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从李泽厚悼金庸一文观其人品 [打印本页]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19 08:12
标题: 从李泽厚悼金庸一文观其人品
本帖最后由 肖恩 于 2018-12-19 08:33 编辑

且不管当时的六千美金算不算多,别人一番好意你不领情也没啥,还嫌别人小气就太过分了;
然后嘴里说着这是小事,不值一提,其实却把这点"小事"在心里记了快30年,而且还要在悼念别人的时候拿出来说,实在无法不鄙视之!

金庸先生仙逝,耀明兄要我也寫幾句,但我沒有什好說的。他高壽,他離世安詳,他生活幸福,有華人處即有金庸迷,世所罕有,人生如此,應該十分完滿了,所以我無話可說。
我不是金庸迷,他的小說也只讀過一部半,一部是《連城訣》(中篇),覺得極好,過癮,吸引人,記得是等汽車時趕緊讀畢的,另一部是著名的《射鵰英雄傳》,我看了一大半,沒能讀完,所以我沒資格也無法談論。
在香港時,他請我還有好些人吃過飯,我記得和他太太賭酒,喝了許多,其他幾乎全不記得了。但有件事卻至今未忘,九十年代初我出國,單槍匹馬,赤手空拳打天下,得一美國客座教席,雖努力教學,但並不穩定,路過香港時,他知道我的情況,便邀我去其家,贈我六千美金。這當然是好意,但我心想如此巨人,出手為何如此小氣,當時我還正接濟國內堂妹寄出工資中的三千美元,我既應約登門拜訪,豈能以六千元作乞丐對待,於是婉言而堅決地謝絕了。他當時很感驚訝。聊天後,我告辭時,他一直非常客氣地送我至其山上別墅的大門以外。此事除同往的耀明兄和再復知道外,我未向任何人提過,因對他對我這均屬小事,不足言及,今日贊歌漫天、備極哀榮之際,既無話可說,就說出來,算作不合調的悼念吧,因雖出手不夠大方,但他畢竟是一番好意呀。






[groupid=243]吐槽帮[/groupid]
作者: 烛影摇红    时间: 2018-12-19 09:20
。此外对媒体上对无论能不能搭上关系的名人都得对别人的生死写那么几句说那么几句的风气也怪受不了的,好像对人家生死都得表个态似的。这算站队吗?
作者: testjhy    时间: 2018-12-19 09:48
主要目的是告诉后来者,我的身价远远不止6000美元,
作者: 易水    时间: 2018-12-19 09:57
本帖最后由 易水 于 2018-12-19 10:01 编辑

因为他接济堂妹的心态就是在打发乞丐,所以金老好意助他,也被曲解。这是标准的心里有啥就看见啥。
作者: 满身风雨    时间: 2018-12-19 10:07
我看世界如此眼光,也相信这个世界以如此眼光看我
作者: 回车    时间: 2018-12-19 10:23
有点世说新语的味道
作者: 伯威    时间: 2018-12-19 10:39
易水 发表于 2018-12-19 09:57
因为他接济堂妹的心态就是在打发乞丐,所以金老好意助他,也被曲解。这是标准的心里有啥就看见啥。 ...

说李接济堂妹是打发乞丐还不至于。李是觉得我接济堂妹一出手就是3千,以你的身家要出手也至少6万起,6千算什么?打发叫花子,我还欠你个人情,还不如不给。李当时对人情的估值远高于6千。李这种象牙塔中人估计除了工资稿酬平时人情上的金钱往来极少,这种事被他记一辈子真不奇怪。
作者: 将进酒    时间: 2018-12-19 10:44
这事评价起来,李泽厚人品不敢确定有问题,但做人肯定不成。不晓得给你是人情不给是本分嘛,白吃枣还嫌核儿大,还是这种悼念文章,文人的小暴露无疑。
作者: 一如既往    时间: 2018-12-19 10:53
好像他是因为8平方事件出国的,然后觉得自己影响力很大,牺牲也很大,所以对别人优待自己的期望也很高。

现在30年过去了他心态还是如此。。。也许是不甘寂寞,想趁机博点名声?
作者: 易水    时间: 2018-12-19 11:13
本帖最后由 易水 于 2018-12-19 11:16 编辑
伯威 发表于 2018-12-19 10:39
说李接济堂妹是打发乞丐还不至于。李是觉得我接济堂妹一出手就是3千,以你的身家要出手也至少6万起,6千 ...


