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辽宁”号的战斗力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27 04:49
标题: “辽宁”号的战斗力
6 |0 a) n* i2 U1 K% w# L1 \
在“辽宁”号入列10周年之际,央视视频首次公开展现了“辽宁”号全甲板出击状态。
' C  \1 ?! @: M1 U2 i
8 L" P2 g: j! U4 n) v) b甲板上可见24架待命出动的歼-15战斗机,另有2架直-18预警直升机,1架直-9搜救直升机。左舷长起飞点(A3所在的1号起飞点)、左前短起飞点(A1所在的2号起飞点)、右前短起飞点(B1所在的3号起飞点)也清晰可见,短起飞点有105米长的滑行道,长起飞点有195米长的滑行道。1号点和2号点的滑行道部份重合。8 Q; Q% M4 D/ H

, H6 G. h2 Q/ F0 q7 K6 f6 k% ]这是甲板上战斗机全数放飞的状态,不可能同时回收。这也是最大波次出动状态。“辽宁”号到底能携带多少战斗机说法不一,但这样看来,至少可带24架歼-15加3架直升机。机库内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替补战斗机和直升机,但数量应该有限,全甲板状态基本包括所有值班飞机了。7 ~" o7 e# s8 J

+ r! A6 F; g& J0 u# B+ [为了便于讨论,飞机都做了标注。A为从左滑行道上1、2号起飞点起飞的飞机,B为从右滑行道 上3号起飞点起飞的飞机,Z为直升机。
+ k3 l/ G' H  d1 L$ a3 @; i8 a5 b; ?8 a
战斗机起飞时,炽热的喷焰烧灼挡焰板,每次起飞后,挡焰板需要冷却时间,才能继续使用。这不仅是为了本身的使用寿命,也防止后续飞机的轮胎在滚过挡焰板表面的时候,因为过热而导致轮胎损坏,危害着舰时的安全。
/ E2 [: J7 h! P) F% G1 x
. @3 c4 o  K% R实际使用中,挡焰板在从冷态到需要冷却可能需要几次起飞的热量积累,所以第一次起飞后,挡焰板后的战斗机可以马上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接着起飞。几次后,就需要在挡焰板后等待冷却,才能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了。所以最初几波可以密集放飞,接下来就要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恢复密集放飞。
+ s1 S' [; o, H' H. c; k2 C
* x% A! U  ^* n1 k具体需要几次就需要冷却是保密的,下面为了讨论便利,统统按照每次起飞都需要同样的冷却时间。3 a4 }6 s* ?! z) {/ {, g. y

, Z2 K6 m8 ^  J- b$ b  c" s/ Z0 T1、2、3号挡焰板需要相同的冷却时间,因此,左滑行道的2号起飞点放飞腾空后,可以进入快-快-慢的循环,先从1号长起飞点放飞,紧接着另一架战斗机进入2号短起飞点放飞,然后一起冷却。在这段时间里,右滑行道也只能放飞一架,进入2号点的飞机的滚动前进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5-30秒钟。因此,A系列飞机比B系列多一倍。' i3 Q: ]5 z' V6 v7 X

& @9 k2 `3 n( G6 D长起飞点可以满载起飞,这样交替使用不仅增加放飞飞机数量,也有助于保证升空飞机的战斗力最大化。
$ }  u! [5 f6 \: D3 ^. E' B; Z7 D2 j/ D* ?4 B# C0 c+ j
在实际放飞中,A1、B1放飞前,Z1(直-18预警直升机)需要首先起飞,掌握空情。Z3(直-9搜救直升机)也需要先行起飞,在一旁空中待命。5 l' y; i; }* ~# l% v5 S% q& a
4 S+ ~% h3 S8 H
A3在中甲板的1号起飞点上待命,这是可以重载起飞的,但需要A2、B2腾出甲板才能起飞。7 X0 ^2 C3 O) q- g: ]
+ d% r- _2 |' S8 n
实际放飞顺序可能是这样的:
. y* T! k$ w( Z; j7 F
! }" P# u1 e; m1 P4 p1、        首先起飞Z1,这是预警直升机,需要先行升空巡逻,掌握空情,也需要让出前甲板。
- N2 l: n" B# K+ z2 S" \  o2、        Z2在差不多的时间起飞,升空待命,准备万一起飞失败、飞行员弹射跳伞的时候,马上就近搜救。4 f8 w5 g' ]. D9 t. E+ j- g, Z
3、        A1、B1放飞。
' S8 q/ V- G8 R  x4、        A2和B2在2、3号挡焰板冷却时,分别进入板后等待位置,准备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 O, C( M% n. Q5 |  R$ B* Z8 Z
5、        Z3进入Z2位置待命。前升降机恢复运作。. K% `# u( W( e
6、        2号、3号挡焰板冷却后,A2、B2进入起飞位置,起飞,B4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
9 o! X, Y  K/ c7 P$ x: h7、        2号、3号挡焰板再次冷却后,A3从1号点起飞,B4进入3号点起飞,A4迅速进入2号点,在B4后也紧接着起飞。
- N+ a/ G7 i" h" p0 W8、        1、2、3号挡焰板冷却,A5进入1号挡焰板后待命,B3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4 i# U+ Y; X! V9 b
9、        1、2、3号挡焰板冷却后,A5进入1号点起飞,B3进入3号点起飞,然后A6迅速进入2号点起飞。. ]0 U4 W% t: X7 U2 ?
10、        1、2、3号挡焰板冷却,A7进入1号挡焰板后待命,B4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这相当于“8”的状态,然后在“8”、“9”、“10”之间循环,直到全部放飞完毕。5 }8 C% e" u  A; f

