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防疫新规定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1 14:17
标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防疫新规定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星期五(11月11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冠病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九)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十)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十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十二)有序推进冠病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十三)加快冠病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十四)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十五)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十六)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发挥各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工作专班作用,高效做好举报线索收集转办,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到位。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十七)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各地要建立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及时制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封闭小区配送、区域联保联供等预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储备。全面摸排社区常住人口基础信息,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员情况,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疫情期间需求清单。优化封闭区域终端配送,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在小区内划出固定接收点,打通配送“最后一米”。指导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等建立直通热线,小区配备专车,做好服务衔接,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做好封控隔离人员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十八)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教育部和各省级、地市级教育部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逐一排查校园随意封控、封控时间过长、长时间不开展线下教学、生活保障跟不上、师生员工家属管控要求不一致等突出问题并督促整改,整治防控不力和过度防疫问题。各级教育部门设立投诉平台和热线电话,及时受理、转办和回应,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健全问题快速反应和解决反馈机制,及时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

(十九)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各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成立专班,摸清辖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底数,“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疫情防控处置预案。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从企业、园区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职工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细化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严格返岗人员涉疫风险核查,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二十)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发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对不在高风险区的外地人员,评估风险后允许其离开,避免发生滞留,返程途中做好防护。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作者: 井木犴    时间: 2022-11-11 15:13
事情正在起变化,这是要放开的节奏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11-11 16:50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11-11 18:21
个人持悲观态度
现在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最坏的时间点。
今天福寿园股票大涨11个点

作者: 阳春白雪    时间: 2022-11-11 19:34
为什么不等开春再说?毕竟冬天病毒传播厉害!
作者: lorry    时间: 2022-11-11 20:12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11-11 18:21
个人持悲观态度
现在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最坏的时间点。
今天福寿园股票大涨11个点

为什么呢?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11-11 20:36
lorry 发表于 2022-11-11 20:12
为什么呢?

现在放松,3个月时间发酵,过年的时候聚集,等着医疗挤兑剩下的就是大v们引导发酵3个月,目标是明年再站出来骂政府。
这期间,肯定会有人给你加料,比如新变种什么的。
现在这个时间绝对是最差的。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11-11 20:37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1-11 19:34
为什么不等开春再说?毕竟冬天病毒传播厉害!

感觉有人等不及了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1-11 21:22
看12到14条,明显是准备政策改变了。
作者: 蓦然回首    时间: 2022-11-11 21:42
井木犴 发表于 2022-11-11 15:13
事情正在起变化,这是要放开的节奏

《事情正在起变化》,毛泽东的名篇,真是值得反复研究。放到今天这事情上,依然不过时
作者: 旺旺的考拉熊    时间: 2022-11-11 21:46
对付新冠犹如打仗,放开如同敌前撤退,最容易失败的就是这个时候。感觉这是希望能慢慢把调门降下来,确实是正确的方法,不过下面执行的如何就不知道了
作者: 凡卡    时间: 2022-11-11 21:56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11-11 18:21
个人持悲观态度
现在这个时间点差不多是最坏的时间点。
今天福寿园股票大涨11个点

嗯,我也觉得是,winter is coming!
这个时候放开,然后走向失控,只能再收紧,然后再放开就更难了。。。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1-11 22:03
凡卡 发表于 2022-11-11 21:56
嗯,我也觉得是,winter is coming!
这个时候放开,然后走向失控,只能再收紧,然后再放开就更难了。。。 ...


这不是放开啊,只是释放了一些信号。

与防疫有关的各项规定,更具体,更科学了,要赞。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2-11-11 22:40
土鳖组织力在当前新冠版本的冲击下已经到了极限,正处在宕机的边缘。各个地方的财政危机随时都可能爆发。太祖靠个人威信和群众信仰都做不到人定胜天,现在的领导班子就更做不到了。上面如果连这点问题都意识不到,等组织彻底宕机,和南粤国一样被迫躺平,才是对中央权威的最大打击。

在新冠面前,不要低估人性,但也不要高估人性。三年了,任何妄图用体制力量压制病毒的人,也该要醒醒了。

防疫必将失败,但防疫已经足够成功。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22-11-11 23:37
老福 发表于 2022-11-11 07:22
看12到14条,明显是准备政策改变了。

你忘了第11条

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


没有这个,光靠12-14根本挡不住


作者: MaverickZ    时间: 2022-11-11 23:37
本帖最后由 MaverickZ 于 2022-11-11 23:40 编辑

凡卡 发表于 2022-11-11 21:56
嗯,我也觉得是,winter is coming!
这个时候放开,然后走向失控,只能再收紧,然后再放开就更难了。。。 ...


