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冷战后半途而废的美国主要作战飞机项目及影响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11-13 11:15
标题: 冷战后半途而废的美国主要作战飞机项目及影响点评
冷战结束是美苏军工科技的巅峰。在今天,除了个别“橱窗展品”,俄罗斯还在吃老本,2020年的红场飞越与1990年看起来没有代差级的差别,只有苏-57编队算一个亮点。美国好一点,但也有大量项目下马和腰斩。这当然是出于美国对冷战后基本形势的判断。美国对俄罗斯滑落到二流强国的判断没有错,但对中国将继续保持落后的判断大错特错,这一错判对现在和可预见将来的美中军事力量对比造成巨大影响。
' B  ]" Z! r" C, ]/ S3 s) c  [* m" F* }6 u2 o4 Q, ]3 V' r- l

" Y7 Y8 S5 v4 ^( |3 N5 p) _' z最早下马的是A-12“复仇者II”1 D$ E6 [" H8 y1 k+ u( G: R3 X

9 n; r7 N+ n$ E1 q8 N! T8 j- Z0 f0 ` 9 c! C' I7 H+ n, J
下马的后果是深远的,一来二去,F-18E在近30年后依然是美国海军的主力
1 {' t5 e" b) O* M
) l; J! t5 N& e  M/ k最早下马的或许是麦道-通用动力A-12“复仇者II”。这是用于替换格鲁曼A-6“入侵者”的舰载重型攻击机,在已经耗资570亿美元后下马,两架原型机还没有达到试飞阶段就进了博物馆。这是几乎纯三角形的高亚音速无尾飞翼,要求与B-2一样高度隐身,采用两台非加力通用电气F414推进,最大起飞重量36287公斤,机内燃油9700公斤,航程1500公里。机内武器挂载量2300公斤,有意思的是,A-12可携带2枚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和2枚AGM-88 HARM反辐射导弹,所以具有自卫空战或者空中偷袭能力,更是具有防空压制能力。' P) e, h& C% O* @

4 E4 ]3 Z  I9 O: i* o3 M/ A很少有人谈起A-12下马的影响。A-12也确实不争气,超时超支得一塌糊涂,难怪被时任国防部长切尼第一个砍了。但A-12下马对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影响之大,无出其右。A-12下马了,A-6和A-7依然要退役,美国海军只有F-18担任对地打击任务了。在差不多同时代,从F-22发展过来、用于替换F-14的NATF也下马了。美国海军把低速发展的F-18大改推上前台,这就是F-18E,一石二鸟,同时担任舰队防空和反舰对地任务。两代F-18对付伊拉克、塞尔维亚都没有问题,但毕竟是隐身时代了,没有隐身打击飞机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美国海军只有接受F-35C作为下一代舰载打击战斗机,此中曲折这里就不重复了。+ @" n2 z: [% h! h) |+ \- `

0 u5 d3 ^. A: O. ~. f% z0 E如果A-12没有下马,美国海军的纠结就要少很多。A-12作为隐身重攻,担任无护航情况下的远程打击、空战伏击、防空压制任务,其隐身和先进的电子系统也可用作ISR任务。最重要的是,A-12的打击能力绝对强于F-35C,这样美国海军就不必纠结于F-18E和F-35C之间谁掩护谁的问题了。在可预见的将来,隐身能力不足的F-18E担任舰队防空还是没问题的,这样美国海军可以腾出手来专注于理想的下一代舰载战斗机。% d3 I0 K2 h7 S  c9 G7 W
5 M! t5 G  x+ q
原计划要求海军采购600架A-12,另加238架陆战队的。A-12原本也是供美国空军使用的,需要400架,用于替换F-111。F-15E在载弹量和航程方面或许够用,但毕竟不是隐身的,电磁攻防能力也不足。对美国空军来说,A-12是补充B-2的理想的中程打击飞机。A-12也大大降低了对F-35A的打击能力的要求,可以更多地向与F-22互补的空优方向倾斜。但在1991年,A-12被看作不必要的奢侈,整个F-35家族也没有可预见的空战压力,这个错误要十年后才体会到,但为时已晚。0 r2 J, ?$ {) @

. i$ o" m7 m5 _, {  j8 _( M/ e
0 |+ A1 r5 R; j0 ^B-2没有下马,但数量极大地缩减了3 O" l$ _* @: Y" n0 U* r

