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 发表于 2017-3-7 14:24:53

红色帝国的贴身护卫——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

   红色帝国的贴身护卫——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


   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前苏联便启动了新一代武器研发计划。在手枪方面,苏军希望得到比托卡列夫T-33型手枪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精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自卫武器。参与竞标的苏联设计师为数不少,竞争空前激烈。然而最终胜出的,却并不是托卡列夫、西蒙诺夫、科洛文、沃耶沃金、拉科夫这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年仅36岁的青年工程师马卡洛夫的设计方案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而获得了苏军青睐。

1951年,修改完善后的马卡洛夫PM手枪(PM是Pistol Makarov的缩写)正式列装苏军,它和配套的9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成了华约国家的标准装备。前苏联、前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生产了数以百万计的马卡洛夫PM手枪,并一至使用至今。马卡洛夫也藉此成为了载入苏俄轻武器发展史的著名设计师。

中国也曾仿制过此枪,并命名为59式手枪。但由于加工质量问题,59式手枪投产不到一年就停产撤装,因此产量极少。


俄国特警使用马卡洛夫PM手枪

忘情 发表于 2017-3-7 14:26:14


精巧的设计

马卡洛夫PM手枪采用简单的自由后坐式工作原理,射击时火药燃气的压力通过弹壳底部作用于套筒的弹底窝,使套筒后坐,并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复进簧的力量,使套筒后坐的速度降低。在弹头离开枪口后,才开启弹膛,完成抛壳等一系列动作。

该枪的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双动发射机构。保险装置包括不到位保险和手动保险机柄。该枪的瞄准装置由固定式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组成,套筒顶部滚有一条较宽的颗粒层,可有效地消除反光,有利于瞄准。马卡洛夫PM手枪握把护片由两片塑料构成,既改善了握持舒适度,也能减轻射击时的震动感。该枪配用的钢制弹匣可装8发PM手枪弹,弹匣壁镂空,既减轻了重量也便于观察余弹数,并有空仓挂机功能。该枪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在15-20米内有最佳的射击精度和杀伤力。当射击距离为23米,发射Hornady6.16克空尖被甲弹和Fiocchi 6.16克空尖被甲弹,散布精度平均为3.8厘米。使用Sellier&Bellot 6.16克全被甲弹时,平均散布精度为5厘米。


马卡洛夫PM手枪套筒顶部加工有一层颗粒状滚花,可有效防止反光对瞄准造成不利影响

马卡洛夫PM手枪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华尔特PP型手枪的设计。7.65毫米华尔特PP型手枪是由德国人弗里茨.华尔特于1929年设计的。与先前卡尔.沃尔特兵工厂制造的几种手枪相比,无论是外形还是结构上都有显著变化,被誉为革命性设计。此枪一问世便受到市场青睐,被誉为理想的单人自卫武器。其特点是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击锤式击发方式,设有联动发射、弹膛有弹显示、手动保险、击针保险等功能。枪管固定不动与套筒座安装在一起。枪管套有一个同轴的复进簧,分解时要先将扳机护圈前面部分从套筒座中分离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马卡洛夫PM手枪并非7.65毫米华尔特PP型手枪的简单复制品,而是有9个方面的改进:
1、        马卡洛夫PM手枪取消了子弹上膛显示器;
2、        马卡洛夫PM手枪的复进簧为左旋,华尔特PP型手枪的复进簧为右旋;
3、        二者的击锤头形状不同;
4、        马卡洛夫PM手枪安装了滑套卡笋,当最后一发子弹发射完后,弹匣托板会顶住卡笋,使滑套固定在后方,射手换完弹匣后,再以拇指按下卡笋就能完成上镗;
5、        马卡洛夫PM手枪的弹匣卡笋改在握把底部。这是因为苏联人发现,在战场上因误操作而丢失T-33型手枪弹匣是常有的事。
6、        马卡洛夫PM手枪将击锤击发弹簧改为弹片。
7、        使用马卡洛夫PM手枪时,拇指向下扳保险杆则解脱保险。其动作符合人的操作习惯。而华尔特PP型手枪解脱保险必须手指向上推保险杆。
8、        马卡洛夫PM手枪枪管镀铬
9、        侧面开口,容弹为8发的马卡洛夫PM手枪弹匣比华尔特PP型手枪的封闭式弹匣设计更容易清理和维护。弹匣侧面开口使得弹匣内部不容易积存灰尘,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用水来冲洗弹匣。而华尔特弹匣则不然。而且弹匣侧面开口让射手能直观了解到弹匣存弹数。
10、从结构上看,马卡洛夫PM手枪为了避免销钉松动,尽量不用销钉,而在零件上直接加工出转轴。

