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美国陆军不玩小口径了,中国跟不跟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6 08:17
标题: 美国陆军不玩小口径了,中国跟不跟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4-25 18:30 编辑
+ _; @7 {# y' E/ z# M. @& K. L  P  [3 O5 V; _" ^
美国陆军磨叽了二十年后,终于决定换装了。6.8毫米的西格·绍尔的M5突击步枪和M250轻机枪将换装5.56毫米的柯尔特M4突击步枪和FN赫施塔尔M249“米尼米”轻机枪。
5 ?; m0 p; O8 D5 _( J! @% J8 B: `$ z, c

* z6 |- b6 d  ]) k新入选的西格·绍尔6.8毫米XM5和XM250, s& |7 B; i" n4 w& H6 ]
$ j/ m) i  r/ t1 M$ e% K  D
M4是大名鼎鼎的M16的短管、伸缩托版,从枪械角度来说,两者基本等同。“米尼米”与M4只共用子弹口径,枪械方面完全不通用,所以60年代以来,美国陆军成为主要军事大国中少有的班用轻武器为“两枪一弹”的特例,大部分都是枪族化的“一枪一弹”。上升到连以下,则美军为“三枪两弹”,其他国家大多为“两枪两弹”,另加连用机枪和7.62毫米弹(有北约弹和俄式有底缘弹之分)。7 P6 {6 b8 Q! [1 L% X# U, k  Q( P

' |" H. O% E  [- k  D# UM5来自西格·绍尔的MCX枪族,M250来自西格·绍尔MG338中口径机枪,这次美国陆军在班用轻武器方面还是“两枪一弹”,但M250也将替换7.62毫米的FN赫施塔尔M240通用机枪。所以一次到位,连以下统统“两枪一弹”了。估计以后车用机枪也会统一到6.8毫米口径,减少后勤负担。' |  _! `( _; ^) b3 }8 |

! N7 l' I. V# {# J必须说,美军并没有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激进,在竞标中更加具有突破性的聚合物弹壳、埋头弹、无托结构都落选了,而中选的MCX实在是彻底现代化但中规中矩的设计,没有短板,也没有太多的亮点。+ w# }( D+ t( k( f

" `6 G) h0 d1 q- |美军换装的亮点在于新的6.8毫米弹,要求在600米(后来放宽到400米)距离上能打穿IV级防弹衣,后坐力介于7.62毫米北约弹和5.56毫米弹之间,初速达到915米/秒,与M4相当,枪口动能差不多是5.56毫米弹的两倍,也超过7.62毫米北约弹。这肯定不再是小口径弹,但也不是中口径弹,而是缩小口径、降低后坐力的全威力弹。这是反恐战争的结果。
) L  y6 l7 F0 Z
8 c# v4 q- i3 n1 Q- K. K
& A9 L; V5 N4 Q/ n4 s6.8毫米(左)、6.5毫米(中)、7.62毫米(右),显然,新弹和7.62毫米北约弹差不多大,携弹量不可能有多大的不同
) B1 s- Y) x5 y
* k. e3 K1 A3 n- C) Y3 L+ h当前主流的5.56毫米是在越南战争中受到青睐的。在越南的丛林里,主要战斗方式是短兵相接,火力密度、后坐力的重要性超过射程、精度和穿透力,因此美军迅速抛弃不合时宜的7.62毫米北约弹,拥抱轻巧的M16突击步枪和5.56毫米小口径弹。在海湾战争中,步兵基本上是坐着大巴的旅游者,步兵火力无关紧要。与此同时,机械化步兵对携带性的要求提高,标准长度的M16演变为伸缩托和短管的M4。通过枪械和弹药技术的改进,M4的远程精度也相当好,似乎达到轻巧和精度的理想平衡。
3 P7 d# f5 Y" X. v2 V+ Z3 \2 m% o6 x4 E$ X
在阿富汗的高山上,交战距离大大高于越南的密林,常常出现明明命中塔利班目标,但不能造成有效杀伤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在村镇里,阿富汗土坯房和厚门板不像越南的竹条棚子、木板房,常常有打不穿的问题。在整个反恐战争期间,美军一直在纠结轻武器换装的问题。
( y0 D) d* j# N  ~  y/ {. Z! K
9 N1 o- r5 B2 l& y3 q在70年代,美军就采纳了FN赫施塔尔的FN MAG,美军型号为M240,但这主要用于车载机枪,替换可靠性不好的M60。在9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用M240替换M60,90年代末,美国陆军也采纳M240,因为M249的远程火力不足。
+ {' g$ x! ?8 f6 `) h' Z8 [
" ]4 j: R$ |, l* B0 e- L8 A在反恐中,班排行动远远多于连营行动,5.56毫米武器的问题突出。直接扛上M240太重了,只能把7.62毫米的M14翻出来,改装一下,以M39的面目重新推出,增强一点班排的远程火力。. |/ }5 s- r7 L1 f$ S& |" |

