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作为郑州人,解释几句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灾难? [打印本页]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7-22 14:38
标题: 作为郑州人,解释几句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灾难?
https://www.toutiao.com/w/i1705951928274948/


第一,真是没当回事。
下雨当天上午,朋友圈还嘻嘻哈哈,一团喜从天降的气氛,我这里实在太缺雨了。持续闷热好多天,天气预报也预测了好几次雨,结果一滴没下,都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着下雨。

第二,谁也没想到会下这么大。
据说一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破了历史记录,咱对数字没概念,我给你们形容一下。
都在家里洗过澡吧,你把家里花洒的出水量乘个5-10倍,就差不多了,或者说拿消防龙头打水仗。

四点到五点下最大那会,我刚好下楼,真的是打伞都不稳,不是有风,雨水完全垂直落,你要是开窗户,根本不用担心掃进来。
手不稳原因是雨点砸的手颤,当时就有点懵,跟家人拍胸脯赌咒发誓这是从小到大见过最大的雨。

给你们放两张图,第一张就是四点到五点下最大那会,可能你们觉得路面积水并不多,可我们是新小区,排水做得很好,从来不积水。
所以还有第二张你们对比一下,这是当天下午七点多,雨还没停,下得也不小,小区路面已经没积水了。

第三,天气预报
早就预报有雨了,也说了很大,但天气预报不是老天爷,谁也没想到这么大。
我们是个雨水集中于夏季的城市,夏天暴雨见惯了,暴雨就暴雨呗,想着最多路堵点,某些地方可能积水,也就那样了,谁能想到下了个史上第一。

真就是下雨的上午包括中午,所有人还喜笑颜开,一会就全傻眼,这不是下雨,这是倒水。

第四,地铁
出事的地铁站就在我家附近,有个邻居就在那趟车上,所以这事大概知道一点。
水并不是从地铁站入口灌进去的,从哪呢?附近有个地铁停车场,就是地铁平时停车维修的地方,它跟地铁隧道是相通的,要不地铁机车怎么开进去。

停车场的挡水墙被冲垮了,顺着那里进了隧道,造成了险情。
地铁为啥不提前停运?一是各处地铁口都安全,没有灌水,也有监控看着;二是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本来地面就不好走,地铁再停很多人就回不去家了。
郑州有多少上班族?无法计算,如果地铁提早停运,可能后果更严重。

解释一下,洪水并不是最危险的,漏电才是,不能坐地铁,好多人就得被迫步行回家,当时天已经黑了,路灯完全没有,真这样出事的人可能更多。
所以这是个两难问题,不能单纯责怪地铁公司。

最后地铁不是汽车,地铁公司没有自主权,停不停它说了不算。

第五 黄河
郑州防汛做得怎么样,看黄河就知道了,这么大雨黄河居然没出事,实际上当天夜里我们都在担心黄河大堤。
不是郑州人可能不明白,黄河河床比我家小区楼顶都高,黄河郑州段是名符其实的地上河、悬空河,所以郑州属于淮河流域,小河都是流到淮河入海,这次的雨水将来也是排进淮河。

只要黄河不出事,就是小事,虽然一不小心就成了灾区人民,但老郑州都明白,这要搁以前,郑州就不是灾区了,而是黄泛区。

第五,目前情况
好多地方断水断电,我们家也停水了,后面几栋楼也停电了,网络时有时无。
估计要好几天才能恢复,因为听说供电局都被淹了,没电其他都会受影响。

但我想不是问题,因为大家还都挺乐观,饭店只能卖葱油饼还坚持营业,也没涨价,门口超市也是平价。
郑州不是排水做得不行,其实很多小区跟我们一样,没有积水没被淹,但这么大城市,有老城区和低洼处,不可能面面俱到。

放心,一切都会过去。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1-7-22 15:30
本帖最后由 小米粒 于 2021-7-22 15:33 编辑

