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韩江纵队的二三事(三)
三,再见,大南山“双十协定”签订之后,我党开始从七个(我印象中也是七处,但是秦老先生却记为八处解放区)解放区撤出我党的骨干人员。46年5月底,潮汕特委根据广东党委的指示,经过研究选派了韩江纵队中队长以上的军事骨干和在当地无法继续隐蔽工作的48名干部,准备有计划的分成多路,先到香港,再转往东江纵队的解放区大鹏湾沙鱼涌集中。留在潮汕地区坚持斗争的韩纵人员,大部分转入地方工作,但是潮汕特委仍保留了一支几十人的精干游击队伍。
46年春节后,秦老先生还在韩纵二中队,当时二中队在领导饶敏、张希非的领导下,在大南山、南洋杉一代募捐、筹款、抓叛徒、镇压“地头蛇”,与国军围剿部队周旋。
此时的斗争环境已经相当恶劣,秦老先生回忆当时二中队他这组人只剩下了十几个。从他们执行的任务看,部队的生存和财政已经很成问题,募捐和筹款都是重要甚至是头等的任务了。六月初,秦老先生通过地下交通员接到了参加北撤的命令,便按时来到普宁杨竹林村的集合地点。
到了集合地点,张希非和谢汉光等领导同志让秦老先生将身上的快慢机、左轮和匕首都留给在本地坚持斗争的丘志坚同志,又安排秦老先生和一位叫马章的同志一起,经由甲子港乘船去香港。当天晚上,还开了一个小型的欢送会,北撤的人员同出生入死并肩战斗过的同志们一一道别。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K5TPUi2eCHJYeE_XI03PAGAccJzVWI-tqPiopASU4N0dFe4un8x2T5XzMZGM5MikX3e2O34_JQs/%E5%AF%92%E5%A6%88%E5%BA%99.jpg?psid=1
寒妈径的名字来自当地的寒妈庙,还有段传说,据说一位寒门学子,在寒妈径看到一位冻饿致死的老妇人的尸体,不想她暴尸荒野,便用仅有的长袍改住她的尸体,后来此人经过一些灵异之事,以仁孝得以高中进士,便回来为老妇修了一座庙,成为“寒妈庙”,这寒妈庙还在,附近还多了一座寒妈水库
第二天拂晓,马章和秦老先生上路了,一路上两人都觉的心里空虚的很,多年来他们都是腰藏家伙随准准备同敌人拼命的,现在手里没了武器,怎么都不踏实。路上两人特意挑选僻静的山路,不接近山村,因此没有遭遇盘查。根据事前的侦查,出大南山的关口之一“寒妈径”,虽然驻有国军的便衣特务,但是他们在每天11点半岛下午1点回撤走吃饭,秦老先生两人就趁敌人撤走安全通过了关卡,接近了公路。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Wy848HaKQl1JOTLrclD2YTHh8rVRhDNJZ0PR1L4hBZ4AuZ8oYXx-aK6lPHBMuy5x1JyvFoAA1hU/%E5%AF%92%E5%A6%88%E5%BE%84.jpg?psid=1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dmLUTlTeKLMWyPkG4yBQhyA8_dlgLhalmao3PJmyK7noB28KB8DhdsAnssPBs3MXKJ6FfkseCsg/NewsMedia_8397.jpg?psid=1
由大南山到寒妈径,需要翻过望天岭,这座山上有支部队还上过人民日报。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DAstsCRmdYYsJuTo4TYeuXHVTaZWUajh5FxvSEHpdoyzQ5kZKxaUq0uT1iast8PNQ0JZUzfwf7g/%E6%99%AE%E5%AE%81%E5%A4%A7%E5%8D%97%E5%B1%B1%E5%88%B0%E7%94%B2%E5%AD%90%E6%B8%AF.jpg?psid=1
由大南山到汕尾甲子港近二百里地
现在广东各地有很多摩的,但是在46年,潮汕地区没有摩的,却有“洋车的”,秦老先生回忆当时公路边总有一些专门载客的自行车,为了节省时间,他和马章各坐上一辆自行车,直奔甲子港。下午四点左右,秦老先生和马章到了甲子港,两人很快在一间靠近码头、铺面朝西、有二层小楼的一家鱼行里找到了地下交通站。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iCub7vvEhcNQvfobxZP9NvY79cc1beLGHYRvfw4uV32p1sodsg5QfZE5tULu_d5rLOAsK4INvao/%E4%B8%9C%E6%B1%9F%E7%BA%B5%E9%98%9F%E7%A7%98%E5%AF%86%E4%BA%A4%E9%80%9A%E7%AB%99.jpg?psid=1