6 }  E* u/ k$ E( Z; @4 W 2 r7 z  J" q/ ~! w" G1 \
M39其实就是老式的7.62毫米的M14翻新一下,但在5.56毫米不给力的情况下,只好拉出来再站一班岗了3 o% N. O. b4 O" C. s

0 D' U9 s5 k# C) |" z( @5 a3 P- m: g, W7 F现在反恐结束了,轻武器换装终于开始,晚了一点,但不太晚。+ }: H8 U1 F7 c" g- N. t% e: Z

4 U( O: W  f& Z5 Y北约体系基本上跟着美国,估计在未来某一时候也会更近换装。即使不考虑战术要求,从弹药标准化也需要统一。最惨的是东欧国家,刚从苏系换装到北约标准,现在又要换装了。这一次还不是简单的换口径,因为膛压大大提高,必须重新设计武器才行。
  v# h8 P( [  N8 d2 L* q- N/ U  d8 x8 ?& p# u! ?0 T0 @) P; y7 p, O
俄罗斯估计短时间内顶多研究研究,没钱折腾轻武器换装的事情了。其他国家就看有没有钱,有钱就折腾,没钱就不折腾,现有轻武器系列不是不能用“过时”的苏联7.63x39毫米中间威力弹到现在还在大批国家用得好好的。
# y, m/ T0 S# w
2 N& h# y1 v3 P( B4 B4 [% @问题是,中国跟不跟?. C! Q! \0 _3 l0 D/ f/ d
$ i$ X. U+ B7 T
中国的5.8毫米弹在设计时就突出远程性能和穿透力,达不到6.8毫米的程度,但肯定超过5.56毫米。换装对标6.8毫米当然有好处,问题在于是否必要。
% z6 `' G9 c+ G$ C. |, R! }6 T! W* w; J7 _  |3 w' X
5.56毫米弹用20英寸枪管发射时,膛压380MPa,枪口动能为1709焦耳;7.62毫米北约弹用20英寸枪管发射时,膛压415MPa,枪口动能为3275焦耳;6.8毫米弹用16英寸枪管发射时,膛压552MPa,枪口动能为3653焦耳(135格林)或者3669焦耳(140格林);5.8毫米DBP10弹用18.2英寸枪管发射时,膛压不明,枪口动能为1926焦耳。
8 D- I* t6 y0 [+ W
+ e3 J# N+ u  C% f" M: l显然,6.8毫米新弹的枪口动能最大,而且是用16英寸的短管达到的,代价是膛压大大提高,对枪械材质和制造的要求大大提高。与5.56毫米相比,单兵携弹量减少,增大的后坐力也使得连发控制变糟。7.62毫米北约弹身大力不亏,5.56毫米弹最弱。中国5.8毫米弹的枪口动能比5.56毫米弹高15%,但还是倒数第二弱。据说与新的191枪族配套的DBP191弹性能更好,依然是5.8毫米,估计膛压、弹头重量都有所提高,枪口能量有提高,具体数据不明,但估计离6.5毫米弹还是有距离,但携弹量和连发控制有优势。
$ T! I& L# s, m. o; I! w8 m' n! N* G. _/ b$ c( T7 P* M* W

# j0 U5 r4 s; b9 k1 L, ^. P9 [中国最新的QBZ191枪族还是5.8毫米,但据说配用了性能更好的新弹% O* u9 Q) ~2 U$ C/ [& c+ z6 _
$ K' \- A4 R4 x5 B: b
中国是跟还是不跟,一要看需求,二要看体系。
) [& T! d$ i# K! G
( B* V9 {  O, L" b美国陆军实际上只是“下一代班用步机枪”项目完成竞标,现在就说全面换装或许有点误导。西格·绍尔M5实际上还是XM5,M250还是XM250,还在产品研发阶段。未来十年的试生产合同为2040万美元,而真正进入后勤和装备体系的合同还是FN美国公司的1.14亿美元的M4。此前赫克勒-科赫的以G36为基础“理想单兵作战系统”也“中标”,并得到XM8的型号名,后来不了了之了。西格·绍尔M5和M250是否会命运更好,并不好说。
) F# v) i6 N! U- ~: Z9 r0 |6 l
. T) V1 `, Z3 M4 W8 t反恐需要远射程,但美国是真心不想再打反恐战争了。小口径弹对400米以下的战场是适应的,机械化步兵在野战中是否需要大大超过400米的射程是存疑的。6.8毫米新弹具有更好的击穿防弹衣的性能,但只要距离足够近,5.56毫米也能有效击穿。当然,在远距离上,5.56毫米就打不穿防弹衣了。# r% P. }) \# y' ]& T
& s; {' n& I$ y/ ]& i; T4 U: K
更大的问题在于:在远距离上,步枪是否依然是最合适的武器。' ^. o$ r+ }: B0 {

