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说起 [打印本页]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4 12:11
标题: 从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说起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2-6-3 22:13 编辑 / ~5 ^8 `& q2 U5 u( y8 A

% V; m1 [7 N3 D) L9 K; o今天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周年的庆典,伦敦泰晤士河上热闹得很,百舸争流。连敦克尔克大撤退时的老船和当年的老兵都拉出来了,英国人搞庆典真是有一套。女王为首的王室乘坐一艘“皇家驳船”沿泰晤士河到塔桥检阅市容,然后掉头检阅船队,一切都弄得很盛大,但实际上很俭省。女王的船就是一艘平常驳船改装的,在维多利亚时代这是不可想象的。不过看了这张《卫报》上女王登基60年(1952年到2012年)来英国的对比,就没什么不可想象的了。
" P& [, c" W6 Z/ O0 @4 S7 `$ r8 f  x

9 ^3 k& {9 H( B; `6 `5 _
4 _8 |+ R' Y4 [1 ]# X% Q这里是一些对比:
8 E( L  ~! `7 W
0 m% v; z# @1 V活到100岁的人数:1952年:男1/12,女1/7;2011年:男1/4,女1/3
" f8 B2 [& e1 P/ T1 r; B4 o. A人均寿命:1952年:男66岁,女72岁;2011年:男77岁,女81.3岁( ^" J9 W; s1 i7 \, I
人口:1952年:5050万;2012年:6310万
3 [5 M! D6 A! ~7 w; `% e政府:1952:首相是丘吉尔,公务员97.2万;2012年:首相是卡梅伦,公务员49.8万/ E2 Q2 Y3 E9 d: k+ O
汽车保有量:1952年:300万辆;2012年:3126万辆4 B% e9 V! q1 N, h
政府开支:1952年:健康9%,教育7%,国防25%,福利17%,其他42%;2012年:健康18%,教育13%,国防5%,福利26%,其他38%# x" S$ ]2 `' G& C: L* Z. o) G
失业人数:1952年:37.9万;2012年:265万
* }2 E, U: q0 W/ K邮票价格:1952年:2d(相当于现在19p);2012年:60p
8 i( e$ c( ~/ x4 pGDP:1952年:2770亿英镑;2012年:15610亿英镑
9 s! s& D/ @/ O7 n% d电视机普及率:1952年:30%;2012年:99%# x0 W/ z8 m9 H3 G/ Z" e
人均收入:1952年:7500英镑;2012年:24700英镑% k: y, o; b! T( d2 Q
最高个税税率:1952年:97.5%;2012年:50%/ {9 g0 ]6 ^/ v# @: x
外国出生的英国人:1951年统计:211万8600人相当于总人口的4.2%;2010年统计:735万4000人,相当于总人口的11.9%
* v0 C9 s2 ?2 U& N3 J% a新建房屋:1952年:20万9000栋,其中16万5000栋是地方政府兴建的;2012年:13万1060栋,其中3000栋是地方政府兴建的
6 o- v9 T% C* v+ R! o! U加入工会的比例:2952年44.9%,800万人;2012年:26%,640万人
* T3 r3 F7 X8 m* c0 @; o军队:1952年:87万1700人,在朝鲜、肯尼亚、埃及和马来亚作战;2012年:17万零10人,在阿富汗作战
, A( s! P; F! d7 D2 r0 a8 ?3 d核武器:1952年:1件;2012年:225件
3 B, N+ K, b( ~* f/ l+ Z+ ]结婚年龄:1952年:男26.5岁,女24.2岁;2009年:男36.2岁,女30岁
! q# Z0 N: |  H; @婚姻:1952年:结婚34万9308对,离婚3万3922对;2009年:结婚23万1490对,离婚11万9589对* `3 W: ?  t7 G4 @6 _
日报销售:1952年:1692万份;2012年:900万份1 l$ r6 w$ K) e  e5 M8 e! q' I
卫报价格:1952年:3d(相当于现在29p);2012年:1.2英镑9 V& A0 f1 B5 e8 n
7 O; l% Y5 T2 \3 M% K. r3 Q
中间的地图上字太小,这是放大的
* b, P4 ]' d, U1 q; Z  |3 T$ }9 \* J% c' b( ~$ X1 l
: B* X: h8 b, U  A- y
& x" D6 i1 U. D
这是1952年以来英国丢失和残存的海外领地,任何英国人看了都会辛酸的。这已经从大英帝国顶峰退缩很多了,维多利亚女王要是看见这个大英帝国会不认识的。
8 K. C4 n! w( B- P' M# I" ^2 o$ z/ J/ z$ R
英国的萎缩是显然的。这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今天的登基60周年庆典是一个微妙的提醒,因为如果是维多利亚女王在搞庆典,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F3 D4 U! S& W' w/ B) U; X9 }1 A! S. {; q( C
0 k, O: y: Q$ N