我平时也蹲在象牙塔里,金钱往来也很少,拿朋友六千美元很奇怪啊,又不是家无隔夜之粮,拿人家的钱不好。

李自己能拿三千美金给一个堂妹,说明生活也不见得有多么困窘,面对六千美元的红包,不是惊诧,而是犹嫌不足,说明他拿这种红包绝非一次两次,甚至对自己的身价有一个估值,还要根据资助者的身家乘个系数。
作者: 马鹿    时间: 2018-12-19 11:22
这人太渣
作者: 伯威    时间: 2018-12-19 11:44
本帖最后由 伯威 于 2018-12-19 12:33 编辑
易水 发表于 2018-12-19 11:13
我平时也蹲在象牙塔里,金钱往来也很少,拿朋友六千美元很奇怪啊,又不是家无隔夜之粮,拿人家的钱不好。 ...


也许你是对的。俺对李泽厚一点也不了解。俺是猜测李很少拿钱,所以觉得犯不着为了6千欠个人情。你是觉得李拿得多了,对比之下所以觉得金庸小气,才不肯接。
考虑到中国自古就有接济读书人的传统,给个川资什么的。估计李见得多了,所以金庸顺手送李点钱也很自然,没料人看不上。
作者: smileREGENT    时间: 2018-12-19 12:02
李泽厚是谁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8-12-19 12:10
说了半天不都是待价而沽嘛,以前也是,现在还是。
作者: 凡卡    时间: 2018-12-19 12:21
恕我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这么个人,看名字还以为是李泽楷的兄弟
在悼文中嫌人家送钱送得少,真是奇葩。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2018-12-19 12:57
凡卡 发表于 2018-12-19 12:21
恕我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这么个人,看名字还以为是李泽楷的兄弟。
在悼文中嫌人家送钱送得少,真是奇 ...

李泽厚在80年代有很有影响力的著作
作者: 石璧    时间: 2018-12-19 12:59
易水 发表于 2018-12-19 11:13
我平时也蹲在象牙塔里,金钱往来也很少,拿朋友六千美元很奇怪啊,又不是家无隔夜之粮,拿人家的钱不好。 ...

名人死后是活在那些善于舞文弄墨的人的笔下的,这才是金李都懂,但是又不能言明的道理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8-12-19 13:54
李泽厚是谁?

看了此文,便知道了,一个真小人而已。

我不是专业文科,但是我却也读过李泽厚的书。在美学史上还真的当真是好大的名头。但是理论艰深,并未深入索解。
但是他的来历总算还是搞清楚了的,以批判朱光潜的美学理论起家。对于不少名家的分量也觉得不过尔尔。

此公是第七届人大代表。公然提出社会主义进早了,还应该进一步巩固新民主主义。结合当时的政治风头。昭然若揭。

然后显而易见的要跑。移居美国。

学术观点上鄙视民族主义却重视夷夏之芳。和余英时,刘再复互相吹捧。已经沦落成别人手里的工具。

而这篇算是悼念文字的说辞,进一步暴露出了他的人品。小人而已。

其实对于这种小人,金庸怎么会看不明白,鹿鼎记中对吴之荣的描写可谓是酷肖而神似。

也是乱世之时,该当小人得志,君子遭祸。湖洲归安县的知县姓吴名之荣,在任贪赃枉 法,百姓恨之切齿,终于为人告发,朝廷下令革职。吴之荣做了一任归安县知县,虽然搜刮 了上万两银子,但革职的廷令一下,他东贿西赂,到处打点,才免得抄家查办的处分,这上 万两赃款却也已荡然无存,连随身家人也走得不知去向。他官财两失,只得向各家富室一处 处去打秋风,说道为官清苦,此番丢官,连回家也没有盘缠,无法成行。有些富人为免麻烦 ~,便送他十量八两银子。待得来到富室朱家,主人朱佑明却是个嫉恶如仇的正人君子,非 但不送仪程,反而狠狠讥讽,说道搁下在湖洲做官,百姓给你害得好苦,我朱某就算有钱, 也宁可去周济给搁下害苦了的贫民。吴之荣虽然恼怒,却也无法可施,他即已被革职,无权 无势~,有怎能奈何得了富家巨室?当下又来拜访庄允城。

庄允城平素结交清流名士,对这赃官很瞧不起,见他到来求索,冷笑一声,封了一两银 子给他,说道:“依搁下的为人,这两银子本是不该送的,只是湖洲百姓盼望阁下早去一刻 也好,多一两银子,能早去片刻也是好的。”

吴之荣心下怒极,一瞥眼见到大厅桌上放得有一部《明书辑略》,心想:“这姓庄的爱 听奉承,人家只要一赞这部明史修得如何如何好,白花花的银子双手捧给人家,再也不皱一 皱眉头。”便笑道:“庄翁厚赐之,却不恭。兄弟今日离别湖洲,最遗憾的便是无法将‘湖 洲之宝’带一部回家,好让敝乡孤陋寡闻之辈大开眼界。”

