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止损,还是不止损?——股事误语之六 [打印本页]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2-22 06:26
标题: 止损,还是不止损?——股事误语之六
本帖最后由 就爱抬杠 于 2012-2-22 09:26 编辑 5 O# o; I" Z# N) H6 ?
; h4 r+ \  f$ g1 m9 z6 P
止损,还是不止损,已经成为了股市里的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止损的方式各种各样,有10%,15%,20%......等等,不一而论。过了止损线怎么办?有说无论如何立即止损的,有说要看看是否有效击穿的。然后又是衍生问题,什么叫有效击穿呢?有说连续两天的,有说连续三天的......貌似都有道理,让人眼花缭乱。: @" ~3 i' w( z& j% R
5 r  M4 u" f  V% Z& a; b9 u0 @! q
有一句很有名的股市谚语,截断你的亏损,让利润奔跑,换句话说,止损不止盈。一眼看上去,简直是至理名言。当然了,亏损都止住了,利润都在涨,那还能不赚钱?每当我们下决心要止损时,看看这句话,勇气又会多了几分。问题是,这句话是有隐含前提的。所谓截断你的亏损,是默认以后股票会继续跌;所谓让利润奔跑,是默认股票真的会继续涨。这两个隐含前提是否真的成立呢?相信有股市经验的人都有一本血泪账,就不多说了。
: l! J9 {' o# f! ^0 `( y, D# T. g( T2 g6 E8 W+ @2 X8 i( U# |3 Q
回过头来看看上篇文章的观点,“忘记你的成本”。如果真的做到了“忘记你的成本”,会发现止损原来是一个伪问题。既然你自己的成本并不重要,而“亏损”又是相对“成本”而言,那么,又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止损”呢?我们姑且假定一种最简单,最明确的止损原则,15%立即止损。那么,如果你确定了这个原则,又为什么一定要区分15%的价格下跌是在你的“成本”之上,还是“成本”之下呢?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个成本只和你自己有关,和市场其他各方并无关系。拿一个跟市场各方均无关系的参数作为操作依据,是否有点奇怪呢?3 [2 ]8 ]3 @$ D# {' m5 q" J
7 o& W0 X& c" f0 p
一般来说,影响买入卖出行为的理由有三类。基本面,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情况以及微观的公司基本面;技术面,就是价格走势,包括当前价格和历史走势;相对价值,也就是有没有更好的标的。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试着给“止损”下一个定义,也即不考虑任何基本面和相对价值因素,仅仅因为价格上某种形式的下跌而进行的卖出行为。在这里,因为“成本”没什么意义,所以就不再区分“止损”和“止盈”。) y& l" O, h3 p
  T# ?! `2 \, @2 P. |2 S
换个角度来看,可能更好理解。如上篇文章所述,我们完全可以把股票等同于现金。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现金,股票,乃至不同的股票,并无本质区别。当然有人会说有交易成本问题。我还是想说,对于小资金来说,交易成本不是问题,最多加上一个点的转换成本也就是了。如果不频繁交易,一个点的交易成本绝对不是问题。为何不能频繁交易,那是后面要讨论的问题。如果你手里永远拿的是现金,只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现金,那么所谓“止损”“止盈”,可能就是市值三十万和市值六十万的时候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种情况下处理的原则会有什么区别吗?* {. C( q/ |5 D! k2 ?6 ?% w6 K

( |8 R' M0 @; H( Z& c6 A这样,“止损”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把问题作了一个转换,变成了如果基本面上没有任何变化,仅仅因为价格上有某种形式的下跌,我们究竟该不该“卖出”的问题。对于纯粹的技术派来说,这个当然不是问题,技术派本来就是靠价格走势吃饭的。就像昨天有位仁兄在我的贴里评论“选买点的时候,几何学要比统计学好用”。我能理解他的意思,但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对于纯粹的价值投资派来说,这也不是问题,价格上的任何走势对价值投资派来说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至于技术分析派的基本观点,也即走势能够完全反映基本面的问题,我已经在第四篇里讨论过了,不再赘述。0 _5 t/ R# i( ~1 C% h7 S; R$ P% f$ |
5 e- U! H, I2 E4 H# C. \
难做决定的是所谓“价值投机”派,即认同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却在做出关键决定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技术分析的影响,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看到“止损”两个字,想到的是过去数年的累累亏损,不可能做到无动于衷。如果我们把“止损”的问题转化为“如何卖出”的问题,或者转化为你到底相信价值投资还是技术分析的问题,相信有些“价值投机”派会对这个问题有新的思考。: f9 {% L% x/ e$ t# t% S
# V( q% x6 P( H5 X0 M- r. P) |8 G
最后重申一句,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止损”。买入理由发生变化,或者找到了更好的标的,都应该做出卖出动作。但这和本文讨论的“止损”不是一回事。" d  S$ _1 z! E! _; Y' B, T
) _0 W- r( N$ V
* l' p- }0 G; u' w
2 O6 Z2 y# E* X6 W