1 l2 C$ _- @9 y, b( R1 Q而不是这个样子的9 [: m5 _# P7 \
3 E. i/ j& `# H6 W9 a# X+ x! x# t5 W
5 x# J) y/ l6 _( K) G* T8 X

- }8 r* j: m/ Z/ r0 U& N8 b不过在庆典结尾的时候,还是来了一段……个人选为代表英国民族性格的音乐:Elgar的Pomp and Circumstances,和庆典非常贴切,也追忆过去的辉煌
( [5 d' p! O* o. @' Ghttp://www.youtube.com/watch?v=vGJXH8XVRQA
0 Z$ U. b* x$ ~3 `2 T1 J9 Q" U8 \9 O! Q
不过女王60周年登基庆典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中国搞国庆60周年大典的时候,光顾了追求气派,忽略了举国同庆,要庆也是官样文章,和老百姓不搭界。女王60周年登基庆典不光在泰晤士河上,还在各地的公园里,大家兴高采烈地欢庆,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这才是普天同庆。国庆是大家的事情,不是光有国威军威就足够的。但这是题外话了。
作者: skylark    时间: 2012-6-4 13:40
最后一张现在的船,很亲民,感觉很朴实亲切,挺好的,不过看了你的对比图,再看它,就觉得有些好玩。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2-6-4 14:53
俺估计09年是想举国同庆来着,不过最后整成这个样子,也~~~~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4 16:04
维多利亚女王搞不了那种大舰队,那个是乔治五世时代的。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4 16:05
没戏。这种有钱搞庆典没钱造的军舰事情也就是免煮国家搞搞。要是中国搞,还不让南方系骂死?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4 16:09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6-4 14:53
* M, N3 ?! w# j3 g' @7 g俺估计09年是想举国同庆来着,不过最后整成这个样子,也~~~~

2 I  E" N  t7 H  l2 Q; P% ^“HK已归TG,白金汉又搭天棚”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2-6-4 18:45
一个大帝国终于退缩回三岛,像个迟暮老妇,只剩回忆。
作者: 青原漫步    时间: 2012-6-4 19:54
数字涵盖一切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4 21:01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6-4 02:04 0 @( ~; F5 Z; Y6 T% l5 f4 j2 T
维多利亚女王搞不了那种大舰队,那个是乔治五世时代的。
: t5 c/ c2 d( H3 @+ _! S
这张照片是乔治五世时代的,1916年,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舰队规模应该是有那么大的。记得清朝都派军舰去助兴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4 21:03
skylark 发表于 2012-6-3 23:40 ; r5 A  n1 r: I
最后一张现在的船,很亲民,感觉很朴实亲切,挺好的,不过看了你的对比图,再看它,就觉得有些好玩。 ...
' e1 x& V. H0 p* A
亲民是亲民了,政治也正确,这些船出动都是民间募捐自己组织的,没有用政府投资,当然政府维持治安、封锁水道这些就不算了。但我想英国人要是有选择,还是会选舰队的。
作者: skylark    时间: 2012-6-4 21:11
晨枫 发表于 2012-6-4 21:03
/ x' |6 Q& L; c4 \$ _. h4 H亲民是亲民了,政治也正确,这些船出动都是民间募捐自己组织的,没有用政府投资,当然政府维持治安、封锁 ...
9 R, `& Y  Z# p( x
我喜欢朴实,不爱面子的政府。想起一句话:有里子的,不爱面子。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4 21:17
skylark 发表于 2012-6-4 07:11
- _3 G% k0 U/ W: ], n我喜欢朴实,不爱面子的政府。想起一句话:有里子的,不爱面子。