庄允城问道:“什么叫着‘湖洲之宝’?”吴之荣笑道:“庄翁这可太谦了。士林之 中,纷纷都说,令郎廷珑公子亲笔所撰的那部《明书辑略》,史才,史识,史笔,无一不是 旷古罕有,左马班庄,乃是古今良史四大家。这‘湖洲之宝’,自然便是令郎亲笔所撰的明 史了。~”

吴之荣前一句“令郎所撰”,后一句“令郎亲笔所撰”把庄允城听的心花怒放。他明知 此书并非儿子所作,内心不免遗憾,吴之荣如此说,正好大投所好,心想:“人家都说此人 贪赃,是个龌龊小人,但他毕竟是个读书人,眼光到是有的。原来外间说珑儿此书是‘湖洲 之宝’,这话倒是第一次听见。”不由得笑容满面,说道:“荣翁说什么左马班庄,古今四 大良史,兄弟可不大明白,还请指教。”吴之荣见他脸色顿和,知道马屁已经拍上,心下暗

暗欢喜,说道:“庄翁未免太谦了。左丘明作《左传》,司马迁作《史记》,班固作 《汉书》,都是传诵千载的名作。自班固而后,大史家就没有了。欧阳修作《五代史》,司 马光作《资治通鉴》,文章虽佳,才识终究差了。直到我大清盛世,令郎亲笔所撰这部煌煌 巨作《明史辑略》出来,方始有人能和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三位前辈齐驱,‘四大良史, 左马班庄’,这句话便是由此而生。”

庄允城笑容满面,连连拱手,说道:“谬赞,谬赞!不过‘湖洲之宝’这句话,毕竟当 不起。”吴之荣正色道:“怎么当不起?外间大家都说:‘湖洲之宝史丝笔,还是庄史居第 一'!”蚕丝和毛笔是湖洲两大名产,吴之荣品格卑下,却有三分才情,出口成章,将“庄 史”和湖洲丝,湖笔并称。庄允城听得更是喜欢。吴之荣又道:“兄弟来到贵处做官,两袖 清风,一无所得。今日老着脸皮,要向庄翁求一部明史,作为我家传家之宝。日后我吴家子 孙日夕诵读,自必才思大进,光宗耀祖,全仗庄文之赐了。”庄允城笑道:“自当奉赠。” 吴之荣又谈了几句,不见庄允城有何举动,当下又将这部明史大大恭维了一阵,其实这部书 他一页也未读过,只是史才如何如何了得,史识又如何如何超卓,不着边际的瞎说。庄允城 道:“荣翁且请宽坐。”回进内堂。

过了良久,一名家丁捧了一个包裹出来,放在桌上。吴之荣见庄允城尚未出来,幔将包 裹掂了掂,那包裹虽大,却是清飘飘地,内中显然并无银两,心下好生失望。过得片刻,庄 允城回到厅上,捧起包裹,笑道:“荣翁瞧得起敝处的土产,谨以相赠。”

吴之荣谢了,告辞出来,没回到客店,便伸手到包裹中一阵掏摸,摸到的竟是一部书, 一束蚕丝,几十管毛笔。他费了许多唇舌,本想庄允城在一部明史之外,另有几百两银子相 赠,可是赠送的是他信口胡诌的‘湖洲三宝’心下暗骂:“他妈的,南浔这些财主,都如此 小气!也是我说错了话,倘若我说‘湖州三宝’乃是金子和银子和明史,岂不是大有所 获?”

气愤愤的回到客店,将包裹往桌上一丢,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天已大黑,客店中吃饭 的时候已过,他又舍不得令叫饭菜,愁肠饥火,两相煎熬,再也睡不着觉,当下解开包裹, 翻开那部《明史》阅看。看得几页,眼前金光一闪,赫然出现一张金叶。吴之荣一颗心怦怦 乱跳,揉了揉眼细看,却不是金叶是什么?当下一阵乱抖,从书中抖了十张金叶出来,每一 张少说也有五钱,十张金叶便有五两黄金,五两黄金抵得四百两银子。

吴之荣喜不自胜,寻思:“这姓庄的果然狡猾,他怕我讨得这部书去,随手抛弃,翻也 不翻,因此将金叶子夹在书中,看是谁读他儿子的这部书,谁便有福气得此金叶。是了,我 便多读几篇,明天再上门去,一面谢他赠金之惠,一面将书中文章背诵几段,大赞而特赞。 他心中一喜,说不定另有几两黄金相送。”


