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转载桃李堂 - 博弈与合作,展望未来十五年(一) [打印本页]

作者: jerf71    时间: 2019-5-28 00:50
标题: 转载桃李堂 - 博弈与合作,展望未来十五年(一)
本帖最后由 jerf71 于 2019-5-29 22:54 编辑

博弈与合作,展望未来十五年

桃李堂 微信号:ShanShui2049

博弈与合作,展望未来十五年(一)

Original:  桃李堂主人  桃李堂  1 week ago

本篇较长,所以拟分为系列文章。用手机打字不便,就尽量不配图了哈

部分内容可能有点枯燥,先预警一下,以下正文开始。

00---重大节点,二零三五

今年是2019年,再过15年,就是2034年,是2035年的前夜,也是我们建国85周年。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2035年既是对手的重大战略时间节点,也是我们自身的重大战略时间节点。这从两国很多顶层战略规划都命名为“XXXX-2035”,就可略窥一斑。

如同下棋,双方在长期博弈对抗中,到那时已至中盘之末,残局之始,局势渐趋明朗。于是,此前15年间以博弈对抗为主,从这个时间节点后将慢慢转入以合作博弈为主、对抗为辅。(且不论双方的输赢优劣如何,如果一方在这之前还没有突然倒下的话。)

01---重心调整,左右两难

我们不妨先从最激烈的手段--军事行动--说起。

过去一段时间,美国(美军)内部有两种观点在反复博弈。一种观点认为:要从世界范围内收回很大一部分力量,重点聚集于印太地区(印度洋-太平洋),主要就是为了遏制和针对中国的发展崛起。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坚持美军的全球强势存在和主动介入战略,特别是中东等关键地区,因为美国必须保护自身及盟友的全球利益(当然必须是美国优先,为此,盟友可随时用来牺牲)。

以前,美国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等,曾短暂一度能支持其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打赢两场(甚至以上)战争。

所以,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冲突以前并不激烈,反正资源足够。好比对于土豪来说,可以做到在哪上班就在附近买套房、小孩想在哪上学就买相应学区房,那哪里还需要来精心对比选择上班地点和学区学校呢?

但是,随着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和政治实力的相对下滑(请注意是“相对”),现在其内部基本趋于一致认为:时至今日,那种土豪战法,是不可能再重实现了。

这就麻烦了。两个观点,代表了两种不同战略思想,背后是不同集团的战略利益,必然会发生激烈碰撞。

在资源不足,二者只可取其一的情况下,这可真是令美国(美军)左右两难!!!

既不甘放弃其在全球的既得利益,又要重点聚焦于印太以遏制最大的竞争对手。一边是过去,一边是未来,都想要,而资源和力量相对衰弱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办?美国人真的是好纠结好纠结啊。
那么,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呢?美国人为此绞尽了脑汁。

慢慢地,他们发现:还真的有。或者说,是很可能有。

至少有一种办法,是存在很大可能性能够左右兼顾的---那就是把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于军事领域。

这至少会包括:对信息的机器自动处理与理解、无人化武器装备、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辅助决策智能助手(虚拟参谋)、智能博弈对抗与分析预测、人机交流与协作等等等等。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包括军事技术的创新和作战理论的创新。

目前,美国(美军)在极力地进行上述领域的创新探索,正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同时,还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全方位打压主要竞争对手,试图遏制对手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这就是它拼命地打压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和“人工智能2035”等顶层发展战略的本质原因之一。)

02---创新作战,空地一体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美国人曾经也面临过类似的困局,也是通过创新得以突破。

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冷战正酣。

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拥有比北约集团更强大的常规武器力量,对北约各国有两大十分严重的威胁。

一是强大的地面钢铁洪流,及其对西欧各国因广阔陆地接壤产生的直接巨大威胁。在北约士兵看来,那真如洪水猛兽,战时一冲而下,绝望式的无法阻拦。

二是苏联拥有大量射程在500-5000公里范围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所产生的威胁。除美国本土和大洋洲外,北约主要各国全在打击范围之内,战时真如火雨天降,焚城灭世。

先来看大规模地面机械化装甲部队的威胁。

为了对付这个巨大威胁,美国人花费近8年时间,提出和精心打磨了“空地一体作战”创新作战理论。

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空军与陆军的协同作战,创造性地以先期使用空军力量为主。通过空中遮断、空中作战、空对地打击、空中侦察机动等手段,以创新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大幅为陆军赋能---使其如同插上了翅膀和增加了雷神之锤力量。

实施这一创新作战理论,北约武装能够辅助陆军,以空中力量高速机动和集中打击华约的地面机械化装甲力量,形成非对称、非接触式、集中毁伤的作战效果---“我能打到你,你打不到我”,“我站在远处用长臂或扔石头打你,你够不到我”,“天上飞的比地上跑的快”,“从天上快速运送力量和资源,神兵天降,高速机动”等等。