! E, F5 d7 r' {5 {但你听听最后英国人的Pomps and Circumstances,就知道英国其实也爱面子,只是现在想爱不容易了。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2-6-4 22:22
黄河刚刚发了一贴。其中有登基的时候的阅舰式。" _! J# L2 [8 c; m4 j" ^* l
1 i: _2 W  R1 I; W; Q

  @" |  e# y* j- l
/ S% U- B+ k! T# V/ l9 t差别也很大:1 L8 j- s0 |5 `4 ~: e" Z% B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2-6-4 22:36
赫然 发表于 2012-6-4 09:22 # x# K& W$ Z" g, \
黄河刚刚发了一贴。其中有登基的时候的阅舰式。
6 |- J$ [( X+ ?$ ]. T
并非不爱摆谱 -- 而是再也摆不起那个谱了。。。 % \9 X. A2 f: R+ x" `9 E
3 L* r# Z# ~$ }0 h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2-6-4 22:39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6-4 09:36 & Z9 E) s! F5 q
并非不爱摆谱 -- 而是再也摆不起那个谱了。。。

  t4 R" T  j2 R: y3 E3 d4 f
% s1 @( H' ~/ ~; }" d8 m; L7 c3 M+ V; `% {+ |9 P, N
帝国不行了。
4 T+ s4 F. j# q1 p
6 q7 j* i3 A. [' L明显是制度问题么。/ E9 I0 l# e. C8 b; n5 `6 q. x1 G

! p: {& {4 t( q1 w咦,咋没人要他们民主涅??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2-6-4 23:01
赫然 发表于 2012-6-4 09:39 5 s$ h! s) L* s% ]
帝国不行了。
2 \5 M! q  @7 x2 r
; h1 e! a! N5 f. P明显是制度问题么。
& r( r2 Y: W3 B+ v
卡中堂力排众议(胖卡下去,没说你),设立江南制造局、招商局等,帝国中兴有望哩。。。 8 T# ?/ F0 s# P3 M9 O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2-6-4 23:10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6-4 10:01 ' V& a2 F: v# g3 a
卡中堂力排众议(胖卡下去,没说你),设立江南制造局、招商局等,帝国中兴有望哩。。。 / ]  h5 }1 c' {+ s
...

# C! o1 C% B8 x( Y6 A要小心袁大头还有拆铁路的愚民们!# @$ d  H0 E4 g" T& s

* |9 R% K( w6 U* @" ^2 Y7 R. v  H8 b(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夺取胜利果实的必然是炮党!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4 23:34
不打不相识 发表于 2012-6-4 18:45 1 X# q/ n5 H6 S; S; g' N
一个大帝国终于退缩回三岛,像个迟暮老妇,只剩回忆。

! l6 s6 i- ~/ u7 Z. a回到了本来应该的样子,就像蒙古一样。
作者: 猫元帅    时间: 2012-6-4 23:42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漫画。一只狮子坐在英式酒馆的吧台边,一手扶着啤酒,另一手撑着脑袋悲悲切切的发牢骚:“先是大英帝国威风不再,后是戴妃离婚,现在,他们又不让我吃牛肉……”8 m, R' U' N$ z; ?: l' `8 p+ q

$ U( E, J% N6 P& I5 ]) E3 v当年疯牛病时代的。那时的中国好像是最惨的时候。看大英帝国还是二号明灯呢。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2-6-5 00:13
赫然 发表于 2012-6-4 22:22 4 K1 V5 g7 V/ W3 |( ^+ V2 o9 M, [
黄河刚刚发了一贴。其中有登基的时候的阅舰式。
8 v2 `4 N* F1 Y) P: {+ m7 C
这个对比。。。上面那幅是草原雄狮,下面这幅就是Hello Kitty了~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2-6-5 00:33
晨池 发表于 2012-6-4 11:13 0 {# @+ `4 F1 u  _
这个对比。。。上面那幅是草原雄狮,下面这幅就是Hello Kitty了~