  g( m! M9 |! \2 v+ O7 _; V只要A7-9、A14-16在先、A10-13在后,A7到A16的顺序比较随意,最可能是A7到A11用1号点,A12到A16用2号点。最后一波只有两架:A15、A16,一架用1号点,另一架用2号点和3号点都行,最可能是3号点。
5 l9 w0 t7 Q% _' |* F0 V/ s/ P& W  Z
另外,A7-16不会等前导机起飞了再离开停机位,会滚动前出,进入过渡性的准备位置,见缝插针地跟进。A4是2号点的准备位置,A5-6之间是1号点的准备位置。
% v( M7 t$ q0 T  m% A
& m5 |7 H4 G6 Y/ F9 b6 b放飞波次为(以1、2、3号点为序):
; l3 H5 k& c, q0 O( r. UX,A1,B1- D9 {7 U3 R6 A) s
X,A2,B2( _' g0 K( b" x2 E! g' @
A3,A4,B3
& ?/ e3 z$ e" ?( R  E% m  eA5,A6,B4* J% O, O2 q. ^5 t8 t
A7,A8,B5
! J" v3 X& n  G$ M" d) QA9,A10,B69 j4 ~, `9 V7 o2 U0 S) n
A11,A12,B7
8 e* B6 q4 Z! {" o+ z$ E0 K  c' V- }A13,A14,B8) t! C; L% @- t. T0 B
A15,X,A16
; q9 y1 Q5 v- i. Z- z1 E' S9 d“X”为该起飞点在这一波次没有飞机放飞。- [% s; n% j: D! k% M! H& K8 s

, d4 H' O" Y5 N" s4 N. X- a8 k假定Z1起飞后1分钟开始放飞,挡焰板冷却循环为2分钟,17分钟可以放飞全部飞机。如果挡焰板冷却循环需要3.5分钟,29分钟可以放飞全部飞机。如果挡焰板冷却循环需要5分钟,41分钟可以放飞全部飞机。4 r  |4 ?2 z2 }$ q
% H% H( n  B* r+ _; i8 X5 A) j
这里也假定与挡焰板冷却时间相比,后续机滚动前进、进入起飞位置、起飞离舰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当然不能忽略不计,尤其在挡焰板完全冷却、可以密集放飞的时候,可能带来1、2号起飞点放飞4架的时间里,3号点可以放飞3架的情况,这就要对放飞波次重新调整了。
* F3 j2 L: t' T0 k3 ^1 u8 ?
0 L' r. j& |' S' K  DZ3也是预警直升机,在Z1留空时间耗尽的时候接替,直升机的留空时间毕竟不比固定翼飞机,需要频繁交替。在Z2的位置上,Z1和Z2可以原位替换。Z3在甲板飞机放飞完毕后,可以在后甲板着陆、整备、待命。
1 R8 ?: Z$ X4 J5 n4 g# y7 y( r8 ?& [: r8 _' b( [
在循环出动模式下,斜甲板需要腾出来回收飞机,这时就不可能这样全甲板停放和待命了。
$ Z( K( o% c6 V7 @  J7 b! Y7 o+ m6 }' B6 g
循环出动有全数放飞和少量放飞两个情况,全数放飞是战斗情况,少量放飞是巡逻情况。两种情况下,A2-11的位置都需要腾出来,也就是说,甲板上只有14个战斗机停机位了,6架战斗机需要用升降机在甲板和机库之间来回搬运。! f2 H( H. z7 e, J% A& ]