7 y' l  \- {( O传统上,步枪是步兵的基本武器,只要在步兵作战距离内,统统是一支步枪打天下,问题是步兵作战距离是与时俱进的,而且近程化、突发化依然是主要趋势,因此小口径的携弹量和连发控制优势不可低估。近距离上,小口径也有足够的能量打穿防弹衣。
' m& X6 ~3 a8 @3 H/ a& J: Y7 W) d8 D0 y% Y
但步兵依然有远距离上不仅精确命中目标、还要造成有效杀伤的问题,不可能什么时候都依赖支援火力。6.8毫米系统实际上是传统思维的延续。即使在美国,美国海军陆战队也与美国陆军有不同的想法。& D% j( G- u  o! g3 u

/ Y) R/ Y3 s% c  E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用M27换装。这是HK416的轻机枪型,具有加长、加重的枪管,相当于M249的远程火力,但还是用弹匣,枪管不可更换,持续火力不如M249,只有4.4公斤,接近3.4公斤的M4,但比10公斤的M249轻多了。
& B; y; X; a: R5 k) Y( B( e5 U: \# Y: o5 y
, z8 I) M8 s  g0 v
这个陆战队员端着的是步枪还是轻机枪?没错,这是去掉两脚架(可拆卸)的M27轻机枪,成为陆战队的标准班用轻武器,不再区分步机枪
0 T- A, X! w1 z* k( k
7 j& i" K; k7 y: x, z8 u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步到位了:用M27换下M4和M249,彻底“一枪一弹”了。其结果是,对付点目标的有效射程增加到550米,对付面目标则达700米,不及M5,超过M4,击穿防弹衣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 r, B8 F, k# `  [, g+ x: [6 A" Y0 j
有意思的是,班火力统一到M27之后,增加了一具在乌克兰战争里声名大噪的“弹簧折刀300”巡飞弹系统,这才是远距离上的精确火力。“弹簧折刀300”的系统重量2.7公斤,留空时间10分钟,射程10公里,速度达到157公里/小时,飞行几乎是无声的,战斗部威力相当于40毫米榴弹。不管是什么级别的防弹衣,40毫米榴弹顶着鼻子爆炸,肯定一发解决。% s+ d0 i. U4 e4 }9 Q

2 H+ f# b" b! m0 F7 p/ y4 Q 8 |/ ?( x- A4 T. H+ e" y7 a
“弹簧折刀300”已经大量使用,现在成为陆战队的标准班装备
! |6 x+ j2 }6 H. ~. J7 }! V# Y
这其实是更加立足历史、面向未来的组合,很值得中国研究。不管是95还是191,用加长加重枪管的轻机枪作为基本步兵武器从成本和训练上都很容易实现,中国也有类似的巡飞弹,大概率成本大大低于美国,名副其实的“白菜化鱼子酱”。不过班的远程火力也不能都靠这一具巡飞弹。
1 h4 \: x$ K- l6 B8 n9 s- C" B( Q0 ]7 A0 P6 G
历史上,枪榴弹曾经是步兵的“重火力”。直接安装在枪口的枪榴弹不需要专用发射装置就可发射,不过后坐力大,准头很差。专用的榴弹枪好比大管霰弹枪,操持更舒适,射程和准头也好,但占用编制。美国M203首创在枪管下挂装的新方式,但增加枪前段的重量,影响操持和瞄准,现在改用专用的M320,好比带折叠的前握把的大号手枪,重量不比M203大多少,但不再影响正常操枪了。
# }" V, s3 U; W/ b. C
; G4 C3 m, C+ ?/ L; H" V
# P( ~8 r0 E  L/ Y0 F9 FM203几乎成为枪榴弹发射器的代名词了,挂装在枪管下,后装弹,不占编制,但重量挂在枪前段,影响平衡和操枪( `& ^) X* G  c! u, }6 M) \/ Y
3 D- g4 [. ]' u' }

