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和老虎:读书有什么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5-31 04:21
标题: 和老虎:读书有什么用?
老虎提出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教育对提高收入有作用吗?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教育有什么价值?这不光是对个人收入的作用,还有人格和素质养成的意义在内。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读书有什么用?本来应该在老虎的帖子下面回的,但是想说的东西太多,就另外开一篇了。
读书有两个用:
1、学习本事,好多赚钱
2、修身养性,丰富人生
这两个哪一个更重要,一直是一个纠结的问题。中国文人传统是羞于言孔方物,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张口谈钱是很丢人的。不过中国文人也很现实,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乃是色利双收的好事。说得雅一点,那读书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说到底,这和人的双重性有关。
人有动物性,谋生首先是求生存,追求物质生活的舒适也属于动物性的一部分,传宗接代更是维持物种的基本要求。但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一般的动物,就在于人有智慧,而且有有效的积累和传授智慧的方法。正因为这一点,原始人类对动物和自然界并不占什么优势,但现代人类要是不小心,可以毁灭性地消灭动物物种和破坏自然界。
回到教育,教育是人类传授智慧的方式,所以教育和人一样,也有双重性,有功利的一面,也就是学习本事,好多赚钱;但教育也有精神的一面,也就是修身养性,丰富人生。两者的关系或许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也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有拉动作用。更多讨论就又是长篇大论了,先打住。
回到教育对提高收入有什么作用。这里,要分普遍和个例的情况,还要分时代。比如说,A家有遗产,收入就不是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只要有胆子,敢下海,大多能捞一桶金。问题是,这些特殊情况排除后,就要问自己:如果不想依靠六合彩、遗产或者其他飞来横财,或者嫁(聚)一个大富翁,排除这些小概率人生事件,靠自己可以获得一个较为舒适、较为充实的人生吗?如果不能,那要不坑蒙拐骗或者跟两个人走,就只有一条路:混吃等死;如果能,这才谈得上教育的价值问题。
老虎引用了两个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的观点:! o" G4 l5 P# H& y
& q' H6 U6 p, ^& ]
1
)从芝加哥学派的Gary Becker看来,教育可以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从而使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率提高,从而提高工资。这被称为教育的人力资本假说,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的获奖作品;
' p. H: v% t7 Q, n" S* G% E5 y3 G% `
2
)另一个主要的观点是Andrew Michael Spence的信号假说。他认为教育只是一种信号来表达个人内在的能力,避免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的获奖作品。
1 g: k7 F+ b* {( a( {6 z  ~
% `6 y& A* F8 g
这两个假说对于全世界都是有道理的,要不然也不会得诺贝尔奖了。不能解释很多问题也是自然的,要不然诺贝尔奖也不用年年发了。不能解释的最大原因,或许在于教育是传授智慧的,但成功只有运用智慧才能实现,而这是教育所不能做到的。If you do everything by the book, the best you can achieve is just like everyone else。所以说教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缺乏教育,就不可能成功;但受到教育,未必一定成功。换句话说,用遗传和变异来做比方,教育好比是遗传,最好情况就是你可以做到和前辈和同辈一样,谈不上成功;创新才是变异,这才是成功的要素。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既然教育是传授智慧,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和自学的,都是智慧。把教育简单归结于学校教育是不对的。这也是那么多成功人士并未获得高等教育的学位,甚至没有完成学业,但依然获得成功的道理。他们或许没有得到完整的珍贵教育,但他们的自我教育一定比常人更多,更深入,更贴近实际。
那么,作为必要条件,教育能达到什么呢?
1、教育可以系统地传授人类已有的智慧。在理论上,人可以从重新发明轮子和刀耕火种开始,而不需要学任何东西。但谁都知道这是自找死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或者至少和巨人一样远。这是教育的第一个目的:避免重复学习。
2、教育可以开拓眼界。很多时候,看到成功的例子是激励自己成功的重要动因。见识多了,看到过别人怎么做的,自己的成功之路可以少走弯路,或者在看不见路的时候建立信心。这是教育的第二个目的:揭示前人走过的成功道路。
3、教育可以触类旁通。很多时候,事情都是相似的。城市里来的学生见识多,常常显得聪明。他们并不是真的比见识少的乡村学生聪明,只是他们见过类似的东西,或者较少对新事物的恐惧。这是教育的第三个目的:学会面对新事物、新挑战。
4、教育可以激励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类的特质。动物也有传授求生技能的本事但没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人都有朴素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只有系统教育才能培养深层的抽象思维能力,不管是来自学校还是来自自学的系统教育。
对于学校教育和自学教育再啰嗦几句。学校教育系统,有老师指点,但缺乏针对性;自学不系统,但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也肯定需要达到一定的系统性,也就是说该有的都不能少,不过自学的针对性更强。从动力来说,学校学习(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有点“要我学”,自学则是“我要学”。最好的组合是有老师指点的自学,这就是师徒制了,但这样的教育成本太高,不利于普及教育。
