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中俄是战略盟友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12-25 08:51
标题: 中俄是战略盟友吗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12-25 21:48 编辑 ; m: }& k  `) N  g9 |& H8 Z6 c5 T

0 w! B- t; o* e. M, g" R" A+ v, C  t在7月28日的中美副外长级会谈中,中国对美国提出三条红线、两份清单。三条红线是:* Q9 o( s+ q- T
1、        美国不得试图改变中国的政体+ h) q; [- a# l
2、        美国不得阻挠中国的发展
6 q0 W8 q: s' N8 \3、        美国不得侵犯中国的主权, z# W' ~) n# u3 m* K. N8 I
两份清单包括更加具体、细化的要求。+ |/ ?5 Y& w# G8 g9 Z
7 q8 a1 N/ V- p- z/ h2 L# A; X
中国实际上提出了美国无法同意的要求,这是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基础的。美国声称不再寻求改变中国政体,但是否值得信任是一个问题,美国回避了另外两条红线是更大的问题。三条红线的解决只有到美国再也踩不动中国的红线的时候才能实现。
5 v" P, b5 R, n) {) t- i% g$ N& ~. A" O. U4 j) i; t  G6 n9 E
12月15日,俄罗斯对美国和北约分别提出一份条约草案。具体来说,在俄美条约草案里,俄罗斯要求:, Q3 z  _; w- D- Y/ Y! h
1、        双方不得破坏对方的核心利益
- p% X" \5 v% N! C7 H; Z2、        双方不得作出威胁对方安全的军事部署,具体来说,不在可攻击对方的距离内部署轰炸机、战舰和导弹(洲际导弹不包括在内),包括在北约内部,不在本国之外部署核武器
3 w0 c/ }# C  q
4 R+ o# B; \" |+ s" x在俄罗斯-北约协议草案里,俄罗斯要求:
1 S; ~# h! \6 B, i1、        北约不再东扩,尤其是明确承诺不接纳乌克兰和格鲁吉亚
3 l+ W( S# `( n2 Y( G. x' L2、        不向1997年后加入北约的成员国(包括所有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派驻军队和部署武器装备. B+ a- H+ A) R# ~  M; g

& G) G9 w9 b) O5 R2 i2 y4 M8 t这些也是美国和美国主导的北约不可能同意的条件,尤其是俄罗斯关于北约的要求,那是在本质上否决北约存在的意义的。9 A1 P1 e$ ]4 L6 Z/ B

