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H% h2 ?8 g* S0 R VF-35可以称道的只有隐身了,但最近透露的美国国防部报告暗示F-35的隐身可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由于采用隐身外形设计和机内武器舱,F-35无疑比第三代战斗机具有更优秀的隐身性能。但隐身不是在雷达上消失,只是降低雷达的稳定锁定距离。空战的胜利不能依赖于隐身,否则B-2就是最优秀的战斗机了。F-35只具有前向隐身,而不是F-22那样的全向隐身。速度、机动性和空战性能的不足使F-35的隐身价值在空战中大打折扣。这些还是F-35全面达到设计要求的理想情况。但日本依旧选择了F-35A,作为未来日本空自的空战主力。; W* [4 c: A. C. l
3 {0 b6 i4 B3 W* w5 Z) e' L ; ]+ y% B# L0 R* K% b7 p9 X8 Y日本是一个海岛上的国家,空自需要的是防空截击战斗机,F-35果真堪当重任吗? & |3 c0 r" k6 o1 D j3 p3 g- @6 ?8 N
日本是一个岛国,防空需求以海上制空为主。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攻势制空,夺取对方的天空,将对方的空中威胁压制在萌芽之中;另一个是防空截击,阻止对方空中威胁进入有利发射阵位,保护本土目标不受攻击。攻势制空不仅需要战斗机的航程远,还需要速度快、机动性好和电子和武器系统完备。较高的速度有利于快进快出,创造或者捕捉有利战机,避开不利态势。优秀的机动性不仅在主动进攻的时候有利于贴近敌人打,在被动的时候也有足够的能力反戈一击,挣脱对方的纠缠。F-4、F-15、F-22是各自时代攻势制空战斗机的典范。F-35具有足够的航程,电子和武器系统也很完备,但速度、机动性不足,不适合用于攻势制空。防空截击对机动性的要求降低一些,但对速度和超视距作战的要求更高,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里赶到出现威胁的现场,不能及早发射空空导弹以及时阻止敌机发射武器,那什么都是空的。同样,F-35的速度不利于担当防空截击的重任。和F-4EJ、F-15J时代相比,采用F-35A担当防空主力是退了一大步。单发的F-35也不利于海上飞行时的可靠性,如果不是被通用性所累,美国海军是不会用F-35C作为舰载战斗机的。 `/ u% S& R/ l2 G8 M" u
L, R$ L% k. `5 y5 v* L另一方面,F-35是优秀的战斗轰炸机。在强大对手面前,F-35的那点隐身和防区外攻击能力是注定要有去无回的。但如果美国空军夺取了制空权,日本的F-35A可以配合担任对地攻击的任务,力图把敌人的空军消灭在地上。从广义来说,这也可以算作攻势制空的一个方面,或许日本对防空就是这样的扭曲的理解,更可能是日本对未来战争中日本空中力量重新定位。也就是说,日本可能放弃独立的攻势制空能力,也将在防空截击方面降低要求,主动将国土防空整合进入美国空军的作战体系,安心于配属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合理的。未来驻日美国空军也将换装F-35A,F-22退守阿拉斯加-夏威夷-关岛一线,只有在平时轮训或者战时需要时前出日本甚至韩国、菲律宾。冲绳美国空军的F-15消失的一天,就是美国空军放弃在东亚常驻的前沿攻势存在的时候。如果美国空军放弃了常驻的前沿攻势存在,那日本空自也没有胃口独当一面了。$ ~) e: [8 i! i, [2 O
: d% O d/ }. n1 M6 u当然,事情也可能不那么简单。日本依然在计划于2030年左右的时间部署日本自主研发的隐身战斗机,或许以“心神”研究机为起点。“心神之子”或许比F-35有出息,可以担当攻势制空和防空截击的重任。但三菱F-2是用F-16 Block 40作为起点的,“心神之子”从F-22开始不可能,如果美国禁止出售F-22,更会禁止转让关键技术。从F-35开始有可能,但是F-35不管用,日本化的F-35也不可能出奇迹。从头开始不是说不可能,但要在不能得到美国帮助的情况下,平地建立一个航空科技和工业基础,同时还要达到世界最前沿,还要在2030年开花结果,也就是说最晚2020年要开始工程研发,不说投资,就是技术和人才积累的时间都不够。 & t3 I9 g3 G5 Z6 y% ^6 \- B& W- Q2 U6 J8 U6 S
日本忠心耿耿地选择了F-35,洛克希德当然大悦,美国国防部也甚感欣慰。F-35或许是当代航空史上最具争议的战斗机了。F-35本应为低成本、低风险、快出成果的美国国防采购改革的楷模,但深受技术障碍、研发拖延、成本飙升的拖累,前国防部长盖茨把F-35B判两年死缓,现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希上将不断暗示F-35的总订购计划将受到缩减,F-35阵营实在太需要好消息了。尽管F-18E也是美国战斗机,美国更需要外国订购F-35,以为F-35的舆论和国会压力减负。以色列是F-35的第一个海外用户,但那是美国自掏腰包的海外用户。日本是第一个真正的海外用户,洛克希德和美国国防部希望这笔生意可以漂洗F-35的恶名,并吸引更多的海外用户。确实,韩国也在寻求新一代战斗机,日本订购F-35了,韩国再订购F-18E或者F-15SE在面子上就过不去,很可能跟进订购F-35。假以时日,或许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能“放下包袱”,选用F-35。 / X& v6 M9 M5 F: b6 m2 C7 r. u ; G/ q+ _% x% [% p |! c有意思的是,日本防卫省的评估打分中没有包括技术风险,这很特别,尤其对正在研发中的全新战斗机。日本要求F-X的交货很急,欧洲“台风”和波音F-18E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开始交货,但F-35最好情况也要到2018年才能开始交货。在研制开始的时候,美国对F-35的低风险信心满满,所以在试飞中期就开始低速生产,并逐步增速,在试飞结束时转入全速生产,所以洛克希德已经开始低速生产F-35。问题是试飞发现了大量问题,F-35B的问题汗牛充栋,被盖茨判了两年死缓,但最新的美国国防部报告又新增13大罪状,除了个别项目,都是和A、B、C都有关系的共通问题。报告还引人注目地建议,F-35的进一步生产不再以时间表为准,而已研发进展为准,不到妥善解决问题不投入全速生产。美国空军已经开始对170架F-15和300-350架(最终可能增加到600架)F-16进行延寿、升级,以色列也将76架F-16升级,以填补F-35延迟服役造成的空白。澳大利亚索性悄悄地转向F-18E,尽管口头上还是继续承诺最终将订购F-35。日本还没有宣布任何战斗机延寿、升级计划,除非奇迹出现,日本希望F-35A在2018年开始接替F-4EJ可能将成为一厢情愿。) J& L0 X, m6 m,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