认识不到位,领导没重视,预见性不强。不听气象局发的三次红色通告!红色通告!通告!
不对,焦作市领导重视,党政一把手挂帅。气象局预报是500毫米降雨,市指挥部提前检查落实,严阵以待!谁知,云团偏个百多里跑郑州下去了。这叫啥宁备无患,生命第一。昨今两天,暴雨回归,依旧不慌。
北方近年特大暴雨不少。北京、邢台都享受过。关键是官僚麻痹大意,不学习不进步,脱离时代变化。
尹弘一离开,都它漏馅!
过后,仍不赏罚分明,又是一次逆向淘汰!
郑州该补课,补一下雨就内涝的课。整个大荷兰也要补,强化城市水利建设,少搞面上工程,多搞看不见的工程。虽然口水党,如旧延续短期任命官场旧弊,不搞点补救工程。以后,一下暴雨就成海,依旧!不要拿下水道梗嘲笑,下雨泳池一片不好笑!
做好自己的事,才是真!
作者: 路过    时间: 2021-7-22 16:04
谢谢分享,看来市区情况还好。不过还是要当心,毕竟水火无情,很多生命瞬间就消失了。

人好日子过久了,防灾意识就会慢慢消失,上周德国洪灾死伤严重也和这点有关系,看到气象预警人们也都不当回事,等水来了就一切都晚了。严重的地方都是半小时之内水一下涨到两米甚至更高,很多人就这样被闷在底楼或者地下室了,根本来不及逃命。

看来以后防灾预演还是需要有规律举行,以防万一。今年北美极热,然后欧洲暴雨,现在又是中国,接下来不知道是哪里。

对了,看视频郑州京广路隧道全被淹了,有四公里长,不知那里情况如何?
作者: 清凉山    时间: 2021-7-22 17:13
涨知识了:"郑州属于淮河流域"。确实有道理。
作者: 七月群山    时间: 2021-7-22 17:26
捂眼国的中文声音们大致是这么说的,河南瞒报,真正的死亡人数估计是几万甚至几十万,郑州“死尸遍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灾难?当然是共产党造成的啦。。。

哎,中文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用来说谎挣钱的工具。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1-7-22 20:25
本帖最后由 鳕鱼邪恶 于 2021-7-22 20:30 编辑

黄河没事,我觉着不能用居然这个词。这次是局部暴雨,直接下到黄河里的雨是很有限的;而地面的雨水都排到淮河,跟黄河没关系。

但是,如果是黄河上游来这么一场两场雨量更大的雨,地上河是否还能撑得住恐怕是个大问题。

所以,黄河还是要整治,还是要挖,挖到地面之下才行。。彻底解决中国的心腹大患!
作者: 家住半山    时间: 2021-7-22 21:01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2 15:30
认识不到位,领导没重视,预见性不强。不听气象局发的三次红色通告!红色通告!通告!
不对,焦作市领导重 ...

      大哥,咱们别啥事张嘴就来好不,你去过郑州吗?你知道郑州的地形是怎么样的吗?你可知道俺大郑州海拔多少吗?你知道郑州周边海拔多少吗?
      我告诉你郑州市区海拔只有83米,周边的荥阳市区150米、新密市区309米、新郑市区海拔108米、只有东边的中牟县低点是78.1米,郑州市能下水的地方只有东北角龙湖一个地方。一个小时降了200毫米,整个郑州市(包括下面的县)雨水都往都往市区灌,你觉得水怎能排出去。
      这个确实是天灾,政府也有预案,气象部门可以预测降水,但是气象部门没办法预测降水量好不,这么大的降水确实是预料不到的,什么都往政府上面扯就有点过了。

作者: 家住半山    时间: 2021-7-22 21:24
另外做下补充,楼上有人说焦作怎么样,新乡怎么样,新乡和焦作在黄河北,那俩地方都有个黄河故道。
作者: 雷达    时间: 2021-7-22 21:41
有一种说法,常庄水库泄洪和地铁进水有很大关系,你怎么看?
作者: 家住半山    时间: 2021-7-22 21:51
本帖最后由 家住半山 于 2021-7-22 21:56 编辑
雷达 发表于 2021-7-22 21:41
有一种说法,常庄水库泄洪和地铁进水有很大关系,你怎么看?


麻烦百度地图查一查常庄水库与五龙口停车场的距离。再有中间还隔着一条南水北调的干渠,这条渠对周边的水倒灌郑州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
作者: 雷达    时间: 2021-7-22 22:14
本帖最后由 雷达 于 2021-7-22 22:15 编辑
家住半山 发表于 2021-7-22 21:51
麻烦百度地图查一查常庄水库与五龙口停车场的距离。再有中间还隔着一条南水北调的干渠,这条渠对周边的水 ...


