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生物战这门学科不管怎么说算是建立了,可是很长时间扎大师门可罗雀。不是东西不好,而是难度太大。这世上有几个人有扎祖师那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气?过了四百年以后终于有人投到扎老师门下。1763年,北美的英军西进开拓新的殖民地,结果经常被印第安人攻击,而且还有一只部队被人家团团围住。总司令杰弗里·阿默斯特急得团团转,转着转着有主意了,给守军司令亨利·保魁特写信:要攻心为上,光硬扛不成,要用计谋,你考虑一下,给印第安人送点礼,看看天花怎么样?
亨利说天花看不见不好送,要不我送个天花病人用过的毛毯吧?
阿默斯特说好吧,这招不成再想别的办法。
于是亨利把印第安人首领请来,咱们和谈吧,这是礼物,把毛毯送去了。过了一阵印第安人不进攻了,计谋成功了。
四百年了,怎么就阿默斯特一个敢继承扎祖师的衣钵呀?送毛毯就不怕害了自己人?不怕,因为英军有了保险,全军都种了痘。
种人痘是中国人发明的,18世纪初传到土耳其,再从那里传到英国,有了人痘这个生物盾牌,阿默斯特才敢接扎尼别的衣钵。
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也打败了印第安人,真的成了日不落帝国,可是打了这么多年仗,国家欠了一万屁股的债。一想这是帮北美殖民地的人民办事,他们应该买单呀,加税,结果把北美的人逼反了,还得再派大军去平叛。大军到了以后,没想到一帮平民还挺顽强,打了好几年打不赢,才又打算使出阿默斯特留下的功夫。
1776年,英军放弃波士顿,可是华盛顿的军队在城外不进去,怵了空城计?不是,据可靠情报,英军在城里布下了天花。华盛顿先选了一千种过痘的进城,然后一想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华盛顿心说我得过天花有麻子我怕什么?可是弟兄们里面没麻子的怕呀。当年华盛顿在英军里面也和法国人印第安人练过,知道阿默斯特那功夫不得了,怎么办?全军种痘。这一招是独立战争的胜负手,战争中华盛顿的部队伤亡不轻,可是没有让天花减员,最终打败了英国.
英国人这一招失了手,认为扎尼别的本事过时了,顺手丢一边去了,结果扎大师的功夫又失传了。又过了小150年,才又出现传人。
阿默斯特这一门没有传下来,新入门的只好直接拜祖师。这个人就是石井四郎,因此他也搞鼠疫,所以他的辈份特高。
石井四郎这个人要是放在和平时期,没准能成为北里那样的人物。此人傲慢执着,脑筋也不错,是块做科研的料。
石井四郎到哈尔滨那么北边干吗?是为了和苏联叫劲。东北第一次大鼠疫就是老毛子那里传来的,918以后,关东军的主要敌人是远东的苏军,害人之心他都有了,防人之心能没有吗?他自己心里那点事,认定了苏军也会干,于是石井赶到哈尔滨,731部队对外叫防疫給水部队,也表明他是防着老毛子的。
光防人哪成?石井是什么人?他能不想着害人吗?可是害人他得有本钱呀?北里留下的鼠疫菌都是从耗子身上找到的,和苏方的剧毒株没法比,因此关东军才算计了一把伍连德,把他20年心血连锅拿下。
可是,有了毒株,石井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
难题
石井四郎守着伍连德收集的鼠疫菌,心中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些都是引起肺鼠疫的细菌,毒性大,传播力强。忧的是怎么把他散布出去。真像部队名字那样在水里下毒?鼠疫不是耗子药,扔水里不管用。席蒙1898在印度证明鼠疫的通过跳蚤从老鼠传给人,这个跳蚤不是随便一种跳蚤,而必须是鼠跳蚤。
鼠跳蚤顾名思义在老鼠身上寄生,没事不会跑人身上去。跳蚤不在寄主身上也能存活不短的时间。这只老鼠死了,跳蚤再找另外一只老鼠。除非这一窝老鼠都死光了,血冷了,跳蚤只好去找另外一种血热的,在这个世界上,容易找的除了老鼠就是人了,因此鼠疫就这样从老鼠传给人。
腺鼠疫始终脱离不了老鼠和跳蚤,这样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病菌。可是石井琢磨老毛子那边天寒地冻,哪里有那么多跳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用引起东北大鼠疫的肺鼠疫菌,现在这个东西到手了,可是如何投放呀?
