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 g: }. U3 p3 e# G在机降作战史上,越南战争、苏联阿富汗战争、第一次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是几个典型。* }' T# z1 _ z% G" S B
6 T0 a% v0 ?; q& t# d越南战争是反游击战争,也就是轻步兵之间的战争。在北越正规军参战之后,不乏大规模的轻步兵对战,比如在骑一师的德浪河谷战斗里,美军投入两个营约1000多人的兵力,越军则投入了两个团约2500人的兵力,这是现代战争里少见的大建制轻步兵对轻步兵的战斗了,主要原因是越南战场上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越军也在本质上是步兵,缺乏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能力。但大多数机降战斗还是连营级,不超过几百人,对手也是不超过几百人的游击队。在苏联阿富汗战争中,游击队依然以轻武装为主,苏军机降作战与美军在越南没有原则差别。5 @8 J* L" N# ?: o
) ^+ `' ^& `0 v3 ?- n. i
在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101师执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降蛙跳作战,这是绕过伊军侧翼的迂回作战,但丧失战斗意志的伊军已经在溃退中,第101师除了收拢俘虏和接受投降,并没有多少战斗。第101师也没有全师出动,实际参战的只有一个旅、约2000人。 9 V$ x8 q) `* R+ O! @- X9 k8 n+ }/ R! n& U
美军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再次回到反游击作战,对手回到轻步兵。塔利班吸取历次战争教训,避免大建制行动,所以美军的机降作战再次回到小建制。; Q% M6 Q+ n: F: V% [* ^' I
3 k" i/ d r$ j. h, i9 s& b
历史经验表明了现代机降作战的小建制、突击队化的大方向。6 Z( V* j* [& l; a1 t" T: X$ G8 M6 y
6 w9 W0 |7 B" g3 c5 G不管对手是轻步兵还是轻装甲,机降步兵只宜通过突然、猛烈的短促战斗打垮敌人,而不宜纠缠。这就决定了除特殊情况外,机降步兵在原则上不宜以大建制(比如以旅建制)出动,只能是营连以下的小规模突击队战斗,否则夜长必然梦多。( M6 B. n# s. ~+ i, q8 A
% @1 _0 K' R' F" a9 `3 _4 ^9 }8 i0 Y机降步兵是可以得到战斗轰炸机和武直的火力支援的,还可能得到远程炮兵或者远火的支援。如果这些支援火力是杀伤的主要手段,那更不需要大建制机降步兵了,精干的机降小分队干火力引导如鱼得水。如果机降步兵才是主要杀伤手段,那就回到大建制轻步兵的问题了,自身缺乏足够的战斗力,又缺乏合适的敌人。( s6 r0 \' B2 K,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