如果泄洪量很大,南水北调的干渠挡不住,主要是沿西三环外的贾鲁河下泄,那么离地铁沙口站并不远。另,只是听到这么一种说法,问一问而已
作者: tonyxu    时间: 2021-7-23 01:32
七月群山 发表于 2021-7-22 17:26
捂眼国的中文声音们大致是这么说的,河南瞒报,真正的死亡人数估计是几万甚至几十万,郑州“死尸遍地”。为 ...

岂止五眼国。昨天早晨一上班,微信群里一个本地大学教师就发来一个长图片,满眼都是死伤、瞒报、追责,一股子公知臭酸味。

我一直觉得,国内大学里方方圆圆的同类可不少。三观不正,可不止是为了说谎赚钱,人家是死心塌地的带路党。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1-7-23 02:48
家住半山 发表于 2021-7-22 21:01
大哥,咱们别啥事张嘴就来好不,你去过郑州吗?你知道郑州的地形是怎么样的吗?你可知道俺大郑州海 ...

郑州去过,洛阳也去过。但就溜达下,相当出个差。没法了解地理环境,毕竟没几个跟地理有关活,如土木工程。
不过初打听了一下,听到有干水利老师傅常打报告郑州政府修城市水利,没啥人理。具体什么情况或水利方案,就不清楚。也没法核实。
这次郑州有没责任呢?首先,郑州气象局有部分责任,因为国家有规定预测等级是红色,按规定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停课停班避免人员流动;但气象局疏忽,没把对应措施告知各大学校及单位。其次,郑州各个职能部门及公共服务单位听见到郑州红气象局的三次红色预报,启动对应应急方案,并进入防灾状态。当然,有些单位的应急预案自个整的,没多少专业型、可操作型。最后,在周边地市都发生洪涝灾害时候,从17、18日开始下雨不停,郑州政府没有对同在一个下雨带郑州有正确判断,对地下空间进行预防性措施,及时升级防灾措施。在当下天网系统发达的情况下,对城市视频监控无孔不入之下,反应迟钝让人不解。正常在暴雨来的时候,应该对低洼地带派人巡查的,大型地下过道、涵洞派交警巡视的。所经历过的沿海沿河城市都玩的套路。按郑州气象局的红色预报,暴雨级别来算,从当天网上视频或直播的信息来看郑州政府也不合格呀。现在播报来看,铁路公司的经过郑州的列车在19日下午已经受降雨影响在近郑州市区附近按危险应对手册停车,有些列车发现铁轨被水漫过铁轨,说明郑州郊区已经部分雨水漫过地面相当高了。铁路公司处理正确,也向铁路各级调度站报告情况,难道郑州铁路调度站及铁路总公司没通报同级政府?结合郑州各地气象观测点雨水统计,配合各个河流水文站报告,及实时城市路面监测画面,没理由信息不充分。哪个环节出问题?信息汇总上报迟缓?领导决策出错?有无及时全市民发紧急短信(感觉没发,当然得问郑州市民了)?
焦作有无地铁的问题。没有。查了下有河南有地铁是郑州,洛阳(三线城市)说是今年开通。不过其它城市,由其是郑州隔壁的,以后存在着以广佛一样,从郑州地铁延长过去。一般国家能批修地铁城市标准很高的:gdp3000亿、财政收入300亿、城区人口300万。


作者: 阿忙    时间: 2021-7-23 03:40
看到黄河那段就知道是胡编的,郑州的黄河水患根本不是因为当地降水,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3 04:13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3 02:48
郑州去过,洛阳也去过。但就溜达下,相当出个差。没法了解地理环境,毕竟没几个跟地理有关活,如土木工程 ...

      可是看网上郑州的网友说.  实在是雨下的太快,  太急了.  我们不在当地的根本无法想象. 他们形容那是直接无数个湖泊从天上倒下来.  郑州隧道几分钟就灌满了.  
    如果是这样,  就算有监控,   反应也来不及吧?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1-7-23 04:43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2 15:13
可是看网上郑州的网友说.  实在是雨下的太快,  太急了.  我们不在当地的根本无法想象. 他们形容那 ...