4 B' c3 H; W1 J4 }/ u3 D: x新的M320是可分离的大号手枪一样的发射器9 t% b" }+ x7 d7 V( q) g5 [! F/ L
6 s, C9 _" |; k4 y: x$ q+ l

. D) e& a5 A# q3 Y/ b8 @! {需要的话,依然可以挂在枪管下
/ m" o3 Y( U. U; F. I2 ]" C
+ C: j) b; h/ ^0 v1 K , m7 v# ~; W4 S% h3 x0 L
但还有直接从枪口发射的枪榴弹,如法国的APAV40) ]; x( `5 P) w9 s
% a2 E0 D" L- @- n5 S
5 E/ e* I5 A+ f
日本也决定不用M203,而是用自研的枪口发射的06式,这样顶在地面发射比较稳定,但不易瞄准, U3 M2 O8 }  E( B$ R
4 n; X9 }) N6 Q8 U; I
但结合巡飞弹的技术,枪榴弹也可以成为不带动力的近程巡飞弹,枪口前装的枪榴弹还不受体积限制,用普通子弹发射,捕弹器直接捕获子弹头,带动枪榴弹飞出。一般最大射程可达400米,弹出的小翼可以通过滑翔增加射程,达到800-1000米应该没有问题。制导不用搞复杂了,反正也没有徘徊时间,直接用卫星导航坐标三维标定,发射后不管。- X$ b  \- _8 W) h. q! `

& q  k9 [4 t2 w  c携带时像老式的木柄手榴弹一样就行,用时拔一枚出来。发射时的后坐力问题不大,直接枪托顶在地面或者什么坚实的地方就可以,瞄准不必太精细,概略瞄准就行。“弹簧折刀300”的系统成本为70000美元,据说单发巡飞弹只有3000美元。类似技术用到巡飞枪榴弹上,去掉电池和电动机,去掉视频和数据链,可能成本能降低到1000美元以下,在中国就可能白菜化到千元人民币以下,这就很适合班里大量配用了。: i$ T  S0 R  Z2 v4 u$ J
1 i9 e' b# J' C0 u( ~+ |4 `
这样,士兵自带的巡飞枪榴弹和专用巡飞弹就可以有效覆盖400米到10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比倾泻大量子弹更有效。* n! v) l' ]) w' E- m
8 r0 \8 ?$ c: L% Y" ~5 ]/ s
( I# w4 l/ G2 T) ^
美国陆军未来的步兵班编制- i; Y9 p) A9 V! D4 @0 h

0 C; C! P! J0 t5 N 5 y6 h. v: n! H- [7 n
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班编制,“班系统操作员”的“弹簧折刀300”巡飞弹没有标出来. W- j1 p. `- f2 g. K( y
8 I/ F5 ^8 r/ R: x" W
M5和M250实际上没有枪族化,美国陆军还是保留了弹带输弹的专用轻机枪,和“米尼米”一样。这也是从中口径的MG338缩小而来的。! S6 c2 ]/ q7 b* E) z$ Y6 t1 j7 g

% m& S0 J2 s; b6 k+ N' G: s ! E% \" _. D4 W: Z
M250是从中口径的MG338缩小而来的,后者用于取代大口径机枪
" k5 \# p2 @5 T! D) F- i' t0 `; ]  S) [: x) F% t
M250从8.6毫米MG338中口径机枪缩小而来,其实这倒是中国值得考虑的连用机枪。67式退役后,中国就没有合适的连用机枪,5.8毫米的88式通用机枪不成功,95轻机枪用作连用毕竟单薄了一点,弄得往上就一步跳到12.7毫米89式重机枪。89式的威力没说的,毕竟是12.7毫米,但为了极限减重,精度有点不足,子弹也重量很大,大量携带对步兵的负担较大。) u) _/ M3 z9 b) D4 P7 V
! }* }3 k5 m6 C, b7 w
8.6毫米诺玛-马格纳弹比大名鼎鼎的8.6毫米拉普瓦弹还要威猛,前者弹头中19.44克(300格林),后者“只有”16.2克(250格林),有效射程高达1500米,而美国特种部队用MG338时有效射程高达2000米,差不多和12.7毫米弹相当了,但重量和后座都要低很多。
4 X' O; U# W$ a, v4 S3 r1 G
( v8 }( K$ A6 @  `. P- A4 T中国据说研制成功QJY201通用机枪,采用7.62毫米北约弹。与67式是“同样”的口径,但6以式是7.62x54毫米有缘弹,QJY201用的是7.62x51毫米北约弹,无缘的,弹带和机械上更加合理。中国反正已经淘汰67通机了,老的有缘弹已经不多了,换子弹问题不大。; x( N) o. K/ z: V

