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8-7-14 11:15:08

又见宁南山好文:中美贸易战7月正式开始后的走向和推演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26012&page=0

贸易战就这样开始了,7月6日,中美340亿美元的商品互相开征。

其实中美贸易战开始的比较晚,7月6日才开始。

虽然国内股市的走势,反应出国人对中美贸易战充满了恐惧,但是实际上,欧美,美加,美墨贸易战早在6月份就已经开始。美国从6月1日开始正式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

注意是已经开始了。

因此欧盟,加拿大,墨西哥三方都进行了报复。

6月5日,墨西哥正式宣布对来自美国的某些种类钢材、猪肉、农产品和威士忌征收15%-25%的关税,清单涉及接近30亿美元商品。

然后呢,欧盟也计算了下,发现自己对美国钢铝产品出口总价值为64亿欧元,

于是欧盟从6月22日起对自美国进口的价值28亿欧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对剩余36亿欧元加征关税将在日后实施。

加拿大也不甘示弱,7月1日开始正式对约126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是加拿大自二战以来最猛烈的贸易报复行动。

所以我们算一下,墨西哥30亿美元+欧盟28亿欧元+加拿大126亿美元,加起来大概189亿美元的样子,这个规模和中美贸易战是没法比的。

中美贸易战340亿美元商品关税于7月6日开征,其余160亿美元商品关税待进一步评估。

所以中美贸易战还是贸易战主战场。

当然我们要知道,此时此刻,美国打的贸易战是340亿+189亿=529亿美元,中国是340亿美元。其他如土耳其,印度,俄罗斯也在征收美国商品关税,只不过金额不高。

所以就关税来说,美国现在承受的压力是比中国要大的,但是明显美国人反应很淡定,这也说明美国从高层到平民都有一种强者心态,强者心态的特征就是恐惧更少。

当然,特朗普还威胁要对所有欧盟出口的汽车征收20%的关税,这个规模就比较大了,所以欧洲目前最关心的也是这件事。

2017年,欧盟向美国出口了374亿欧元(436亿美元)的汽车,另外还有价值62亿欧元通过其他渠道进入美国,这个就是500亿美元的规模了。

不过按照种种迹象,欧洲应该会妥协,7月4日美国驻德国大使会见戴姆勒,大众,宝马,传出会议上讨论可以接受欧美互相实现汽车零关税,结果第二天7月5日这德国三大车企股价立即大涨4%-5%。

欧洲人和美国人,在文化和血缘上是远比中国近的,虽然中欧都反对贸易战,也都在和美国打贸易战,但是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内心都清楚,中欧不可能真正成为盟友。实际上从外交部长当地时间7月5日和奥地利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话就能看出来,对欧洲人的要求是不要背后打冷枪就行了,可见对其要求之低已经到了发指的地步。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最坏影响是什么?

2017年1月,没错是2017年不是2018年,那时候美国人就恐吓说要打贸易战,因此当时国内的兴业证券和国外的投行摩根士丹利都做了推算贸易战的损失,我们看下当时的推算结果。

摩根士丹利的测算:

在假设美国对中国商品全部征收15%、30%、45%三种税率假设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会分别下降21%、46%、72%;对应中国总出口下降为4%、8%、13%。

兴业证券的测算结果也与摩根士丹利非常类似:

在假设美国对中国全部征收15%、30%、45%三种税率假设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会分别下降21%,46.5%,72%;对出口整体的拖累效应分别为3.9%,8.6%,13.3%。

更进一步来看,兴业证券推算:

在30%的税率时,考虑间接影响,贸易战对中国GDP的影响: -0.64%;对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影响: -1.39%;对中国就业人数的影响:-0.55%

同一时期,中金公司也按照美国对中国所有商品全面征收5%的关税进行了推算,

结论是5%的税率下,中国GDP 增速或受直接影响>0.07个百分点。

这是一年多以前的推算,如果按照最新的推算,

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牵头进行的研究,在充分考虑间接影响的情况下,500亿美元贸易战会让中国经济放缓0.2个百分点,这是马骏2018年7月告诉新华社记者的结果。

好了,我们看下不同时期,不同机构做的三种不同的测算:

中美全面征收关税,30%的税率,GDP下滑0.64%;
中美全面征收关税,5%的税率,GDP下滑至少0.07%;
中美500亿美元关税,25%的税率,GDP下滑0.2%

另外我还找了招商证券,华创证券,摩根大通(注意和上面的摩根士丹利不是一家)的推算结果,都差不了太多。

例如2018年6月摩根大通推算了三种场景,

第一种是美国将所有进口商品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其他国家不实施报复,全球GDP增速未来1-2年间将下滑约0.2个百分点。
第二种情景是,美国对所有进口商品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遭美国关税打击的国家也将美国商品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全球GDP增长将下降约0.4个百分点。
第三种最坏的情景是,全球整体将关税提高10个百分点,也就是全球贸易战的情况,这将导致未来两年全球GDP增长至少下降1.4个百分点。当然这个不可能发生。

我们还可以看看标准普尔的推算,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影响会有多大?

