数量的重装备,甚至用反舰导弹重创过以军战舰。 $ i8 o8 w) l+ l- [- O K: y6 ^0 N ^ z$ E' ~, h
在加沙,哈马斯也和以军打过好几次。历史上,以军能打进加沙,但站不住脚,更无法达到根除哈马斯的目的。哈马斯则越战越强。/ S& {5 t7 _4 ], U/ c
1 l, f8 [5 M" p% X1 e以军不乏反游击作战经验,但反游击不是有经验就行的,难打就是难打。美军在反恐战争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了20年,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最后还是灰溜溜地仓皇逃走。善于学习、不怕牺牲的游击战士扎根于反抗侵略者的人民群众之中,是不可战胜的。这本来就是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 5 o/ ?& c) O7 v, \3 e/ n$ V: W , I8 l5 ?4 L+ s; M$ l以军在加沙面临的正是人民战争。. g! G U# e. A8 Z7 \$ T
v! d" Y8 V4 x p! [以军要根除哈马斯,或者至少重创哈马斯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不能恢复元气,空袭和炮击不解决问题,必须打进去、站住脚。但打进去首先是大难题,站住脚是更大的难题。3 r$ g) `8 P( A J( j! R
5 S8 u1 ^% @4 n) J3 O/ r I! g
哈马斯在长期武装斗争的经验中,总结出地道战的重要性。以军优势在于火力、机动、防护和信息。但在地下,以军的这些优势都发挥不出来。以军突入加沙后,哈马斯反而有火力、机动、防护和信息优势。9 v0 M% F y4 y! X8 @! K
) z: m3 J7 V* H* }# Z- b. P
从过去发现的哈马斯地道来看,哈马斯的地道很深,动辄十几米,甚至可达30米深。还在2006年以军和犹太人定居点撤出加沙之前,哈马斯就开始在加沙构筑地道。多少年来,以军发现和摧毁的速度赶不上哈马斯构筑新地道的速度。有说法加沙地下已经遍布500多公里的地道,甚至有说1000公里的。作为参照,上海地铁具有世界第一的总里程,“只有”831公里,其中包括磁悬浮和可观的轨交地面段。考虑到加沙并不大,哈马斯的地道网是惊人的密度,四通八达的程度只能想象。/ a/ _1 T& b9 G& U2 `, z*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