5 `& ^& e" e8 u5 E4 i 4 F, D* v3 E0 A  b1 K: ~
新研制的QJY201通用机枪可能成为标准连用机枪
/ z* h( y) w* _1 a+ ^4 T
% e7 Q2 D* Q9 U  f' h7 Z* Z7.62毫米北约弹是很不错的,但既然有这样一个机会,索性一步到位,换成8毫米或者8.6毫米,取代12.7毫米重机枪,在保持威力的情况下,减轻系统和弹药重量。
! y+ q# F& }* C- o, j+ `9 ^, _; h/ h' ?
总而言之,6.8毫米或许没必要跟,但8.6毫米可以考虑一下。+ }5 v* G7 O& j  s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4-26 10:36
步枪是装备量最大、最惹眼、也是效费比最低的兵器。。。& A0 K8 s/ c' u/ f& `, D* b
: d+ T1 A8 v% ]* T5 D

: O3 M5 e) F' A在这方面花钱升级、更新换代,除非是钱多得咬手 -- 或者是现有的枪差到了一定程度,不换不行了。。。
& o6 j5 P! @) C( c/ }: x1 t: s- N: H2 G& g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6 11:00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5 20:36
8 l  J  i- d. w) q8 u步枪是装备量最大、最惹眼、也是效费比最低的兵器。。。

2 a  f1 v+ E; q6 L; m6 N5 b! r美国陆军在反恐战争中确实觉得现有的M4差到足够程度了,但重回大国竞争后,难说是不是改主意了。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4-26 11:29
晨枫 发表于 2022-4-25 22:00
5 N1 `$ j: k$ @5 \# `2 M2 D2 }; X美国陆军在反恐战争中确实觉得现有的M4差到足够程度了,但重回大国竞争后,难说是不是改主意了。 ...

) }: I" e9 Y8 Q$ |$ B就是“专用化”和“通用化”之平衡,这种权衡没有什么对与错,也很难有“最佳”答案。在上一场战争里好使的组合方案,到下一场战争换了地方就变成缺点了。
作者: 长叶林    时间: 2022-4-26 11:32
可惜这些加麻大都买不到了,只能老老实实的玩56半,81-和95/97了。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4-26 21:49
长叶林 发表于 2022-4-25 22:32! d- }+ g; Z0 n$ R6 a) r; b
可惜这些加麻大都买不到了,只能老老实实的玩56半,81-和95/97了。
. @2 d. s$ X- ?% ?2 |8 S+ S

! t% Y' m) w" X* f. ]6.5mm Creedmoor的弹道特性跟6.8mm已经很接近啦,这个在加拿大也是能买得到的,据说打猎很好使,Alberta就没有一枪放不倒的。。。$ ?4 \5 s/ i$ S4 K% x  s8 _2 E

作者: 长叶林    时间: 2022-4-26 22:54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6 21:49+ `) ]2 d8 f% p' B, y3 E0 u/ @0 w7 ]
6.5mm Creedmoor的弹道特性跟6.8mm已经很接近啦,这个在加拿大也是能买得到的,据说打猎很好使,Alberta ...

& H$ B& Q& A7 G- G% s4 n子弹当然能买得到,我说的是枪啊。。。要不然麦帅派101空降师给我投点?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4-26 23:24
美国的步兵武器思路是依靠大规模的战争经验总结出来的,兔子最近的大规模战争已经是几十年前了。
# B9 e( J( l! p5 J' w- E1 {0 i4 j: w1 u% }1 A& z' M
所以我估计兔子在步兵武器方面还是要跟着美国走。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4-26 23:44
其实兔子当初跟风搞小口径搞出个5.8,就说明兔子其实对搞小口径挺勉强的,兔子自己还是比较看重弹药的破坏力。。口径小了弹丸轻了自然不那么好用;结果搞了个不伦不类的95式。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2-4-27 01:09
本帖最后由 东湖珞珈 于 2022-4-27 01:41 编辑 - S2 _, D: L8 {/ }
) J, I6 Z9 D& n5 f) O6 P) C
在地球表面这种大气浓度和压力下,普通人肩射的武器里面,口径在6-7毫米之间的弹头最容易获得高弹道系数,足够的杀伤力,相对小的后坐力。/ h. A5 {5 O  u3 m- n: ]5 G
% I6 L' B; d2 u) N* L1 p& G
如果要打靶,往6-6.5毫米这一段挪;若要杀伤,往6.5-7毫米方向挪。我现在各种口径的枪里面,6.5Creedmoor是最甜美的口径,是各个方面完美的平衡点。只是要用在作战的自动步枪上面,6.5Creedmoor还是大了一点,虽然比7.62NATO小,然而远比556NATO大,携弹量下降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现在这个6.8口径的弹。美国步兵乘车多大个不在乎,要是走多了还得考虑。$ ~. _. s8 O0 k$ Y+ q

