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娜 发表于 2017-12-25 10:49:27

本帖最后由 宁娜 于 2017-12-25 11:12 编辑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5 10:34
娜姐,张宁到底好看吗?我只见过照片,没觉得很美啊。

我父亲见过几次林立果,很腼腆,跟陌生人说话就脸 ...

张宁是否漂亮真的见仁见智。我们小学同学群里一个女生讲,张宁是她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一个男生讲,小时候与张宁弟弟一起玩,见过张宁好几次,“没什么呀,比一般人好点”。还有女生讲,“还行”。

我认为张宁美在气质,眼睛非常明亮,这点和她妈很象。另外,皮肤细腻白皙,娇滴滴。
那时的女人普遍粗糙,下乡干粗活劳动锻炼,晒得黑黑的。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5 11:13:36

说到通讯兵,想起了一件事。1972年部队大拉练,我作为基干民兵参加支前,配备到通讯兵部队,为通讯兵拉线抬电线杆挖电线杆儿坑。我们一伙民兵挥汗如雨挖坑时,一群十四五岁的小屁孩袖着手在一边看热闹。后来聊天时了解到,他们是北京军区的,家里大多是总部大院的。当年招小兵,通讯兵文艺兵部队医院都是热门单位,有点技术含量活又不累,家里都得有一定能量才进得去。71年能穿上军装就了不起了,不像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只能上山下乡插队落户,通讯兵就更了不起了,看我们这些插队知青都得鼻孔朝天呢。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5 11:41:05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5 10:46
您别忘了,当年是服役四年,现在是2两年,当年在部队想提干入党可真不是容易事,各项技能得突出,还得会 ...

看了你的几篇回复,觉得你是把八十,九十年代对事物的理解套用到七十年代来了。七十年代绿军装的地位多高,地方文艺团体能与之相比吗?我的同学中间有众多的革军子弟,他们的去向就说明了一切。

宁娜 发表于 2017-12-25 12:39:34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12-25 00:51
表忘记陈灿 郝淑雯在文工团里面的专业技能都是过硬的,所以他们来文工团除了有虚荣心 物质生活这些考量之 ...

https://www.ixigua.com/a6501072652218663438/#mid=73934551432https://www.ixigua.com/a6501072652218663438/#mid=73934551432
看看草原女民兵的原版与《芳华》版对比。当年军队文工团的水平真不是盖的。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5 23:18:14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5 11:41
看了你的几篇回复,觉得你是把八十,九十年代对事物的理解套用到七十年代来了。七十年代绿军装的地位多高 ...

您的理解不对,我可没说绿军装的地位不高,我是说高干子弟眼里,军队文工团不是什么香饽饽,而是大眼窝头。

要是您熟悉那段历史,您应该清楚,现在很多耳熟鸣响的老帅子女在文革时代都不约而同的去了一个地方。

compan 发表于 2017-12-26 00:14:45

pcb 发表于 2017-12-24 21:32
给几个关键字句,搜搜看是否有人转存了?

什么都没搜到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12-26 00:38:07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7-12-25 11:45 编辑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5 10:18
您的理解不对,我可没说绿军装的地位不高,我是说高干子弟眼里,军队文工团不是什么香饽饽,而是大眼窝头 ...

高干和高干之间的地位落差也是很大的。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眼里,军队系统副师级以上,党政系统副局级以上,直到正国级的,都算高干,但是全国副师,副局,师和司局级干部少说也有两万,他们本身的地位,能动用的资源,以及他们的后代能获得的起点,和副国级以及少数强势的军-部级人物家庭是不能比的。

低端高干(正副师司局,副军副部)的人数比高端高干庞大得多,在民间造成的影响自然也大得多,因为几乎每个平头百姓要么自己的熟人圈子里就有这种,要么是熟人朋友的圈子就有这种,可以听到很多这种高干家庭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比普通家庭优越的细节信息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6 02:30:46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5 23:18
您的理解不对,我可没说绿军装的地位不高,我是说高干子弟眼里,军队文工团不是什么香饽饽,而是大眼窝头 ...

就像煮酒说的那样,全国有几个老帅?营团级的孩子那个时候岁数都还太小,所以我们说的是军师级的干部子女。在当时情况下,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避开上山下乡。如果无法回避,就只好先去,然后再图出路。习总不是说过,当年和他一起到他那个村子的二十几个知青,一年之内就走得剩下他一人。
所以部队文工团也许不是香饽饽,但是可以是一个跳板。我的同学当中家里有能力的,到部队两三年后就成了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去了。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12-26 03:15:45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7-12-25 14:22 编辑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5 13:30
就像煮酒说的那样,全国有几个老帅?营团级的孩子那个时候岁数都还太小,所以我们说的是军师级的干部子女 ...