- b1 L& t& l* _& z# F4 R " K& d# ?, O1 v. a- F, d9 f$ ~
由于B-2数量严重不足,B-1和B-52还要充当投放当量的主力0 o4 ^9 `6 l# Q1 `: Q; \, h

; d$ f. U7 i/ S8 _% }1 SB-2没有下马,但数量从原计划的132架降低到20架。说不上B-2是替换B-52的,还是替换B-1的,因为这三种轰炸机各有特长,不易替换。B-52能在翼下携带超长、超重的先进弹药,B-1具有有限隐身和有限超音速低空突防的能力,B-2的特长当然是高度隐身。
7 T! H0 O; T& n3 A" o1 p0 O; Q7 F: w5 l* |# E* f
B-2本来是按照高空隐身突防设计的。距离是隐身最大的战友,高空与地面的距离确保了与地面防空雷达的最近距离。无尾飞翼也是气动效率最高的高空飞行构型,B-2的329公斤/平方米的翼载比F-15C还要低,特别适合在空气稀薄的高空产生足够的升力。但在最后关头,美国空军加入了低空突防的要求,所以原本简洁的倒W形后缘增加了一对锯齿,增加了后缘气动控制面的作用力矩,改善了低空抗阵风能力。最新的B-21据说恢复了B-2原始设计的简洁的倒W构型,在B-21预定部署基地的空域环保评审中,也没有低空训练的要求,这成为B-21恢复高空为主定位的例证,不过这扯远了。, k  L4 E' g# Y3 d% E$ G" z
, {  r* g1 P# w3 z1 C  a
B-2要求深入苏联内陆,搜索和猎杀在铁路或者公路上机动的洲际导弹,所以对全向隐身和脱离体系支援的独立作战要求特别高。作为战略轰炸机,B-2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70.6吨,载弹量18吨,航程11000公里。美国空军宣称,3架B-2在一次出动中,可用携带的大量制导炸弹打垮一个进攻中的装甲师。这是夸口,但B-2的突防能力强,可携带大量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能在一次出击中打击大量目标,这是事实。
" B" t# ~: \1 a, {: B8 G) n7 o) P2 @; K
# X7 i. l9 [4 _4 z8 h对于亚太战场设定,B-2的航程尤其重要。美国在亚太只有有限的基地,日本、韩国、菲律宾的基地都在中国的战役导弹和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之内,越来越难作为有效的出击基地。关岛是最近便而又处于中国现有主流战役打击武器射程之外的主要基地,但也日益受到威胁,不仅有东风26的直接威胁,还有从轰-6K和各种舰艇、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的威胁。接下来就是夏威夷甚至阿拉斯加了,这些基地连B-2都需要空中加油了,再使用战术飞机已经不现实了。, @/ K6 s' s, K0 o& d

, ]7 k( J9 S& w* A5 k( cB-2的突防力和生存力也是战术飞机所不能比拟的。F-35和F-22之间哪个隐身更好还可争论,B-2的隐身远远超过两者,这就不需要争论了。无尾飞翼天生就是全向隐身的。B-1的ALQ-161机载电子战系统在设计时,要求能对所有已知与未知的防空雷达进行探测、识别、分类和定位,并有效压制。由于技术难度太高,最后只做到了前一半,后一半缩水了。B-2的机载电子战系统性能是保密的,但只可能比B-1更上一层楼,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使得B-2适合在高威胁环境里突防攻击和安全返航。6 X6 G! B9 Z1 V# Q

1 A; R2 |3 ?6 [- J* f' C  O) Q5 z对于轰炸机的使用,人们常有误解。尽管战斗机和防空系统已经高度发展,轰炸机不是只能在低威胁环境下使用的。从二战的B-17开始,美国的轰炸机传统就是要能穿透高烈度的防空和拦截,发动打击,然后安全返航。B-52不再能做到的时候,一方面改用空射巡航导弹从防区外发动打击以延续军事意义上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研发B-1,用低空超音速突防。在B-1也不够劲的时候,接着研发B-2,用隐身突防。已有轰炸机突防不再可靠的时候,从来不是单纯用替代手段(如巡航导弹)消极避险,而是研发全新的突防手段,继续保持突防攻击的能力。B-2的突防能力至今依然足够强大。  h5 X/ n. M4 b8 t