为了从香港营救民主人士,东纵建立了一条由大批地下交通站组成的秘密交通线
第二天下午在交通站人员的安排下,秦老先生和马章坐上了去香港的机帆船。应该说这段突破封锁线的过程是有惊无险,潮汕特委和广东省委的地下组织此时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是总体运作还是不错的。东纵从1940年便在香港方向建立起一支颇具规模的“港九大队”,极盛时期有6000多名队员,根据活动地区分为西贡、沙头角、元朗、大屿山、市区、海上,共六个中队。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s0BIZno6jzouz67XwyXnO2kbeVyOyO-1w85I3W8J7KCD7PQWoqKRwsp3hvntvfKHS-dsKzEKwK4/Dongjianghkteam.jpg?psid=1
1945年的“港九大队”
在抗战期间港九大队就多次执行过营救和护送任务,茅盾称其中营救文化人士的行动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此外港九大队还曾经袭击过日军控制下的启德机场,解放战争末期我党能够从香港秘密护送大批进步人士北上,港九大队也出力不少。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9b7ltMq17exUJlkWK3EtmAMSD06ZE6zK7fp086Tk_yWMUTRSM1cxrRTwYRg_85d_3x7kYWI-c2U/000bdbc9493b0f43edba01.jpg?psid=1
抗战期间由港九大队营救的人员
秦马两人到了香港后就住进了组织上安排的住处,很快接到了集中从香港撤往沙鱼涌的命令。6月16日上午8点,秦老先生和马章一起坐船赶往九龙。上了岸便找到预定集合地点:距离码头约二里的一处偏僻巷口。当时巷口停着一辆“公共汽车”,张希非和李凯两位同志笑眯眯站在路边,仿佛揽客似的示意秦老先生他们上车。
车上的应该都是自己的同志,连司机和售票员也是,但是大家又不能互相打招呼,便一起心照不宣的坐着,路上,张希非几次安排大家分批下车,后来又来到秦老先生身边低声嘱咐“过了桥,你和林英还有几位女同志就下车了,桥下有小船接你们,乘船去沙鱼涌集中,海上如果有特殊情况,你们有责任保护好她们。”
果然,下了车桥下就有一条小舢板在等着,但是秦老先生和林英此时都没有武器,真碰上紧急情况只能赤手空拳了,倒是负责送他们的船夫边摇橹边给秦老先生吃定心丸:岸上由我们的人掩护,有过海面上有情况,便弃船上岸。听到这里秦老先生一行都放心了,应该说为了集中北撤,廖承志等人负责的香港党组织和东纵都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基本上做到了万无一失。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SauypKZWtzuYs3UOt1j2UApmBS6f-HfE1UoSpmBKZQRTqxUR7SgOPiunUPDdcWG8CrJyPxjKk1I/KMB_Ticket.jpg?psid=1
当时九龙巴士的车票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yUmbnBhRJyQJBGiogwnTyv-UnDGyP-dqDBGs43ypxMBXgtqYsX4iAL2RmteeTnDyj-LhfqjMUtc/full.jpg?psid=1
欧洲当时由卡车改装的巴士汽车
顺便聊聊香港的巴士,听着我党开辆巴士出来接送人员有点扯,其实我党在当时控制九龙公交线路的九龙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有一定的组织,日后在香港所谓 “六七暴动”中失控的左派工会爆发出来可怕的力量。此时香港九龙巴士应该有很多使用GMD CCKW十轮军卡改造的巴士,相似的车辆在欧洲也是此时的公交主力车型。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ILy5sW4XyoF-BaFMkFJT29GVyYu4ccr-YviSFe6fFk8waAfHvAQWo3Yr-adEhtNQLd_OmDI0JKQ/47dodgebus.jpg?psid=1