: Q5 i! h) K! S1 R: c) F假定在巡逻状态下,只有4架战斗机升空。A1、B1依然是待命战斗机的位置,B3、B4待命接替。B5-8留空,作为回收战斗机的停机位。. N7 p0 A) Q  `

; S' s( b7 k/ k+ b1 ?Z3和A16需要腾出来,恢复前后升降机的运作,加速转运。升降机的运作速度较慢,两台都需要用上才来得及,也是可靠运作的必须。Z3和A16只能回机库,在需要的时候运上来。
" _4 D9 G  @& N3 V* Z$ V- U9 z2 ~0 w4 [9 @5 ^6 V
这就是说,甲板上实际上只有9架待命战斗机,机库里7架战斗机,1架直升机,可能还有若干备用飞机,尤其是Z3的替补。  V+ ]) V  f" {  P  L0 @! T2 A- {  C' a

' {+ U6 ~- u. a. j7 h+ tZ3可以在回收间隙中在斜甲板上降落、整备,但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必须通过升降机运到机库,进行进一步检修。# b: a( x; N+ f7 i( @6 `

; o- x$ k0 V: m% w: T: f. V在战斗状态下,所有飞机都需要循环放飞、回收,但甲板面积还是只有这么些,只有在13个甲板停机位中调整待命战斗机和预留停机位的比例,可能7架待命战斗机,6个回收停机位,其余的需要用升降机在机库和甲板之间来回搬运了。. X1 Y8 l0 S# }

' T7 W* j4 B% E* }/ }" L0 P循环模式下,左滑行道的放飞依然可在1号点和2号点之间交替进行。在巡逻状态下,甚至可以全部从1号点放飞,统统满载起飞,争取最大的留空时间和武器携带量。4架巡逻战斗机最可能两两编队,覆盖两个不同的巡逻方向,空中等待编队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
0 o& o& U% }! U, t; D
$ O% B( V8 d, }4 w# R( }3号点只是待命,2号点在巡逻机群升空后,再恢复待命状态,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增援。也可与1号点形成快-快-慢的节奏,一波放飞3架增援战斗机。当然,快-快-慢的时候,斜甲板不能回收燃油即将耗尽的战斗机,需要仔细斟酌。
+ T- C% k  E* G: v. w2 H- s. ^, y. G& ]1 P; P
在战斗状态下,需要掌握好起飞与回收的节奏,尽快建立快-快-慢的小循环,尽快放飞最大数量的战斗机。这时,后升降机运上来的战斗机直接进入1号点,前升降机的直接进入2号点。如果操作方便、可以急转弯的话,3号点更近。
4 Y( A$ h! @2 B. r' D& J( G4 e$ n$ e: k
这是很紧凑的甲板运作。在全甲板状态下,再挤进若干架战斗机并非不可能,比如弃用1号点,这样在A2-6和B2的现占用区域及周边,可能可以再挤进去4-6架歼-15。但甲板急剧拥挤,运作大大复杂化,效率急剧降低,放飞速度降低,也不再有满载起飞的好处。
& D" S$ K3 H) Z- q- @) Z6 x0 y# ?( z3 b
24架重型战斗机当然远远低于美国超级航母的数量,但依然是很可观的战斗力。尤其是这是可快速出动的实用战斗力,不是纸面上的。
1 @) h9 V  c& H% q6 h9 [& M; y2 T6 u' D% v
也可以看到,“辽宁”号舰岛的占地较大,这是从“瓦良格”号带过来的先天不足。“山东”号已经有所缩小,有可能增加1-2个停机位,也可能只是把B4、B8的停机位转移到舷侧,腾出甲板,减少拥挤。6 V$ \1 }  ~3 h' q" Q
# X( J* f2 D, B  f
最大的遗憾是前甲板。在全甲板出动后,总要有全甲板回收。单靠右侧停机位是不够的,前后升降机马力全开也来不及,这时如果Z1周围的前甲板也能用于停机,就可在短时间内作为缓冲,迅速回收所有战斗机,然后腾出前甲板,恢复放飞或者待命战斗机。2 F; F9 \9 Q; z9 I8 W# |# I
$ D6 z* \7 ]1 ^+ l& y3 [
不过“辽宁”号也有“辽宁”号的特点。在全甲板放飞状态下,有7架战斗机从1号点起飞,载油量更大,留空时间更长,有条件等1号、2号点放飞的友机全部着舰后再着舰,还是安排得过来的。但不同的起飞重量也使得“辽宁”号的空中战斗机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对所有战斗机的状态统统精确跟踪,确保不至于因为时间安排上冲突而燃油耗尽。8 @" ~$ G+ z8 g4 o! R

