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回乡偶记2019(2)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5-6 01:10
标题: 回乡偶记2019(2)
很多博物馆则免费开放,有带孩子来看的,大概熏陶为主,因为听他们的对话,大人、小孩都看不懂。上海博物馆应该是国内最好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与国博、南博、陕博等各有千秋,号称中国文物半壁江山,估计老底子很多来自当年豪商富贾的收藏。每次看到商周的青铜器,都要赞叹一番。但上博的强项可能在于书画金石。厉害之处在于,不管名家多大名气,作品只有一幅。吴昌硕、董其昌、虚谷、郑燮等不可能只有一幅收藏,估计馆藏有好多都是不放出来的,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轮换展品的。对了,这里免费开放,但每天只放8000人。周末或者节假日要来的话,还是早上一开馆就来保险点,否则难说是不是会吃闭门羹。


上博门前的瑞兽是人们所熟悉的


上博中庭


明式家具比清式更简洁、明快、优美,是中国家具的顶峰






特别喜欢虚谷的这个条幅


这应该是董其昌的字?



文征明的顶上这一横很风骚


赵之谦的金石


吴昌硕的金石


景德镇的红瓷

上海历史博物馆是新开放的。原来就有历史博物馆,在河南路金陵路的中汇大厦。这是当年杜月笙的中汇银行,解放后被陈毅指定为上海博物馆。那时和上海自然博物馆分工,这里是上海历史博物馆,但也直接成为上海博物馆。这里的收藏在90年代中搬迁到人民广场现址,中汇大厦败落了。

现在的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从原上海图书馆(再早是跑马场)改建的。旁边就是当年的上海美术馆,现在作为上海革命博物馆合并了。美术馆当年进去过,但上海图书馆从来没有进去过,当年是要单位介绍信才能进去的。

必须说,上历博可能是国内做得最好的城市历史博物馆,充分体现了上海不长但颇为深厚的城市历史底蕴和上海人对自己城市的骄傲。

建筑改建和现代化做得很好,既复合现代需要,又保持了Art Deco的风貌。展品很动脑筋,声光展示精细多了,尤其是古代部分,全无早年一些地方的粗糙。看到沪、申、上海的来源。有些听说过,有些还是第一次知道。


老上图从来没有进去过,现在改为上历博,才有机会进去


这是汇丰银行门口的狮子原物




内部改建得很成功,既符合现代需要,也保留了Art Deco的风韵


上海周边的远古遗迹意想不到地繁多


良渚文化竟然与苏美尔文化同时代


毕竟是江南,明清进士很多


陆深是明朝进士,很喜欢他的书法,陆家嘴以他家族命名


鸦片战争之前,老上海是有城墙和城楼的


美租界界碑


英租界契约和地图


工部局巡捕房遗物


殖民地时代上海外资分布


洋油



天晓得的典故


南洋大学(后交大)校志


这本奇书是洋泾浜英文大全,可惜光线太暗,拍糊了,读读很有意思,大笑不止


老丈母娘是这里毕业的,她当年班上圣经背诵第一



老爸教书处的遗物


老上海规划图


30年代上海有钱人的家具,左面的老式无线电看着特别有感



老外公的二哥是良友的创始人之一,自己曾经是良友的最后总编


这美术字体好看,要知道,这是没有现代字库的时代,美术字都是自己设计的


这样的华生电扇很多老上海都熟悉,老外公就有一个,我小时候还用过

有意思的是,上海周边的历史出人意料地长,良渚文化竟然是与苏美尔、古埃及早王朝和古印度哈拉帕文明同时代的!近代部分说到徐光启,他和利玛窦的合作真是划时代的。利玛窦的世界地图真是只有赞叹,这些耶稣会教士真是中世纪文明最高水平的承载者。

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展品。作为沪上最老资格的中学,徐汇中学还叫徐汇公学时用过的天文和化学教具是展品的一部分,估计是从老徐汇的老图书馆里搜出来的,不知道老爸当年是否看到过这些东西。那是很欧式的图书馆,黑乎乎的两层高木头书架,要梯子爬上去的,不知道现在是否对学生开放。

还看到良友画报。老外公当年是良友最后一任总编,他跟我说起过很多良友时代的事情。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良友画报的真品。

这里也离老上海传统餐饮的集中地不远,功德林、王家沙、德大都在几步路的地方。功德林是素斋,据说风头过去了,现在吃素不流行了,生意不怎么样。德大原来在靠外滩的中央商场外。中央商场是旧上海一个很独特的地方,不仅仅是旧货市场,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有,后来成为淘电子元器件的地方。那里现在大拆大建,中央商场早没了,德大也搬到现在的地方。


