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反舰巡飞弹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22 08:46
标题: 反舰巡飞弹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11-21 18:50 编辑
7 H2 i6 N- B/ `: q- C1 n0 p
1 {4 h% _. u/ J, y  v& @9 R9 j11月15日晚,以色列油轮“太平洋锆石“号在离阿曼海岸240公里的阿拉伯海上遭到不明自杀无人机袭击,美国和以色列认定这是伊朗”见证者-136“巡飞弹干的。邮轮被打出一个洞,但没有发生石油泄漏问题,船也没有沉没的危险。这一次有惊无险,但揭示了海战的新动向:巡飞弹打到海上来了。% m; x; W& ~; h% G' f0 ?2 ~  @
2 [* u5 a5 _- e/ v0 I5 ]& N$ g
“见证者-136”在乌克兰战争里大出风头,弄得基辅方面愁眉不展。但“见证者-136”是卫星导航制导,只能打固定目标,伊朗的“见证者-136”是怎么打上海上的机动目标的,现在还不清楚,但有一些“有根据的推测”。. T( x+ {0 |: b/ l
! {- L8 C" ^2 p# F. y1 ]; b
“见证者-136”有足够的射程打阿拉伯海上的目标,速度要赶上油轮也足够了。问题是:伊朗是如何确定油轮位置的?“见证者-136”是用的什么制导机制才能打中油轮的?3 ?* Y4 S8 ~) e5 w- F1 e

2 v, J& ^5 O) w; G& C6 p/ z8 M从伊朗本土,海岸雷达很难精确探测阿曼外海的油轮,距离太远了。伊朗也没有足够的海上巡逻机,出动的话,也容易被发现。据猜测,伊朗可能是根据油轮上AIS信息初步定位的。
! `3 V5 I! y& b
9 F+ Y, _) x5 T$ s  ^按照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和救生公约》,AIS(自动识别系统)是300吨以上各国海船都必须装用的船舶位置信息系统,用于海上交通管理和避撞。AIS每几秒钟发送一次位置信息,报告船名、位置、航向、速度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是公开的,接收方(海船、港监、海警和民间爱好者等)可自动标绘航迹,便于避撞管理。3 t+ @; w  K3 `$ r4 G1 L8 `1 o

6 q' n" A+ b" G, \4 G至少在理论上,伊朗能用AIS引导“见证者-136”。不过这里有一个小问题。AIS是有本质滞后的。
! [: l# @& j5 u  u8 p
- f( m5 I* G' ~9 A9 tAIS能发送的只是船上系统当前已经“采集、入档”的信息。测量、记录本身就是有滞后的,数据转到AIS发送端并广播出去,又要加上滞后。AIS 接收机解析出位置、速度、航向后,滞后就可观了。
! w* l6 g* l- Y7 W
9 F# ~7 m- F* p对于油轮和海上避撞来说,这点滞后无关紧要,偌大的一艘船,海上实时位置差上几十上百米不是问题,海上避撞又不是密集队形的操船表演,本来都应该相隔好几海里才足够安全,几十上百米内本来就是危险接近了。但用于导弹制导就不够用了。
9 L  ]7 [* L( `  M: O' \1 k2 x4 y" Y+ T' Z' ~1 G* S- f8 f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不考虑AIS的滞后,跟着AIS坐标精确命中,还是会落后在目标后面。目标越快,落后越大。美国空军在用GPS制导炸弹在沙漠里打击ISIS皮卡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
. o/ Q' D! V: X9 X( u0 N" i- _
1 |; ^7 a2 w; G7 Z尽管投弹飞机上精确测定目标位置,并通过滞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据链上传到GPS制导炸弹,炸弹永远落后一步,不能精确命中目标。这事可以用控制理论证明,“跟踪匀速变化的设定值具有固有滞后”,但解释比较费事。美国空军后来修改了制导机制,按速度目标高低和运动方向增加了一个提前量,才解决了这个问题。3 e3 H5 B: E+ X: n
+ o, C$ v5 x9 X. Z: W8 Q3 I& O
这只是大意,做起来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伊朗是不是有这个技术能力就不知道了。
) a/ U8 f  l# m) t9 E3 ?5 C. H5 m
# W9 M# A* a0 w. T8 S. x也有说法,作为伊朗提供“见证者-136”基本技术的回报,俄罗斯提供了技术援助,新的“见证者-136”反舰型具有海上目标搜索和引导能力,比如红外光电甚至雷达。俄罗斯反舰导弹技术基础深厚,这样的技术援助手到擒来,倒也并非不可能,只是“见证者-136”的成本要有所提高了,但相对于大船来说,还是太便宜了。' j7 l; O! ?5 ]/ J3 V! q9 ?
% \  G8 @0 N. H# O+ y3 Z. Q# x
不管怎么说,“见证者-136”打中以色列油轮了。这对海上的战争带来新的挑战。
+ n0 a6 _% ]6 c2 W
' \! p% T- K) |/ D一般认为,巡飞弹反舰没戏,速度太慢,飞控简单,掠海飞行能力不足,任何防空导弹都能轻易击落,战舰上的近防速射炮更是在猎火鸡。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4 m' k: c# ]% @. m/ P
- l0 D+ t3 h2 K5 L首先,海战不只是针对战斗舰艇的。军舰控制海洋,是为了商船和军辅船能自由地利用海洋进行各种运输和作业。商船队或许有护航,但落单的商船和军辅船就未必了,而这些船只基本上是无武装的。这不是“显示善意和无害”,而是在商船和军辅船(舰队油船、弹药船、修理船、两栖基地船、潜艇救生船等)上安装武备并不简单,就像大巴车顶安装遥控武器站并不简单一样。8 R# j% {8 ]0 N
. C$ H! p# R, C$ v4 r: U
大量削弱对方的海运和军辅力量对海洋战略有重大影响。海运包括商业海运和军需海运,前者关系到一般民生和战争潜力,后者直接关系到对前线作战的支援。海洋战略本来就是利用海洋来影响大陆上的事情。现代海战早已过了全靠出航是自带就能行的时代,也不是总能沿路靠泊补给的。登陆作战更是依赖后勤。没有了海运,就没法影响了。战舰是海上战争的主要攻防力量,但军辅船是海军的后勤,没有了后勤,仗是打不成的。
, a; z/ x* n  m8 X8 N; o* s0 o1 q, N8 I: R$ E0 Q+ U
商船组成船队,一方面便于护航,另一方面目标集中。利多弊多,就要看攻防力量平衡了。在二战时代,潜艇狼群没有与护卫舰、驱逐舰的对抗手段,见到护航舰队只有躲开,所以商船队是有利的。现在导弹和制导鱼雷发达了,潜艇一般不与护卫舰、驱逐舰纠缠,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不能舍本逐末,主要任务是打航母。7 A4 Q2 J+ S0 @: O/ Y