说道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普及教育的目的是使全体人口仅可能接受最高程度教育 ,这好比工业化生产,不可避免地缺乏针对性。精英教育好比量身订造,针对性自然更好。理想境界是普及教育的精英化,但这在实际上做不到。首先有一个教育成本问题,其次是师源问题。10亿人口中有2亿老师才谈得上普及教育精英化,这2亿老师还得都是高水平的,这不可能。那一刀切的普及教育有什么好处呢?至少可以保证基本质量,不过优秀人才就难说了,可能会被埋没。但把半吊子精英教育方法用于普及教育,结果是精英依然是精英,但一般人就“被误人子弟”了。说到这里,人们很容易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相比较。一般认为,中国的初级教育较好,美国的高等教育较好,这恰好证实了上面关于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的比较。初级教育的重点在于保证基本质量,高等教育的重点在于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高等教育的面较小,容易实现真正的精英教育,但把这个模子硬往初级教育套,容易出问题。反过来也一样。
在回到老虎对于教育和成功的关系得问题。教育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教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受教育不等于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教育一定不能成功。再次提请注意: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通常自我教育需要有一定的学校教育基础,或者有老师指点,纯自我教育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那什么是成功呢?不是钱多,不少名气大,而是按照自己的心愿改变生活,不管你对生活的期望是什么样的。
教育和天资的关系是什么呢?人的天资到底有没有差别,这是一个可以争论一辈子或者几辈子的问题。有的教育理论家坚持人的天资是没有差别的,只有后天的教育和机会的差别。但大多数人都承认,人的天资(包括擅长的事情)是有差别的,至少我们(至少是我啦)都用这作为班上考分落后的借口,“xxx就是比我聪明嘛”。教育可以看作天资的enabler,好比对璞玉的打磨。说到这里,这可能是未来几十年里中国将加速追赶美国,而美国相对中国的科技优势一路递减的重要因素。在过去150年里,美国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很多人通过教育作为upward social mobility的杠杆。现在美国的普及教育已经做到顶了,基本上没有有才华的人上不了大学的事情,不管家里多少穷。换句话说,大浪淘沙已经淘好了,剩下的金就是金,沙就是沙,在结构上的剧变不大会出现了。但中国不一样,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才刚开始。很多人对中国满堂灌的教育不满,但抬头看看,中国受教育的人数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比例空前增加,网上吟诗作文之士比比皆是,老实说,很多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尽管不是专业的。文化的白菜花正是普及教育的果实,切莫小看。去年圣诞节晚会时,在LP同事家看老信件,最震撼的是他叔祖父从一战战壕里写的家信,文笔之优美,思想之深刻,绝对不是初识文字的人所写,他只是一个列兵。共军老一辈有战争大学毕业的美誉,其实都是一帮文盲。但如果今天打仗,相信我们也会有我们的战壕文学,也会有In Flanders Fields这样出自无名官兵的不朽名篇。这样的文化水平全面提高是民族振兴的基本。从这点来说,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再多一句嘴:兰德有一片研究报告,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教育,结论是中国的初级教育更好,印度的高等教育更好;中国的初级教育使整个人口获益,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的高等教育只有精英收益,最终限制印度经济发展的深化。
回答老虎的几个问题:
, ?: Q( ?/ t7 U& v7 F: L7 P/ m  a) u4 D
1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力就强吗?那么为何中国的富豪榜上多是文盲加流氓?% ?1 f/ `. b7 M0 {% K! o
上面已经说了很多了,教育是管传授智慧的,应用智慧还在于各人。就像“交友学习班”可以教泡MMN种诀窍,但最后是不是泡得上MM,还在你自己。
3 M' S; B: k0 H- s4 t' q, q+ T, Q9 H, J2 p) n, X0 X) r
2
)为何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比技校生(不是指那个技校)还难?' ]$ |$ ^, D6 _; }7 D6 P' Y
这和中国人对于文凭的迷信有关,更加合理的高教职教结构只有让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只能做有限引导。家长、学生无效投资是很可惜,但这和股市、房市投错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 s5 x) |. _2 `- b5 P/ I+ ?4 E9 \1 Z" t( p1 j  v
3
)大学教育中1/4的时间还是在学马列,这能不能提高人力资本?+ C/ F! f; l7 i5 J2 F! d( e7 E6 t
如果把马列放大到人文,那还是提高人力资本的,这是修身养性的一部分,做人和伺候机器的本事同样重要。
% ]( K9 V$ j2 `  B, h3 V) s8 S3 h9 X7 z5 i2 k& s
4
)在中国的能力定义是什么?包括关系,党员身份,家庭背景,还是基因遗传?
* M6 f4 `, E- ]) D如上,按照自己的心愿改变生活的能力,党员身份、家庭背景、基因遗传都只是外界enabler
7 G! j2 m, f! s5 P: U4 m6 E6 f& ~- V* \1 x
5
)文革期间受教育的人为何收入比其他时期的同等教育回报低?
! w5 K6 z2 M  j- }- C* z/ r: T不见得,要不也不会有60后、70后成为既得利益阶层的说法了。% W3 u" h" j  E8 [( \