京广路隧道据说五分钟就灌满了。很多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闷在里头。。。 太惨了

[attach]95655[/attach]

[attach]95656[/attach]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1-7-23 04:48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7-23 04:43
京广路隧道据说五分钟就灌满了。很多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闷在里头。。。 太惨了

那个说不是因为下雨是因为地下水管爆裂。太恐怖了。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3 05:02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3 04:48
那个说不是因为下雨是因为地下水管爆裂。太恐怖了。


   那监控就更不管用了.  更是来不及反应了.  总之觉得我们不是身在现场的人根本不知实际情况.  最好不要按照想象去寻找责任.  现在还是让他们安心全力救灾吧.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1-7-23 06:10
本帖最后由 松叶牡丹 于 2021-7-23 10:14 编辑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3 05:02
那监控就更不管用了.  更是来不及反应了.  总之觉得我们不是身在现场的人根本不知实际情况.  最好不要 ...


是的,太可怕了。不敢看新闻。这种情况先让职能部门专心救人救灾。另外下大雨千万不要走隧道。希望大多数都弃车从逃生通道逃生了。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7-23 06:34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3 06:10
是的,太可怕了。不敢看新闻。这种情况别添乱让职能部门专心救人救灾。另外下大雨千万不要走隧道。希望大 ...


不经历过,很多人对危险没有直观感受,等发现不行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我去海滩,看到很多车开到了海滩上,海滩踩着很结实。我就慢慢开进去了,结果就陷进去出不来了。之后就知道了,两驱车别乱跑
作者: hsb    时间: 2021-7-23 10:22
胡锡进刚刚讽刺过德国、、、、、、
作者: 阿忙    时间: 2021-7-23 11:05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2 15:48
那个说不是因为下雨是因为地下水管爆裂。太恐怖了。

五分钟灌满隧道,地下水管没那么多水,地表洪水涌进去才可能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1-7-23 11:25
hsb 发表于 2021-7-23 10:22
胡锡进刚刚讽刺过德国、、、、、、

俺当天下午三点还跟同学调侃“云台山的亚洲第一高瀑布这下有水了”(他们16年俺17年都是6月去的,一滴水都没有)。
没想到随后能下成这样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1-7-23 13:32
善后中的郑州,在神州大众炮轰下,郑州气象局首先坐不在了。官官相互那套大事化小算盘打不下,连夜抛了个“第117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公文截图在网上到处飘。如公文署实,政府头头们脑袋大发啦。
看到常一起扯蛋的某围脖下,有个郑州网虫说(针对N多人看不懂气象局公文啥意思的):我对门是水利厅的,他看到上升1级响应就急得不行,一直在群里呼吁。
看来锅在炮声中,抛大发了也。再品品21日河南纪委检委印发强化防汛救灾监督紧急通知,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路媒体皆转发。
------
近几年北方城市爆发大降雨就不说了,单河南省就发生过特大暴雨:2016年安阳的林州,不到一天时间降水量高达679.5毫米。林州也一天下完一年的雨,不过降雨主要在农业区,人口损失少于这次。(附:20日当天,郑州降雨量696.9毫米)
东南沿海高度关注6号强台风烟火晃晃悠悠的来了,7号台风穿过两广进入北部湾并预计向东穿过海南岛进入东沙群岛以西洋面。沿海及沿(长)江(黄、淮)河各个省份都要提高警惕,昨天上海高调进入临战状态(这种表演要得),应对强台风。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1-7-23 13:46
家住半山 发表于 2021-7-22 21:01
大哥,咱们别啥事张嘴就来好不,你去过郑州吗?你知道郑州的地形是怎么样的吗?你可知道俺大郑州海 ...

我在地图上看了一下,郑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常庄水库附近地势约136米,而被灌的地铁附近103左右,郑州地标之一国际会展中心91米,G4高速河南警察学员附近83米,应该是最低的了,但那地方也可能算中牟县,而中牟县最低的地方是77米。

以前一直以为郑州是平原城市,根本没意识到海拔差能这么高。实际上几年前河南就出过暴雨水灾,不过是在郑州的隔壁新乡,当时就有记者说过,如果同样的暴雨出现在郑州,因为地势和老城区的排水历史遗留问题,肯定会出大事,希望警惕。但没想到,人们如此健忘。

气象台19日就发了红色警报,预计短时间内会有100毫米以上的降水,这个预测不可谓不准了。但是没看到郑州有什么防汛的措施,老百姓该上班的还是上班,上学的上学,按地铁运营公司的说法,地铁车辆检修段的道口挡水板都没有人值守,甚至连监控都照不到,我认为这是12人悲剧的源头之一。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3 21:24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3 13:32
善后中的郑州,在神州大众炮轰下,郑州气象局首先坐不在了。官官相互那套大事化小算盘打不下,连夜抛了个“ ...