8 C- M( s* K6 i' Q& F, {; d美国这种固执的一个原因是出于使用近程打击弹药。突防轰炸机可以突破拦截、抵近打击,这使得打击弹药较轻、较小、成本较低。尽管突防轰炸机的成本高昂,在大量反复出动的情况下,这比大量使用远程的防区外打击弹药的综合成本更低,战争可持续性更高,这是各种计算和战争实践反复证明的。远程弹药也更大更重,同样的起飞重量下能携带的弹药数量更少,同样架次的打击力度相应降低。近程打击弹药还有反应敏捷的优点,在目标富集区隐蔽待命,迅速出手,更加适合打击转瞬即逝的目标。远道而来的远程打击弹药就难以做到这一点。" s3 }( P, a- |$ _% v& f
% M- @3 G; j! r" z' D- }4 l
另一个原因是B-2的核常两用定位。核轰炸机依然是美国核力量三位一体中的一极。核轰炸机在核戒备时可长时间留空,避免在对方第一次打击中损失,这是和核潜艇一样可靠的核反击力量。与核潜艇不同的是,核轰炸机可以在最后投弹前一直保持在最高统帅部的直接指挥之下,可在最后关头改变打击目标和当量,或者召回,这是核潜艇和洲际导弹都无法做到的。; ?- X$ U2 N/ G- ~; O; h9 ~) y+ X

* s; y) ~4 S/ }) \, ]9 H+ g/ J核轰炸机的打击精度也远远超过潜射和陆基洲际导弹,可以抵近核查后再发射,特别适用于敏感目标。与人们的常见认知不同,核大战未必就是互相确保摧毁的大犁地。核弹的威力很大,但依然是有限制的。随着核弹技术的进步,核弹有小型化和战术化的趋势。也就是说,核弹不再只是作为摧毁人口和经济中心的无差别大规模杀伤武器,也不再是地毯式轰炸的简单替代,而是作为超威力攻坚战斗部使用,用于精确打击加固的地下指挥部、山洞机场等特别坚固的点目标。即使用于面目标,也是机场、军港这些需要大量常规战斗部才能摧毁的军事目标。在理论上,任何核打击都可能引起无限升级,导致互相摧毁;在实际上,在确保大规模摧毁的后盾之下,严格控制用于对军事目标的精确核打击是有可能保持在核大战的门槛之下的,至少这是美国新兴的小威力核武器理论。B-2也特别适合这样的战役战术核打击任务。" n# X& P& ]6 j3 Y; _

' P: i: x$ Q6 XB-2也是确保最可靠核打击的手段。导弹精密、复杂,不仅有受到拦截的问题,还有自身可靠性的问题。重力核弹是几乎不可能出故障的,所以美国核武库里还保留大量B61核炸弹。但这需要核轰炸机抵近投弹,这是美国和北约具有核能力的战斗轰炸机的任务。在洲际距离上,这就是B-2的任务了。+ K4 B. U5 P0 Q6 s, }8 n
" J4 t) w& u& n) G/ d7 P$ s
面对中国崛起,与同样“半途而废”的F-22相比,美国空军实际上对没有132架B-2更痛心。美国空军要求有至少175架轰炸机,但实际上以220架更为理想。为此,美国空军在最终退役所有B-1和B-2之后,只有75架换发延寿的B-52了,所以B-21的100架属于“刚需”。如果今天美国空军有132架B-2,即使F-22依然只有187架,亚太作战计划会完全不一样,或许B-21计划也根本没有必要存在了。现在美国空军对B-21的数量特别强调,宁愿降低起飞重量和性能有所缩水也要保证数量,就是出于对大国对抗条件下远程突防打击力量的最高重视。
& d5 h+ Y7 H- y' h0 e' B: s. x. W% [$ `: W! W
这不是说F-22不重要,美国空军对缺少F-22也是痛心的。F-22原计划用来替换F-15,需要采购750架,后来降低到648架,然后是339架,再降低到277架。最后计划提前终止时,数量冻结在187架。750架F-22对美国空军的作战计划影响当然大,但只是在本来派F-15的地方,现在改派F-22。2 U# M! a. Z& F0 m# n& x