" M7 S# i6 k0 Q: d但对于有护航的商船队,潜艇并非没有选择。在一定的距离上,打护航还是打商船,对于导弹和制导鱼雷的差别不大。先打商船是直奔主题,先打护航的话,反而后面可以放手打商船。当然,要确保一击必沉,否则暴露了目标,就引火上身了,除非躲得远远的放冷箭,有时间溜走。  X6 Y* v2 a. L# m4 r% X; S& f

" R/ j( w; _  ?2 }/ t巡飞弹最大的优点就是低成本,而且射程超大,因此从岸上或者轰炸机上发动的蜂群攻击是有用的战术,一多抵三俏。另一方面,战舰上的垂发、近防炮、舰炮都是有弹舱容量和使用限制的。
: j$ _1 |- {4 G, B& D  h' M5 x( z! c% H9 R# V9 O6 O
“见证者-136”非常简陋,但只有2万美元一枚。标准-6是480万美元一枚,海麻雀ESSM2是180万美元一枚,“拉姆”90万美元一枚。在成本上龙王与乞丐比宝不说,舰上的弹舱容量有限。+ W. H5 w* e) Z/ b! J

# W; `( _; j- v" n* E“伯克”级(尤其是后期舰只)有96个垂发管,需要在SM-2/3/6、ESSM、“战斧”巡航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之间按照任务合理分配。”星座“级护卫舰有32个垂发管,另有21管”拉姆“发射系统。
) T7 @9 B* X  ~0 J( D6 [( P* W. B0 [6 t  j4 [6 @5 k9 K
垂发是通用的。一方面可以根据任务需要,灵活换填不同的导弹;另一方面总容量是固定的,一种导弹多了,其他就少了。战舰在出航时,根据对未来任务的合理推断,装填各种导弹。出海后,就没法改变导弹搭配了。
5 C- ?/ {4 w" D: v* C
* w+ |% J* Q/ x4 P3 W& U考虑到防空反导威胁,标准-2/3/6不能少;ESSM用较短的射程换取一坑四弹的数量,是有用的近程防空反导武器;“战斧”是显示霸权的需要,也不能少,“阿斯洛克”看反潜压力。
' ^5 d+ W2 A, P! X$ ^! G- q* C4 V. \4 F6 h! r' j
对于“伯克”级来说,一半用于标准-2/3/6,1/3用于“战斧”,剩下的大部分用于ESSM,是比较均衡的装载。但这也只有40多枚“标准”,约40枚ESSM。对于常规的空中威胁,这是很强大的防空火力。但对于动辄几十上百的巡飞弹,这点火力并不够用,因为防空导弹发射一般成双,才能确保命中。* ]+ }( P8 f# o5 p
* Z2 _" b7 \5 g, S' [2 y
“星座”级就更捉急了。. H8 {6 t0 p) D# b; y