7 t" L3 f2 S3 O6 X0 h+ `# S& ?6
)大跃进时期,夫妇在高夭折率下,采用了选择生存的方法(比如说以身高为信号),这对后来的他们的教育有何影响?0 \9 }; Z0 ?/ a" i5 X
不知道。
) _/ T' [4 R* u- }9 W2 d) E6 U1 a8 b: ~: S. a- `
7
)大跃进以后出现了中国最大的婴儿潮(1961-1980,占现在人口的23%),这对教育有何影响?
! Z* \$ i* k/ a* \3 o这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不止教育。这个话题太大,要想想才能说得上话。
# X9 F# i2 w" c6 K' E- m; M3 c" }
8
)计划生育对教育的影响。9 B& X# c, J0 D) Y$ ^( |# |
将加速教育精英化,至少是家长心中的精英化,具体表现在追求高学位、有名望的职业,最后还是要靠市场规律的手来校正. ]& a* C3 {& `/ @+ s
望坛友不吝赐教。
同望。
' Z) x9 x. h+ O5 Q6 h' o% _# b- D

作者: 老引北京    时间: 2011-5-31 12:54
回复 晨枫 的帖子9 j: k1 ?: k0 p7 ?
$ [4 t& C. r, A. ^+ Q
哈...晨大!,咱最没文化地来坐沙发,顶帖!。
作者: 辛常诚    时间: 2011-5-31 13:11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d! E7 i  _+ z% L5 }1 D3 u1 n! V8 ^+ t5 {3 _
精辟,深邃!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1-5-31 14:08
教育应该分一下种类,那样讨论起来可能更准确些。经济学上说教育会增加人的人力资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好的回报,这是把教育当成一种获取未来利润的投资来考虑的。 ; z2 f/ u% J1 ?5 E* e
但是这种概念的教育是个比较笼统地说法,我觉得不能把所有的教育一概而论。举例来说,屠龙术也是一种教育,但是这种投资的回报照书上说的那位朱老兄最后没有什么回报。
1 n& A) _5 W, g" s7 Z0 P6 F. |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5-31 16:10
教育说到底还是要做什么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教育或不教育关系并不大,如果是为了寻求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就是必须的。
  G. w8 h& f' e# u& v$ S. r+ a我很赞同古人对于教育的定义:传道,授业,解惑。可惜现在道几乎断绝,惑也没人解,就剩下一个授业,学校的方式还不如社会来的直接。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1-5-31 19:32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u) s. Q/ U; c- d5 J; M
8 Y. D8 [3 y+ _5 f3 U
先谢谢晨枫好文,我总结和发挥一下:
! L  Y# @" E# Z: J
! V; b5 n/ D: Q1)教育不仅仅是和钱有关还能提高人的素质。
. I; ^  t4 O& Q8 h: b" E
$ ?* T! r$ V# ~+ Q9 [这和我们所说的教育的私人回报和社会回报是一样的,教育不但传授知识还传授行为方式(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所以,教育程度高的社会,犯罪率就比较低,社会秩序良好。所以,教育不但是个人投资,也是社会公益事业,应该得到政府支持。
9 [1 {0 Y: _* U- s
/ D! F: I" j: r2)教育就像遗传,创新才是变异,才是成功的关键。
5 p, [  Y/ u. V7 A0 n$ T
  }: k7 u, v6 Q这就好像教育是广泛的试错过程,试错越多就越可能创新。所以创新大国都是教育大国。没有教育的人也可能创新,也可能成功,但是要持续这种创新非教育莫可。这让我想起我外公的经历,他是自学成才的高级工程师发明了很多技术和机械,可是他从小就鼓励我多读书,经常说他就是吃亏在没上过大学所以外语只懂俄语。他和我说,他的重大技术突破也是在和苏联专家系统学习后才做出来的。如果他有机会继续系统地受教育和发明下去,80年代就应该是工程院院士了。我有点懂了,关键是不断的受教育,教育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可以维持持续创新的能力。
' O& r. b& N6 ?3 m2 i/ `+ A: G! @8 {3 K8 W
3)受教育是一种人生选择,也是一种态度。
& p. G$ H- f0 }7 Z/ J  I5 _: ]
% @6 L& U' }' [( l: V: T4)教育要提高动手能力,这和上面关于试错和创新是一致的。: T: V7 i" ~! b* P4 |/ n; u8 t3 y  Z6 ]
5 d; v  [7 r0 w* O
5)教育投资也可能投错,所以教育体制要透明,要普及教育知识(我们的讨论有意义)!
2 }0 a, }# h& M: X  m  X/ |! F) w# k& ~6 T, Z5 S
6)学马列也是道德传承的一种,也是对社会和谐有用的。: z1 y9 c, A7 I3 m" f1 C9 j
8 D9 x" m  ]- g; A  S( Q* a+ b
7)精英教育的结果也要靠市场来校正。
0 F  L3 A( n1 ~+ p/ L0 L$ F2 }( s6 j" |0 D