2018年5月,标准普尔的测算结果是:

美国向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25%,中国也进行反击,那么美国经济增速下滑0.1%;
如果中美互相对1500亿美元商品征税25%,那么美国经济增速下滑0.6%。
由于中美是互相伤害的关系,因此可以说,互相影响都在1%以内。

也就是说,不管是贸易战开始前的2017年,还是贸易战已经开始的2018年,

中美所有的专业机构,对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基本上都认为,即使在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被全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再考虑间接影响,对两国的经济增速的影响最坏也在1%以内。

知道了中美贸易战的极限伤害值,我们大概心理就有底了。

实际上,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万亿元,出口为15.33万亿元

2017年我国居民还花了13.37万亿元人民币买了16.94亿平米的商品房,当然了,这13.37万亿元大部分是借钱(住房贷款)买的,就跟我国社会消费品也很多是借钱消费的一样(例如车贷),也就是2017年我国老百姓大概花了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中美贸易战的最坏后果会出现吗?

所谓的最坏结果,就是各个机构估计的,美国对中国所有出口美国100%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但是目前发生的事情,已经证明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第一件事是关税豁免:

美国人在7月6日开征340亿美元商品的时候,同时通过USTR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一条消息,暴露了他们的心思,那就是让美国企业可以提出申请,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进行关税豁免,豁免期为一年。

https://ustr.gov/about-us/policy-offices/press-office/press-releases/2018/july/ustr-releases-product-exclusion

而美国贸易代表处判定的方法有三个:

1:“该产品是否在中国之外有可替代的货源”:
2:“关税是否会严重损害提出申请的美国企业或是美国的利益”、
3:“该产品是否对中国的相关工业计划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比如‘中国制造2025’”

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即使是美国现在已经开征了25%关税的340亿美元,也会有豁免条款,也就是说,即使是对这340亿美元,也并不是全部征收25%的关税,一定会有很多企业提出进行进口关税豁免,而且这个申请是以产品为维度的,也就是说,如果某种产品有企业提出要豁免进口关税,那么这家企业申请成功之后,其他企业无需申请,进口这项中国产品也可以豁免进口关税。

第二件事情是税率下降。

美国人在7月6日征收340亿美元商品关税,在这之后大概两个星期,也会开始对剩下的16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另外呢,由于中国已经宣布对这500亿美元商品进行对等报复,因此美国人当地时间7月10日宣布了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美国商品的加征关税清单。

但是我们都注意到了,美国人对这20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不是像第一波一样是25%,而是10%.....

这个烈度就低于人们的预期了,关税税率从第一个500亿美元的25%+豁免补丁,下降到第二波2000亿美元的10%,可见美国人对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贸易战的规模也是有意识的控制的。这也显示中国体量的巨大对美国造成的反威胁。

还记得上面2017年1月兴业证券和摩根士丹利的推算吗,在中国出口美国商品被100%的征收30%的关税情况下,考虑到间接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为下降0.64个百分点。

而目前第一波500亿美元税率是25%,第二波2000亿美元税率是10%,这都大大低于各个机构的最坏情况估计。

为什么美国人要控制贸易战规模?美国的征税难题

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讲,跟中国博弈其实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中国的体量太大,而且和美国经济交织很深,如果下手很轻,中国没啥感觉,如果下手很重,自己又会被大大波及。

2017年我国出口金额最多的企业,是郑州富士康,金额高达281亿美元。

这是为什么呢?郑州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2017年郑州生产了1.04亿台手机,几乎占了苹果公司全球销量的接近一半。

郑州的崛起也得益于当年深圳的腾笼换鸟,取代深圳成为富士康最大生产基地。

再往下看,前十名台企五家,美国企业和韩国企业各一家,大陆企业三家(华为+华为终端+苏州得尔达物流),我们也可以看出,前十名里面的华为和华为终端基本是进不了美国的,因此中国出口美国的企业,可以说都是外资为主,并且让美国感到两难。

郑州市富士康让手机成为河南省最大的出口产品,和苹果手机紧密捆绑。

而苹果公司,是美国市值最高的企业,2017年11月10日的市值,苹果高达8980亿美元,遥遥领先美国的各种互联网企业,各种金融机构和能源公司。

苹果的各种电子设备,可以说基本是中国生产的,那么美国是否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苹果产品征税呢? 如果征税25%,那么成本必然会转嫁到苹果身上,