落魄之人,登门拜望重视自己的前辈。前辈有升斗之助都是无上恩德,该心怀感激才是。
只有吴之荣这样的真小人,才会因为少而恨恨的暗骂。

我想,金先生大约也看得出这是怎样的人。但是大约金先生也还是敦厚,好歹也是仰慕自己的后辈。90年代的六千美金还很是一笔钱的,能帮就帮了。
没想到,李泽厚这种货色竟然在悼念之词中这么说,实在是令人恶心。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19 17:29
或许是因为几十年革命之故,有些人看事情总是嫌刻薄与从恶处着眼。
这里很可能是出于误会,或者说是人情世故之难为。
于港台或者民国的老派人物,对来访者备以薄礼,是惯例,于金庸,数十年中人来人往无数,大约是一种常态,李泽厚不过是无数过客中的一个。
对李泽厚,却是大家自诩,觉得自己是建国后美学第一人,又于国于民有功,更是自命不凡,去见金庸,与其说是后辈尊崇前辈,未必心下没有平起平坐之意。大约他以为金庸是要专门给他钱才请他赴宴,故从他眼中看来,以金庸之身家,才给这么点小钱,自然觉得不是恭维而是侮辱。中国文人最好面子,几十年耿耿于怀,也不奇怪。
以一件小事而否定一个人,是人之常情,李泽厚因此否定金庸,与别人因此否定李泽厚,是一样的现象。
认识一些见过李的人,倒是没听说他有一例赠金的义举,希望不只是我孤陋寡闻。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19 18:03
标题: RE: 从李泽厚悼金庸一文观其人品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19 17:29
或许是因为几十年革命之故,有些人看事情总是嫌刻薄与从恶处着眼。
这里很可能是出于误会,或者说是人情世 ...

不认为是出于误会,不过倒是刚想到一个可能:可能和他太老了有关,他今年88岁了,我前几年也正好有两个长辈在老了以后性格大变,本来都还算豁达的人,突然对几十年前某某有点对不起他们的事念念不忘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19 22:13
肖恩 发表于 2018-12-19 18:03
不认为是出于误会,不过倒是刚想到一个可能:可能和他太老了有关,他今年88岁了,我前几年也正好有两个长 ...

现在网络上说话,真不能含蓄啊,基本上没有一次对方会仔细想想你什么意思,都是想当然,然后开怼。我没说你怼,是指有些垃圾。
恐怕是世道人心都变了,人才变得如此索然无味了吧。
我所说的误会,是指金庸误会了李的身份,没有给李觉得符合自我感觉的身份对待,而李误解了金的意思,以为金是要给他重金而不是薄礼。
其实过去的老人备礼是很讲究的,既不能给的太少,显得轻视对方,也显小气,又不能给的太多,让对方有压力,觉得丢面子,而且还有这钱太多怕你张扬不好意思不还的顾虑。
这个道理金庸应该是懂的,所以给的数目不多不少,没有少到寒酸,也没有多到是重礼,大家就可以呵呵一笑。
很明显这个道理李是不懂的。这就是所谓的鸡同鸭讲了,两个世界的人,看待问题互相不但不会明白,而且还心生怨怼,所以我说这是人情世故之难为。
不是老了的原因,而是人的本性使然:凡是伤害过我们的事,我们一件都不会忘记。凡是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一个都没原谅。
只不过是,老了以后对第六意识的控制能力降低,说漏了而已。


作者: zilewang    时间: 2018-12-19 22:28
我就想知道,他把这6000大洋的事情拿出来晒,不怕被人说小气鬼么?

是不是得交点智商税啊,先!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8-12-19 23:55
zilewang 发表于 2018-12-19 09:28
我就想知道,他把这6000大洋的事情拿出来晒,不怕被人说小气鬼么?

是不是得交点智商税啊,先! ...

不但要说,而且还要放在悼文里面讲。。。

而且还生怕别人看不懂,还一定要点明逝者“出手不夠大方”。。。

嘴上说的是“悼文”,心里想的其实是鞭尸。。。

非但不厚道,而且心地恶毒。。。

这种人大约就是传说中的“又蠢又坏”吧。。。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20 02:27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19 22:13
现在网络上说话,真不能含蓄啊,基本上没有一次对方会仔细想想你什么意思,都是想当然,然后开怼。我没说 ...

必须直白,而且还得一开始就把观点亮出来,亮晚了就会有人还没读完就开始怼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20 05:38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19 22:13
不是老了的原因,而是人的本性使然:凡是伤害过我们的事,我们一件都不会忘记。凡是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一个都没原谅。
只不过是,老了以后对第六意识的控制能力降低,说漏了而已。


这个好可怕,希望我老了以后不会吧,不然我还真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作者: xiejin77    时间: 2018-12-20 10:23
肖恩 发表于 2018-12-19 18:03
不认为是出于误会,不过倒是刚想到一个可能:可能和他太老了有关,他今年88岁了,我前几年也正好有两个长 ...