     现在网上消息太乱.  刚看到有韩红朋友圈发消息称新乡完全失控.  还配有图片.  结果被人指出是2015年俄罗斯的照片.  所以现在根据网上的消息推测责任,  太不靠谱!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1-7-23 23:31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3 21:24
现在网上消息太乱.  刚看到有韩红朋友圈发消息称新乡完全失控.  还配有图片.  结果被人指出是2015年 ...


有直播的,各种圈。比坛子更小的圈圈都有,信息可以做到一定相互验证。只有社会经验不够,才只在大平台上看。有的圈友就是着媒体分析的,刚好当天在郑州现场调研。虽然避免不了有些信息错乱,理解的不同。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3 23:54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7-23 04:43
京广路隧道据说五分钟就灌满了。很多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闷在里头。。。 太惨了

    刚刚看到网上有人说"有人发了隧道的内部视频, 进水时入口已经封闭了, 里面没几辆车, 大部分都在往外开, 出口的车很多是地面上被水冲到隧道口斜坡里的"
    如果这是真的,  那是不幸中的大幸.  也说明当时管理部门不象一些人说的那么失职.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1-7-24 00:02
本帖最后由 松叶牡丹 于 2021-7-24 00:11 编辑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3 23:54
刚刚看到网上有人说"有人发了隧道的内部视频, 进水时入口已经封闭了, 里面没几辆车, 大部分都在往外 ...


郑州当地朋友也是这么说,车是水冲进去的隧道里面没什么车。同时有河南交通频道当天上午的新闻截图,暴雨的时候当天上午就关闭了隧道。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4 00:02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3 23:31
有直播的,各种圈。比坛子更小的圈圈都有,信息可以做到一定相互验证。只有社会经验不够,才只在大平台上 ...

    你说的圈友就算是媒体分析的,刚好当天在郑州现场调研. 他看到,  了解的也是局部的吧?   而你自己也说了"虽然避免不了有些信息错乱,理解的不同".  所以还是不要从这些局部的信息推出结论.  
    而我的社会经验是,  这年头网上自媒体的新闻热点不靠谱的太多.  事后反转的太多.  不要急着下结论.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4 00:06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4 00:02
郑州当地朋友也是这么说,车是水冲进去的隧道里面没什么车。同时有河南交通频道当天上午的新闻截图,暴雨 ...

谢谢! 是真的就好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  先别急着下结论. 等等沒坏处.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1-7-24 00:09
本帖最后由 松叶牡丹 于 2021-7-24 00:11 编辑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4 00:06
谢谢! 是真的就好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  先别急着下结论. 等等沒坏处.



这个图片能看到吗?更正是郑州新闻广播。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4 00:17
     "在京广隧道被淹没前,有一个声音不断的呼喊,快下车!车不要了!几个市民,跟着这位大哥,一起下水敲窗喊车主弃车逃生。他的呼喊、敲窗,挽救了众多犹豫的车主。为大家争取到了10分钟逃生的时间。感谢这位大哥!"

      视频有3分钟.  看哭了.  不会发视频.  网上应该能搜到.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21-7-24 00:58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3 11:02
郑州当地朋友也是这么说,车是水冲进去的隧道里面没什么车。同时有河南交通频道当天上午的新闻截图,暴雨 ...

看起来情况没有那么轻松,很严重呵。。。

京广路隧道的生死十分钟

这篇文章在墙内已经被全面删帖了,抓紧看吧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7-24 06:28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4 00:02
郑州当地朋友也是这么说,车是水冲进去的隧道里面没什么车。同时有河南交通频道当天上午的新闻截图,暴雨 ...

这个应该更合理。否则隧道里至少几百辆车,多少人啊,早应该是救援重点了。之前一直关注的都是隧道里的被困民众。救出来之后这个才成热点。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7-24 06:29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4 00:09
这个图片能看到吗?更正是郑州新闻广播。

看不到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1-7-24 09:47
本帖最后由 老财迷 于 2021-7-24 09:50 编辑
可梦之 发表于 2021-7-24 06:29
看不到


这回能看见不? 链接也给了。这是07-20 09:03发的,出事是在下午,不知中午、下午是否重新开放过隧道。 再等下消息吧。

https://wx2.sinaimg.cn/bmiddle/a ... 1ovqj20qo15k77n.jpg


作者: 可梦之    时间: 2021-7-24 10:11
老财迷 发表于 2021-7-24 09:47
这回能看见不? 链接也给了。这是07-20 09:03发的,出事是在下午,不知中午、下午是否重新开放过隧道。  ...