苹果会面临是否涨价的抉择,如果通过涨价来抵消成本上升,那么必然会导致丧失部分市场份额给三星和华为,如果不涨价,那么必然导致利润下降,那等于征中国税却打到苹果。

那么苹果能不能搬厂呢?当然可以搬,但是这是一个长时间艰巨的任务,中国制造是经过长期的时间积累而成的,你要搬的不是年产1000万手机的工厂,你要搬迁的是数亿台电子设备的产能。

1.   搬迁是需要巨额投资的。

我们简单的看两个数字:

2016年3月鸿海发布的一个公告,将通过一系列操作,完成对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1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对郑州厂区的15亿美元增资计划仍是用于“手机”领域的投资。而据公告显示,富士康到2016年3月累计对大陆的实际投资金额超过67亿美元。

由此我们看出,要建设新手机工厂,尤其是具备中国这样的天量产能,投资是数十亿美元的单位,富士康会立即而不是分批投资这么多钱搬迁工厂,只为了苹果分担关税成本,并且让自己在中国的天量投资工厂就此被闲置和浪费吗?

2: 跨国投资建厂的时间单位是年,不是月。

好,我们不考虑富士康为苹果承担投资成本的意愿问题,即使富士康对投资建新工厂有100%的配合度,投资建立新工厂是需要时间的。

首先要选址,选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需要了解当地的土地,水电,基础设施,税收,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和当地政府讨论工人招收,走外资投资程序,这个时间通常要一两年。

我们以富士康美国工厂为例子,

2017年7月26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富士康集团掌门人郭台铭在白宫宣布,富士康计划在威斯康星州建设一家新工厂。

2018年6月28日特朗普和郭台铭正式在威斯康星洲开工奠基,特朗普吹捧富士康工厂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仅仅从正式宣布到建厂奠基,为期都有一年的时间,而实际上在2017年7月正式宣布之前的接触,考察和各种商谈,至少也持续了一年以上的时间。

经过2年的时间,仅仅是开工而已,工厂才刚刚进入建设期。

我们就简单的以目前富士康全球最大工厂集群的郑州富士康为例子,

2010年在郑州投资建厂,一年以后才能建好并且开始生产,开始生产之后,后面还要花费时间进行量产爬坡。在当年,富士康为了在郑州建厂,从深圳富士康调集了大批有产线管理,品质管控,工艺控制的工人,班组长和工程师到郑州进行支援,这还直接导致了不少深圳富士康员工离职,因为他们不愿意去郑州。

经过了几年的时间,苹果才逐渐将手机产能大部分放置到郑州,成为全球主要iPhone生产基地。

如果要跨国搬迁建厂,那么就很难把大量中国工厂的员工和工程师调集到新工厂进行支援和指导,因此建厂生产会更缺乏爬坡需要合格的管理,品质和工艺人才,导致量产良率和产能爬坡期时间更长。

在这个持续数年的搬迁时间,苹果如果被征收关税,那么无疑会持续的损失,如果通过涨价来对冲损失,那么苹果面临份额被华为,三星等高端手机蚕食,过去几年苹果手机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下滑已经说明了中国国产手机的竞争力。

3:苹果面临跨国搬迁是否值得的问题。

苹果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是因为中国在各方面是最佳选择,就好比NBA的全明星球员,你把工厂搬迁了,相当于全明星球员被普通球员(越南?印度?)替代,而普通球员的能力显然是不如全明星的。

因此显然搬迁之后,无疑会在生产效率,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员工素质(受教育水平,罢工,管理服从度),供应链响应,社会治安和稳定等各个环节损失利润。

印度各种罢工和生产效率先不谈,越南2012年的骚乱都是例子,大量台资和陆资工厂被砸,富士康在越南生产一部分可以,但是全部搬到越南,会不会有风险?

另外一个是供应链问题。

苹果2018年的全球200大供应商里面,全球778家工厂有356家在中国大陆,即使富士康耗费巨资搬了厂,那么供应链的几百家工厂呢?不可能全部都跟随苹果搬迁,因为这些供应链厂家的客户不只有苹果,还有三星,华为,小米,OPPO, VIVO等全球主要手机厂家作为客户,同时即使代工厂搬迁了,他们直接出口到搬迁目的国就好了。

因此苹果独自远离全球主要供应链,增加自己的成本,降低生产效率,也是对苹果竞争力的伤害。为什么这么说,消费电子产品的竞争激烈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像华为,小米,OV等中国厂家,一款旗舰手机的热度基本上就是半年左右,像苹果这样的手机,一款手机的热度也就是一年,因此在供应链和生产效率上的时间损失,导致的最终损失会是非常惊人的。