石井理所当然认定是鼠跳蚤了,可是实验了很多次,非常不理想。带菌的鼠跳蚤扔出去先找老鼠,这要是和印度打仗好办,到处是耗子,可是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耗子而且是和人住得近的家鼠的数量不够呀,跳蚤没找到耗子,自己先死了。
关东军等不及他研究出个五六了,干脆还是真枪实弹的,结果让朱可夫的火力打得从此消除了北上的念头,只好一门心思南下了。
抗战军兴,中国一片火海,1941年伍连德的旧部等受国民政府派遣赶到常德,因为这里发现鼠疫流行,死者上万。他们经过调查,对外公布鼠疫是日军通过空投携带鼠疫菌的人跳蚤引起的。这个消息一公布,欧美根本不相信。
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为什么国际社会不关心?太不把中国人当人了。要说英美怀着这心思,那是冤枉他们了,主要是从已知的科学理论上,人跳蚤是不能携带鼠疫菌的,欧美科学家自然不信。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有志者事竟成,石井四郎不仅解决了散发这个难题,而且解开了黑死病的一个谜。
黑死病传播那么快,如果仅靠老鼠和鼠跳蚤的话,很难解释清楚,因此始终有人认为黑死病不是鼠疫。现在石井四郎证明人跳蚤也能传播鼠疫,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黑死病传播得那么快,因为那年月的欧洲人一辈子很少洗澡,加上身上毛多,人人一身跳蚤,居住条件很差,连贵族都几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跳蚤跳来跳去就把黑死病传开了。
石井四郎这个成果算得上鼠疫研究的一项很重要的成果,可是在科学史上没有记载,因为他不仅在疫区造成上万中国人死亡,而且在研究过程中用了上万名中国人、蒙古人和苏联人做人体试验,是十足的断魂研究。
莫西斯描写的扎门武功600年后终于让石井四郎在常德练成了。可惜日本已经逃脱不了战败的命运了,石井要扮演救国英雄,建议用细菌战抗击美军。好在日本还有明白人,说你那鼠疫菌厉害得过原子弹吗?把人家杀伤得多了,老美一怒之下,日本每个城市都丢一颗两颗原子弹的话,日本本土上也就剩下耗子了。
其实用不着那么费劲,石井自以为武功高强,手里有肺鼠疫这种中者必死的绝技,没有想到人家的必杀绝技也练成了。
必杀
这必杀技和伍连德还有点关系。1899年,伍连德离开剑桥大学,争取到大学学院奖学金,得以进入伦敦圣玛丽医院,是在该院学习的第一名中国学生。大学学院奖学金就是专门为来自英属殖民地的学生进入圣玛丽医院学习设立的,各项费用全免,加上每年150镑生活费,够用的可是很艰苦。和在剑桥一样,伍连德把圣玛丽所有的奖项都拿来,医院一发奖别人也没什么兴趣,反正都是德医生的。奖状伍连德不在乎,可是每次还有奖金,可以吃几顿好的,还能在英国旅游,于是他就当仁不让。
别人心里有气可是没办法,这要凭真本事,只能一嘴的酸葡萄:咱家里有钱不在乎那几十英镑。背地里算计什么时候这小个子毕业呀?老生这么盼,新生也这么盼,1901年来自苏格兰的一名学生觉得希望不小。这名学生家里也特穷,上不起大学,给人家打了五年工以后他叔叔死了,给他留下一笔钱。他哥哥是个医生,建议他用这笔钱学医去,所以20岁的亚历山大·弗莱明就进了圣玛丽。后来不知道怎么传成是他把当时是个孩子的丘吉尔救活了,老丘给他一笔钱去上学。