这样的货色,如果拿年老来说事儿。
只配当面说他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作者: lionliy    时间: 2018-12-20 13:48
本帖最后由 lionliy 于 2018-12-20 01:15 编辑

可能是价值观的区别吧。 养士,是政治圈的人才有动机去做的事。

王菲一个戏子,都知道在老板要给她买表时拒绝,“喜欢我会自己买”  。 金庸何德何能,要用六千美金侮辱人呢?

读书人借钱,要么是为手头在做的事业借钱,要么是有管鲍的交情, 不是随便谁谁谁就有资格来帮一把的。  

同样的,帮人的也不可以随便阿猫阿狗就上赶着给钱。 总得是重其事,惜其才,然后才发愿心,郑重其事,把事情做全套。 结果好不好,全凭自己眼光。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8-12-20 15:55
肖恩 发表于 2018-12-19 18:03
不认为是出于误会,不过倒是刚想到一个可能:可能和他太老了有关,他今年88岁了,我前几年也正好有两个长 ...


80年代给学生的书写序就这样

怪异的一个人
作者: 清凉山    时间: 2018-12-20 16:25
这世上真是什么人都有
作者: 燕庐敕    时间: 2018-12-20 17:21
MacArthur 发表于 2018-12-19 23:55
不但要说,而且还要放在悼文里面讲。。。

而且还生怕别人看不懂,还一定要点明逝者“出手不夠大方”。。 ...

犀利姐又来了!
作者: duanjian    时间: 2018-12-20 18:26
另一面的观点:
作者:九之尾
李泽厚不缺钱,书是十万、几十万册地印,据说版税收入上百万,80年代就住上百平米的大房子。我等升斗小民不在李泽厚和金庸那个位置,就不要讥笑人家对6000美金的态度了。李是1992年出国,第二年年回国一趟,待了20天。所说的“途经香港”就是这次了,只是不知是归国途经,还是归国后再出国途经。

1993年是中国大规模通货膨胀的起点,李泽厚回国以后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说出国前理发7毛回国后8块,出国前洗澡6毛回国3块。他说正在资助堂妹,从工资中寄出3000美金,估计是回国后知道大陆的经济环境和堂妹面临的经济困难后的动作。所以,与金庸的会面应该是归国后再出国途经香港,而这个时候正是他对金钱的价值最敏感的时间点。

另一方面,与金庸会面是金庸主动相招,并不是他上门去打秋风。当时并不清楚这两位之间是如何交流表达的,但是从李自己的记述中看来,金庸邀请李泽厚上门,似乎主要就是为了赠金,郑重其事——“他知道我的情况,便邀我去其家,增我六千美金”。一上门,“查先生好,我是李泽厚。”“李先生好,美国生活不容易吧,来,我送你六千美金。”说实话,换做我,我也不会接。别说6000美金,就是一百万,当时的场景情势,书生脸面是不容许如此伤自尊的。

我想象中的这档子事,应该是邀请赴宴相谈甚欢慨然辞别送至大门外的时候,轻描淡写拿出信封:“知兄远赴异国,薄金不能略表心意,以为兄备车马之费。”我想这样的话,李泽厚也就接了,否则才是不通人情世故。但是写悼文还要说人家小气,可见李泽厚对此事始终不肯忘怀,毕竟还是自己小家子气了。或许当时李泽厚所期并不在金钱?

我等看客,看看就罢了,并不清楚其中的因由情势,就不要迫不及待地去表明态度了。还有说回去就把李泽厚的书撕了的,有说以后再也不看李泽厚的书了的,那不仅入戏,还强行抢戏了。
作者: yoshiro    时间: 2018-12-20 19:31
一开始还以为李泽厚是李嘉诚的哪个儿子,还琢磨金庸为什么要送李嘉诚儿子钱,李嘉诚比他有钱吧。
作者: natasa    时间: 2018-12-21 00:16
duanjian 发表于 2018-12-20 18:26
另一面的观点:
作者:九之尾
李泽厚不缺钱,书是十万、几十万册地印,据说版税收入上百万,80年代就住上百 ...

替人解读可不是个好差事,何必手痒呢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8-12-21 04:05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8-12-20 17:15 编辑
duanjian 发表于 2018-12-20 05:26
另一面的观点:
作者:九之尾
李泽厚不缺钱,书是十万、几十万册地印,据说版税收入上百万,80年代就住上百 ...