链接可以,要敲一次回车,多谢!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1-7-24 15:37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4 00:02
你说的圈友就算是媒体分析的,刚好当天在郑州现场调研. 他看到,  了解的也是局部的吧?   而你自己也 ...

自媒体大众货,当然可以事先打半折。党国媒体也得打半折。为啥呢。宣传系统的事懂不少,不懂可以找关系网咨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公共媒体都是陌生人信息,来不得熟人信息更靠谱。
对于突发事件,我有个圈会做分析判断,并进行投资。真金白银,买定离手,错对盈亏会给提前答案。
我举例其中一个圈的圈友,刚好当天中午去郑州。并不代表我,没有其它圈的圈友,今天看扫了下信息单郑州的就有6、7个以上在谈水灾。
----
今天身在郑州的一个圈友,给个信息:郑州损失不会象新闻说的只有十几亿,灾难就是灾难,当你可到二七银基广场的一个服装品牌老板娘悲痛的腿软瘫在地上。再看看二七广场,大部分商家的仓库都在负一楼,几百亿的货基本全完了。沿街的商铺和小微企业,以及商场小区地下车库。
他还提到市区地下车库及车各类资产。信息明确,大灾就是大灾!次生灾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偏远山区到目前为止还是不容乐观。
----
回到前面,对于此次水灾,20日晚经济微观及宏观初步在投资的那个圈就合力出个投资分析报告,但我等好几个呼吁不赚国难财。21日还是见到及时通信群中见到,有人变现;举个易见的,A股里水利建设板块,有人开盘买入了。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4 20:24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4 15:37
自媒体大众货,当然可以事先打半折。党国媒体也得打半折。为啥呢。宣传系统的事懂不少,不懂可以找关系网 ...

        谢谢您的说明.  明白了.  您的圈友是做金融方面市场调研的.  不是市政管理方面调研的.  所以就算您认为您的圈友可信度更高. 但仍是局部的,  片段的消息.  我个人觉得仍不足以就此对整个事件下结论.  
       对了,  今天对京广隧道的官方初步统计出来了.  大大少于当初网上传的可能会有几千人的预计.  同时咋天又有一些新的视频出来说明当时隧道里的人大部都跑出来了.  所以您觉得我前面说的先等等, 不要急着下结论还有问题吗?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4 22:51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2 15:30
认识不到位,领导没重视,预见性不强。不听气象局发的三次红色通告!红色通告!通告!
不对,焦作市领导重 ...

中国城市密度大,怎么建地下排水管道都没有用的。。。有个官员说的对,城市规划不能以这种极端天气作为标准,那将造成极大浪费。

结论就是,中国这种高密度大城市,排水系统无解,只要能应付正常降雨量就算合格了。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4 22:55
雷达 发表于 2021-7-22 22:14
如果泄洪量很大,南水北调的干渠挡不住,主要是沿西三环外的贾鲁河下泄,那么离地铁沙口站并不远。另,只 ...

大妓院的说法吧。不过,他说泄洪的水库不止这一个,是好几个。。。如果真有这事儿,黄河流域的水库调度肯定是有问题的。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4 23:02
小米粒 发表于 2021-7-23 02:48
郑州去过,洛阳也去过。但就溜达下,相当出个差。没法了解地理环境,毕竟没几个跟地理有关活,如土木工程 ...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基本前提:郑州乃至河南这些地区,几百年都未必会遇到这种大暴雨,所以,就不要对这些官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抱太大希望了。正如在武汉疫情之初我就说,武汉官员的表现就是全国官员应急处理能力的正常水平,包括北上广深也不例外。

而那些应急预案,你可以把他当作文字游戏,基本就是废纸一堆,毫无作用。且不说官员会不会经常演习,就那个预案本身,首先就需要问,还是一帮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东抄西抄得来的,还是真的专家搞出来的。然后可以考虑一下预案本身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4 23:04
MacArthur 发表于 2021-7-23 04:43
京广路隧道据说五分钟就灌满了。很多车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闷在里头。。。 太惨了

4.2公里长,还堵车,恐怕伤亡人数不小。。。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21-7-25 01:10
zilewang 发表于 2021-7-24 22:51
中国城市密度大,怎么建地下排水管道都没有用的。。。有个官员说的对,城市规划不能以这种极端天气作为标 ...