小米在2016年的销量大幅下滑36%,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很大原因就是供应链危机,2016年5月,雷军发内部信撤掉供应链负责人,亲自负责供应链管理。


苹果如果全部将代工厂搬迁,对自己也是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在全球大型电子品牌里面,大多都是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有一个例外就是三星。

三星从中国跑到越南去了,三星的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基地,逐渐从中国变成了越南。

2008年开始,三星在越南建厂,2009年第一座手机工厂建成投产。

到2013年开始三星可以说下定决心从中国搬迁手机代工厂,当年开始兴建第二座越南手机工厂。

因此到了2015年,越南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三星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制造基地,而以往作为三星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基地的天津三星则失去了这一地位。下图是韩国历年对越南的投资金额,其实主要是来自三星,尤其是2013年开始投资额突然放大,显示三星已经下定决心以越南为全球主要手机生产基地。

下图所示,到了2016年,三星电子在东南亚,日本和印度的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13.4386万人,而中国员工只有3.7万人了,当然三星在中国的工厂除了继续生产手机例如惠州三星外,还有比较高端的半导体存储器工厂如西安三星等。


另外就是三星在印度布局,2018年7月,投资7.17亿美元,把印度工厂由年产量6800万部提高到1.2亿部,这样印度就是三星手机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了,当然印度三星主要是供应印度市场,大约70%的产量是用于内销。、

我们从三星的案例可以看出,

首先,三星完成从中国到越南的大搬迁,

如果从2008年开始算,2009三星第一家越南手机工厂在北宁省建成;
2013年三星第二家越南手机工厂在太原省开工,2014年建成并开始生产。
两家工厂开始完全大规模生产的2015年,越南超越中国成为三星最大海外手机生产基地。
2008-2015年,前后是七年的时间,也没有全部搬迁完,像惠州三星依然在生产手机。

另外一个问题是,三星手机完成主要产能从中国搬迁越南后反而表现并不好,

不仅中国市场完全丧失份额,降到了1%以下,

而且三星电子从2013年的手机占利润来源70%的手机公司,到2017年变成了一家半导体占利润来源70%的半导体公司,手机业务对三星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反而半导体成了核心业务,三星电子已经从手机公司变成了半导体公司。

我们如果看三星手机历史营收金额,2013年是历史顶峰,

而这一年也恰好是三星在越南大规模投资新建第二座工厂,下定决心向越南转移主要手机产能的一年,之后三星手机营收就一路下坡,到2017年也没有能恢复到2013年的巅峰水平。

两者之间有多大的相关性并不知道,但是这个巧合的确存在。



三星搬迁的案例在这里,一个是耗时数年,一个是搬迁后业务表现不佳。

因此苹果这样的公司,即使被征收关税,是否从中国转移生产基地也是很犹豫的。美国人公布的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名单里面,都没有苹果手机在列,这也是美国人的难题,我也很好奇美国人后面打算怎么办。

因此美国人搞贸易战,搞全方位平推,的确会对中国造成损失,但是并不太大。

假设在中美全面贸易战的情况下,中国损害了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按照2017年的经济总量,就是损失8000多亿人民币,这个数值的确是非常大,看起来也很惊人,但是也影响不了中国经济总体快速增长的大局。

目前美国人对贸易战规模明显是控制的,他们已经公布了2000亿美元的关税税率就降到10%了,并且依然不包括苹果,因为美国人也很清楚自己很为难,中国体量太大,下手越重自己也会伤的越重。

另外中国的反制手段也很多,先不说反击的手段报复征收关税,只说防守的手段,看下图,人民币兑换美元,从2018年5月以来可以说较大幅度的贬值,从6.3左右的水平,贬值到了6.6678(7月12日汇率),这个幅度已经5%了,可以大大对冲美国人威胁的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的影响。实际上,按照美国人的时间表,他们要到8月30日才决定要不要对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

但是我认为,人民币不应该短时间内如此大幅度贬值,而是要控制在到一定范围内合理波动,否则对企业经营预期和风险管理会有很大影响,你如果看上市公司财报,会发现汇兑损失是一个大项。wind数据显示,2017年A股披露汇兑损益项目的上市公司有2926家,总计汇兑损失173亿元,约为2016年的2.5倍。其中,11家企业汇兑损失在5亿元以上,格力电器汇兑损益16亿元,是已披露上市公司汇兑损益最多的企业。

前面说了,从美国人的反应,也可以看出他们知道全面贸易战对中美双方都是伤害,而且也动摇不了双方的国本。

那么美国如果改全面进攻为精确打击,定点清除怎么办?

