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6-12-26 23:00:43

老财迷 发表于 2016-12-26 08:52
现在肯定是没房子了,帝都的房子,没几家单位能分了。

应届毕业生还能解决户口,社会招聘(民企人员)、 ...

就职领域“动”起来,这是好事。IT本来就忌死水一潭。中国银行的雇员人数与业务的比例是不是世界上名列前茅?

褐色的火车 发表于 2016-12-27 08:22:50

晨枫 发表于 2016-12-26 22:37
这就是在往没有编制的方向动了,以后可能除了总裁、董事长,都没编制了。最好总裁、董事长也取消行政级别 ...

上市国企仔细去看看年报,会发现不少的董事长都是有行政编制的,这些人的工资也是不从上市公司领取的。

相对来说,深圳,广州,福建这边的一些国企转制后做的比较好。

管理层是由董事会聘请的,但是往往问题出在董事会大股东还是国企的做派,所以最终管理层和大股东之间关系太紧密,最终容易伤害小股东的权益。

上海这些国企目前看起来都还不错,大股东派出的管理层视野还是挺开阔,所以做得都蛮好的。 这种情况下太讲究退出其实是不对的。 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平安进入上海家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当初就是为了退出而退出,结果悲剧了。

eshark 发表于 2016-12-28 09:55:43

褐色的火车 发表于 2016-12-26 15:41
这个编制也不是过去那种编制了吧?

和国内的外企的Budgetting差不多的。


应该说2005年之前去体制内的人都编制都是有的,这些人只要不犯大错误,是不会被裁员的,单位发生变化组织会保证再就业的,还有各种关系福利和行政级别。之后的人就很少有了。

褐色的火车 发表于 2016-12-28 13:24:47

eshark 发表于 2016-12-28 09:55
应该说2005年之前去体制内的人都编制都是有的,这些人只要不犯大错误,是不会被裁员的,单位发生变化组织 ...

en。 国内对这个现在还是分得比较清楚的。

企业和事业单位还是不同的。

国企里面一般除了高管外,下面的人大部分都只算企业的人,那就没有所谓的编制的说法。

对于国企高管来说,有时候也是挺难取舍的。 {:190:}

小米粒 发表于 2016-12-29 00:14:11

国企重走上正轨,规范组织运行,才是正道。王朝根本,历朝都如此,不外乎官办还是官督。
人事才是任何企业的根本,也是每个组织的先决。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国企成为民企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