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J6 H8 `6 g- o! R 当时的状况是,南越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屡次骚扰中国在西沙正常的生产活动,并不断声索该海域的主权。但是,该政权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美国已经通过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措施,和中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反苏同盟”的关系,随时准备彻底抛弃南越政权。另一方面,越南北方政权,在战略上处于解放全境的最后阶段,不论是最后的决战,还是战后的恢复建设,都需要中国的决定性的支持。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在海上能够痛击南越海军,就可以彻底解决西沙问题。7 C6 d8 _" D9 O1 ^& Z
- t. ]+ D' Z! y$ b a 整个海战的过程,这里就不赘述了。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不论吨位数还是舰况,南越海军舰艇编队都优于南海舰队的编队。中方的舰艇,甚至是先后到达战区,临时拼凑成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南海舰队的装备保养和通讯联络状况都很不理想。舰艇能否到达战区,何时能够到达,完全是没有把握的。在中国的舰艇编队会齐之前,南越的舰艇就是靠着冲撞,也可以对中方的舰艇各个击沉。但是,南越海军却表现出强烈的畏战心理,坐失战机,在中方开炮后,不组织有效回击,却仓皇逃离,最后触礁沉没。单纯看其海军舰艇编队的表现,只能以“可笑”来概括。但是,如果放大视野,注意到当时南越的战略处境,就可以理解其上下畏战卸责的心态了。在开火前的对峙阶段,中方是等待增援舰艇,所以没有开火;而南越方面,则希图凭借其旗舰李常杰号的吨位优势,在中方舰艇面前高速行驶,希望掀起的海浪能够倾覆中方舰艇,或者吓退中方舰艇。这完全是一种 之下的侥幸心理的体现。在这种心态指导下,在战斗中出现什么情况都是正常的。 " e# W% I H* \3 o3 c & n" _& |9 ?7 v: e. Q 在海战结束后,越南北方政府外交部,立即发表声明“感谢中国人民海军帮助越南人民解放了西沙群岛”。中国外交部随即礼貌地回复越南同志加兄弟:这是我们解放了自己的领海,与越南方面无涉。西沙主权控制的问题由此彻底解决。0 i" r& K0 v6 q0 B: N.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