原厂的道奇巴士,可以清楚的看到车厢是木制的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7x6CqRfA9oNOyHHU5lfp0VNXavixdlkALkFA_LatByxGJEJjc5oanAnUWys_zUQfXfTvDCbG4lk/9e7ce6dce233c186cd1166ff.jpg?psid=1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k2oOGFpHfKl0_e6fMXVy_3STkp1fzMKm1JK8GB5jgAYl82jf_IShI0tLk7NyL8eD6vpIQ_CvApI/20091019024858516.jpg?psid=1
南京和广州的道奇巴士,在49年以前国内的大型城市已经建立不少公交线路,但是就像早年的日本公共交通,缺乏国产车型,没有足够的炼油能力,只能被洋人当冤大头不断的宰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TAhoMzyIRj-G7zXmyxrUohc_-ZJYn6GMXEONdkTkxKaGyqQVNKDFJCw9oXlLbFfqLhzIV6WtjEs/20091019025019740.jpg?psid=1
华南牌木铁混合结构木炭燃料大巴,是解放后广州公交车辆的主力
但是此时国内美国却卖给老蒋不少真道奇巴士,上海南京和广州等地都建立了道奇巴士公交线路。貌似解放初期华南仍在以道奇巴士为原型的木铁混合结构烧木炭的华南牌巴士。
还是回来说坐着舢板直奔大鹏湾沙鱼涌的秦老先生一行,当天黄昏,小舢板在一处只有几户人家的渔村靠岸,受到了东纵同志们的热烈欢迎。在沙鱼涌,各地汇集来的游击骨干们被编入不同的干部队,韩纵的大多数人员都被编入干部三队,张希非和江硕被任命为中队领导。
https://byfiles.storage.live.com/y1pAnGT947dqpf4qGFCDRIkgSar6ltWRJ8WkzeEDx7v0OlqnlIqkVpiFSpnBW5YK5iV25ZZozpuNFw/%E6%B2%99%E9%B1%BC%E6%B6%8C.jpg?psid=1
据秦老先生回忆,采取这种编队的方式是考虑到北撤途中可能还要应付敌人的进攻,此时的沙鱼涌集中了华南游击队的绝大多数骨干,当时所有人都相信国军是有趁此机会消灭华南游击队精华的企图的,恰好部队集中准备登上美军提供的登陆艇时美方突然宣称登陆艇由于太平洋飓风无法按时到达,全体准备北撤的人员都准备好在沙鱼涌与国军拼个鱼死网破。
但是想象中的国军围剿并没有发生,6月29日上午,北撤部队在沙鱼涌的海滩上组织了欢送大会,据秦老先生回忆,很多军属冒着生命危险从广州、香港等地赶到沙鱼涌参加欢送会,附近的群众更是挤得人山人海,场面十分热烈。之前有河友提到的方方同志,此时担任军调处第八执行小组我方代表,他也专门写信给全体北撤人员,赞扬他们艰苦奋斗,坚决执行北撤协定的行动。
会后北撤编队全体带回驻地,但是没有马上解散,各中队领导都领到了一筐短枪,秦老先生回忆短枪的型号很杂、左轮、驳壳枪、撸子和曲尺一应俱全,数量明显不足,几个人才有一支枪,子弹也不多。张希非专门给秦老先生发了一支大号左轮,按美方规定只发5发子弹,并祝福秦老先生抓紧时间擦好。
同时,中队也向给每位队员发了一枚臂章,作为上艇凭证,上面印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还是宋体字,正面还有一个大红的“抗”字,背面盖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江南指挥部指挥员印”的方章,秦老先生臂章的编号是2283。
老爷子的臂章肯定是一直留到解放后,他写文章的时候是56年,但是猫没有找到这枚珍贵臂章的图片。根据东江纵队纪念馆的资料北撤人员总共2583人,其中包括珠江纵队89人,韩江纵队47人,粤中中队105人,南路43人,桂东南1人。也就是说,这种臂章的数量也只有2583枚,希望有河友可以找到臂章的图形。
回复 妖猫drake 的帖子
就这么一支小小的远离中央的地方游击队里,忠诚坚定视死如归者的人数,恐怕比整个广东国军里面的忠党爱国者数量还要多!!!
{:222:}{:222:}{:2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