( N* \  I& f, Y! F; D7 }" f在更加具体的层面上,解放军高调在台海加强巡逻,高调镇压台独势力;俄军在俄乌边境集结兵力,高调威慑基辅当局对东乌的压力。西方拒绝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中俄当然更没有说过这两件事是相连的。5 m5 L! j$ Y6 d& A
: I9 ~( S1 X3 R* V, C* c( m/ m
中俄这是联手的战略合作吗?中俄是战略盟友吗?$ A! V, D/ l  V( F% J6 R' m
" i  \3 T/ s0 ]6 X: R# G
习近平与很多外国元首会面过,但与普京的次数最多。除了2020年2月27日蒙古总统巴特图勒嘎访华并向中国赠送3万头羊之外,不出意料的话,2022年北京冬奥期间,也将是习近平在新冠疫情后两年里第一次与任何一个外国元首的面对面会面。与此相对照,拜登反复要求与习近平会面,最后只得到了视频会面。个中象征性意义和实质性意义,谁都不会看不到。
3 P+ ?: Q% l! p
$ h# F6 I8 X3 X5 v3 c中俄在不同场合反复宣称,中俄之间不是盟友,胜似盟友。这到底是什么意义,中俄都语焉不详。事实胜于言辞。
  O* t- Z) w$ f2 B( t
- x9 t3 N8 J9 Z. S7 |盟友不是“要好”就够的,一般需要有一纸条约,规定共同的目标,规定互相支援和合作行动的触发条件。但条约未必可靠,事到临头而弃条约盟友而不顾的,历史上并不少见。相反,没有条约而拔刀相助的,也并不罕见。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出兵欧陆,并不是条约约束的结果,而是“自愿”的。说到底,条约条文不能说不重要,但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决定国家行为的根本。$ `" d& A% A5 M6 ?+ l
- t8 q- V! A2 S1 |4 R3 }
对于俄罗斯,存在一些常见的误解。俄罗斯的国家行为并非以意识形态为基础。这在中国不成问题,很少有人会认为普京的俄罗斯国家战略是以共产主义为基础的,但在西方,这样的误解依然普遍存在。说到底,在妖魔化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之后,西方一般人(甚至战略和政治学者)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理解非常有限,而且充满错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在总体上是基于地缘政治,从沙皇到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无不如此。意识形态只是一个方便的理由。3 \8 k# f. E+ ?* z/ A5 H, ?# p
( {% K  [5 @' D9 ~* \
奠定冷战围堵理论基础的乔治·凯南对俄罗斯的民族心理有深刻分析,尤其是不安全感。为了安全感,必须扩张边界,建立缓冲区;但更大的疆土与更多的潜在敌对势力接壤,反而带来更大的不安全感,需要建立缓冲区的缓冲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也确实是俄罗斯(和苏联)地缘政治行为的深层基础。- |( ]9 e9 G, C6 P6 ?; }( i1 Y
. b6 s+ M7 g% ^$ ?
另一个典型误解是俄罗斯意图恢复旧帝国的疆界。沙俄的疆界不仅包括苏联时代的国土,还包括芬兰,二战前苏联并入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基于沙俄时代的历史,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都是在十月革命后独立的。即使以苏联时代为基准,现代俄罗斯也瘦身了很多。
4 a8 r0 S5 ]: N1 T, r9 Q" I
# v! x" _1 S! V. A) p重要的是,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就容易理解俄罗斯对恢复帝国疆界的想法了。苏联解体一半原因来自非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意向,另一半来自俄罗斯卸包袱的意向。沙俄时代的快速扩张没有完成民族融合,留下了很多导致日后独立情节的问题。在苏联时代,“社会主义分工”思维一方面把落后地区作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地,另一方面也把发达地区作为输血站,向落后地区输送低价产品和调拨财政援助。结果是谁都觉得吃了大亏,谁都觉得苏联早死早超生。! L+ t3 ~. V$ H. G+ @% M. |
" |# e! J. A3 X( ]
现在的俄罗斯当然不能说没有帝国心态,但不一样了,不再寻求直接控制,而是以经济和文化力量间接和松散控制,既达到控制目的,又避免背上国家管理和民生的包袱。其实这正是英国的殖民帝国和美国的后殖民帝国的差别,俄罗斯在有样学样。白俄罗斯、哈萨克甚至乌克兰都在不同时刻有过与俄罗斯“重结联盟”的想法,俄罗斯口头敷衍,实际上并不热心。
. ^% l& x% k( a0 I- ^, b  d/ _6 a. Y. ?
' W- E  |0 r1 j俄罗斯确实在试图重建势力范围,势力范围内的邻国最好只有有限主权,在“大事”上要跟着俄罗斯走,尤其是不能搞颜色革命的名堂。
: g5 K7 g% o: s* U$ u2 b! @$ F6 H$ R4 q3 c0 D
俄罗斯甚至不仅仅是在试图重建势力范围,还在试图重建雅尔塔体系或者维也纳和会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般指英美承认苏联将苏联划入势力范围,这未必是今日俄罗斯所希望达到的,更可能是今日俄罗斯也承认已经达不到的。现代语境下的雅尔塔体系是指对俄罗斯势力范围的尊重,具体来说,北约东扩和北约驻军不进入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范围。这正是俄罗斯对北约提议的。
- h" J& k8 b0 `7 \* E. t
( N, h2 v+ J+ u7 h维也纳和会是指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列强在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撮合下,在维也纳建立的列强共治体系。列强互相尊重利益范围,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协商解决。& Y+ F  X3 v& k$ ]4 `" @

