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龙 发表于 2016-10-1 08:20:46

早安.浦江

本帖最后由 雨龙 于 2016-10-1 08:20 编辑

每次回上海第一时间先要去外滩看看,这已成为一种习惯,从小对外滩就有着一种特殊感情,小时候用蜡笔画外滩,直到十四岁去江边油画写生,岁岁月月在记忆中在画纸上留下多少的烙印,很多写生题材都来自外滩,记得那时每星期都会骑自行车去外滩几趟,然后再兜到中央商场游逛一阵。去浦东公园要坐渡轮,而每次上渡轮总喜欢挤在船头,如渡轮人多时那宁可等下一班船。六.七十年代的浦东除了造船厂就是修船码头,浦江上来往的是些大帆船和小栅板船,经常见到扬帆离开码头的帆船,那些木船船身刷成黑色两边还画了两颗大眼珠如同鱼眼,船杆有十五.六米高一旦升起帆非常壮观,当然黄浦江上最显眼的还是那些巨型货轮,一鸣汽笛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住。苏州河两岸停靠着许多小帆船,经常见到他们在船上烧柴做饭,阵阵炊烟从小木船仓里冒出,小孩子在甲板上奔跑嬉闹......。转眼几十年过去黄浦江上哪些船影早已不知去向,十六铺码头已变旅游码头,外滩公园改得面目全非,外白渡桥依然守候在苏州河口。如今东.西两岸高楼林立,那些二十世纪老建筑显得那样的弯腰驼背,早已失去昔日那种傲慢自大的气派,最有意思的是去年刚建成的浦西最高楼,它造型别致而扭曲,左看右看总有些犟头倔脑感觉,我想这幢建筑应该是代表上海老工业基地的含义吧。这次回国又遇上冬天,但我仍然清晨冒着刺骨寒风去外滩看日出,或许我这样的心情别人无法理解。当一轮红日从高楼缝隙中徐徐升起时,外滩那高耸的建筑群又淋浴在橘黄色阳光下,又听到了熟耳的汽笛声,滨江大道上早早来的老人们已经在放起风筝,跑步的, 打羽毛球打太极拳, 游客们熙熙攘攘又来到滨江大道,这就是上海外滩,一道永不褪色的靓丽风景线。


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开始了


从高楼缝中迸出的太阳显得有些尴尬。


三个球体太阳却显得那样渺小


上海气象台要比大烟囱漂亮多了此时阳光普照更显傲气。


在外白渡桥上看东方明珠塔有着上海最高建筑感觉,你不认为吗


遥望外滩公园对岸高楼,已在温暖阳光下


曙光下的俄罗斯领事馆,这幢老建筑在我笔下已写生过多次。


海湾酒店在倒影中也那样的巍然不动。


这样看浦东是否更有时代感


也有人与我一样冒着刺骨寒冬大清早到外滩拍照。


朝霞把这座二十世纪的老教堂罩上一层美丽晨光。(苏州河畔的老教堂)


清晨,外白渡桥显得如此安静


横跨苏州河上的河南路大桥


四川路大桥上的邮电大楼建筑别具一格,已早在七十年代收入我的画中


这样在上海滨江大道上带孩子散步感觉有种与现代建筑互相呼应吧


转眼又到黄昏夕阳已经下落,那堆浦东的高楼仍反射着金灿灿的余光。


黄昏时看外滩气象台,上世纪产物却依然完美。

这组图片是在今年一月拍摄,正好被我遇到这么好的天气,运气不错哦。

齐若散 发表于 2016-10-1 09:07:35

每张都是精品,好生羡慕。

赫然 发表于 2016-10-1 10:34:22

太美了。震撼。

从来没有想过在外滩看日出,下次一定找机会。

你用了偏振镜了吗?

雨龙 发表于 2016-10-1 10:45:28

赫然 发表于 2016-10-1 10:34
太美了。震撼。

从来没有想过在外滩看日出,下次一定找机会。


谢谢!没用偏振镜

雨龙 发表于 2016-10-1 10:46:07

齐若散 发表于 2016-10-1 09:07
每张都是精品,好生羡慕。

谢谢鼓励!

龙血树 发表于 2016-10-1 13:22:19

{:237:}{:237:}{:237:}
竟然没有人群,怎么做到的{:199:}

雨龙 发表于 2016-10-1 19:20:21

龙血树 发表于 2016-10-1 13:22
竟然没有人群,怎么做到的

谢谢!起的早去外滩游客极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安.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