从中兴事件和贸易战两起事件来看,明显大家感到中兴事件对中国的心理影响和震撼更大,同时中兴受到的损失远远大于美方芯片供应商的损失,根据路透社的报道,2017年,中兴从211家美国公司购买了大约23亿美元的零部件,占其营收的大约15%。

而中兴2017年的营收是1088.2亿元人民币,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这其中税收至少100亿人民币,员工薪酬大约170亿人民币,研发支出130亿人民币,光是这三项直接价值就有400亿人民币。这个损失和美国公司23亿美元营收的损失比起来大很多。

如果美国继续复制中兴式打击怎么办?现在看来可能性也在降低。

7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消息说,已经和ZTE签署了托管协议,只要中兴完成4亿美元赎金打入其托管账户,就将解除对中兴的禁令。因此中兴股票当天涨停了。

当然这个解禁也只是暂时的,还有十年的观察期,美国人随时有理由惩罚你。

但是我们还是要思考,我国的华为,海康威视,中国电科等电子信息产业公司,如果被美国继续精确打击怎么办?

首先我们明确,即使是从全面贸易战变更为全面技术战,美国搞全面平推是不可能的,

2017年中国进口了2601亿美元的集成电路,而全球集成电路(注意不是半导体)销售金额2017年大约3401亿美元(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2017年11月28日报告),因此中国一家就进口了全球的76.5%,大约四分之三。

因此美国人不可能全面对华禁售集成电路,否则把自己最大的优势产业半导体产业也搞没了,同时四分之三的集成电路销售停止,苹果,戴尔,惠普等公司也会全面瘫痪。

但是像对中兴一样搞定点清除是可能的,比如对华为下手,这个心理震撼就更大了。

这种情况下我国有无反制的手段?当然是有的,

1:在美方占据技术优势的领域,利用市场优势定点打击美方优势企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面对这个最大客户,非垄断性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会处于弱势地位。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2017年全球十强营收,美光世界第四,高通世界第六。

中国市场占了高通营收的65%,

中国之前在2015年已经惩罚过高通一次,罚款10亿美元。

美国随之在2016年罚款中兴8.9亿美元

高通在今年4月发布公告,已经和NXP签署协议,将收购截止日期从4月25日延期到7月25日,而今天已经7月13日了,中国商务部仍然没有批准收购放行。如果高通不能按期完成收购,那么将会赔偿20亿美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当然高通还有机会进一步延长收购截止日期,但是这要NXP同意。

另外一个是美光公司,存储器这两年是集成电路奇迹,2017年存储器已经占到了全球集成电路产业30%的市场,在这么一个广阔的市场里面,美光是美国的独苗,也是全球营收第四的集成电路企业,2017年销售额127.1亿美元。

中国目前在对美光进行反垄断调查,当然最后是否成立不得而知,但是美光在存储器领域,技术上和规模上不如三星和海力士,同时后面还有日本东芝,因此在这样一个市场格局里面,美光如果被中国市场打击,受到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全球消费电子品牌就是中美韩,韩国人用自己的存储器,美国人用东芝和美光,中国人则都用,如果美光被中国市场排除在外,那么美光只能获取一部分苹果的份额。

由于存储器是研发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营收大幅下滑,那么将无力投入研发和新一代技术产线建设,美光的生存就是个问题。

实际上,只要中国愿意,是可以反复的折腾高通和美光这类半导体公司,

除了前面的不批准高通收购NXP,面临20亿美元的损失外,

还可以进行反垄断调查,比如说高通收的专利费太高了,强制谈判降到0.5%,65%的客户在中国的高通其实没有太多办法,再比如宣布,1-2年后将对使用高通处理器的手机征税5%,并且逐年升高,逼迫国产手机自研或者选用紫光展锐等的芯片。

美光更不用讲了,该公司本来就在同行业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中国想处理美光,反垄断调查就是一个利器,另外我国长江存储2019-2020年会开始量产,刚好可以填补市场份额。

由于存储器占全球集成电路产业30%,所以如果美光破产的话,美国也丧失了在集成电路产业30%市场的竞争能力,这对美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打击还是巨大的。

除了美光和高通以外,中国还可以这样做,

那就是凡是有欧系,日系,韩系,台系和国产同类集成电路厂家的领域,

挑出几个领域来,单独对这几个领域的美系公司进行进口限制,优先采购非美系产品,由于中国市场在集成电路领域的体量,因此这些领域美系公司将会丧失最高70%以上的销售额,相当一部分会破产,而其竞争对手则相当于受到扶持。

半导体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必须不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资本投入,如果一家公司损失了主要市场,那么就会逐渐落伍丧失竞争力,一旦走上这个道路,再想挽回就麻烦了。