) Q+ g6 M5 ]$ U- I! o7 H2 g6 n/ u - E8 O& E/ C; Q; L# ^: p3 n; H
F-22产量的剧减对美国空军是很大的遗憾,不过航程对亚太战场不够用也是一个遗憾
4 P9 e% [4 x1 ~6 j7 z9 ~& L$ L5 y7 Q  e$ G; _) B/ ?
制空权(air superiority或者air dominance)是空权(air power)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夺取制空权后,很多事都好办了,但B-2的作用就在于不需要夺取制空权就能达到打击的目的。首先夺取制空权,然后发挥空地火力,然后层层推进,这种剥洋葱的空中战略对于大国对抗已经不合时宜了。F-22和B-2的诞生就是为了在美苏战争的设定下在苏联上空“同时开花”,由B-2在不夺取制空权的情况下隐身突防,在第一时间就实施纵深打击;同时由F-22在不压制防空和打退空中护卫的情况下就隐身超巡突入,在第一时间就黑虎掏心地打掉预警机等关键空中节点。所以说,磨耗对方战斗机力量只是F-22的副业,不是主业。在决定F-22计划提前结束的2008年,F-15、F-16还足够先进,F-35将延续美国战斗机力量的碾压性优势,187架F-22“够用”了。
: @( t+ u/ g8 l5 U4 P6 K* b/ d8 c' r& t# z. @; m
但在歼-20出现后,情况变了。F-22的技术优势不再,一旦歼-20形成足够数量,有限的F-22就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不出动F-22,F-35的压力更大,F-15、F-16就更困难了。歼-20使得F-22“沦为”F-15的作用,只能与歼-20“拼消耗”,而不再能专心于黑虎掏心,让F-15、F-16干拆房扒灶的力气活了。6 h$ z6 T) j: D5 E1 b/ j$ r
0 C" {' _( `: V6 s. i
B-2数量不足,B-1和B-52缺乏纵深突防的能力,F-35毕竟只是战术飞机,美国空军要对中国大陆目标大规模打击,只有层层剥洋葱了。更多的F-22能加速剥洋葱,但用战术轰炸干本来应该战略轰炸的活是美国空军最不愿意实行的大国对抗策略。. `; z' _9 Q5 I& y( g

% Q6 O9 S1 H! y2 j: v在技术上,F-22是为欧洲战场设计的,航程并不出众。在亚太战场上,直接部署在嘉手纳是讨打,从关岛出动则过度依赖空中加油。美国朝野要求恢复F-22生产的呼声不小,但美国空军并不是主要推手,而是直接推动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除了要在技术上领先歼-20一代之外,很大的原因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航程,才能适合亚太战场的需要。三涵道发动机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自适应(过去称为变循环)技术在亚巡和超巡都达到最优油耗,极大地增加航程。随着中国防空、制空技术的迅速发展,B-2甚至B-21执行突防打击的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压力,某种护航或者开辟通道可能成为必要,就像二战中P-51为B-17护航一样。这需要远远大于F-22的航程。所以F-22数量不足对美国空军是很大的遗憾,但F-22本身也是有遗憾的。
% ]4 V3 X" |! N* ]
0 r: T& c+ j8 M' i5 u8 c3 M5 Q值得提一句的是,P-51为B-17护航只是一个笼统而且容易引起误解的说法。P-51在开始的时候,确实是贴身护航的。但德国空军改用迎面对冲、高速掠袭战术,无视P-51,对B-17打了就跑,在P-51还来不及进入缠斗之前就脱离,对盟军造成很大的困扰。于是,P-51改用B-17机群前方扫清空中威胁的战术,为B-17开路。这也是攻势制空的开始。美国下一代战斗机不会对B-21贴身护航,配合出动的话,也应该是前方扫清的思路。
4 I3 c+ m( J( i
1 G' {) s) }" |2 u 2 W+ O2 `0 X! c: }5 p$ a2 a2 U/ S
KC-46受到冷战结束的影响不是腰斩,更不是下马,而是延迟了15年
. ^' }9 b/ H, P$ q: s5 f8 T0 |" E7 @+ X# W
相对于F-22、B-2、A-12这些引人注目的遗憾,KC-46容易被忽视。美国空军在2002年已经确定租赁100架KC-767,因为贪污案而被迫推翻。2007年再次竞标时,空客-诺斯罗普A330MRTT入选,定型为KC-45,但因为波音抗辩而再次推翻。2011年第三次竟标时,招标书为KC-767量身打造,以至于诺斯罗普和空客拒绝投标,KC-767“自然”入选,定型为KC-46。KC-767在2005年首飞,当年就开始交付意大利空军和日本空自。以此为基础的KC-46竟然阴沟翻船,屡出状况,2015年首飞后,到2019年才开始有条件交付,期间还一度因为各种性能不达标甚至质量问题而被美国空军拒收。
9 E; g) o- ]/ w1 h
- E! g/ r$ n5 ~7 ~$ l( W; EKC-46计划没有腰斩,更没有下马,但把KC-135替换计划推迟了15年。现有KC-135的机龄基本上都比驾驶这些飞机的飞行员的年龄更大,机体和发动机老旧使得战备率越来越难以维持,已经出现“红旗”军演因为缺乏加油机支持而被迫取消演练项目的事情。KC-135还缺乏雷达告警、导弹告警、数据链、战术态势显示、红外压制和雷达箔条等设备,在亚太战场上“裸奔”的风险已经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了,但亚太战场设定比美国空军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依赖加油机。KC-135机队的老化已经严重影响美国空军的作战了。所以美国空军在现有KC-46并没有达标的情况下依然继续接收交付,KC-135实在等不及了。6 h' w. c8 S4 ]; U7 I8 }0 p
3 ?* _4 F- X0 m" B