一进学校就想靠得奖改善生活,争取了两次灰心了,这位德师兄什么人物怎么这么出色呀?自己这底子不努力不成呀。伍连德三年毕业,他底子太薄所以学了五年。毕业以后继续在圣玛丽进行细菌学研究,1908年拿到学位时还真的得了金牌奖,这时候伍连德已经去天津教书了。弗莱明在圣玛丽教书到1914年,然后去打一战,打完仗回圣玛丽继续教书,1928年成为细菌学教授,这一年他糊里糊涂地发现了青霉素。1929年文章发表后根本就没人理会。1940年钱恩发表了青霉素提纯的文章后,弗莱明可遇见知音了,打电话过去告诉钱恩的老板弗洛里:我过几天过去一趟。
弗洛里找到钱恩:发现青霉素的那个人想见你。钱恩说你要开除我就明说,干吗让我去见个死人?什么他还活着?就这样,在二战期间,青霉素的提纯问题解决了,不仅挽救了大量的伤员,也使人类开始掌握对付细菌的最有利的武器。按照这个思路,各种抗菌素相继被发明,其中1944年发现的链霉素对鼠疫菌有特效,从此鼠疫走向末路,人类和鼠疫的巅锋对决终于以人类彻底胜利而告终。
二戰結束后,石井四郎用細菌战研究资料和美国進行交易,麦可阿瑟留了他一条命。美国这么做,就是图石井手里的资料。那批包含伍连德心血的宝贵的资料,是美国用来和苏联进行细菌战的主心骨。
美军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技术落后的苏联把国家安全的重担还真的寄托在耗子身上了。冷战时期双方各自不停地研究生物战,苏方确实把宝押在鼠疫上。每当专家们提出新的生物武器方案时,苏联生物武器项目负责人尼古拉·尤拉克夫少将准会让他们闭嘴,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干嘛呀,我就要一株,一株就够了。
他指的那株就是引起黑死病的剧毒的旱獭鼠疫菌株,也是1910年-1911年横行东三省的剧毒的旱獭鼠疫菌株。
1273年,在戈壁滩中艰难跋涉的马可·波罗突然不走了,眼前的景色脱口大叫:Pharaoh鼠,Pharaoh鼠,怎么这么多的Pharaoh鼠?
Pharaoh鼠是一个中世纪的名词,它指的是旱獭。眼前的草原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洞穴,钻来钻去的都是旱獭。
马可·波罗的大叫和尤拉克夫的咆哮现在还在地球的上空回荡,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一个恶魔。
2007年10月
本帖最后由 卡里其亚 于 2011-9-6 17:29 编辑
回复 京虎子 的帖子
元末流行黑死病?这个观点以前还真没听说过。 克里米亚战争到甲午海战前的这段时间,正是军舰技术大发展的阶段。各种新设计新技术层出不穷,也没有一定说哪个正确哪个错误。但是甲午海战之后,军舰设计开始有了明确的方向,海军战术也渐渐的统一起来,北洋海军那种船头对敌的阵列式战术没有了,日本海军那种线列式脱颖而出。
甲午之后不到十年,就出现了无畏舰。 日本人拍片子还是很用心的,《虎虎虎》比《珍珠港》强不少,最近看的《坂上之云》也很不错,充满了明治时代的朝气。听说最近日剧干不过韩剧,还引发岛国民众抗议,有点搞不懂。看来没有中宣部也不成啊:lol 京虎子 发表于 2011-9-5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话说1343年的某一天,在今天乌克兰南部克里米亚半岛上,亚速海的尽头是一个叫塔那的小镇子,镇子虽小 ...
好文,辛苦了:handshake 那会中国的民族主义教育挺成功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