德大二楼,作为星期六中午来说,人不算太多


老三样必不可少。若问那罗宋汤怎么少了一点?呃,吃了一半了

走进去,一楼满座,二楼还有地方。一翻菜谱,老三样还在,就是它了:沙拉、罗宋汤、炸猪排。这些上海人心目中的“正宗西餐”很是把我带进坑里。早年刚到加拿大的时候,自以为见识过西餐,但洋人朋友愣是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比划了半天,才弄明白,这些其实是海派西餐,都有欧洲老根,但远不是典型西餐。但这不要紧,回忆的味道总是最好的,来这里不是为了正宗,是为了回忆。但大概期望太高,好像没有记忆中的好吃了,但老味道还在。

后来有机会王家沙也去了一次。老上海的各式点心俱全,但国营做派有得到完美保留。服务员爱理不理的,伺候你是今天你好运,你就忍着点吧。在沪上已经很少这样的体验了。不过萝卜丝和苔条蟹壳黄还是很赞的。

后来还有机会到老正兴,马兰头豆干丁、红烧划水、草头圈子……这些只有在上海才能吃到。啊,家乡的味道。

在人民公园,见识了相亲角。我以为有个百八十人也就差不多了,没想到浩浩荡荡排出好大的几条长蛇阵,人头攒动,貌似至少千把人的样子。有在树上、架子上贴纸的,但大多数在地上支个雨伞,伞面上贴纸。有些伞看起来已经很破旧了,大概在相亲角的日子不短了。好多条件都很高大上,看架势,非白富美都免谈了,动不动外企主管、年薪25万、有房三套,劳动人民真是没法活了,连相亲角都没有一席之地了。看起来好像剩女比剩男多哈。有一个描述“丰满苗条”,大乐。

主力是80后,但也看到有60后的,甚至一个55的。老东西还不安分,不老实在家呆着,来凑什么热闹?














相亲角久闻不如一见


看上对眼的了,来来来,赶紧加微信






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


这就是那个“丰满苗条”的,那个“净”应该指身高净高度吧?很仔细,还特意标出25万是税后






还有海外角

有些描述写清楚了,人就在现场,但雨伞边上没人。可能在附近暗中观察,要么手机联系,要么看中了再出来打招呼。一些父母大概对上眼了,当场摸出手机就比划上了,我家儿子如何如何,你家女儿如何如何,照片、视频、短信、微信一起上,感觉就像《大宅门》里白景琦在药材市场跟人袖笼里讨价还价的味道。旁边一大堆人围着看,不知道是在看热闹,还是在掂量自己拿号排队的机会。

这里还有海外角。第一波留学生大多在国内结婚后再出国,没有这个问题。第二波时海留海龟还热乎着,谈婚论嫁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第三波看来小留圈子小,谈婚论嫁都成问题了。好玩的是,停下来看看信息的时候,竟然一个大妈满脸笑容地前来搭话,赶紧逃之夭夭。

作者: 无言    时间: 2019-5-6 02:45
大叔莫跑
作者: holycow    时间: 2019-5-6 04:42
大叔哪里跑
作者: 李根    时间: 2019-5-6 05:35
大叔莫跑


作者: 舒拔    时间: 2019-5-6 05:42
大叔我来了
作者: 老马丁    时间: 2019-5-6 05:47
大叔加个微信再跑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9-5-6 05:56
大叔留个微信吧!
作者: togo    时间: 2019-5-6 10:38
大叔你要的丰满苗条的我这儿有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9-5-6 14:01
满屏的大叔别走,这是爱坛还是那啥子XX院啊

其他的帖子里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女神仙,看见大叔就原形毕露,这个帖子以后就算是爱坛的盘丝洞了吧
作者: smileREGENT    时间: 2019-5-6 16:49
先在盘丝洞里占个位置,坐观斯基大战各路男女神仙、妖怪
作者: jellobean    时间: 2019-5-6 21:46
晨大回乡成了一道风景
作者: johnsonjian    时间: 2019-5-7 18:05
那张旧上海的规划图上的序绿色是公园、绿地?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9-5-7 22:01
johnsonjian 发表于 2019-5-7 04:05
那张旧上海的规划图上的序绿色是公园、绿地?

那时绿地、公园好像没有分别?
作者: 我心安处    时间: 2019-5-9 04:23
哈哈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