+ D5 b4 {( w, ^8 Y/ t  {+ H+ h, b# E( b7 \5 f2 c: q
+ }  a% U- n; V4 B; A

' ?6 |$ w, x- A- q) J+ y
, d( q/ K7 W2 T% _8 C% d2 f% t美国陆军下马的计划更多,如“科曼奇”(上)、“十字军战士”(中)、GCV(下)
: A, d8 \) Z8 Z! a2 b! l( N  g4 ^" @; ?5 R/ r
冷战后美国下马的军工项目还有很多。美国陆军的RAH-66“科曼奇”轻型武直1996年就首飞了,在2004年下马后,原计划替换的OH-58D“基俄瓦武士”到2017年1月终于拖不下去,全部退役了。在这期间,替换计划几上几下,当前的“未来武装侦察飞机”(简称FARA)计划是最新的一章,在最后成真之前只能用AH-64“阿帕奇”顶着。原本用“基俄瓦武士”为“阿帕奇”探路、放哨,现在“阿帕奇”自己为自己探路、放哨,不仅浪费,而且在有些场合不适合。好在这些年美国陆军仗打了不少,但没有真的硬仗,对付塔利班,有没有探路、放哨都差不多。美国陆军也不期望与中国坦克大打出手,所以影响不算大。美国陆军还有“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和“地面战斗车”(简称GCV,为“布莱德利”步战换装)计划也下马了,加上半途而废的各种步枪和子弹换装计划。美国海军陆战队则有EFV两栖战斗车计划下马。这些同样由于不期望大国对抗延伸到地面战场而影响不大。
- e6 O$ M) F4 v6 E3 Q% l: `  J3 q: b% z/ F) \4 ~, c
' i$ k2 A0 {; A1 `0 Q
海军方面,“海狼”级只造了3艘: ~9 o6 u4 Z+ f) ]4 Z/ ?: ]

7 P9 h0 U+ [& l" R, R
2 W# \6 r0 w) k“朱姆沃尔特”级也是三艘
7 z2 J% ]! _7 k: _8 H  k4 q
4 i! M" p3 Y; O1 D4 p6 p6 U0 b  p3 o
: [7 c$ Z/ _6 m# F8 Q: g# H濒海战斗舰倒是批量建造了,但同样是个灾难/ d4 V; x8 }6 ^% _& Q( U- u; G
+ E. W2 X! G+ f: I+ J( V0 [
在海军方面,“海狼”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只造了3艘就停产了,不过“弗吉尼亚”级足够给力,影响不大。“朱姆沃尔特”级也是只造了3艘就停产了。这东西的大方向出错,停了也就停了,但舰体、动力(尤其是电力)本来可供下一代巡洋舰作为基础,这是大大增强舰队防空反导反舰的需要,现在也一并停下了。“伯克II”级本来在2012年交付DDG112号之后也停产了,为了补缺,重新投产,在穿靴戴帽成“伯克III”级后继续充门面。濒海战斗舰的悲催故事就不用重复了。与美国陆军不同,美国海军在亚太战场设定里是要打主力的,而美国海军对中国海军的相对实力衰落比美国空军要显著得多,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X7 x- z0 i2 @* x& d6 y$ w9 f3 W. V, A$ m