是。刚查了一下,55年少将798人,大校接近1300,上校2000-3000,中校更多。截至到文革前的64年,少将总数超过了1300,55年的中校这个时候也有很多都是副师级以上了,上校绝壁都是副师级。这还仅仅是军队系统的,去掉过世的,文革前副师级高干往少了说也已经稳稳超过5000人了。再加上中央各部委,各司局厅,各省级地级的领导干部,全国高干总人数绝壁两万以上。当然这个是广义上的高干,划线划在准师和副师之间:准师不算高干,副师以上就算。后来中央发过一个文,把线划在了副军以上,这个算是狭义的。但在民间,尤其是北京以外的各省级单位,始终都是以副师起算高干的。

这个是文革前的情况。现在的副师和副局级以上的队伍就过于庞大了,正部400,副部5000,正副厅局级4万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6 04:24:23

本帖最后由 柳叶刀 于 2017-12-26 04:45 编辑

回到当年,我们局因为是新组建单位,招了一大批青工,大约一半的复退军人,一半的知青。女主内男主外,我们跑野外的都是清一色的光头小伙。穷乡僻壤,没有任何娱乐节目,晚上熄灯之后,行军床上,一场涉黄研讨会就是经久不衰的节目了。复退军人们提供的段子题材广泛,内容的详尽,直接都令我们这些老知青叹为观止,甘拜下风。而段子中间一大部分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关于女兵的美丽遐想。这些段子内容如此丰富,是经过一茬又一茬口口相传的结果。当然这些创作活动丝毫不妨碍在生活会上义正词严的斗私批修。

当然,要想得到一些对女兵比较正面的宣传,也许该看看袁立演的《大校的女儿》,或者孙俪的《幸福像花儿一样》。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12-26 04:42:52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5 15:24
回到当年,我们局因为是新组建单位,招了一大批青工,大约一半的复退军人,一半的知青。女主内男主外,我们 ...

那个年代,根儿红苗儿壮的无产阶级再怎么说黄段子,也不过就是老毛说的“没有脱离低级趣味”,无伤大雅;如果地富反坏右这种阶敌胆敢掺和这种话题,那绝壁就是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生活方式,是必须批倒批臭的。这和略早的霉果社会一样,都属于严重歧视

zilewang 发表于 2017-12-26 09:02:46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5 00:38
别说军长了, 有点能耐的团长的孩子都不会去文工团,想都不会去想。

即便是从军,那年代北京有个师简直是 ...

军人世家从军不是更有发展前景吗?
并且天TG特殊的体制下,军队是天然的庇护所。

宁娜 发表于 2017-12-26 09:23:14

芳华删减片段,就是林丁丁的这一动作,让刘峰顿时情迷意乱
https://www.ixigua.com/a6501824920245240334/#mid=51629608946

香盈袖 发表于 2017-12-26 10:02:25

pcb 发表于 2017-12-24 21:32
给几个关键字句,搜搜看是否有人转存了?

中央财经大学的朋友帮我找也没找到她,文锋如刀锋

五月 发表于 2017-12-26 10:46:23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17-12-26 10:50 编辑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6 02:30
就像煮酒说的那样,全国有几个老帅?营团级的孩子那个时候岁数都还太小,所以我们说的是军师级的干部子女 ...

俺来提供一些个案,习大的两位插友,一手资料。

插友一:开国元勋后代,到延安后很快被提为生产队长,当年罩过习大的。习大是真凭本事当上的生产队长。这位老兄爱说的段子是当年习大找他说想种菜,他大手一挥,豪爽地说好,某某地的厕所就给你了(这个梗恐怕要西北农村的同志才明白)

插友二:某大军区副政委之子,插队从北京到延安是坐飞机去的,坐飞机去的,坐飞机去的,对插队的记忆就是瞎吃瞎喝瞎玩儿

据说当年那几年上层很担心会发生内战,赶紧把孩子送到最保险的地方,那时候最保险的地方公认是延安的乡下。

PS:习大住过的窑洞很早就被先富起来的插友买下。后来有人出1000万要买,被婉拒。现在估计无价无市了
{:187:}

jellobean 发表于 2017-12-26 11:16:45

宁娜 发表于 2017-12-25 03:54
咱的小学对门就是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69/70/71年的林立果选妃事件几乎发生在我们鼻子下面。前线歌舞团的舞 ...

写得笑s我了,老少都爱八卦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6 19:46:09

柳叶刀 发表于 2017-12-25 11:13
说到通讯兵,想起了一件事。1972年部队大拉练,我作为基干民兵参加支前,配备到通讯兵部队,为通讯兵拉线抬 ...

通讯兵一般最爱找的人是承德的,其次是北京的。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6 19:50:32

zilewang 发表于 2017-12-26 09:02
军人世家从军不是更有发展前景吗?
并且天TG特殊的体制下,军队是天然的庇护所。 ...

对,但是文工团没啥前途。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6 19:51:52

五月 发表于 2017-12-26 10:46
俺来提供一些个案,习大的两位插友,一手资料。

插友一:开国元勋后代,到延安后很快被提为生产队长,当 ...

不是内战,而是苏联

包子 发表于 2017-12-26 19:55:13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7-12-26 03:15
是。刚查了一下,55年少将798人,大校接近1300,上校2000-3000,中校更多。截至到文革前的64年,少将总数 ...

应该是14级以上,文革期间开始,职务开始和级别就脱节了,出现过好多高职低配和低职高配的事。14级意味着能看机密文件了,大部分会议的纪要也会直接传达。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转一篇《芳华》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