忘情 发表于 2017-3-7 14:26:43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3-7 14:31 编辑

   三种手枪性能对比


马卡洛夫PM手枪


        托卡列夫T-33型手枪        华尔特PP型手枪        马卡洛夫PM手枪
全枪长        193毫米        162毫米        160毫米
枪管长        116毫米        85毫米        91毫米
膛线        4条右旋膛线        6条右旋膛线        4条右旋膛线
全枪质量        0.83公斤        0.71千克        0.663千克
口径        7.62毫米        7.65毫米        9毫米
子弹类型        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        7.65毫米勃朗宁手枪弹        9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
弹匣容量        8发        8发        8发
枪口初速        415米/秒        290米/秒        310米/秒

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马卡洛夫PM手枪不仅全面优于托卡列夫T-33型手枪,而且也超越了其参考原型——华尔特PP型手枪。

忘情 发表于 2017-3-7 14:27:04



独特的9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

作为大量列装的枪械,改变口径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二战结束后,前苏联根据战场经验,决定开发使用中间威力枪弹的突击步枪,用以取代使用全威力枪弹的传统栓动步枪及使用手枪弹的冲锋枪。因冲锋枪停止发展,故而新一代手枪弹药只要满足近距离自卫需求,无需再考虑冲锋枪使用需求。

鉴于7.62毫米的托卡列夫手枪弹在实战中穿透力有余,而停止作用相对不足,故而前苏联决定在新一代手枪上使用全新开发的9毫米手枪弹。因为第一款配用该弹的枪械是马卡洛夫PM手枪,故而该弹也通常被称为马卡洛夫手枪弹。而实际上,该弹是由苏联工程师Boris V. Syomin主持研发的。

西方认为,马卡洛夫手枪弹就是德国9毫米 Ultra弹的简单仿制品。而事实上,早在1940年,Boris V. Syomin就开始了新弹的研发工作,并在战争期间做了大量试验。或许苏军在占领华尔特工厂后,利用搜集到的技术资料完善了马卡洛夫手枪弹的设计,但二者却有不小的区别。关于这一点,最有力的证据是,马卡洛夫手枪弹与德国9毫米Ultra弹,以及战后西方推出的9×18毫米警用手枪弹都不通用。

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弹壳比9毫米卢格手枪弹弹壳略短一点,比.380自动手枪弹壳长1毫米。与9毫米卢格弹的锥形弹壳不同的是,马卡洛夫弹壳就是个圆桶。这种设计增大了弹壳与弹膛壁之间的摩擦力,能更有效地密闭火药燃气。

9×18毫米马卡洛夫手枪弹是一个总称,它拥有5种规格不同的弹头。当马卡洛夫手枪使用联邦6.16克全被甲弹时,初速302米/秒;使用Fiocchi 6.16克空尖被甲弹时,初速335米/秒;使用Hornady6.16克空尖被甲弹时,初速305米/秒;使用Sellier&Bellot 6.16克全被甲弹时,初速315米/秒;使用Wolf7.06克全被甲弹时,初速315米/秒。在威力方面,马卡洛夫弹接近于.380ACP弹,而不是9毫米鲁格弹。当发射同样重量的6.16克弹头时,马卡洛夫手枪弹的初速比.380自动手枪弹高150米/秒。

忘情 发表于 2017-3-7 14:30:32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7-3-7 14:33 编辑

  
马卡洛夫PM手枪的改进和衍生


马卡洛夫PMM手枪

马卡洛夫PM手枪问世时,是同时代最好的紧凑型自卫手枪之一。该枪服役以来,参与了华约集团历次较大规模军事行动,并在秘密行动中广泛使用,表现良好,被使用者誉为信得过的“贴身护卫”。但是,实际使用中也暴露出马卡洛夫PM手枪的不足,主要问题集中在弹匣容量偏少,停止作用和杀伤力仍嫌不足这两方面。