2:选择美国无技术垄断优势的战场错位打击

美国人在集成电路领域是超强,但是由于中国占有全球四分之三的市场,所以还是可以进行反击,但是这个反击力度还是不够,你打击了美光,打击了高通,打击了其他中小型美国芯片公司,但是如果美国人把你的高科技旗帜华为,A股市值最高的电子公司海康威视之类搞掉了,这个损失还是不能承受之重。

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对美国的产业升级主力企业进行打击呢?当然有。

人类两大产业:汽车和电子领域,美国人在电子半导体领域很强,但在汽车部分就不行了,无法构成垄断,因此中国在汽车领域对美系汽车进行排挤也是一个选择。

电动汽车是未来,能不能打击下美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希望?当然可以。

作为美国电动汽车代表的特斯拉现在巨额亏损,不断传出现金不断减少的各种负面消息,甚至Elon Musk在财务报告会议上直接怼分析师提出的尖锐问题,特斯拉由于始终无法盈利,因此在财务上必须不断保证现金流。

而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2016年,特斯拉2016年总营收为7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营收42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10.6亿美元,挪威市场营收3.3亿美元,其它市场营收14亿美元。

特斯拉2017年总营收为117.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营收62.2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20.3亿美元,挪威市场营收8.2亿美元,其它市场营收26.9亿美元。

2017年一年时间中国市场销售额实现翻倍。

而如果再往前看,特斯拉2014年在中国营收为4.8亿美元,2015年为3.2亿美元。

由于7月6日中国进行的关税报复里面包含美国进口汽车,特斯拉又没有中国工厂,因此特斯拉全线涨价,最低配车型涨价14万人民币,最高配涨价25万元。

这无疑对特斯拉是个打击。

引入特斯拉劲敌宝马入华

在中高端电动车领域,宝马可以说是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下图来自第一电动网,今年1-5月全球新能源车企累计销量排名。可以看到宝马已经在紧追特斯拉。

多说一句,我国上汽荣威新能源车增速极快,单看5月的销量,已经逼近比亚迪新能源车的70%。我之前讲过,比亚迪由于基础能力不足,扛不起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大旗,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能不能做强,一定要看上汽和吉利两个汽车行业主力部队的表现。当然遗憾的是,不管是上汽还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目前都和特斯拉不在一个竞争位面上。

根据2018年7 月10号官方信息,长城和宝马以 50:50 的股比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 50%,投资总额为 51 亿元。合资公司落户江苏省,标准年产能计划为 16 万辆。而这次双方的合资项目,用魏建军的话来说,“是目前最有质量的合资”。

​这家公司前期将生产电动汽车,第一款产品将于2021年推出,使用合资公司的全新品牌,定位于紧凑型SUV,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

特斯拉中国工厂,7月10日CEO马斯克来到上海,出席了特斯拉汽车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活动,时间上已经落后了。特斯拉来中国投资建厂,我国肯定是欢迎的,谁会跟钱过不去呢?问题是资金链紧张的特斯拉,2018年一季度末现金余额只有27亿美元了,上海建厂的资金从哪里来,真的是个问题。

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不只是中国在搞,美国也在搞,

如果美国人精确打击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企业,那么中国也可以反向对美国的核心企业进行打击。汽车产业又是规模巨大的核心产业,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打击美国汽车产业升级的主力部队,也是一个选择。

为什么说特斯拉是美国汽车产业升级的主力军?

2017年全球汽车公司市值前五名:丰田,戴姆勒,大众,宝马,特斯拉。特斯拉是美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虽然它在财务上各种负面消息,但是无可否认它在电动汽车技术和品牌上的领先,这也是其市值能超越通用,福特的原因。实际上现在(7月13日),特斯拉的市值仍然和通用差不多。

打击特斯拉,这甚至比打击大豆要好,因为大豆并不是高技术产品,而且我国的确也需要大豆来满足人们的肉类消费需要,这关系到餐桌的问题。

实际上,打击特斯拉还有更多办法,

比方说,宣布某款特斯拉的车型没有政府补贴。

有没有发现,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基本全部是中国的国产锂电池,其背后的原因是2016年7月,中国通过调整补贴名录的方式,限定使用国产电池才能拿到政府补贴,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华业务受到几乎毁灭性打击,当然他们还是可以坚持,因为我国对电动车的补贴到2020年就会取消了。

再比如电池供应,特斯拉的电池绑定松下作为唯一供应商和技术合作伙伴,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占成本30%-40%,这个部分不能降价,整车降成本是不可能的。不管是松下电池,还是和松下合作的超级电池工厂,都不看好其降成本能力,除了成本之外,还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带来的交期问题。特斯拉的MODEL 3一直产能上不去,电池也是瓶颈之一。