0 Q+ X5 h8 |4 C) y' Y" V5 A: A0 {“辽宁”号上只有1架值班直-9担任搜救,有点少。真的使用中,并不需要多架搜救直升机同时升空。在出动和回收间隙中,直-9也有机会返回航母加油、检修。但甲板上只有1架,机库里会有替补。搜救也可以借用护航舰队的直升机帮忙,搜救直升机更不是只有航母才能搭载的。说起来,在全甲板出击状态下,Z3的位置空出来、搜救索性由护航舰队负责的话,这个位置还可以再增加1-2架战斗机。% n: X2 M5 ~- s: G! n; Z
" y$ a/ M- C2 _* F2 C8 A* g
# j7 ?1 l& }5 j) o2 z

* ]! Y8 u) s0 _* k作为比照,印度“维克拉马提亚”号就要小得多,“维克兰”号基本一样,只是舰岛稍微右移,舰岛右侧不再有“瑜伽甲板”,14架中型战斗机本来战斗力就弱一筹,数量再将近减半,循环出动率低得多,只有一条半滑行道,需要交替使用,回收的时候没有待命战斗机可用。好处是都使用长起飞点,统统满载起飞,不需要像“辽宁”号使用短起飞点时要减载起飞,但还是别和“辽宁”号较劲了。9 L. x" u  u+ r/ n. p- ~) B9 k

4 ]$ z7 Z6 l- i2 V1 D5 U6 n9 ?+ }反过来,“辽宁”号要是放弃B4-8停机位,也像“维克拉马提亚”号那样,把A4作为另一个长起飞点,也可以“全满载起飞”。
& F( ^! Z- C9 W' t& j5 u4 F" f$ P' g7 H# _( o3 i
& _- [4 k  J& A4 Z3 `1 w! f1 J2 j% A
. Q* d, I2 T* E. E
美国超级航母(左“福特”号,右“林肯”号)就宽敞多了,这也是中国在“辽宁”、“山东”号之后,建造“福建”号的原因。6 P$ Z1 Y  L/ e" r4 S
$ b+ h& ?( b9 w4 k, B& l3 T0 X8 g: M
“辽宁”号现在已经具有很像样的战斗力了。战斗机数量不及至少大1/3的美国超级航母,也不及STOVL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但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航母都是碾压了。不知道会对日本和韩国的航母计划有什么影响,日韩的航母要是与“辽宁”号差距太大,就有点缺乏意义了。日韩和“福建”号就不要比了。; H* ~, V6 ~9 E) P

! B1 C, H5 m* I0 a2 R& _“辽宁”号现在最缺的是固定翼预警机。直升机的航程、留空时间和巡航高度都有限,作为预警机是有先天缺陷的。据说空警600能从长起飞点滑跃起飞,那就能使得“辽宁”号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了。
" K/ G* b2 j! i2 @, ~
# O# }8 P& D4 [  l  u+ i空警-600现在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只有一些流传的模糊不清的图片。看样子,这是以E-2D为参照的。这里就以E-2D的翼展作为推算。歼-15的翼展为15米,E-2D为24.6米,要宽得多。替换A3的位置的话,A4就不再能停放了。
7 b# ~+ f1 {7 u+ J  k& p5 L( N; ~7 P& Y
好处是预警直升机Z1的位置也空出来了,搜救直升机Z2可以前出到Z1的位置,搜救直升机反正需要在战斗机出动之前就首先出动的。+ X& T, o: q3 U' y, _