! F9 w6 X" `8 X0 Yhello Kitty。。。hello Kitty。。。hello Kitty。。。3 `7 }# W$ d6 \! ?' C8 u
这个比喻太妙了。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6-5 01:40
花无百日红,英国算不错了。9 n2 Z1 F0 S6 M. i+ {" C0 Y

" d8 D, V5 p9 X% \+ k好歹也横行了世界几百年,把自己的文化输出世界,对人类文明有巨大影响,衰落得也算温和体面,前无古人,后面的强权象苏联是死得很难看的,不知道美国怎样。
作者: 锦候    时间: 2012-6-5 06:48
赫然 发表于 2012-6-4 22:39
: e8 F: J& e# A: y' T( \; a帝国不行了。
+ q2 H& j( c) ~$ I2 b2 H1 Z, V
  }" [. }' `5 P8 o+ \4 T明显是制度问题么。

6 h% C' R* t; Y9 ?: j4 {你邪恶了。
作者: 不打不相识    时间: 2012-6-5 07:53
赫然 发表于 2012-6-4 22:22 ) J2 h0 ?: ]6 j/ c, c$ R
黄河刚刚发了一贴。其中有登基的时候的阅舰式。

5 B1 |, j2 K# h; C# G看上图,即使最愤世嫉俗的英国佬也会激情澎湃。看下图,五便士党也会垂头丧气。
作者: 雪个    时间: 2012-6-5 09:02
活到100岁的人数:1952年:男1/12,女1/7
6 T8 F! E$ Q/ t% d) e$ E: Z8 q
' y  b% n7 i7 c# _# k) h* }
什么意思?12分之一的男人活到100岁?不可能啊。。。
作者: 晨池    时间: 2012-6-5 09:35
雪个 发表于 2012-6-5 09:02
' |" C' \0 `' C2 J. b8 A  Y; C什么意思?12分之一的男人活到100岁?不可能啊。。。
1 G; L2 Z+ Z+ k0 e. G1 V. W9 n8 U2 k. V
看到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很疑惑,但是忘记问了,就算是预期寿命也不至于这么长吧
作者: 赫然    时间: 2012-6-5 12:07
锦候 发表于 2012-6-4 17:48 2 X' S1 L+ _2 m0 w. V
你邪恶了。
( y7 n) T1 F9 J: L% l
说真的,其实英国制度问题真的还不很严重(不然撑不到现在)。客观条件太受限制了,人口国土都不够。
& E% T2 w  k+ Z
8 u/ f4 Z7 u! l0 [  @0 ]* e要是当年一举迁都boston,就没有美国加拿大什么事了。英国独霸北美应该是做的到的。这要非凡的眼光。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5 12:53
雪个 发表于 2012-6-4 19:02 $ D: B" `# X  s- q5 Y
什么意思?12分之一的男人活到100岁?不可能啊。。。

4 u  R* B- U4 D0 v这个我也有疑问。
作者: 横渡大江俺老驴    时间: 2012-6-5 15:21
这个,不搞阅舰式是有原因地,而且是惨痛的原因
3 P2 V* D9 j+ Z
, H" ?# G; s( v% d* y话说上回搞特拉法加200周年几年,好死不死公鸡国派来参加的“戴高乐”号航母,是所有舰船里最大的。再想想牛牛自己那个尚处于虚线状态的航妈。。。。。。。
% U" o2 D; k3 ^: r
, {% y6 r3 W0 |( u$ J2 Z; p所以,这回怎么可能再搞阅舰式呢?就不怕咱PLAN把个前“瓦良格”派去?没准还会命名叫做“香港”号!你到底是想祝贺呢还是想祝贺呢还是想祝贺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5 20:40
横渡大江俺老驴 发表于 2012-6-5 01:21
) q0 h0 p3 C* k/ `- t  H- J这个,不搞阅舰式是有原因地,而且是惨痛的原因。) ?4 o& q8 u  j: D; ?