中国电池公司和欧洲公司合作,那么无疑将大大加强欧洲公司的成本和产能竞争力。

7月11日宝马负责采购和供应商网络的董事杜兹曼(MarkusDuesmann)在德国会见媒体时透露:已经和宁德时代签订了40亿欧元的意向采购合同,

其中25亿欧元从中国工厂采购,15亿欧元从宁德时代在德国新建的工厂采购,未来其生产的电芯将用于宝马iX3、宝马iNEXT量产版以及电动MINI等车型。

就跟美国电子领域的领军企业苹果最终选择中国公司供应电池一样,美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特斯拉,如果长期不和中国公司合作,那么就无法借助全球成本和品质控制力最为平衡的中国的力量。

以上举例特斯拉只是一个例子,

美国人也是要搞产业升级的,搞产业升级也是需要资金的,就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也需要资金一样。如果一个企业长期经营不好,则无力持续投入技术竞赛,必然在产业升级道路上也发展不好。

就跟中国产业升级有几十个主力龙头企业一样,美国搞产业升级也同样是几十个龙头科技企业。美国可以利用自己在半导体领域的垄断优势打击中兴,也可以打击其他中国企业,

中国有没有打击这些企业的能力?当然有。

比方说,那些中国市场占了营收比例超过50%的企业,典型的如高通;

把那些美系企业在行业处于弱势地位,处于份额下滑状态的领域挑出来,典型的如美光;

把企业处于长期亏损,财务处于紧张状态的企业挑出来,例如特斯拉;

把某些关键设备和原材料依赖中国进口的行业挑出来,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的稀土资源,中国几乎是全球17种主要稀土资源生产的垄断者。

所以说,反击美国的定点清除,在经济上至少有三个方法:

1:对方制裁我国优秀企业,自己本来也会受损失,例如中兴每年也会购买23亿美元的美国芯片,当然单看这个的话,中国的损失远比美国大。

2:中国对美国非垄断和弱势龙头科技企业进行反报复,本文已有举例,例如反垄断调查,取消补贴,关税,扶持其主要竞争对手等等。

3:记住中国是全产业链国家,打击了中国的某个企业,必然有另外的中国企业受益,例如打击中兴,但是中国的各个芯片厂家却是受益者,因此可以进一步扶持这些受益者。

中兴等中国公司明年采购美系芯片的比例一定会下降,最近从芯片司例如英飞凌等,已经传出中国各个主要电子公司都在寻求提高对非美系芯片的采购比例。

总之,不管是贸易战的现状,还是对美国精确打击行为的推演,中国手里都是有很多牌的,本文只是列举了部分经济上的反击措施,其他其实还有很多。

中兴事件,暴露了中国的弱点,那就是集成电路领域,虽然所有芯片都有布局,但是很多还达不到有强大商业竞争力的地步,甚至还只是在研发中没有上市。

但是反过来,美国企业也是有弱点的,而且在世界第二大强国面前,能够找到的弱点更多,今天本文聊的苹果,高通,美光,特斯拉都是有弱点的,美国可以国家对企业的方式对中兴进行不对称打击,中国同样可以以国家对企业的不对称方式对美系企业进行打击。

因此不能把美国想象成一个没有弱点的超级强手,这个是不符合事实的。

其实写到这里,中兴事件,在中兴缴纳4亿美元托管金之后,将会暂时落幕,

美国人如果反悔,扩大对中国企业的精确打击,我国也有反击的牌。

贸易战虽然是二战以来规模最大,其实对中美的体量来说,这点规模也动摇不了双方基本实力。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还是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情况,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中国被刺激一次,后续都会带来某个领域的大发展,1996年的台海美国人就这么搞过,现在中国军工就远不是20年前能比的了。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会在此次刺激下有多大程度的发展,我们之后会持续关注

chenchanghai 发表于 2018-7-14 12:03:02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victory:

as500 发表于 2018-7-14 12:18:02

1、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2、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团结敌人的中间派。

3、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坚持不破裂。

jerf71 发表于 2018-7-14 14:10:44

借贵楼推荐微信号“宁南山”。谢谢{:1_1:}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8-7-14 17:26:26

晨大好像很看重宁南山哦:言之有物吧

ymorries 发表于 2018-7-14 17:32:52

这里只是推演了纯经济的影响,我猜川总也只是想在经济上捞些好处,让他的执政能够填上亮点。但是,有个问题在于,这种贸易战也是战争,一旦开枪,规模和停止时间就很难受控了,特别是这种透支国家信誉的做法。初一十五就很好预见了。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8-7-14 18:41:07

老宁将政府想说但不便明说的话讲出来,也是增强大家信心的一种方式。

五月 发表于 2018-7-14 19:55:18


文章算是讲贸易战里比较扎实的。高度还是远远不够

赫然 发表于 2018-7-14 19:56:33

宁南山的数据真详实。这个厉害!