你说这个叫正确的废话。
虽然你偏楼,就水利方面问题,我如果真想了解,不如麻烦我老头去问他朋友,他是老资格水利行家。根据地理环节下不同城市水利怎么搞,老行家意见才有参考性。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5 01:32
本帖最后由 wbxy436 于 2021-7-25 01:33 编辑

...........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1-7-26 19:16
zilewang 发表于 2021-7-24 23:02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基本前提:郑州乃至河南这些地区,几百年都未必会遇到这种大暴雨,所以,就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贴个看洛阳书记马屁文的读后感:
起码市委书记那个扣到“中原”不妥,这位是宁波任上过去的,刚开始大家还指望这位防台的经验能帮忙。
这两天看洛阳亲戚转的写洛阳书记的文章,虽然是马屁文不过人家也确实刚上任就去视察河道,雨前积极组织防汛,本地干部一头雾水(这位广东过去的也是防台大省)洛阳书记也是常委,之前是宣传部长,河南台今年两个出彩的晚会都是他大力支持的,7月初才转任洛阳。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6 22:33
常挨揍 发表于 2021-7-26 19:16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贴个看洛阳书记马屁文的读后感:
起码市委书记那个扣到“中原”不妥,这位是宁 ...

和平世道,就别那么高要求。偶尔有做的好,也只是意外事件,不是常态。
说起这个,是真的要吐槽一下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妥妥的人治+漫不经心。灾难发生,就只能靠出个英雄能人来拯救世界。没有一点现代科学管理的影子。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6 22:41
zilewang 发表于 2021-7-26 22:33
和平世道,就别那么高要求。偶尔有做的好,也只是意外事件,不是常态。
说起这个,是真的要吐槽一下我国 ...

可是经过这些年的对比.  比中国好的也不多吧. 包括美国.  不是要比烂.  只是讲事实.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6 22:52
wbxy436 发表于 2021-7-26 22:41
可是经过这些年的对比.  比中国好的也不多吧. 包括美国.  不是要比烂.  只是讲事实.

...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应急管理的SOP(这个词是从台湾柯文哲、韩国瑜那里学来的),这就是差距。在政治分裂或极端灾难面前,这个SOP不能胜任,但对付正常灾难,至少保证了一个底线。而我国目前的救灾模式,还是沿袭战争年代的“举国动员”模式,这绝对不是现代管理所推崇的。
受疫情影响,我国各地方政府又在重新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如果不出差错,这次又是花百把万买几百页的废纸,束之高阁。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1-7-26 23:03
有没有新闻澄清黑窗大巴的传闻?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1-7-26 23:11
本帖最后由 松叶牡丹 于 2021-7-26 23:13 编辑
老福 发表于 2021-7-26 23:03
有没有新闻澄清黑窗大巴的传闻?


有啊,很多啊。就是正常的公交车玻璃,不都是深色的吗。只有从来没去过中国的估计才会糊涂。但凡去过中国,看到过路上跑的公交车,都会笑喷。造这个谣的人真是太弱智了。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6 23:18
zilewang 发表于 2021-7-26 22:52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应急管理的SOP(这个词是从台湾柯文哲、韩国瑜那里学来的),这就是 ...

    现在有应急保障部了.  不相信没有SOP.  SOP订的好不好. 执行的如何可以讨论.  现在没有资料. 无法评价.
    但SOP订的再好. 执行不力也是废低一张.  而目在中国如果订了很多规章制度.   会不会又被说成文山会海, 形势主意啊?
   美国的SOP订的算好的了吧? 特别是CDC, 看看他们去年疫情的表现.  你觉得他们的SOP起作用了吗?
作者: wbxy436    时间: 2021-7-26 23:22
老福 发表于 2021-7-26 23:03
有没有新闻澄清黑窗大巴的传闻?

    那新闻有人质疑啊.  你看看周边建筑的窗户. 也是黑的.  明显是调高黑白对比度调出来的.  而且当地人说了.  公交大巴不走隧道.
   
作者: 老福    时间: 2021-7-26 23:26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21-7-26 23:11
有啊,很多啊。就是正常的公交车玻璃,不都是深色的吗。只有从来没去过中国的估计才会糊涂。但凡去过中国 ...