+ m/ x/ u( V' z; u不过雅尔塔体系(实际上是在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才敲定的,罗斯福在雅尔塔并没有明确同意势力划分)也好,维也纳和会体系也好,都只是意会,不是形似,时代不同了。俄罗斯追求的是在世界事务的牌桌上有俄罗斯的席位。在俄罗斯看来,没有俄罗斯的世界(尤其是欧洲)安全体系是注定要出问题的。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苏联/俄罗斯的参与,结果一战结束后二十年就爆发了二战。0 A, k/ ?4 o8 X& H' k
7 i* ]2 V8 w; N' ?
不过从西方角度来看,雅尔塔体系本来就是权宜之举,才一年后,邱吉尔就发表了“铁幕”讲话,因为这时纳粹已经打败了,英美已经不需要苏联了。雅尔塔体系后来也是靠苏军的坦克和大炮才勉强维持的,否则不会在苏东波中一触即溃。维也纳和会体系也只维持了10年,到1825年就瓦解了。1 P: A5 a! P7 K+ n/ H  d0 K; H
9 p  s! s% F0 Z( T* H7 v2 b. W
最大的问题在于: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到底是什么?俄罗斯的行为是出于国家战略还是机会主义?一方面,冷战后,甚至贯穿普京时代,看不出俄罗斯有完整、连贯的国家战略,但世界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普京善于抓住机会、果断出击,比如在格鲁吉亚果断打断“刷卡时为零”的投机冒险,在乌克兰颜色革命的动乱中果断收回克里米亚和解决黑海舰队问题,但这些突发事件本身并没有预兆,不可能是普京战略筹划中的。% k" `3 _$ q$ l% F8 H/ B

' P; l- i+ ~# i应该说,战略与机会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具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既定的战略方针不等于一成不变。不管是从战略设计开始,还是从机会主义冲动开始,一旦进入到战略互动的第二轮,双方必然开始见招拆招,原有的战略方案必然要根据现实发展而调整。相机行事也代表了灵活性,这对实现战略目标是很必要的。最坚定的战略家永远盯着大目标,保持战略定力,但也永远捕捉机会,随时调整,才能使得战略利益最大化。
+ A$ I9 w3 O, M4 R6 n
3 i) Z! X1 q3 F" r9 S% r6 A2 z: ]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或许是确保势力范围,重建有俄罗斯在内的多极世界秩序。但战略只有在具有可实现性的时候才有意义,否则只是空想。普京善于把一手弱牌打得出神入化,但这不改变依然是抓住机会的战术本质。在对手屁股上冷不防咬一口肉下来,痛归痛,但离打倒对手还差得远。不管是格鲁吉亚还是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很重要,但对北约没有那么重要,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根本不重要。% d+ B6 _4 x; v  m5 p* }

% \; g, O5 Y; J/ q- M现在不同了。普京的战略目标终于有可实现性了,锚点就是中国。
/ ~  m1 p  q$ v, e% E$ J: D; D; \/ P; c, {
俄罗斯是曾经有路线图和资源的,但苏联解体后一段时间里,俄罗斯依然沉静在过去的超级大国心态里,自我认知大大高于实际国力。石油美元曾经滚滚而来,但赚了又丢了,美国一操纵石油价格,俄罗斯就得跳楼。没有实现战略目标的本钱,俄罗斯只有一次次把复出的雄心按下。俄罗斯也是想过与中国抱团取暖的,但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只是低位搭档,要“向我靠拢”。
6 X" z3 G& `. J6 M7 Y2 X# X* ?+ x8 @; y2 w
直到中国崛起不可逆转,经济上坐二望一,政治上通过一带一路大有动摇Pax Americana之势,俄罗斯总算看清大势了,甚至不惜放低身段,向中国靠拢了。必须说,近些时候,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支持很不俄罗斯,在台湾、AUKUS问题上态度鲜明地支持中国,但清楚地表现了俄罗斯战略新思维。中国也支持俄罗斯在美国和北约安全承诺问题上的立场,一反置身事外的传统立场。2 C$ O1 }0 s" U" k8 h6 D6 i: I8 J4 w
7 C  L( ^0 ?8 U$ v: k% _
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支持包含俄罗斯在内的多极世界,中国在经济上不仅与俄罗斯互补,还是俄罗斯从金融到制成品的锚点。在地缘战略上,中亚和蒙古是中俄之间的缓冲区,防止颜色革命是两个的共同目标。中国与远东的瓜葛一直是俄罗斯的心病,但在坏死的肢体与活力的血脉之间,俄罗斯并无选择。
; h9 ^* d0 b8 \& E8 F3 r2 T: R0 ^4 m# J, r1 Q
更重要的是,台海与乌克兰是相反的两个战略方向,中俄之间没有地缘战略利益交集,也实际上不存在直接的互相支援的问题。中国不可能参加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俄罗斯也不可能参加中国在台海的军事行动。但两国在牵制美国问题上是共同的。
0 v# |( {7 k7 Y) L4 A7 A6 J# y1 U" a" i, t, i: b' x+ X7 ^
不管是台海还是乌克兰,美国都是大体单挑。在台海,日本、澳大利亚不给力,印度更是靠不住。在乌克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不给力,老欧洲也靠不住。要是台海打起来,美军主力尽投台海,俄军一举占领第聂伯河以东不是不可能的,不仅打通与克里米亚的陆地通道,也彻底改变了北约东线的攻防态势,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压力激增。第聂伯河以东一马平川,本来就无险可守。要是北约力量部署到这里,离莫斯科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在理想情况下,波罗的海三国也一起收回,打通与加里宁格勒的陆地通道,恢复苏联时代的波罗的海地区态势。3 @& i) z) R8 C
& c7 m, I4 {2 p% P; n2 A5 j* {1 ~
而且中俄协力的话,从东西伯利亚、北冰洋海岸、科拉半岛出击,北太平洋航线、美国本土和北大西洋航线都在威胁之下,谁封锁谁还不好说呢。/ B- \* k% S1 m" h8 w; D3 ]
  Y1 }" @1 q6 W! G; J
但是,中俄在战略动作上的协调目的不是为了开打,而是为了不战。2 d3 x; f5 N& @6 i8 g. s