“李先生好,美国生活不容易吧,来,我送你六千美金。”

这就属于自己加戏了。。。 还能绘声绘色到这个程度,脑洞开得够大的。。。

无端把别人往猥琐里揣测,这个人自己心理也够阴暗的。

金庸的错误,就是所谓“把米恩,斗米仇”,给钱这种事情,向来救急不救穷。金庸估计对大陆的认识、对于李的收入状态所知不多,觉得李需要救济,即便今天,六千美金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堪一时之用。

没想到李根本不缺钱用,这一下子就把“赠金”这种本来挺美好的事儿给整变味儿了。。。 如果是情商高的人,或者借坡下驴,将错就错,“长者赐,不可辞,多谢多谢”,或者解释一番然后推却,都不成问题。偏偏李是个傻缺,又傻又楞还缺心眼儿。

这种傻缺一看,你TMD拿这两张钞票打发叫花子呢。。。 估计当场把钞票摔金庸脸上的心都有了。。。

所以说俏眉眼不能做给瞎子看。这种傻缺性格本质上是一种反社会人格,没必要把它当个“人”敬着。。。

至于脑洞大开替它遮饰洗地,就更是多此一举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21 05:22
MacArthur 发表于 2018-12-21 04:05
这就属于自己加戏了。。。 还能绘声绘色到这个程度,脑洞开得够大的。。。

无端把别人往猥琐里揣测, ...

脑袋里有啥就容易看到啥,所以才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8-12-21 09:13
这个可以写进当代的世说新语里面了。

能够万古留名,也是一种荣幸啊。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21 09:17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1 09:13
这个可以写进当代的世说新语里面了。

能够万古留名,也是一种荣幸啊。

说不定某人还真有这个用意:既无法流芳千古,那就遗臭万年吧。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8-12-21 09:19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19 17:29
或许是因为几十年革命之故,有些人看事情总是嫌刻薄与从恶处着眼。
这里很可能是出于误会,或者说是人情世 ...

中国人都讲究以小见大。以一管而窥全豹。

我不敢说李泽厚的人品如何,但绝对当不得君子这一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现如今是嫌钱少而不收。这个差距是大了点。

或许金先生是以为这人无功不受禄,所以深感敬佩。如果知道原因如此,大概是要哭笑不得了。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8-12-21 09:30
lionliy 发表于 2018-12-20 13:48
可能是价值观的区别吧。 养士,是政治圈的人才有动机去做的事。

王菲一个戏子,都知道在老板要给她买表时 ...

这话说的,你以为金先生是个人都会给钱么?

而且这事估计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不说那个时候,就是现在6000美刀也不是个小数字。
作者: 凡卡    时间: 2018-12-21 10:42
本帖最后由 凡卡 于 2018-12-21 10:44 编辑
lionliy 发表于 2018-12-20 13:48
可能是价值观的区别吧。 养士,是政治圈的人才有动机去做的事。

王菲一个戏子,都知道在老板要给她买表时 ...


你也是个奇葩,读书人高人一等哦,偷书都不能算偷,借钱怎么能算借呢?
借钱给读书人,就应该跪着双手奉上一百万,随便给个六千块太low了!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1 12:19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1 09:19
中国人都讲究以小见大。以一管而窥全豹。

我不敢说李泽厚的人品如何,但绝对当不得君子这一说。君子爱财 ...

人是复杂而多面的,以第一印象或者一个侧面印象判断人,基本上都是错的。
如果以孔子见南子判断孔子,他就是登徒子,而不是大成至圣先师。
如果以杀兄弟囚禁父亲宰了亲儿子判断李世民,他就是十恶不赦,而不是千古一帝。
如果以晚年改嫁一年反悔再告老公闹离婚判断李清照,那就是个不守妇道的神经病,哪里知道她是中国最好的女词人。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1 12:22
肖恩 发表于 2018-12-20 05:38
这个好可怕,希望我老了以后不会吧,不然我还真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唉,很难很难,做得到就是超卓人物了。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21 13:09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21 12:19
人是复杂而多面的,以第一印象或者一个侧面印象判断人,基本上都是错的。
如果以孔子见南子判断孔子,他 ...

不冲突嘛,你自己也说人是多面的,我们也只说李泽厚人品当不得君子这面而已。
作者: 肖恩    时间: 2018-12-21 13:13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21 12:22
唉,很难很难,做得到就是超卓人物了。

这点我外婆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老人家享年一百零五,早年也吃了很多苦,但即使在最后几年也仍然保持豁达开朗——虽然已经不记得我是谁。希望我也能和她老人家一样吧。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1 13:41
肖恩 发表于 2018-12-21 13:09
不冲突嘛,你自己也说人是多面的,我们也只说李泽厚人品当不得君子这面而已。 ...

哈哈好像不是“我们”而是你自己还能保持一点中立,你再看看前面那些说法,如果都是那么客观而不是刻薄,哪里需要这么多感慨啊,很多都是因为这一件事要把人家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的节奏啊。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1 13:45
肖恩 发表于 2018-12-21 13:13
这点我外婆是我学习的榜样——她老人家享年一百零五,早年也吃了很多苦,但即使在最后几年也仍然保持豁达 ...