我对深色玻璃的解释可以认同,国外公交车许多也是深色玻璃车窗。但我不认为造这个谣的是弱智,因为贴黑纸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澄清还是需要的。
作者: 鳕鱼邪恶    时间: 2021-7-27 00:12
几百年不遇上千年一次的说法以后要表示怀疑了;明显的,全球气候都在极端化,还按照以前的统计做依据恐怕不适合了。。说浪费的官员明显脑子太懒。
作者: 松叶牡丹    时间: 2021-7-27 00:30
老福 发表于 2021-7-26 23:26
我对深色玻璃的解释可以认同,国外公交车许多也是深色玻璃车窗。但我不认为造这个谣的是弱智,因为贴黑纸 ...

有完整录像啊,公交车是从另外一个路口立交桥下面低洼地拖出来的,造谣的人恶意剪辑把第一分钟从立交桥下面拖出来的场景剪掉了。
作者: 老财迷    时间: 2021-7-27 08:10
老福 发表于 2021-7-26 23:26
我对深色玻璃的解释可以认同,国外公交车许多也是深色玻璃车窗。但我不认为造这个谣的是弱智,因为贴黑纸 ...

"澄清还是需要的。"
--以我看到的新闻,政府没有出面澄清。感觉上这次河南发布新闻极谨慎,也慢。没有对各类传说、谣言去澄清。

我没看过“黑窗大巴的传闻”,出于好奇,百度了一下“黑窗大巴”,都是黑大巴(非法营运的大巴)。
google了一下“黑窗大巴”,多数是贴膜,有一条相关的:鄭州京廣隧道,拖出來的公交車用黑布遮擋著車窗| #大紀元新聞網
YouTube · 大紀元新聞網 2 天前
继续google "黑布遮擋著車窗",前两条如下,2个视频:
1. 鄭州京廣隧道,拖出來的公交車用黑布遮擋著車窗| #大紀元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tE_zXdEad4
    15s的视频,就是拖一个两截式的公交大巴,别的就没了。但起码道路两侧无人值勤、有人行走/骑车无人围观。它的评论就不提了
2. 鄭州京廣隧道,拖出來的公交車用黑布遮擋著車窗。『完整版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c3-nSqbGs
    2'42"的视频,除了上述15s外,还做了一段街景图,试图指明从哪拖出来的大巴。然而一看就假。有15条评论/回复,10条为反驳,5条为造谣、质疑。

    以兄之大才,不应该看到这类视频还想着要澄清啊。或许看的不是同一个视频?或许是关心则乱?

作者: 井木犴    时间: 2021-7-27 10:02
zilewang 发表于 2021-7-26 22:52
别人我不知道,但我国一直没有建立起应急管理的SOP(这个词是从台湾柯文哲、韩国瑜那里学来的),这就是 ...

纸上谈兵
作者: 海的故乡    时间: 2021-7-27 13:41
tonyxu 发表于 2021-7-23 01:32
岂止五眼国。昨天早晨一上班,微信群里一个本地大学教师就发来一个长图片,满眼都是死伤、瞒报、追责,一 ...

这种人的心理呢是这样的,自视甚高却一无所成,为啥自己这么牛逼却一无所成,总得有原因是吧!?但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实在痛苦了,而把责任归于共产党的愚蠢邪恶,心里便会觉得恨舒畅,只要找到了其他责任人为自己失败人生找到了借口,自己的心灵便才能获得片刻的慰藉。
可怜人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1-7-27 19:03
zilewang 发表于 2021-7-26 22:33
和平世道,就别那么高要求。偶尔有做的好,也只是意外事件,不是常态。
说起这个,是真的要吐槽一下我国 ...

呵呵。
断路,四向铁路公路全断,飞机都停了一阵;
断水断电断网。
这叫“和平市道”?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21-7-27 23:20
常挨揍 发表于 2021-7-27 19:03
呵呵。
断路,四向铁路公路全断,飞机都停了一阵;
断水断电断网。

我要不是看论坛讨论这个事儿,就没觉得河南水灾是多大个事儿。。。刚开始说河南有大暴雨时,我还挺高兴的,这地方缺水,多下点雨是好事儿。。。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刚开始肯定都这个想法。谁能想到捅马蜂窝了?
就像沿海地区防台风有经验,湖北防汛有经验一样,因为年年定时来,相当于年年实战演习,有练兵机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明白自己的职责,清楚整个操作流程,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不用等上头给指示,也不用战时体制,举国动员。。。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