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N9 R: Z: G, \5 l) n巴尔干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是在巴尔干点燃的。巴尔干的火爆来自错综复杂的历史。在斯拉夫人初次进入巴尔干时,都是来自“同一个村子里的人”。但在奥斯曼与奥匈帝国的争夺中,巴尔干最终形成天主教势力范围,这就是后来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还有伊斯兰教势力范围,这就是后来的阿尔巴尼亚和波斯尼亚。不过东正教势力范围一直坚守在巴尔干的中央,这就是塞尔维亚,也是巴尔干最强大的国家,前南斯拉夫就是以塞尔维亚为主体的。 " d2 S' C U% p. g2 t5 y % S; P% n$ n2 H& \尽管相距遥远,塞尔维亚与俄罗斯一直保持亲密关系。塞尔维亚使用西里尔字母,信奉东正教,传统上就与俄罗斯是盟国。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亲王夫妇访问萨拉热窝,被年轻的塞尔维亚激进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比刺杀。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强大压力和英法俄的虚张声势下,奥皇弗朗茨•约瑟夫拖拖拉拉了30天之后才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7天里,欧洲迅速卷入战争的漩涡。俄罗斯作为塞尔维亚的盟国马上对奥匈帝国宣战,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国接着对俄罗斯宣战,法国作为俄罗斯的盟国对奥匈帝国宣战,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国对法国宣战,并通过中立的比利时进攻法国,英国作为法国盟国和比利时中立的保证国对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全面爆发了。 % r/ @$ S. U, \3 i' K ! h; S- @; i3 }7 O2 ?! }& }这37天成为历史学家反复研究的课题,国际联盟就是一战之后为了管控国际关系而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联在制止日本入侵中国东北和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当时称为阿比西尼亚)中令人失望,在二战末年,联合国诞生。今天,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尽人意,但这依然是唯一能有任何作为的国际组织,海湾战争和朝鲜核试验后的禁运就是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进行的。! a% K7 x( f' z: d" H
7 I1 i1 H* x3 Y/ Z ]0 O/ b
今天的世界与一战前很有些相似,但又有本质的不同。美国在相对衰落之中,中国在强势崛起,这与一战前的英国和德国相似。不同的是,中国的崛起在本质上经济的,通过共赢来赢得崛起的地位,是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的。中国崛起是从外贸大跃进开始的,从对发达国家的外贸开始,发展到对所有国家,现在发展到中国引领的一带一路。中国的体量也决定了内生循环的潜力,中国的进出口、内部消费已经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双中心之一,双循环的发展在以目视可见的速度使得中国向主中心发展,美国将沦为副中心,一般认为转折点在2030年前出现。. ?5 R; O( C3 p
6 x% |5 ]$ N9 V& t4 H- g# a
这使得美国用传统的结帮围殴的办法围堵中国很难奏效,而中国低成本、高速度的全面发展已经打败了美国的制造业,迫使美国的科技优势退守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立的孟良崮,使得美国的军事优势逐渐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林之鸟,无山之虎,貌似坚不可摧的美国的金融优势也因为信用空心化、滥用制裁和人民币的“货本位”优势而出现裂纹。 7 ^$ t4 c. x; r# |) I N) ]' L . Z) F- i: O: Y" W8 w另一个不同是,在一战前夜,英国为了应对德国威胁,大力巩固海权,裁减老旧舰船,从全世界收缩力量,全力在海军竞赛中压倒德国,力保对北海的控制权。为此,加勒比海和南美的利益放任美国“代管”,远东利益放任日本“代管”,地中海利益放任法国“代管”。法国是英国的盟国,美国也是友好国家(一战前的英美关系与今天有本质不同,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问题不大。但日本逐渐成为不怀好意的新兴帝国,最终成为敌对帝国。好在远东对英国只是利益问题,不是生存问题。英国的战略收缩确保了日德兰海战的胜利,确保了北大西洋的安全,确保了英国的海上生命线,确保了英国的生存。 ! X4 p9 L% w- P# G8 [ 4 p2 P0 a! [& v' M, v+ y现在美国的首要目标(在乌克兰战争之前还是唯一目标)是中国。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优势日渐消失,自认为两艘航母就能轻易挫败解放台湾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是否还可能在常规战争中打败中国已经成为深重的疑问,“远程封锁”越来越成为首选。在六七十年代,帝修反联合封锁都没有制服尚且贫困的中国,且不说现在搞这名堂能不能管用,这也不是拉上全世界围殴中国,而是美国在经济上与全世界为敌,违反了封锁的第一原则:外圈封锁内圈。军事是护国之矛,经济才是立国之本。美国认为“航行自由”行动是显示决心,鼓励盟友,实际上只是缺乏军事意义的挑衅。在战时,这些落单的战舰是轻易的目标,在战前则不可能动摇中国统一祖国、保卫国家利益的决心。 6 I; p' @3 F, }5 N1 [( [& d8 \, b9 X: t6 F7 o
美国曾经只需要一个手指头就能在经济上压倒中国,现在美国需要拉上欧洲和日本才能在经济上压倒中国。在乌克兰拱火,是为了刺激出俄罗斯威胁,迫使欧洲跳上美国的战车,但这也迫使美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拉上了欧洲和日本而增加的份量被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分散了。俄罗斯没有在乌克兰取得轻而易举的军事胜利,美国也没有在俄罗斯取得轻而易举的经济胜利。能源危机与疫情一起组成串级战斗部,引爆了强大而且持续的通胀,结构性经济危机正在整个西方像慢动作大型翻车现场一样缓慢但不可阻止地发生。俄罗斯还是西方谁先顶不住,并不显而易见。 - H+ X" N0 G, m1 @ ! ~$ W0 D, e9 ]( ?' F在历史上,与俄罗斯的结盟没有防止塞尔维亚成为一战的第一个牺牲品。在二战中,英美的支持也没有阻止德国的入侵,还是铁托的游击队靠自己的力量打出了一片天地。在冷战时代,南斯拉夫顶住苏联的压力,坚持在美苏之间走中间道路,反而造就了历史上最好的时光。冷战后,由于共产主义的原罪,南斯拉夫惨遭高举人权高于主权旗号的北约肢解。这段历史在西方早已“翻篇”了,但塞尔维亚人刻骨铭心。笔者在2014年旅游途径贝尔格莱德时,见到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摆放着长条陈列,用文字和图片痛陈北约暴行和纪念死难的塞尔维亚人。欧洲对接纳塞尔维亚一直口是心非,反倒是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塞尔维亚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发展。 # g. o+ }) J, v; z& V8 }- B T+ E) ~- F4 e- ^& t. h基于历史教训和国际现实,塞尔维亚作出历史性的选择:坚持独立自主中立和平的发展道路。前南斯拉夫就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另一个发起国是印度。 4 g* u' z% K v. E* B( V % ]' l1 p- }( l% ^" } n2006年,塞尔维亚加入北约和平伙伴计划,这是北约与非成员国的合作计划;2007年,塞尔维亚通过在国际事务中军事中立的法律,此后只有公投批准才可加入任何军事同盟,包括北约;2009年,塞尔维亚申请加入欧盟,至今依然在申请中;2015年,塞尔维亚与中国签署加入一带一路的备忘录;2019年,塞尔维亚在竞标中选择中国的FK-3防空导弹系统:现在,就在中国运-20将FK-3防空导弹运抵期间,塞尔维亚宣布正在与法国商谈购买12架新的“阵风”战斗机事宜,还在同时商谈购买12架二手战斗机的事宜。在传统盟友俄罗斯方面,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塞尔维亚在联合国支持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支持将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的资格,但拒绝参加制裁俄罗斯。5 X; X3 k4 _: n5 `, v9 H* h' F
' v" S$ B' E& L6 Y4 O' \% _显然,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本路线上,塞尔维亚是坚决不结盟了,或者说在坚持独立的塞尔维亚国家利益基础上,参与合作,拒绝对抗,尤其不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捆绑。这是明智的,不仅在政治上明智,在军事上也是明智的。( t) N9 V1 o$ b& r4 G5 D X
* c' x3 A) P( F: f$ n, T
塞尔维亚对防空重要性的认识没有任何欧洲国家可比。在前南斯拉夫内战和科索沃冲突期间,塞尔维亚饱受北约轰炸之苦。同时,塞尔维亚军人的技术和斗志也令人刮目相看,利用短平快战术,用老旧的苏制S-125(北约代号SA-3)防空导弹创造了世界上击落隐身飞机的唯一战绩。) j; C3 }4 L' k+ |6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