! |6 q/ G, ]+ `! S再说一条:我以前很看不起7.62NATO口径,因为它初速低,对部队有好处,这样的话枪管寿命长一些,而我是追求高初速的,所以一直撑着没有买一只这个口径的枪,直到前几年一次打猎,等下后面说。初速高的弹,穿过同等距离被G拽着下落的距离小,因此弹道平直,被风吹的时间短也因此风偏也小,因此总体说起来弹道更不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因此更容易打准。但是,要得到高初速,比如膛压高,枪管内部摩擦更加剧烈,枪管寿命变短,这也是一般军队用的枪不追求高膛压高初速的原因。  但是这次美军新枪居然反其道行之,难道他们造枪管有啥绝活吗?2 @" v% M4 Y. o8 j
3 p: \7 I& Z. I9 f5 h
说那个打猎的故事:好像是2017年? 我去海边滩涂打野猪,用的556NATO口径的AR-15发射55格林的弹头,野猪群就是不过来,我也只能220码射击,第一枪就放倒一头野猪,然后就听见惊天动地的杀猪的哀嚎声,然后我又慌忙的瞄准射击野猪群中其他奔跑猪突的野猪,一通忙活之后,我等了一下才过去,因为不想遇到要跟你拼命的受伤野猪。可是等我过去了,一头猪也没有看到,看到两条血迹,爬入灌木密林中。。。。回来为了解决这个可以有更高的杀伤力还能突突野猪群的问题,终于买了一只7.62NATO口径的308AR,我不叫它AR10是因为它的的确确就是一只放大一号的AR15,所以重了不少。这只不锈钢枪管的沉重的308AR在靶场的精度那是相当的好,然而啊然而,虽然我多次携带它去打猎,这几年下来这枪居然没有开光见血过,一次都没有遇到野猪群。唯一一次被一头野猪突袭了,下意识的反应也是立刻抄起6.5CR口径的栓式步枪射击,一枪放倒,而不是去拿这种相当沉的308AR7 u# m' p/ z3 o

9 @) [: I( x: h( P$ M  X: X所以这美军的新枪弹都比原先的重,还要穿防弹衣,美军士兵的负担是越来越大了,估计以后很多人腰椎会有问题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4-27 01:46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2-4-26 12:09, k! p; W, o% k# T
所以这美军的新枪弹都比原先的重,还要穿防弹衣,美军士兵的负担是越来越大了,估计以后很多人腰椎会有问题

- }4 f$ i$ V% [" s& \王师是坐车打仗的军队,没有汽油就抓瞎了。。。
( O  w0 a; A7 N7 A  C1 t2 b
9 f1 c# Q# N, ^5 }- ?# @  c这个最新式的6.8mm弹壳据说是复合材料,后半截包括底座是铜质,所以这样能大幅度减轻重量,据称携弹量跟556NATO一样。% ~" Y2 V- M  j& X6 I2 _8 _5 q
% J; y. D. ]; T3 c( I
不过军队里大规模使用复合弹壳这也是头一家,能出啥妖蛾子还不好说。。。
  K6 {1 o1 N1 p7 ]& n  ]4 C8 p0 b) Y! }7 ~

$ d) y, I4 @9 }) u2 _7 T; h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1:48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2-4-26 11:09( e5 j/ b! k! k- @
在地球表面这种大气浓度和压力下,普通人肩射的武器里面,口径在6-7毫米之间的弹头最容易获得高弹道系数, ...

$ q( x4 N/ A  u4 f; z5 g; j这才是实战经验!
6 ^; w+ s3 a$ E# v2 ]) I- {8 b0 Z# A# s$ a% R: Z, e1 D5 Q# B
好玩的是,美军用新枪新弹恰恰不是为了车载步兵,而是为了徒步步兵。
! C1 z; D1 `; s: I+ s: |! ^7 _8 X- i- m7 J- {& a
80000磅的膛压直奔坦克炮的水平去了,枪管寿命不知道是怎么解决的。这也只能是全新设计、制造的枪,不大可能像7.62x39到5.56x51时口径转换套件就搞得定的。一票东欧国家自研5.56毫米枪还有戏,这样高的膛压怕搞不定。那北约弹药标准化的问题怎么解决呢?M5单价18000美元,反映了高膛压的挑战。统统加装枪口消焰器,也是克服短管、高膛压的枪口焰问题。越看越坑爹。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2:11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6 11:46
9 t- n% C/ N4 ]王师是坐车打仗的军队,没有汽油就抓瞎了。。。 % W! o' r, d9 ~

/ s  l( j8 G0 K, ~* B( }4 ^这个最新式的6.8mm弹壳据说是复合材料,后半截包括底座 ...