从1982-1983年首次写入美国陆军作战条令以后,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经过不断的打磨优化,1986年又进行了更新,丰富了内涵(当然,还有大量配套的军事技术创新)。

由于冷战结束,苏联和华约集团解体(大国博弈,决定胜负往往在战场之外),该理论并没有能够直接运用到设想中的欧洲战场。

但在多年以后,海湾战争中,美军地面装甲部队在一日之内向前飞速“冒进”150公里,根本不怕把侧翼暴露给对手,就是因为有空中侦察预警和作战力量的大力支持;在该部队突击过程中的正面战场上,通过集中使用大规模武装直升机集群,就一次性地打垮了正面伊军的坦克集群。

这次经典作战行动,把十余万伊军的后路截断,“包了个大饺子”,是空地一体作战的成功应用典范。

研究对手是为了更好地击败对手,正视对手的强大和创新能力也不等同于惧怕对手。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老人家说“战略上要重视敌人,战术上要藐视敌人”,其理同也。

03---中导条约,自废武功

再来看第二大威胁---导弹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空地一体作战的巨大软肋就在于此。

设想,北约空中力量正在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可飞起来却落不下去了---对手铺天盖地的导弹将会把机场和跑道催毁殆尽---空地一体作战,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于是,几乎在同一期间,美国人想尽办法,忽悠苏联签了《中导条约》(就是前段时间特老头退出的,后来又放风想半忽悠半强迫拉中国参与,进行中美俄三方重新谈判的那个条约)。

条约的全称是《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于1987年12月签署,1988年生效,双方将全面销毁和彻底禁止射程从500到5000公里的导弹。

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条约,美国人开始甚至更加不想签,而是后来在北约盟友的压力下,才被迫和苏联谈判签署的。

堂主却倾向于对此有不同看法,个人认为那很可能是美国人非常成功的一次战略欺骗。

我们可以稍微深入想想,美国在北约的强势地位,类似于苏联在华约内部的强势。只是苏联的强势更粗鲁更直接,美国更多一点面纱和隐藏在背后的控制罢了。我们可以对比赫鲁晓夫、里根和特老头,就可以体味其中的微妙差别。

所以美国人很可能只是故意表现出似乎屈服于北约盟友压力罢了,以此引苏联上沟。

从表面上看,苏联的“得”在于:签署条约之前,部署在欧洲地区美国盟友国家的中程导弹,可以覆盖大部分苏联领土,而苏联的同类武器却无法打击美国本土;签署之后,这种威胁消失,取得与美国的同等态势。

美国的“得”在于:签署条约之前,苏联的导弹对欧洲盟友构成直接威胁,且数量和种类远超己方;签署之后,这一威胁消失。

但往深层次看,美国本土被两个大洋远隔于其主要对手,从“防御”角度说,对苏联的中程导弹无感;从“进攻”角度说,就算它把大量中程导弹部署在本土,也缺乏有实际意义的打击目标,除非它想打击加拿大或墨西哥等美洲大陆国家。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签署中导条约,更本质的“得”是自身减负,减少了对一大类自身无用武器装备的研制部署和维护,也减少了来自欧洲盟友的安保压力。但对于苏联来说,就无异于是自废武功。

尤为关键的是,这帮助北约弥补了“空地一体作战”的最大破绽。

进入20世纪末,美国逐渐发现,中国已经成为其最大竞争对手。于是,类似于当年针对苏联和华约,美国(美军)也对中国进行深入剖析,为中国“量身打造”了一套创新作战理论,那就是---“空海一体战”。



作者: 齐若散    时间: 2019-5-28 01:12
差点以为校长藏在倒数第二行里。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9-5-28 08:09
齐若散 发表于 2019-5-28 01:12
差点以为校长藏在倒数第二行里。

副校长如此关心校长。
作者: 齐若散    时间: 2019-5-28 10:05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5-28 08:09
副校长如此关心校长。

互相监督
作者: 雨楼    时间: 2019-5-28 13:21
诶,能先出个精华浓缩版不?
作者: jerf71    时间: 2019-5-29 23:09
齐若散 发表于 2019-5-28 01:12
差点以为校长藏在倒数第二行里。

现在才可以发帖,让你久等了。不好意思。
作者: 齐若散    时间: 2019-5-29 23:51
jerf71 发表于 2019-5-29 23:09
现在才可以发帖,让你久等了。不好意思。

你这补充发帖,我原来回帖说校长藏在倒数第二行就不正确了。

看了你补充的其余部分,作者有想法和见地。其实,美国的战略一直持续着,不管是针对苏联还是中国,甚至还有其它国家,只是在某种国际形势下在某位做总统情况下这些或那些战略意图不明显而已。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