! o0 |5 w: s) g% U5 u9 @8 r美国海军对中国海军的的相对衰落比美国空军相对于中国空军实际上还要严重( H$ O6 h+ k3 `: q  j. I9 z
; z. l0 i2 \9 ]% V' O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低估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美国经济也在“饱暖思淫欲”中听由实质性竞争力流失而不自省,以至于现在要调动真实实力压制中国崛起都很吃力,竟然要不顾廉耻、自毁规矩地以倾国之力打压华为。这使得美国要补上20年前错判的漏洞愈加艰难。
7 L) `7 T( i' P  D7 E$ e
作者: 李根    时间: 2020-11-13 12:41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 b; M2 N- h* L/ Y9 {! i
9 z6 F; v/ I' j" Y+ m2 h
“傲慢才是。”
% ?* M, u# y5 u* g0 C& F$ Q2 V
$ u; k" e7 L6 P0 h$ y2 r. B* M- ]
作者: asquyd    时间: 2020-11-13 14:59
本帖最后由 asquyd 于 2020-11-13 15:31 编辑
+ U7 |: k( Z) `# F! l  L  O: E1 U- Y4 i! I& ?0 H3 k
中国在2015到2019年间,海军下水的总吨位接近60万,超过了同期美国、南韩、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总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海军。+ g+ \  h1 f* |
+ D& T' F, Z7 z
在九月份的一次讲话中,国防部长艾斯珀提出,把现有舰船数量从296艘提高到355(国会的Mandate)。即使这样,将比当前中国海军也只多五艘。% A; S  D/ I$ c) G; H- s6 z
$ j/ i2 O9 Q3 m: p/ y, U' W
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没有提到每年多出来的舰船要吃掉的几万亿美元从哪里来,而艾斯珀本人,这个星期一已经被特朗普总统一个推特炒掉了。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20-11-13 16:51
大老美的F22/B2/海狼这些造价高得惊人是不是也跟砍得太多有关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11-13 22:48
asquyd 发表于 2020-11-13 00:59+ N0 {8 |4 e  k2 Y( M6 }2 F
中国在2015到2019年间,海军下水的总吨位接近60万,超过了同期美国、南韩、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总和,一 ...
5 O' \, l% e3 e3 @! N
美国海军鼓噪355舰队好多年了,然并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20-11-13 22:48
常挨揍 发表于 2020-11-13 02:51
. H6 L, L9 i% f; H大老美的F22/B2/海狼这些造价高得惊人是不是也跟砍得太多有关
' @6 a. T* B# [2 J
有关系,但这是相辅相成的。不砍的话,总开支更加离谱。
作者: 包子    时间: 2020-11-16 05:21
歼20的性能还是未知数, 对抗F22的还是太乐观。
作者: 赫然    时间: 2020-11-16 06:45
包子 发表于 2020-11-15 16:21& Z5 J: \* D- L( ^6 i" P* V, _
歼20的性能还是未知数, 对抗F22的还是太乐观。
; h/ P% @3 ]& z) M3 p
我估计歼20对F22是谁也看不见谁。。。。都知道在附近,谁也没法定位。。。整个一三岔口。。。。。。
作者: 料理鼠王    时间: 2020-11-16 07:42
包子 发表于 2020-11-16 05:21$ B8 _& D" A# A" X. \
歼20的性能还是未知数, 对抗F22的还是太乐观。

* F$ p1 i" T; }6 d+ XF22,J20,都属于体系作战中的尖刀。适当保留点性能不透明有好处。; _: d2 n; y1 b% J
如果没有体系支持,直接狗斗,估计都不太方便。
作者: 看客    时间: 2020-11-16 09:06
包子 发表于 2020-11-16 05:214 ~) H( w5 b8 i1 g) n9 L: _4 M
歼20的性能还是未知数, 对抗F22的还是太乐观。

- j/ a' c9 r" [% d0 r' K) O- T至少J-20那套EOTS是F-22没有的,多少能在隐身对抗中起点作用吧。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