作者: 夜观天象    时间: 2012-2-22 08:22
经常为是否止损困扰。结果是没有一次执行。
! Q8 l; q3 y2 {7 t: o/ O. Z1 p卖出的时候都是准备去买别的票子。居然和楼主的最后一句话暗合。
作者: dfandfan    时间: 2012-2-22 09:09
对小资本的交易者来说,很多时候,摩擦成本是不可承受之重。
作者: 爱思伯爵    时间: 2012-2-22 17:41

作者: nightelf2020    时间: 2012-2-22 23:04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如果没完全理解去操作的话,可能会出现问题。
# n; n2 r3 `8 ^6 O* f0 R; Z, s% l7 I* H
1,心里因素。大部分人不是这么理性和机械化的。比如我200买茅台,觉得这股票各方面价值都很好,可是跌到100了,我仍然相信它的价值,可是我不那么确信了。为何?因为我没做价值报告,对茅台的细节都不了解。可是虎大是学了好多年花了好多时间通过数学算出茅台的价值的,他底气足。他知道100是机会,我看着100,再看看大盘惨不忍睹的样子,觉得天要塌下来了。还是不要忍受这个折磨,卖了吧。我觉得这是我亏损的一大原因。9 G: X1 U2 c" M. q' q- w
( P3 V  l6 L: j, {; S) H9 \) I( }
2,时间上不明确。还是200买茅台,3年内会有一次400的卖出机会。可是中间会有很多100的价格,那这时候要问,这个时候是更有价值的,是不是还要买?
; ]0 D. P% v* m0 ?. u- V
7 t# ]; r1 N8 }! @0 e# O3,价值判断失误,人总会犯错的。刚听耶鲁的课程,说FISHER教授曾经亏钱,借钱再亏,再借再亏。搞的人家要收他的房子,最后耶鲁买下他的房子,让他继续住,继续教书。他老人家的可以把数学算的很完美,也会判断错,而且是很多次错。
6 F1 X* ?# F0 }. P1 k6 E/ X& r. R
所以,投资是个系统,要把100个事情的平衡都找到,然后出一个判断和行动。如果只按照一个方针行事,会发现有问题。2 \7 S: A; }# k% N1 J
4 k- w$ b" T, r" u, X8 g
嘿嘿,胡言乱语的,我是2年股龄的小散户,亏惨了。
作者: 就爱抬杠    时间: 2012-2-23 05:35
nightelf2020 发表于 2012-2-22 23:04 ' ]* q) P8 \3 a/ c" p, z0 x5 t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如果没完全理解去操作的话,可能会出现问题。
6 t: h, T2 e8 D9 {0 K! ^3 z8 l" J& O" Q$ q' V- ?  V
1,心里因素。大部分人不是这么理 ...
& F" V& [9 w: T
你的问题涉及到买入理由问题,交易系统问题,仓位控制问题,后面我都会谈谈我的看法
作者: 万里风中虎    时间: 2012-2-28 21:12
这就是我从来不说止损这个词的原因,我根本就不相信有一个所谓的止损点。以前看到一伙人搞基金,说设个止损点为8%。可是,到后来,跌倒8%时没一个人提出来要止损,到后来一路跌了60-70%。这时候才有人怪领头的,当时咋不止损呢?/ s* l  q  T3 H7 @
/ Q3 m- W- q  N: A
这些股市的谚语都是给你判断后找借口的。
作者: 阿雷    时间: 2012-2-29 08:44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2-2-28 21:12
7 t! ]5 ~2 `! K. O* d8 D6 ~3 W这就是我从来不说止损这个词的原因,我根本就不相信有一个所谓的止损点。以前看到一伙人搞基金,说设个止损 ...
. `; f; o1 L% r' L' q" b
帮主在资金量一定的情况下,出现比较大的亏损怎么处置呢?
作者: 明月回春    时间: 2012-3-2 15:24
买入理由没有了,就卖。卖出理由没有了,就买。没有止损与止赢,只有买入与卖出。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