8 \2 e! k3 U" y' k1 h, t8 F5 m如果台海开战,而美国在欧洲方向露出空挡,不需要中俄战略盟约,俄罗斯也会趁虚而入。美国没有笨到在乌克兰主动拉上俄罗斯打一仗,在台海放出空挡。而俄罗斯没有力量、也没有意愿主动拉上美国在乌克兰打一仗,所以也不需要中俄战略盟约。( {2 J" E, D8 f8 Z, E$ }! k- S4 ~! i: c

# o: S2 N* t' ^' l/ v9 ]. b中国正在强势崛起,时间在中国这边。只要中国在崛起,俄罗斯就有衣裙可拉。欧洲、日本的呆滞已经很长时间了,美国现在也颓势毕露。如果能把现状用高压锅炖上,假以时日,台湾问题、乌克兰问题的性质都会根本改变。
, i4 i5 ^7 x) E' z% K) `. J1 V) q- o1 S9 E
在此期间,俄罗斯反而可以出面做一些中国不便做的事情。比如说,俄罗斯向缅甸出售苏-30SMK战斗机,中国就不大方便,只是通过巴基斯坦出售“枭龙”。
5 F# R! N0 e8 Q3 f8 D5 J
& c4 F' d, f9 n这才是中国战略合作的意义。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1-12-25 13:16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梁晓辉 黄钰钦)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27日访华。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其会谈后,他将代表蒙方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交由中方。
2 C7 [8 v  t1 O1 l# }+ R/ ?( j+ a8 r---所以明年习和普京见面,不是新冠疫情后第一次与外国元首的面对面会面
' {4 ^+ c8 C+ w: `) ^( f) b1 `
/ e& V$ t3 n2 w! D2 y$ q3 C9 u“在地缘战略上,中亚和盟国是中俄之间的缓冲区”1 U: B, H# x1 h; c- Z2 S, Z" q
---我猜应该是“蒙古”+ J: r3 G( I4 g( t, U+ b2 A2 E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12-25 14:49
老财迷 发表于 2021-12-24 23:16
. J  z0 Y: y  C9 q/ N* l'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梁晓辉 黄钰钦)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27日访华。在 ...

3 o% N# V+ ~9 Q4 r1 ~# ]/ `8 `对,是蒙古。
' C9 [$ u* |2 T4 T2 Y9 O
- C: m7 x' T7 Z哦,还有蒙古总统访华这档子事。忘记了。
作者: 最爱睡睡睡    时间: 2021-12-25 22:44
在苏联时代,“社会主义分工”思维一方面把落后地区作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地,另一方面也把发达地区作为输血站,向落后地区输送低价产品和调拨财政援助。结果是谁都觉得吃了大亏,谁都觉得苏联早死早超生。4 I,+ u, e8 \+ e4 F; E% F: J6 o
% `" t" Z* ^$ [. X" k6 O; W
转移支付是不是也有潜在的风险,数次听到有人鼓吹不应该转移支付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1-12-25 23:12
最爱睡睡睡 发表于 2021-12-25 08:448 y: v: v% h0 }! p2 n* t
在苏联时代,“社会主义分工”思维一方面把落后地区作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供应地,另一方面也把发达地区作为 ...
# u/ Q, a$ m% h
同一个国家,填平地区差别是中央政府的责任,转移支付是需要的。但凡事要有一个度。落后地区不思进取,坐吃睡靠,那就容易形成前苏联一样的矛盾。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