  I2 {0 a+ g$ j  K127毫米舰炮有防空能力,打巡飞弹也没有压力,但炮管寿命有限,典型的Mk 45只有1500-3000发,视弹种和保养而定。打废了就只有回到基地换炮管了。
& b& j! P0 y$ y& }9 `. ?, M7 K' `7 s9 o: Y, Z* ?) S
20毫米“方阵”是反导专用的,射速高达3000发/分(Block 1)和4500发/分(Block 1A和更新型号),但有效射程只有2000米,在更远的距离上就没有准头了。Block 1带弹989发,加大的弹鼓可带弹1550发。Block 1A及更新型号带弹也是1550发。也就是说,可持续射击约20-30秒钟。实际上是打长点射,每次射击不超过几秒钟,多次射击之间需要“歇一会儿”,让炮管冷却,否则也要早早打废炮管,甚至造成弹膛内新装填的炮弹被高温引爆。
7 `4 n; c9 P- J+ P* M
: u( u1 r9 t- W- Y6 o# m: t/ M看到蜂拥过来的巡飞弹,即使“标准”导弹省着点用,ESSM和“拉姆”还是会放手用的,直到打光,而不是留着等舰炮或者“方阵”来打。侦察兵武艺高强,但看到冲过来的敌人,也是首先一枪放到,而不是放到跟前再拳脚匕首杀敌。危险总是在尽量远的距离上消除,这样还有补射的机会,一样的道理。
0 [6 w6 h6 f/ A% H+ q9 m( w* x; x  ^9 G9 c% y2 \( [  j8 |
但这样一来,三下两下就可能就把舰上的防空导弹消耗完了,舰炮和“方阵”也坚持不了多久。然后呢?裸奔?别忘了,巡飞弹只是配菜,正规军反舰导弹随时会到。
% p0 z' b) A% {: g* L- K) w
2 ]+ a4 s/ x, a  }反舰巡飞弹的主要目的是打落单的商船和军辅船,其次是护航相对薄弱的商船队。这肯定没有硬啃航母战斗群抓眼球,但实际上非常重要。8 |* r8 [  a% K8 f% r

" ]& w/ b; ?% A' y9 i如果台海战争扩大到西太平洋,切断美国通往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的海运,就沉重打击了西太平洋美军的作战能力。切断舰队的军辅船,舰队作战就难以为继。核动力航母不需要加油,但舰载飞机需要加油,护航舰队需要加油,还有弹药和一般补给。! K8 r, r- |% m

5 X9 A/ Y# T6 o( i7 J3 k& U巡飞弹还对切断台湾与外界的海运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孤立台独,瓦解台军。巡飞弹具有很长的巡飞时间,200公里/小时级的速度打一般不超过30节的舰船绰绰有余,具有足够的自搜索、自捕获目标能力,这真是察打一体了。
! T' o) y/ ~$ M9 }: r$ ?; I9 i1 j6 }* u& F: b, R
一定数量的反舰巡飞弹在基隆、高雄、花莲外海长时间巡飞,台湾战斗机出动扫清的话,自身安全受到威胁,不出动的话,海运就别指望了。这比水雷还要有效,控制范围更大,攻击前有辨识和确认目标的能力,没有战后扫雷问题。
, w! t* n; s& n2 o2 t; T2 {* k$ C* }! K3 l% G4 K/ V8 y/ j) Q5 q
反舰巡飞弹也可以用于切断渔船、小艇进出台岛。用舰船封锁需要的数量很大,还有其他具体困难。巡飞弹留空时间长,观控范围大,可以“人在回路中”把关,对于零星船只的拦截效果更好。巡飞弹的速度也确保没有快艇可以跑得过、溜得掉。+ r# F6 w/ k: P3 j& K8 ^

& i8 w" J" j% n) |! H) S5 b; G1 N当然,反舰巡飞弹不可能只是“见证者-136”那样简陋,战斗部威力也不够,击中了“太平洋锆石”号也没有造成起火或者击沉。更不可能依靠靠不住的“AIS引导”,战时商船关闭AIS是起码的。4 M4 ~- ^) e0 {! x3 S