6 ^7 Q; ~  D% K/ h; w塑料弹壳是General Dynamics的设计,SIG Sauer是铜壳、不锈钢底,也是挺特别的设计,但不是非金属复材的。" h7 ~* b* Y0 Q

6 {4 b0 c9 a# l/ q9 ~& y  y据说这样保持了铜壳的延展性和导热性,但简单筒体的耐压性更好;不锈钢弹底的强度更高,适合高膛压时的抓弹、推弹,也避免了一体化铜壳在弹底转折的强度弱点。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2-4-27 02:14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6 12:46, j; H0 C+ [$ |4 M- o, e
王师是坐车打仗的军队,没有汽油就抓瞎了。。。 0 C# M2 |' d0 Q
( R: g5 p  ]" D0 i+ [5 ^- n
这个最新式的6.8mm弹壳据说是复合材料,后半截包括底座 ...
+ `$ ^7 e9 j$ A' Q. _; p
据说底座是钢的,因为高膛压,抽壳的时候,铜材容易拉断。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2-4-27 02:21
晨枫 发表于 2022-4-26 12:48% x! [5 k) K+ D: [& I! l
这才是实战经验!2 X+ A* x- N6 O- ^! S( T. j- }

& P2 L; |/ d+ D* }+ Z, h; i% @好玩的是,美军用新枪新弹恰恰不是为了车载步兵,而是为了徒步步兵。
5 U0 o3 J* I1 X% L- {* S# {# d
这枪感觉是长期阿富汗伊拉克治安战的直接后果。那些骆驼,就欺负M16和M4打不远,和美军在400到800m距离上接战。 这距离上美军只有机枪还能有效覆盖。然后,三等人痛定思痛,要一个可以干800的枪。不过,这个需求其实要考虑考虑,至少要研究一下值不值得搞一个新的来折腾一遍。 . W" ~0 ]+ s/ U& @* O
/ R. `! o) u6 M: P0 u3 m
这次其实那个可扩展的瞄准镜倒是比较有意思的。这个比枪更值得关注。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2-4-27 02:22
赫然 发表于 2022-4-26 13:146 ~! m' r. o0 C: V5 a* }1 c& m7 q
据说底座是钢的,因为高膛压,抽壳的时候,铜材容易拉断。
. Z4 I( w9 _5 V, |
那weakest link就到了“钢/铜”交接的地方了。。。$ Y. t% f7 W7 x* {7 Q% y  x
5 M, h, q2 K) k. X
这个概念不新鲜,民用市场都推出好多年了。只不过军用品可靠性要求高,这种复合弹壳到底能有多可靠,尚需时间检验
* ~$ ~  I9 m9 R2 d. ?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3:24
赫然 发表于 2022-4-26 12:212 K! ^( f4 \" u/ l0 Q' e
这枪感觉是长期阿富汗伊拉克治安战的直接后果。那些骆驼,就欺负M16和M4打不远,和美军在400到800m距离上 ...

0 t- j5 S# e! \+ t( Y/ ^没错,这个新瞄值得拿来主义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4-27 04:34
是否可以说,5.56是为了大规模治安战准备的;现在加大口径,是为正规战准备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4:43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2-4-26 14:342 D& Q* O! e- J0 O1 |( A# l, o8 U
是否可以说,5.56是为了大规模治安战准备的;现在加大口径,是为正规战准备的? ...

# g# t) R+ h7 X反了。大国战争才是5.56的用武之地,治安战才需要6.8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4-27 04:46
本帖最后由 鳕鱼邪恶 于 2022-4-27 05:00 编辑 - d: n! c+ o; W/ U
晨枫 发表于 2022-4-27 04:432 f9 _+ F. |/ A0 `" Q9 X
反了。大国战争才是5.56的用武之地,治安战才需要6.8