% V& t" N8 \6 a3 O. j: f$ K' V
+ A3 d: k; ?* I6 u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5-31 20:56
回复 万里风中虎 的帖子
% `, M: q9 `' G( A. Y% X
教育程度高的社会,犯罪率就比较低,社会秩序良好

3 M& R3 ]0 P1 l呃,这个这个,教育程度高的社会,犯罪的成本高,收益也高,所以偷鸡摸狗的低级犯罪较少,要干就干大的,像美国恩龙、俄克拉荷马城爆炸这样的。% v7 C# u  V9 J. q

: B3 I0 H6 q/ R6 y' i; _( N- Q真巧,我的外公也没有受过多少系统教育,他也从小鼓励我读书。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5-31 20:59
老芒 发表于 2011-5-31 02:10 + K+ S. N2 w( I' M
教育说到底还是要做什么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教育或不教育关系并不大,如果是为了寻求个人的发展和 ...

- ~! ^, w+ L  y国外也一样有这个问题,或者说是先有这个问题。这里关于教育的讨论一上来就是以后能赚多少钱,所以越讨论越讨论不出结果来,到最后只有用高中毕业评价收入、大学毕业平均收入、经济危机时平均失业率这样的统计数字来说服小屁孩们不要逃学。没多少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5-31 21:01
锦候 发表于 2011-5-31 00:08 7 b' B* C1 j/ o" u) n5 I/ T2 q6 I
教育应该分一下种类,那样讨论起来可能更准确些。经济学上说教育会增加人的人力资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更 ...

  v' T  P( Q3 x: C: M可现在社会上都是把教育当成投资,只从简单经济回报角度来看教育,所以容易钻牛角尖。教育和读书一样,甚至可以说和吃饭一样,吃饭的简单经济回报角度就是吃饱,但人们精益求精,要吃好,这是经济上效率很低的事情,只不过满足了口舌之快,所以人们还是把它算入经济回报的,要是把教育的修身养性意义类比为吃好,或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5-31 21:40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U1 E0 c% H1 H0 }+ b7 Y
# T5 `' K: O7 _- c3 g4 l3 A
最近国内颇有几个有钱教授叫嚣要赚钱的学生,比较有名的就是那个开宝马的和要学生没4000万不要见他的。有这样的导师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5-31 22:46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1-5-31 08:46 编辑 7 B8 r% I7 q+ t( K/ p- |4 A
老芒 发表于 2011-5-31 07:40 ( V5 \$ }+ C/ M% p) {& n8 V: s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9 `9 n" ]- X6 b  `: P; B! l- Y% ?( u9 H) L: X( ^( \  n, ]& c* j1 `% {
最近国内颇有几个有钱教授叫嚣要赚钱的学生,比较有名的就是那个开宝马的和要学生没4000 ...