' j7 r1 k' H7 v: G, p) q3 Y  vZ2的位置可以停放一架战斗机,恢复甲板上24架战斗机。甚至像7、8、9那样向左偏转,机尾悬空停放,可以停放2架。Z3的位置可以停放机翼折叠状态的空警600。
0 h8 J! u, D5 u3 S7 T+ X6 `/ D7 Z& h
但在循环出动模式下,预警机只能从1号点起飞。甲板上还需要一架替补,将占用一架战斗机的停机位,留给战斗机的停机位降低到12个。在巡逻状态下,待命战斗机和预留停机位为8:4;在战斗状态下为6:6。还是可用的。考虑到固定翼预警机对空中战场的巨大加成,损失一个战斗机甲板停机位还是值得的。
8 M& W( Z( F' e; A, }1 F2 k( Z* {, c
* f- [$ ^& u. t& ^6 P1+1固定翼预警机不足以保持24小时空中巡逻,但比1+1预警直升机还是巨大的飞跃了。
' b# g& M: m' P; _: G1 Z  u6 R7 S# c1 |9 t3 q) f7 ]9 W

0 d* \3 H8 `+ a& m3 C4 _' s. Z7 {! u美国航母甲板上常有至少2架待命的预警机% P- w; Z' ^; J% K1 c, A( w/ w

+ V& b* e2 C, |* L美国航母在正常作战巡逻时,甲板上至少保留2架待命的预警机,以保证24小时持续升空巡逻。空中的战斗机倒是不需要多,2-4架足够,有情况再放飞。
- \3 m2 n% B  g4 q1 U: j; y
; w3 D  k2 d* S( @2 T* ]% [至于在“辽宁”号上使用无人机,X-47B、攻击-11那样翼展不超过战斗机的还行,大翼展、长航时的MALE无人机反而有困难。彩虹-4翼展18米,彩虹-5翼展21米,都有空警-600那样“横扫”甲板的问题,除非能从前起飞点滑跃起飞,否则可能太影响甲板停机和运作。
0 c, E. n2 |/ H8 ?# U! I4 W; e$ W0 K
& E- k3 V5 e9 U以空警600的机体改装加油机,将对战斗机的留空时间是巨大的加成。但再加1+1加油机的话,还要进一步挤占战斗机的停机位。“辽宁”号毕竟局促了一点。
: V' \9 q4 }, p- V$ n2 ^3 @4 \* I/ A: c% ~$ f
“福建”号是根据“辽宁”号运作经验全新设计的,不再有长起飞点,在全甲板出击时,B2、A2、A3、A4、A6的位置可以停放更多的战斗机,舰岛前后也可以停放更多战斗机。加上吨位增大,甲板面积增大,粗略估算,全甲板待命战斗机增加到36-40架没有压力。$ `: r" H; g; A4 [9 E' ^

. y+ K6 }  H0 P4 y3 ?假定后续机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滑跑起飞离舰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放飞间隔主要由挡焰板冷却时间决定,“福建”号3台电弹的峰值放飞速度并不显著高于“辽宁”号快-快-慢的放飞速度。当然,“福建”号所有战斗机都是满载放飞,这是很大的加成。2 i: [+ Y. {. q/ Q8 K4 y+ w

5 j, I" I; V) P1 r全平甲板也意味着Z1前方的位置都可以用来停放飞机,对大量回收战斗机特别有用,但“福建”号最大的优点在于极大提高了循环出动率。- Y* t6 [9 }, G5 Q8 f; d

* c8 J; {* R- G; K' C“福建”号的吨位比“辽宁”号增加至少20000吨,长度增加10米,宽度增加1.6米。左前滑行道不再需要作为1号点的延长线,角度可以更加向前,使得右前滑行道可以作为作为额外停机点,只用1、2号点就能维持足够的空中存在。2 c" t% h4 ~6 |6 Q2 ?) _+ z

: }$ {3 g1 @2 |% g$ e+ Y& B5 y$ KB1到舰艏的长度可能可以停放4架战斗机。增加的舰体长度使得A7-8和A13-16位置各可增加一个停机位。新增的停机位使得“福建”号可在循环出动状态下,在前后升降机都运作的情况下,拥有18个甲板战斗机停机位,同时保持1+1的固定翼预警机。或者再牺牲两个战斗机停机位,增加一个预警机停机位,使得预警机达到1+2,再增加个加油机停机位,加油机达到1+1,战斗力将更加平衡。
# m0 H. E" n" U
! S8 t$ Z6 c# n6 K* }“福建”号3号点侵入前升降机的出入路线,但前升降机在循环出动状态下最有用,这时3号点备而不用,实际影响较小。
" v- I$ L$ j) h; i$ n4 A3 W5 j! ~
也就是说,增加1/3吨位换来增加50%的甲板战斗机数量,而且全员满载出击,这是很大的战斗力增加。0 @3 x. a; x2 h! [4 z' v2 j$ z
4 V2 A) d7 X: ?
“福建”号太及时了,急需二胎。$ r3 b$ @( [6 u9 [