新冠三年,专治不服,到目前无一例外。
实际上一周前,外媒就已经报道5+3和取消航班熔断了。
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
[attach]103435[/attach]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1-11 23:54
holycow 发表于 2022-11-11 23:37
你忘了第11条

你说得对。必需的。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2-11-12 02:12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11-11 23:37
新冠三年,专治不服,到目前无一例外。
实际上一周前,外媒就已经报道5+3和取消航班熔断了。
资本的眼睛 ...

中国飞鹤涨了,说明资本还预计人口出生率在放开后出现报复性反弹?
放开防疫躺平,年确诊死亡数必定大幅增长,但消除了不确定。

过去两年海外股市早已经不受疫情波动影响,民众对此也习惯为常。爱戴口罩可以接着戴,爱打疫苗可以接着打,怕出门可以尽量在家宅着。其他人不怕新冠的,生活恢复常态。

按现在的发展,不用很久土鳖也必将会向此靠拢。人最终只能对自己负责,习惯就好。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2-11-12 11:27
MaverickZ 发表于 2022-11-11 20:36
现在放松,3个月时间发酵,过年的时候聚集,等着医疗挤兑剩下的就是大v们引导发酵3个月,目标是明年再站 ...

       形势比人强。经济这么差,地方财政已经没钱了。山东的医护人员已经降薪了,你没听错,一边加班加点抗疫一边降低工资,因为严格的防疫已经耗尽了财政家底而且没有足够的税收能补充。打仗,如果连弹药都没有了还打个屁。
作者: 史节    时间: 2022-11-12 19:32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2-11-12 11:27
形势比人强。经济这么差,地方财政已经没钱了。山东的医护人员已经降薪了,你没听错,一边加班加 ...

这个不要过度引申。
医护人员的工资一般来说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财政,一个是医院自身效益。财政其实给的不多,是基本工资,其实走的行政价格。一般来说财政给医护的费用和教师差不多,但过去一直感觉医护的收入要远高于普通教师,主要就是医院自身的效益给的比较多,因为医院往往走的市场价格。
疫情后,医院的效益普遍下降了,而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经常会被抽调进行抗疫工作。这部分即便有补助,也是行政价格。但医院的效益却是结结实实的下降了,结果是医护人员感觉活没少干,但赚的还少了。
至于医院为什么效益差了,没仔细调查过,但应该都应该和疫情有关。比如普遍戴口罩,减少了大量呼吸道的疾病,而过去呼吸道疾病打滴流其实是很大的一块收入。比如说由于防疫,现在医院很多变的特别不方便,患者不愿意去,过去一个病看四五家医院的情况变少了。比如说疫情,人们普遍不愿意去医院了,等等。说白了,医院也是一个服务性行业,整个社会的服务需求都被压制的情况下,他们的效益也不好。
预防和医疗是很相近的两个行业,但论效益而言,预防可比医疗差远了。
作者: 清凉山    时间: 2022-11-12 19:59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1-11 19:34
为什么不等开春再说?毕竟冬天病毒传播厉害!

应该今年春夏放开的,但是为了二十大。。。
作者: 清凉山    时间: 2022-11-12 20:00
当病毒传染性更强的时候,“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了
作者: teeger    时间: 2022-11-12 20:02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2-11-12 11:27
形势比人强。经济这么差,地方财政已经没钱了。山东的医护人员已经降薪了,你没听错,一边加班加 ...

不懂不要胡说
财政没钱是由于房地产调控造成的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1-12 20:11
史节 发表于 2022-11-12 19:32
这个不要过度引申。
医护人员的工资一般来说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财政,一个是医院自身效益。财政其实给 ...

在新冠管制下,中国服务业极度萎缩;而国外物资需求下降,所以四季度国内以外销为主的制造业部分也不会有太亮眼的表现。中国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9%,最后整年GDP增长能不能达到4%(粗略估计需要Q4有7%的增长)都是问题,更谈不上年初的目标5.5%。虽然医护收入的例子不一定准确,但基本的判断仍然合理。这次在一个不好的时间点放松管制,最大的驱动力就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而这是TG执政合法性最大的来源。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2 23:00
清凉山 发表于 2022-11-12 06:00
当病毒传染性更强的时候,“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了 ...