7 K/ Y/ {/ `  T" ?/ B+ ]8 [7 W- `% [; y* K8 Y$ o0 v  k- a
这种人渣,自以为聪明,他们和角和家伙大一点麋鹿有什么两样?
作者: 老芒    时间: 2011-5-31 22:53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1 B0 v# i1 b6 z6 f2 r8 j6 k" x+ k5 p$ `+ W% Q, c0 P  S8 h
这样的都还能继续保留教职,中国大学教育真没法说。要是俺是校长,直接就清除掉了,影响太坏。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1-6-1 01:35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i% Y% A  F# P$ X# \
8 A7 x& Z6 D3 s/ B
这个话题有意思,你让我想想
作者: 胖卡门    时间: 2011-6-1 17:32
人生忧患识字始!若有来世,我第一选择是做个麻雀,必须做人的话,我希望自己是个山区的文盲。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6-1 21:04
胖卡门 发表于 2011-6-1 03:32
: `; g. j8 x7 b1 f# E5 {9 g8 p人生忧患识字始!若有来世,我第一选择是做个麻雀,必须做人的话,我希望自己是个山区的文盲。 ...

1 `0 p+ |6 A- X: s- s呃,不好不好,少了思考,也少了很多人生乐趣。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6-1 21:05
水风 发表于 2011-5-31 11:35
; i! m, h. B$ q+ R: h回复 晨枫 的帖子
2 j3 S! X' K$ W5 ~( k$ X7 Q
1 H) q9 U3 Y8 k这个话题有意思,你让我想想
. E2 k7 G$ U1 Q4 ]0 e) L
快想快想
作者: 大西洋    时间: 2011-6-17 14:51
是个老帖子了,浏览中看到了,也回上一句。个人觉得读书,或者说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素质,和赚多少钱没太大的关系。有些人很能赚钱,却不一定读了多少书;有些人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却很穷酸。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们相当一部分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关,也做的很好,就是因为有了一定的素质,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如果目不识丁,可所学甚少,能选择的余地就很小了。
作者: syl27    时间: 2011-10-2 23:18
讲的真是透彻,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感觉对于善于自我教育的人来说,学校教育是如虎添翼,当然有用。对不会自我教育的人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反作用。
作者: erha    时间: 2011-10-4 04:28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么是the best, 要么是the rest。所以我老是跟我老婆讲,孩子的教育要抓紧啊。
作者: 龙升    时间: 2011-10-4 11:32
没有一个“好老爸”,为了生存,先要读书;就算有个“好老爸”,为了更好的生存,也要去读书。
作者: 潜恒    时间: 2011-10-9 20:57
女生情况不确定。男生情况,似乎是凡是在兴趣点和利益点,找到交集的人,都算找到满意工作了,倒似乎与来自学校教育,还是自我教育,无大关系?
作者: luda    时间: 2011-10-10 09:49
教育是悲哀的,12年前的教训已经让大佬下决心整顿学校,从那时起物质和物欲开始蚕食知识和学术的殿堂。时至今日,大学生从上学就开始找工作、找房子、找对象,再无理想与精神,再无“激进分子”,皆为良民,天朝和谐。
作者: XYZX    时间: 2011-10-10 10:43
读书让人开心快乐,这就够了。( Q. \- i. @) T1 v
至于经济效益什么的,随缘吧。, S' X; F$ \! e0 V

作者: 胖得妙不可    时间: 2011-10-10 11:29
读书最大的功用:了解别人,了解自己
作者: shenjq    时间: 2011-10-10 17:58
有道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10-10 21:27
XYZX 发表于 2011-10-9 20:43
, E. l- v) y: g$ ^3 N" y读书让人开心快乐,这就够了。
% [) |/ S$ i8 d5 h2 ]至于经济效益什么的,随缘吧。
: i# ^+ l) a3 C4 u& H  d% r0 ^
就是这话。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1-10-10 21:28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1-10-9 21:29
& Q" }5 o/ }9 e! l5 s0 A读书最大的功用:了解别人,了解自己

- d' o! E2 g) ^这话深刻。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