高寿是福报,人面对苦难还能保持豁达大度,已经是超卓人物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作者: lionliy    时间: 2018-12-21 14:23
凡卡 发表于 2018-12-20 21:42
你也是个奇葩,读书人高人一等哦,偷书都不能算偷,借钱怎么能算借呢?
借钱给读书人,就应该跪着双手奉 ...

我只是在分析双方的行为模式,和我自己的行为模式没有关系。你跑题了。

回到主题,那你的意思是,金庸识人不明咯?
作者: lionliy    时间: 2018-12-21 14:35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0 20:30
这话说的,你以为金先生是个人都会给钱么?

而且这事估计应该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不说那个时候,就是 ...


我在上面讲得很清楚了。  有一种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史上也不乏例子:

给钱要么是支持明确的一件事情,比如说出套书,读个学位, 搞个协会。数目,要求,这些问题在表示资助前就要都弄得清清楚楚。  要么就是我看你顺眼,这种情况就是给到被资助者满意为止,柴米油盐不算少,金山银山不算多。

你不能理解这种价值观很正常。 但对这类人来讲, 6000美元是个大数字这和市井之徒讨论菜价没有区别。

李泽厚是不是这类人,那是另一回事。  也许是,也许不是。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8-12-21 21:33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21 12:19
人是复杂而多面的,以第一印象或者一个侧面印象判断人,基本上都是错的。
如果以孔子见南子判断孔子,他 ...

但不能否认,这一方面也是他的一部分。学术如何,人品如何,历史自有分解。但是不是君子,我自认还能评论一下的。

我没有否定李泽厚在学术方面,或者在别的方面的成就啊,我甚至没有品评他这件事情做的是否对错的问题。我只能说,就这件事情来看,他不配当一个君子。

您刚批评了我,自己就犯了同样以偏概全的错误呢。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8-12-21 21:45
lionliy 发表于 2018-12-21 14:35
我在上面讲得很清楚了。  有一种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史上也不乏例子:

给钱要么是支持明确的一件事情,比 ...
这种情况就是给到被资助者满意为止,柴米油盐不算少,金山银山不算多。


像我这种俗人,大概只能理解为什么有“把米恩,斗米仇”,反而理解不了这么高大上的价值观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金先生认为6000美元大概就算是稍微浓了一点的水。但也还是水。而李前辈则认为,你那么有钱,既然要给,何不学学那个鲍叔牙,干脆让我拿到满意(不好意思)为止。

就我所受到的中国传统思想教育而言,除非那些先贤的书籍都是被篡改了,大概这就是贪得无厌了。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8-12-21 22:01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1 21:45
像我这种俗人,大概只能理解为什么有“把米恩,斗米仇”,反而理解不了这么高大上的价值观了。

君子之 ...

哎?那么这六千块钱这姓李的到底拿是没拿?
作者: 老福    时间: 2018-12-22 03:47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1 21:45
像我这种俗人,大概只能理解为什么有“把米恩,斗米仇”,反而理解不了这么高大上的价值观了。

君子之 ...

送礼这种事,技巧就在于要和接收方的Expectation相匹配。李泽厚可能在矮子圈里呆久了,以为自己有多么高大多么有地位,6千美金像打发叫花子;其实在见多识广的金先生看来,他也就是稍微有名的文人而已,离学术/思想大师差远了,6千美金不多不少正好。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2 05:31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1 21:33
但不能否认,这一方面也是他的一部分。学术如何,人品如何,历史自有分解。但是不是君子,我自认还能评论 ...

哈?我什么时候批评你了啊?我怎么不知道。。。
以偏概全是人的本性,这个没什么可奇怪的,求全责备就差了点意思。
至于是不是君子,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按照孔子的标准来说,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君子啊,那么人类也就没有一个了。这些东西只是说说而已。
李的表现当然谈不上厚道,我只是说,那么多人凭人家这么一件事,就开始论断这个人,其实是操之过急了,也太刻薄了。喜欢拿一件事来评判人,是咱中国人的特有现象,我在国外的书里很少见到这样的直接批评,当然他们心里怎么想我不知道,按道理跟中国人差不多,毕竟我们喜欢不喜欢都是即刻的,但是文化表现还是不同,我们中国文化里就是有求全责备这一面。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2 05:33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1 21:45
像我这种俗人,大概只能理解为什么有“把米恩,斗米仇”,反而理解不了这么高大上的价值观了。

君子之 ...

贪得无厌倒是未必,更多是自尊心受挫的缘故吧?
另外,送到门口是老礼,你接触一下港台人士,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尤其是读书人,或者长辈对晚辈,常常是礼数周到的。
作者: 水风    时间: 2018-12-22 10:24
本帖最后由 水风 于 2018-12-22 10:27 编辑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8-12-22 05:33
贪得无厌倒是未必,更多是自尊心受挫的缘故吧?
另外,送到门口是老礼,你接触一下港台人士,就会发现很 ...