/ J9 l$ Y3 U) Q& V/ V/ z: M2 i( v8 Z; S* D8 O
俺的理由是治安战里的对手没那么多防弹衣,所以5.56够用了;大国作战必须考虑对手的防弹衣。。还有,穿墙能力。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4-27 05:05
对了,在乌克兰双方用的啥口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5:10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2-4-26 15:052 _' w5 H& X5 [  k2 ^) U' G
对了,在乌克兰双方用的啥口径?
0 C0 _+ I1 E6 q6 }8 ~& L: d8 j5 n4 V
应该以5.54为主,可能有一些7.62中间威力弹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5:10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2-4-26 14:46/ w+ y' d1 C' p% z% x1 [
俺的理由是治安战里的对手没那么多防弹衣,所以5.56够用了;大国作战必须考虑对手的防弹衣。。还有,穿墙 ...
8 V+ @# V7 e& \* W
近距离上5.56对防弹衣也足够,远距离上直接用炮轰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2-4-27 05:13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2-4-26 15:46; w5 j3 M. N8 ?5 m1 r$ {6 O
俺的理由是治安战里的对手没那么多防弹衣,所以5.56够用了;大国作战必须考虑对手的防弹衣。。还有,穿墙 ...
1 b9 [: F) n& x- _9 w3 D- {
司机的意思是,治安战才会出现安安稳稳600米远距用步枪交火的情况。大战的话,这距离早就迫击炮,榴弹炮,火箭炮,炸弹,导弹招呼上来了。步枪机枪不是主要火力。步枪这种在近战中才用,因为重火力不便在双方如此近的情况下发作。。。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2-4-27 05:37
赫然 发表于 2022-4-27 05:13
- {" t( [* k& r  t; T1 B8 H6 \司机的意思是,治安战才会出现安安稳稳600米远距用步枪交火的情况。大战的话,这距离早就迫击炮,榴弹炮 ...
% X3 H& Z: f' d6 q- a
恐怕还是太乐观了。
6 \; b% E  C" ?9 V6 ?1 k4 W; t, V, {6 S# F- z
大战打起来,没可能保证任何时候都有重火力支援,尤其是及时的重火力。。换句话说,没有可靠的重火力,美军就不能打仗了。如果美国人任何时候都这么依赖各兵种协同,那真是回到朝鲜战争的水平了。
8 I1 W0 D9 r/ a3 k
- W; v2 m0 \  n9 T- y我估计美国人也希望增强步兵的战力。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2-4-27 05:50
本帖最后由 东湖珞珈 于 2022-4-27 06:03 编辑
1 |$ _; R2 O8 u( t0 I3 [- y  ]0 n7 N- }, B
从16英寸枪管里面发射的62格林的556弹头的确是弱了一点,还是6.8的这个优秀多了。0 g2 M) x' D% k$ {' _4 o  g
如果把7.62X39的M43弹换成7毫米弹头,就叫7X39吧,弹头细长一些,弹道系数高一些,也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弹。7.62NATO换了7毫米弹头的7MM-08 (308, 30口径08 变成7毫米08)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弹8 N. `2 S' }% i# y1 e5 V
以前弄出过一个6.5 Grendel,可以兼容AR15的,还是被抛弃了。现在这个步子不小,不知道会不会扯着蛋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2-4-27 06:01
东湖珞珈 发表于 2022-4-26 15:50$ ^  @) V2 u0 Z6 c) r: I' q
从16英寸枪管里面发射的62格林的556弹头的确是弱了一点,还是6.8的这个优秀多了。0 D, t) f9 y/ e/ B1 K6 ?
如果把7.62X39的M43弹换 ...

4 b7 D: t. J2 L5 [+ D) ~M43弹换得再细一点,就成5.54弹了,还是太弱。
. L7 J( f1 X! I+ o& D8 T5 }- e2 S' ]! |: q2 @
7.62北约弹换7毫米,不就是6.8的近亲嘛。6.8本来就是308 Winchester缩口径到6.8毫米的结果。
作者: 东湖珞珈    时间: 2022-4-27 06:03
本帖最后由 东湖珞珈 于 2022-4-27 06:08 编辑
' [# f# S/ _! _9 \# j
晨枫 发表于 2022-4-27 06:013 \7 w5 _' ~- i0 c' A
M43弹换得再细一点,就成5.54弹了,还是太弱。
/ g" @- Q2 g5 i4 c1 @; Q& G; u0 t2 ^0 ]  A. q% v& i8 v; L$ ?0 o  o
7.62北约弹换7毫米,不就是6.8的近亲嘛。6.8本来就是308  ...

5 ^3 p+ H  G. }5 @7 k/ }) {+ r: U+ z9 U0 m3 Z
非也,我说的是野猫弹7X39, 可不是5.452 u: l4 b8 ^) |/ }- {
7MM-08的确是308的弹壳把口缩细到7毫米的版本& `$ E0 v8 i. y* O2 O8 v7 \' d
我说的这两个都是壳子基本不变,只缩脖子换弹头
/ H; }: [( x  w; f& l' y! A* u7毫米弹头太优秀了,高弹道系数的弹头一大堆
作者: groovy26    时间: 2022-4-28 07:00
缩口308还是308级别的重量 弹头小点又加了钢底也不会轻多少。这不配外骨骼怎么背得动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