* u$ Z0 D1 A8 X; u) j; a6 \话说上回搞特拉法加200周年几年,好死不死公鸡国 ...
8 X6 F, ~6 Q. c' ~
要真是弄一个“香港”号过去,那就太好玩了!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2-6-5 23:41
晨枫 发表于 2012-6-5 07:40 ) }# t3 p9 o$ g9 c8 o) G$ Z
要真是弄一个“香港”号过去,那就太好玩了!

1 L- |% B2 g/ p2 }+ n# T! y# p《台风今晚登陆》里的中国航母叫“虎门”号,也不错。。。
作者: 李禾平    时间: 2012-6-6 07:59
说啥?4天假期,下了3天的雨。。。。。。。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6 08:58
李禾平 发表于 2012-6-5 17:59 . n+ Y6 F. `" r  J/ }/ H9 p
说啥?4天假期,下了3天的雨。。。。。。。

, C9 Z6 s9 l; \1 y6 D% C9 e, C. |
+ y- N/ y+ k% F9 M( e3 a( w你去挤热闹了吗?看电视上,雨下得还挺大。
作者: 史鉴    时间: 2012-6-6 09:40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6-5 01:40 2 `2 q) B% [$ N: `( s0 i9 u
花无百日红,英国算不错了。3 s& t* r9 k# }- o# E* |$ Z

! a9 V3 E" r# I. M! G0 c; c" W2 I7 L好歹也横行了世界几百年,把自己的文化输出世界,对人类文明有巨大影响,衰落 ...

6 s% ^) T$ E& A别忘了我大清,死得比苏联难看多了。英国现在这个寒酸样子,未必不是百姓之福。
作者: 糊里糊涂    时间: 2012-6-6 11:15
史鉴 发表于 2012-6-6 09:40 , j6 i1 }1 F7 |
别忘了我大清,死得比苏联难看多了。英国现在这个寒酸样子,未必不是百姓之福。 ...
# I: {1 T% B+ G
我大清也就是地区强权,而且活着的时候也不行啊,四万万清国奴,看着挺多,打败仗就不说了,对人类文明可以说毫无贡献,同时期的日本还搞出过k线图传播世界呢。% P+ {( c( k! P$ Z* i0 h. T1 {/ Z

2 X& @' X' w$ D+ z/ Y/ k
作者: 贪玩的风筝    时间: 2012-6-6 11:59
横渡大江俺老驴 发表于 2012-6-5 15:21
$ Z' Y' @: h0 w& Y# w$ ?这个,不搞阅舰式是有原因地,而且是惨痛的原因。
! b$ [1 t3 E. }4 _8 R/ {# v. d' X3 A  z* |, P# `
话说上回搞特拉法加200周年几年,好死不死公鸡国 ...
! L0 Z9 T" o. y3 m3 N5 }! J" N
哈哈哈,公鸡国啊,哈哈哈,这还是耿耿于怀啊
作者: lucase    时间: 2012-6-6 22:27
这个曲子在英国之外,现在也就是大学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上才用了吧。。。。话说为什么在西方只有英语国家有学位袍呢?我问了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的同学,他们都没听说过学位袍的事。。。。悲催了,还想毕业的时候穿身学位袍照相呢。。。。。。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6 22:31
lucase 发表于 2012-6-6 08:27 , @; h* |" T6 ^& |1 Y  ?
这个曲子在英国之外,现在也就是大学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上才用了吧。。。。话说为什么在西方只有英语国家有学 ...
' ^. I. ^) f) l) ~' @# }
英语国家会来事呗。
作者: lucase    时间: 2012-6-6 22:59
晨枫 发表于 2012-6-6 22:31 ( I' E7 I# H4 s
英语国家会来事呗。

7 u7 @* M1 \) y6 O+ O要不去美国交换的时候,在那边买身带回来算了。。。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6 23:13
lucase 发表于 2012-6-6 08:59
" w0 u+ _% x% n6 x" q要不去美国交换的时候,在那边买身带回来算了。。。