作者: 方恨少    时间: 2022-11-27 06:18
“福建”号太及时了,急需二胎。& L: o( l1 J6 m$ J  Q8 X
3 e8 W" x( ~4 p9 e
2 b5 e% a5 |( z
为什么正文后隐藏了一串乱码
作者: 无言    时间: 2022-11-27 06:25
这是把以前的几篇综合了一下?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2-11-27 06:35
王师已经给挡焰板画了个新葫芦,土工跟着画瓢就行啦。6 d3 P) c2 P& m. W. i

. H7 Z+ y5 c1 o& Vhttps://www.sbir.gov/node/1606301
- z2 R! t4 b* F8 {5 k, c6 V6 `4 R7 Z0 C8 j0 K) d
好多条指标,看完至少对现役的Mark 7有了比较深的认识。  C: ~$ U+ ]2 b( V

: J2 M1 E/ v6 D! Q& X+ O# B这一点是放在最后面的,要么是最重要,要么是最不重要。/ o  Z( Z0 N' n5 ?7 x
) @6 |( B* [4 @1 t
Cooling Capabilities: The new system must have a sufficiently high cool-down rate to achieve a 200-degree F tire-rollover surface temperature within 10 seconds of completion of an aircraft launch.
6 Y1 i$ w) P# @2 R

6 T$ R$ e" h0 c& B冷却能力。新系统必须有足够高的冷却速度,从而在飞机发射完成后的10秒内降到200华氏度的轮胎通过表面温度。
; v# t- Y* j! K" ?4 x4 K0 Y# ~4 h, P: O+ N4 ~
这个搞定的话,那就不是一拨一拨地飞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27 07:41
方恨少 发表于 2022-11-26 16:18
) \5 q6 R! C3 |7 B5 ]- z- ]为什么正文后隐藏了一串乱码
! ^; k1 `, o; Y, @
不知道哪里来的,可能是爱吱声自动排版时的编码?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27 07:41
无言 发表于 2022-11-26 16:25# b* k* {3 ?& [4 t" F  R7 C+ e
这是把以前的几篇综合了一下?

) h# R( S- b7 v! c3 N也不完全是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27 07:42
石工 发表于 2022-11-26 16:35
1 X2 w: {: F7 r$ `" B: ?+ B: N王师已经给挡焰板画了个新葫芦,土工跟着画瓢就行啦。
# k3 @* F! [! }+ X$ r
! E( p8 D; Z& q8 A3 Y* @https://www.sbir.gov/node/1606301

- K+ J+ |1 ~/ V10秒钟!这是天顶星科技了
作者: 石工    时间: 2022-11-27 11:27
晨枫 发表于 2022-11-26 18:42
8 l  W- m7 V8 N' U. I10秒钟!这是天顶星科技了
+ H; o7 G! ]: q* W% o9 u+ ^
这个10秒应该是从上一架成功起飞(至少是离开甲板)开始算的,如果真能以10秒间隔起飞,那就牛大了。/ u4 l3 W# q& g% i1 I# Y/ I

, x7 p2 Z( U$ c" X/ [按美军自己统计的白天37秒,晚上1分钟的起飞间隔来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2-11-27 11:52
晨枫 发表于 2022-11-27 07:41' Z; j) d. h! n/ N
不知道哪里来的,可能是爱吱声自动排版时的编码?
$ @+ |6 b7 T7 M+ f3 d
防止爬虫?每段之后都有一些乱码,css设置成了白色,所以人看不到,但是拷贝的时候就出来了。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2-11-27 17:23
2、3号点起飞是有顺序的,挡焰板冷却也肯定有先后。按A1、B1、A2、B2的顺序,那A2向前至2号点时,B2应该还在原位吧?A2、B2是否会剐蹭啊?' G8 e* g4 x; M3 b! ^4 L- l) B
为啥不先B1、A1,再B2、A2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28 00:19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11-27 03:23
2 L  z# z6 ^9 ]1 s3 z% t2、3号点起飞是有顺序的,挡焰板冷却也肯定有先后。按A1、B1、A2、B2的顺序,那A2向前至2号点时,B2应该还 ...
- t8 i. ]) G) O6 C, h9 {: @3 h
距离应该刚好不剐蹭,而且A2、B2基本上同时运动,A2到B2侧面的时候,B2应该已经动起来了,剐蹭应该不是问题。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