7 D4 |. U5 ]+ p6 H反舰巡飞弹需要至少把战斗部扩大到150-200公斤级,全弹的重量必然相应增加,估计至少在500-600公斤级。作为比照,鹰击-82的战斗部是165公斤,但那有高亚音速的动能加持。巡飞弹基本上不能指望多少速度加持。* U( \5 ]0 o( h: }! Z
* A$ c9 Q6 L7 W. P) M; u
射程依然需要在1500-2000公里级,主要是需要相应的巡飞时间。巡飞弹需要高度自主的寻的,为了降低技术难度,应该容许绕飞和折返,容许反复辨识和确认目标。如果技术上可行,成本上可控,巡飞弹空中加油也应该可虑,可极大延长巡飞时间,增加低威胁海区的观控能力。6 }% D/ Q6 _$ A
: o6 B" d$ N6 ?
但制导肯定不能单靠卫星导航和AIS,打落单的无防护船只与打有护航的船队也不一样。) p3 }: p. W) M7 V- ?3 k9 S

  s5 N6 M1 O9 C% A为巡飞弹配备图像识别制导不难,手机级的成像芯片和图像识别能力就够用了,可能需要增加红外和微光的能力,以便夜间和恶劣气象时使用。需要的话,也可以配备雷达。4 [, ^& c* m2 a# D% c6 k
1 b2 Z5 Z: \$ A6 X  f4 h# o
打台岛周边落单船只的话,广域搜索由大陆上出动的高空长航时(HALE)无人机代劳,同时提供目标引导。保险一点的话,巡飞弹上加上数据链,发现和锁定目标后,上报批准,再发动攻击。这样的闭环攻击实际上也降低数据链通信量,指挥部只要发出“xx有目标,搜索攻击”,然后巡飞弹报告“发现目标,请确认”,就完事了,不需要全程保持联系,降低信号截获和干扰的可能性。巡飞弹本身只需要图像识别制导就够用了+ m. D( q& z# u9 l3 C

8 x* U; q5 \& s9 c. D打远洋落单船只的话,广域搜索主要是卫星,指挥链滞后较大,加上巡飞弹赶赴目标的时间,图像识别可能探测距离不够远,赶到时目标可能跑到截获圈外了。要么需要指挥部更新目标数据,要么需要带雷达的巡飞弹。
0 J1 k$ u1 C5 K9 `# Z# k, J7 n; p0 c" M, L- O7 U! f" D- p) @2 ^! [
打有护航的船队的话,可能需要高低搭配。同样,在得到岸基飞机引导的情况下,蜂群巡飞弹发动饱和攻击,以破解护航火力。蜂群里还要有通信中继弹,通过定向天线与卫星或者HALE无人机建立数据链,与指挥部保持联系,而不是各自为战,统统与指挥部保持单线联系,那样频带压力太大。
2 G0 z# @) W3 H3 ?/ Z& H6 S0 M  f  K3 D1 l
中继弹通过群内的视距内数据链引导蜂群。视距内数据链是低功率的,在直视视线上工作,不易截获,不易干扰。采用低成本微型相控阵天线的话,可电控指向,定向性强,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
# M+ i$ p9 B0 n& ]  z; n& i$ ]
0 ~, |: [$ Y; `在远洋打有护航的船队的话,用带雷达的巡飞弹作为领弹,广域、远距搜索,也降低对卫星和HALE无人机连续监视的压力,毕竟护航力量是有可能抢先反制的。如果一个蜂群按20枚算,配备3-4枚具有雷达领弹能力的巡飞弹,准备在领弹被击落时替补。中继弹继续担任指挥弹的任务,在领弹被击落或者故障的时候,指派替补弹接替。中继弹也需要有备份。6 I3 B3 t* h7 B2 H: f  L
8 c6 t6 w! i1 p% L, R
反舰巡飞弹和陆攻巡飞弹一样,都有首先攻击防空保护伞、还是直奔主题的选择。; \7 h1 {7 H8 [; c7 p+ X4 |5 w) Y

5 f" M9 L$ P6 w5 w; p首先攻击防空保护伞可以用饱和攻击消耗对方的防空弹药,解除对方防空武装后,其他本来受防空保护伞保护的目标爱怎么虐就怎么虐了。直奔主题更加简单直接,本来就是打击的主要目标。
- l9 H$ q( k1 y* C9 F% g/ H' O/ \
2 C& `8 n# w. A7 j! B不过在这一点上,陆基防空阵地和海上的战舰可能有所不同。海上的战舰本身就是主题,或者主题之一,而且防空力量很强,可能在弹药打光之前,保留一些自卫。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还是需要用高端反舰弹药发动决定性的一击。陆基防空阵地本身抗打击能力较强,备弹更加充足,而且被保护的目标可能才是主题,可能需要在一开始就用高端弹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隐身轰炸机投放的制导炸弹)首先打掉,为后面的巡飞弹开路。
* K. @5 v' q% W! F6 T& a( x: j8 L/ S" D# ]  w1 f3 l7 S$ P
陆攻巡飞弹在地面战争中有大用,反舰巡飞弹在海战中也有大用,值得重视。同时,不管在陆地还是海上,巡飞弹是常规导弹和其他打击手段的补充,不是替代,这一点是一样的。7 R$ a8 v; ~& n* E0 n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