薄荷糖家族 发表于 2018-7-14 20:41:32

晟大的风格是平实,这篇文章是数据扎实、逻辑清晰。谢谢。

全拼 发表于 2018-7-14 20:56:23

宁南山嘚微信号确实很好,每次阅读其中的文章都有收获,数据详实,分析推理清楚明白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8-7-14 20:56:42

我有个感觉,目前这样互加关税的事儿不会再持续下去,也许猜错会被打脸。但这次美国再加的部分,不少是生活用品,说实在等于是变相的给美国人民加税,中国这一轮,要跟就没什么必要。第一轮,等于是双方擂战鼓,壮声势,这会儿你一拳我必须得一脚,对等报复,不能服软。但第二轮,更像是美国自己胸口碎大石,叫嚷着中国跟不跟,但你这样子我为啥要跟呢。
但这不是说不报复,首先这个高通和NXP案,即使不否决也应该继续往下拖(实际上明智的说,应该否决,因为我们必须阻止芯片业产业集中度变高);还有就是利诱美国企业来华开工厂。Tesla来华设厂,这事儿吧,我觉得现在不必追究Musk是不是骗子的事儿,这就是千金买马骨,要把他扶植成美国企业来中国经营能得到实利的典范,完美打脸Trumph总统制造业回流的愿望。

晨枫 发表于 2018-7-14 21:02:57

ymorries 发表于 2018-7-14 03:32
这里只是推演了纯经济的影响,我猜川总也只是想在经济上捞些好处,让他的执政能够填上亮点。但是,有个问题 ...

这是很大的危险:开战容易,终战难。

定风波 发表于 2018-7-14 21:59:36

ymorries 发表于 2018-7-14 17:32
这里只是推演了纯经济的影响,我猜川总也只是想在经济上捞些好处,让他的执政能够填上亮点。但是,有个问题 ...

魔鬼已经出笼,各凭本事捞好处了。美国就是明天就衰落到无足轻重,今天晚上也不会让这几个敌手好过。所以采用合作博弈才可能减少损失,浪战无益

hansens 发表于 2018-7-15 23:49:17

川普一定会把贸易战打到一方倒下为止的。因为在不是算账的问题,是大是大非的路线问题。
不打贸易战,川普只有下台一路。还会被批到批臭。
打贸易战才能团结群众,当战时总统才是最爽的。

陈比尔 发表于 2018-7-20 01:35:17

台湾 台湾 台湾,美国要在台湾搞事怎么办?

晨枫 发表于 2018-7-20 01:54:38

陈比尔 发表于 2018-7-19 11:35
台湾 台湾 台湾,美国要在台湾搞事怎么办?

怎么办是要看美国在台湾怎么搞事、目的是什么。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8-7-20 08:52:31

hansens 发表于 2018-7-15 23:49
川普一定会把贸易战打到一方倒下为止的。因为在不是算账的问题,是大是大非的路线问题。
不打贸易战,川普 ...

这不开打了么,但看来国内没团结起来啊,Trumph去见下普京国内都能反感成这样,离团结群众差远了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8-7-20 08:57:14

陈比尔 发表于 2018-7-20 01:35
台湾 台湾 台湾,美国要在台湾搞事怎么办?

之前由民航局出面,要求各国航空公司改台湾的标识方式,就是打预防针,防止美国打台湾牌的。结果这一轮下来,虽然不少国抗议,但是没一个真正出来替公司出头的,包括美国。所以这个试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就是美国根本没有为台湾牺牲自己利益的打算。
所以他能采用的手段是有限的,在台海搞事儿,结果大概率会跟当年菲律宾在黄岩岛的试探效果一样,就是不试还好,试了中国必然得寸进尺。晨大也说了,怎么办,要看美国在台湾怎么搞,我举个例子说,如果美海军停靠高雄,那我们只要攻占太平岛或者金门岛之类的就行了,这两个单位的选择,太平岛军事意义更大,但金门岛人心偏统,收复下来变成福建一个县一点压力都没有。

ivy 发表于 2018-7-20 10:41:16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8-7-20 08:57
之前由民航局出面,要求各国航空公司改台湾的标识方式,就是打预防针,防止美国打台湾牌的。结果这一轮下 ...

航空公司这个事,美国的还没有改,而且美国官方也出面纵容了。现在离deadline还有几天,不知道中美双方谁更硬?如果美方坚持不改,不知道中国会采取什么措施? 不可能停航,也不可能听之任之,总得有所惩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又见宁南山好文:中美贸易战7月正式开始后的走向和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