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6 m$ c. i4 w( d Q6 x: P
* m; M$ J2 B) s; K
空警600(下)受到E-2D很深的影响,两者的相似不是偶然的 . N1 i, m, q9 ?7 e- w9 K, t# @& ^2 ^( u. Z4 Z, k* ?5 v6 \
空警600受到E-2D很深的影响,这不是偶然的。E-2D是高度优化的结果。较短的机体减小舰上的占地,涡桨发动机省油而且提供最大的起飞动力,四翼面尾翼用较低的高度换取足够的垂尾面积,机背的碟形天线提供全向雷达覆盖。, U* C0 B7 r& T/ V* j) k
6 S/ L: M) M/ C: S* ?这些不是遗憾之所在,高度优化就是高度优化,在基本技术没有质变的情况下,就是这个样子了。问题是,空警600的雷达可能在水平方向上还是机扫的。从两半显著不同的颜色可以看出来,雷达罩只有一半,另一半是金属材质。6 W, }9 G2 N' C2 K8 A
+ m7 m4 c7 B3 a" E# Y; }" @/ s
E-2D也是水平方向机扫,倒是没有差别。但中国其他主要预警机都是三阵面电扫,空警600回到单阵面机扫就有点令人失望。$ _! k5 ?7 q- l; g9 d, Z" f8 b5 r
; K- A8 Q5 G( U5 ^7 M, n3 o/ R其实空警600在水平方向是机扫与电扫相结合。天线基本结构是定速回转的,否则天线就永远只想某一个方向了,这就达不到预警机的目的了。但有源电扫雷达也决定了可以在机扫中,同时电扫。比如说,在机扫转动到某一角度时,“抢先”电扫到更大的角度;然后在继续机扫的同时,电扫同步补偿反向电扫;甚至在机扫已经转过去之后,继续“回望”。这样,就可以在机扫中,对同一目标保持凝视。1 ^% J/ e; y3 o8 M9 U9 f+ e) v, {! h
# u5 w8 G6 p7 f. [/ l, j; Q
这不是真正的凝视,在机扫到另外半圆的时候,凝视就丢失了,但依然比简单机扫只能“惊鸿一瞥”要好得多。! w% a+ {; K. {9 M8 U+ ?, z
& s4 g! `! q9 I- K, S1 W: I/ o
凝视能力对提高探测距离、捕捉隐身目标非常有用。所以空警600的单阵面有源电扫雷达还是有重大意义。在俯仰方向上,也是电扫的。 , N4 o& p& V3 |4 U) O 9 F3 x+ y* V' ` r054B的双阵面有源电扫雷达也是这样的。由于背对背,丢失间隙要小得多。在理论上,空警600也可以这样,就碟形天线的机械结构而言,改装没有问题。054B用双面阵是出于成本考虑,空警600的成本压力较低,重要性巨大,单面阵改双面阵没有成本约束。. t- O w7 {0 Z/ | ^" G
) S1 }+ Z/ `1 @5 D
其实,空警600改三面阵都没有成本约束,性能比双面阵更好,但问题不在于成本。. U. s i* Q9 v' H7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