自尊心受挫估计是对的。金老认为自己是长辈,给后辈点钱没问题。但李也自知自己身份不够。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把送到大门口写出来。

我港台人接触到不多。但大陆的长辈倒是见过不少。礼数也知道不少。送到大门,这对晚辈算是特别宠爱了。或许您一直都是得到这种待遇,所以没觉得什么。一般说来,对晚辈送到客厅或者书房门口就算是礼数恰好,再往外送,就是表示对你青眼相加,格外看重了。这个时候晚辈一定要再三请留步才算是应答合体。以前大户人家再往外送,到前院门口,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待遇了。送出大门口,甚至再送几步,都是逾礼的。显示的格外的看重了。晚辈就要恳求主人千万留步,再送就折福了。当然,平辈的话,送到书房/客厅门口,除非特别熟,就算是失礼,瞧不起你。送到大门口才算是礼数周全。送出来几步,这才是格外看重。

但这些恐怕很少有人讲究这些东西了。除了江浙还有山东北京的有传统的大家族,很少有人实行甚至知道这些了。
作者: 常挨揍    时间: 2018-12-22 14:46
看客 发表于 2018-12-21 22:01
哎?那么这六千块钱这姓李的到底拿是没拿?

没拿。所以李才在后面写了金庸先生送他到门口。
李这人怪异傲慢是有的,道德上俺不觉得他有亏欠。
作者: 淡淡微风    时间: 2018-12-24 13:23
水风 发表于 2018-12-22 10:24
自尊心受挫估计是对的。金老认为自己是长辈,给后辈点钱没问题。但李也自知自己身份不够。要不然也不会专 ...

其实金庸比李泽厚大不了几岁,与其说是长辈晚辈,不如说是平辈论交,尤其对少年成名,后来更是举国一人的李泽厚来说,恐怕更是这样的想法。
话说回来了,那个思想和思想家被尊崇的八十多年,真是令人怀念啊。
我个人的经验,在礼数周到方面,香港好于大陆,台湾好于香港,尤其是老人,年轻人就差了许多。
台湾人的礼数有时候周到的让人无奈,想必是如你所说保留了更多解放前大户人家的规矩。
作者: 卡尼修    时间: 2018-12-27 22:34
李泽厚也算是坦荡的怪人了。

可能他觉得自己是名士,而金庸写侠义小说的,
定位更多是财主,赛孟尝,柴进。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8-12-28 02:07
xiejin77 发表于 2018-12-19 13:54
李泽厚是谁?

看了此文,便知道了,一个真小人而已。

我们来算算,6000美元,在1992年,金价大概是330美元一盎司,6000美元能买18盎司多一些黄金,也就是563克。大陆黄金是50克一两?那就是11两黄金了。香港是37.5克算一两黄金,那就是15两黄金了,在我看来真不少了。

在金庸的书里,一个落魄小知县对当地富户的吹捧,就值5两黄金。这么算来,金庸起码应该送李泽厚50两黄金,也就是两万美元左右,才配得上双方的身家。这11两或15两黄金,只是李泽厚的预期的大约1/3,他当然不会满意。
作者: MacArthur    时间: 2018-12-28 05:25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8-12-27 13:07
这么算来,金庸起码应该送李泽厚50两黄金,也就是两万美元左右,才配得上双方的身家

太少了!金庸起码得把一半家产双手奉上,

还得跪奉,

才能符合李泽厚的身份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8-12-28 12:07
MacArthur 发表于 2018-12-28 05:25
太少了!金庸起码得把一半家产双手奉上,

还得跪奉,

倒真是啊,很好奇,假如金庸给李泽厚的馈赠满足了李的心理预期,李泽厚会怎么写金庸。充满了感激吗?我看也不会。
作者: 看客    时间: 2018-12-28 18:11
南京老萝卜 发表于 2018-12-28 12:07
倒真是啊,很好奇,假如金庸给李泽厚的馈赠满足了李的心理预期,李泽厚会怎么写金庸。充满了感激吗?我看 ...

我也很好奇,李泽厚没拿金庸这6000块钱都被喷成这样;如果他要拿了这6000块,你们会说些啥?
作者: 南京老萝卜    时间: 2018-12-29 03:32
看客 发表于 2018-12-28 18:11
我也很好奇,李泽厚没拿金庸这6000块钱都被喷成这样;如果他要拿了这6000块,你们会说些啥? ...

要是他拿了,但是什么都不说,那么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事,所以就没事了。

现在旧话重提,也就是因为当初没拿。要是他拿了,还仍然这么说,那么肯定会被喷得更厉害,拿人手短么。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