还要看传染的后果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2 23:01
老福 发表于 2022-11-12 06:11
在新冠管制下,中国服务业极度萎缩;而国外物资需求下降,所以四季度国内以外销为主的制造业部分也不会有 ...

对哪个国家和政府,经济和民生不是执政合法性最大来源?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2 23:02
清凉山 发表于 2022-11-12 05:59
应该今年春夏放开的,但是为了二十大。。。

上海防控前段不一刀切,就是在试点。我早说了,你们不相信,硬说上海头铁。上海从来不头铁,上海的一把手从来是中央空降的,从来都不是上海人。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1-12 23:25
晨枫 发表于 2022-11-12 23:01
对哪个国家和政府,经济和民生不是执政合法性最大来源?

那你太理想化西方国家了吧?选举赢了就有合法性,而选举赢不赢经济和民生并不总是首要因素。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2 23:27
老福 发表于 2022-11-12 09:25
那你太理想化西方国家了吧?选举赢了就有合法性,而选举赢不赢经济和民生并不总是首要因素。 ...


这有什么好理想化的,选举中最大的因素不真是经济和民生吗?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2-11-12 23:40
晨枫 发表于 2022-11-12 23:27
这有什么好理想化的,选举中最大的因素不真是经济和民生吗?

你真的这么认为还是为辩论而辩论?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2 23:52
老福 发表于 2022-11-12 09:40
你真的这么认为还是为辩论而辩论?

不能因为别人不同意你,就是为辩论而辩论。
作者: sumigdai    时间: 2022-11-13 00:06
选上来的当然最在乎直接的选票,能选赢也不一定要经济民生干得好,宗教,民族,阶级都可以续一波。但是不讲意识形态,不敢选举只提能挣钱的,经济民生搞不好自然失去合法性。
作者: 旺旺的考拉熊    时间: 2022-11-13 00:31
晨枫 发表于 2022-11-12 23:27
这有什么好理想化的,选举中最大的因素不真是经济和民生吗?

最起码民主党这次赢就和经济与民生完全无关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3 01:05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2-11-12 10:31
最起码民主党这次赢就和经济与民生完全无关

咳,民主党这就叫赢,你的标准也太低了一点吧?
作者: 被明月兮佩宝璐    时间: 2022-11-13 01:43
晨枫 发表于 2022-11-12 23:27
这有什么好理想化的,选举中最大的因素不真是经济和民生吗?

选举和股票一样,一个是选票,一个是钞票,短期看情绪,长期看业绩。情绪影响的时间有时候会比较长,和市场炒作垃圾股,虚拟货币类似,所以单在某一个时间节点看,选票未必一定反应经济民生。人类群体,就没有纯理性这么个设定,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专门负责误人子弟。
作者: 旺旺的考拉熊    时间: 2022-11-13 02:45
晨枫 发表于 2022-11-13 01:05
咳,民主党这就叫赢,你的标准也太低了一点吧?

就这种总统,这种经济,这都不算赢,还有啥赢法?反正我认识的民主党人欣喜若狂,共和党人大失所望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11-13 03:01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2-11-12 12:45
就这种总统,这种经济,这都不算赢,还有啥赢法?反正我认识的民主党人欣喜若狂,共和党人大失所望 ...

这是因为民主党以为要大输。如果没有输那么多就是赢,你这也能算赢吧,要是比烂都能算赢的话。
作者: 老票    时间: 2022-11-13 10:07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22-11-11 19:34
为什么不等开春再说?毕竟冬天病毒传播厉害!



请参看这篇文章: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read&tid=156529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2-11-13 10:22
史节 发表于 2022-11-12 19:32
这个不要过度引申。
医护人员的工资一般来说来自两个部分,一个是财政,一个是医院自身效益。财政其实给 ...

我在山东了解到的是3线以下地市的医疗行业降薪,这个级别的医院能从市场挣几个钱不了解。从医疗市场来看,北京的医院肯定收入大幅下降,因为过去70%的患者来自北京以外,疫情以来进京变得极其困难。而且医院是高风险场所,很多哪个新出阳性的行动轨迹都能追溯到某个医院,因此导致某个医院被停止营业一段时间。
作者: tangotango    时间: 2022-11-13 10:30
晨枫 发表于 2022-11-12 23:27
这有什么好理想化的,选举中最大的因素不真是经济和民生吗?

      经济和民生在选举中只是决定选择哪个党执政的影响因素,跟合法性没关系。只要是民选的,哪怕选出纳粹党执政也是符合合法性。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