不同时期生产的马卡洛夫手枪弹匣对比

为此,前苏联/俄罗斯研发了改进型马卡洛夫9×18毫米手枪弹。新弹换用了更轻的弹头和燃速更快的发射药,枪口初速提高到430米/秒,枪口动能提高到原来的1.7倍。配用新弹的马卡洛夫改进型手枪将弹匣容量提高到12发。为适应较厚的弹匣,枪握把及握把嵌板也作了相应改进。改进型马卡洛夫手枪被命名为PMM(俄文ПММ,即马卡洛夫手枪改进型的缩写)。新的枪弹也同时被定型为9×18mm PMM弹。PMM手枪既可用标准的PM弹也可以用改进的PMM弹。

然而,马卡洛夫PMM手枪却在俄罗斯2003年新式手枪选型竞赛中,败给了伊热夫斯克机械厂设计的雅利金PYa大容量手枪,无缘再续辉煌。然而,由于该枪在俄罗斯强力部门中保有量实在太大,考虑到俄罗斯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马卡洛夫PM手枪在被替换前,仍将继续在俄罗斯强力部门中服役很多年。

苏联解体后,为求生存,马卡洛夫PM型手枪生产厂家也推出了一些针对国际商业市场的改进型。例如发射9×17毫米勃朗宁短弹(.380ACP)的IZH(俄文ИЖ-71)手枪。另外还有改用可调照门的Baikal-442型手枪。此外,原华约国家也各自推出了不少马卡洛夫PM手枪的商用型号。

中国虽然不属于华约集团国家,但也仿制过马卡洛夫PM手枪,定型为59式手枪。该枪因生产质量问题,投产不到一年就停产撤装。但改革开放后,北方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厂商又重新生产此枪销往海外民用市场。这些民品与1960年生产的少量军品的区别,除了枪身铭文不同外,军品枪握把护片上的图案是一面盾牌内有5颗小五角星,而民品握把护片图案是圆环内嵌1颗大五角星。


马卡洛夫手枪有一些用作出口市场和国内安全部门使用的型号,例如这种发射9×17mm勃朗宁短弹(.380ACP)的IZh-71(俄文ИЖ-71)手枪。另外还有一种9×18mm口径的商业型PM是使用标准或大威力弹,称为Baikal-442,有固定或可调瞄准具。2

然后203 发表于 2017-3-7 23:17:30

本帖最后由 然后203 于 2017-3-8 20:41 编辑

微信上找到两张马卡罗夫手枪的照片,不过贴不上来。

看军史,一直对1944年王震支队千里南下再回转不是很理解,忘情大哥能否解读一二?

忘情 发表于 2017-3-9 08:34:31

然后203 发表于 2017-3-7 23:17
微信上找到两张马卡罗夫手枪的照片,不过贴不上来。

看军史,一直对1944年王震支队千里南下再回转不是很理 ...

个人以为那是一大败笔,依托根据地逐次发展才是正道,哪有从陕北派孤军千里迢迢南下江南到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地区开辟新区的。要派,也应该让新四军五师就近向南发展。事态的发展证明了四千人的孤军到江南根本站不住脚,而且359旅脱离战场几年,战斗力明显下降,南下又损失了不少骨干,最终一无所获。当然,江南站不住脚,与五师与河南军区南下部队合兵一处,扎住中原这个必争之地,直接威胁武汉,藉此拖住对手,延续对手发动全面进攻的节奏,还是正确的。不过,中原军区部队来自五湖四海,山头太多,合兵一处的时间不长,李又无足够威信震住各方诸候,因此这也给之后中原军区部队的去留及突围方向,突围后的打算造成了太多的混乱。中原突围最终损失惨重,与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分不开的。

川之流 发表于 2017-3-9 11:35:35

推荐一部军迷小时《佣兵的战争》。感觉作者和楼主有一比{:19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色帝国的贴身护卫——前苏联马卡洛夫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