5 u% \( T" C0 s这东西大概是有卖的,不过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买。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毕业的时候租的。就一黑布袍子,实在想要,找一裁缝剪一刀就行啦,没有技术含量的。
作者: lucase    时间: 2012-6-6 23:17
晨枫 发表于 2012-6-6 23:13 ( M7 @+ P0 m. I$ V9 h
这东西大概是有卖的,不过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买。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毕业的时候租的。就一黑布袍子,实在想 ...
6 s+ }3 D3 b& J7 c* a4 x
呵呵,没有么,就看着眼热。前几天看见这边学生毕业,还有小姑娘打扮成Hello Ketty 上去领学位证的。。。。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6 23:24
lucase 发表于 2012-6-6 09:17 * ]. K/ z& n2 {$ r, A6 ]
呵呵,没有么,就看着眼热。前几天看见这边学生毕业,还有小姑娘打扮成Hello Ketty 上去领学位证的。。。 ...
" H$ ^- @9 ]7 [: r
还好不是playboy bunny啦!
作者: 老兵帅客    时间: 2012-6-7 00:13
skylark 发表于 2012-6-4 08:11 3 P  Y' {, o/ J- Z
我喜欢朴实,不爱面子的政府。想起一句话:有里子的,不爱面子。

1 T4 Y8 {, n) d4 I6 D看来1914年的英国政府一定不是,而且现在的美国政府也一定不是,而西班牙政府早就是了,为什么捏?
作者: lucase    时间: 2012-6-7 02:40
晨枫 发表于 2012-6-6 23:24
+ [- ]" a* b( |. {1 o" k还好不是playboy bunny啦!
3 O. ?. ]7 X: i' ]- z' Y0 x
真打扮成那样,估计台上那些老瘪犊子,眼珠子都得看掉了!
作者: 少林门人    时间: 2012-6-7 03:46
俱往矣,。。。2 |- X0 _( a4 l; a( f
/ T3 O* h% |3 ]& _7 }: b$ m2 ~
打肿脸充胖子,那是不能干的
作者: skylark    时间: 2012-6-7 10:58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6-7 00:13
! T3 K: [: `% N0 [1 [* G9 b看来1914年的英国政府一定不是,而且现在的美国政府也一定不是,而西班牙政府早就是了,为什么捏? ...
# l% }  ~: Z8 B2 T! R% j/ J
老兵同学,你是想玩自问自答咩,为什么捏?
作者: 西楼客    时间: 2012-6-7 17:48
晨池 发表于 2012-6-5 00:13
( F, G0 K1 u  l* [这个对比。。。上面那幅是草原雄狮,下面这幅就是Hello Kitty了~
, a$ P, i  b8 P4 N# L& R6 `
还是kitty比较受欢迎
作者: Dracula    时间: 2012-6-8 13:08
) [; }9 K) ]4 h  _
1914年的舰队是威风,但那是欧洲形势剑拔弩张,英国同德国10几年军备竞赛的结果。随后的1战,大英帝国1百万人战死,因此这样的威风并不是国家之福。现在英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安全威胁,没有必要在国防上花太多的钱。如果英国将军费支出从GDP的2.7%,增加到10%,庆典是会气派很多,但对老百姓来说除了过过眼福,并不是什么好事。6 D8 B* v1 W- h' U, g  I  U4 Y2 X
5 d) a6 h5 X% v; e
现在的英国同100年以前相比,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制度有有很大改善,而且没有什么外部的战争威胁。对普通人来说,是有很大的进步。殖民地的失去是世界民主化的大势所趋。而且象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文化上仍然同英国紧密相连,国际政治上仍然是英国最可靠的盟友,英国人仍然可以选择到这些国家生活,工作,学习。对普通人英国人来说,帝国的消失,除了虚名之外,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损失。
0 E' C) o+ `0 i1 q3 L. M: |
作者: 魔术师    时间: 2012-6-9 09:47
中国要搞举国同庆,得花多少钱呐!# C# i* J# Y; L7 ]* T: F; @1 w/ G

作者: 晨枫    时间: 2012-6-9 11:39
魔术师 发表于 2012-6-8 19:47 3 m0 }. ^0 C  U1 W. f: n
中国要搞举国同庆,得花多少钱呐!
% U! g8 u' F. K9 c- e! ^3 r
举国同庆不是各地大搞检阅、焰火。有很多少花钱多办事的举国同庆方法。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