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殊行业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本文早就写好了,但本来我是打算收录进书里的,于是就没发。但是当我看到【2016年3月4日晚,中国某大医院ICU收了一个男的,得罪了女朋友,女的先给他吃了安眠药,然后从大腿大静脉注射了水银】
这条新闻的时候,我觉得必须要把这篇文章发出来了。
在谈到化学人的责任之前。
我想先说三件事:
1刘海洋泼熊。简单说就是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熊,导致一只珍贵的野生保护动物严重酸烧伤,最终死亡的事件。大家有兴趣可以百度搜一下,当年很火的一件事。
2林森浩投毒。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对同学黄洋的投毒事件,这大家应该都知道。
3就是大家基本没听过,也没见新闻媒体披露过的事件了,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有个老实人,一辈子老老实实,不招谁不惹谁。
但有时候你不惹麻烦,麻烦来惹你。
就有那种欺软怕硬的王八蛋,就爱欺负老实人。
今天找个理由打你一顿,明天找个理由打你一顿。
其实这种王八蛋内心是很自卑的,他们只有通过欺负别人才能获得满足感。
比如著名的宝马女司机和其父亲辱骂三轮车司机案件,最终三轮车司机暴起,拿刀捅了女司机和她父亲,导致一死一重伤的结局,就属于这种王八蛋自作自受的典型,可怜三轮车司机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本文的老实人,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报复。
因为他是个化学人,准确的说,某化工厂的普通小工人。
某天,王八蛋又在殴打老实人,老实人生气了,说:“XX,我踏马忍无可忍了,明天下午5点,在某某某(一片露天的垃圾集中站),咱俩做个了断!”
王八蛋一看卧槽老实人还有牛逼的时候?
于是继续打,完之后说好,明天某某地方见,你要是敢不来,以后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前面我说了,这种王八蛋其实是很自卑的,所以其实他内心也害怕。
于是第二天,他把他能找到的狐朋狗友都找来壮胆。
二十多人。
然后时间到了,老实人自己一个人走了过来。
王八蛋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哈哈大笑。
吹了半天牛逼,还是自己一个人找打?
王八蛋和他的朋友们谁也没想到,从老实人走进这片露天的垃圾堆,所有人的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
老实人走到距离大概10米左右,掏出了一个玻璃罐头瓶子,就是超市里面随处可见的那种水果罐头的玻璃瓶子。
然后朝人群里面一扔……
轰然巨响,二十多人,都倒在了地上,其中不少,已经被炸成了几块。
血流成河……
这并不是夸张,人体70%是水,剩下的不用说了。
然后老实人平静淡定的转身走了。
去派出所自首。
作者在这里多说一句,老实人之所以没被炸死,主要是运气,换别人未必有这个好命。其实他是奔着同归于尽去的。
第一波赶到现场的警察蜀黍看到这么惨烈的场面,不少人都吐了。
做现勘的手都是抖的。
老实人十分配合的交代了全过程。
警察问他是什么东西能把地面炸出一个直径一米五深半米的坑来。
他说就是乙醇加硝酸银溶液。
具体怎么能达到这个效果我就不具体说了。
在这里作者要说一句,这个东西危险性非常非常大,千万不要模仿,因为这么做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爆炸。
原理我就不写了。
这件事在当年,引起的轰动是毋须置疑的!
最终的结局,也是毋须置疑的,老实人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个事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年以后,这地方的老流氓还会带着手下小流氓到这个地方指着已经长满了草的大坑说,你招惹谁都行,某某厂的职工你千万别招惹。
顺便一说,那个大坑周围的草长得的确比别的地方茂盛,据说是人血滋润的结果(当然这是不科学的)。
题外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真实版里面,炸出来的坑远比我描写的要大得多。
以至于最初的路边社版本里,老实人是偷了本厂工纠队武器库里面的手榴弹干的这事。
但是后来我从可靠的渠道得知,的确不是手榴弹。
而且,我故意隐去了关键的细节,以防止有人模仿。
重复一遍硝银和乙醇混合比较危险,个人不建议非专业人士模仿。
制作简易土炸弹也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法律有传播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罪,所以大家不要跟我纠缠细节,如果有写错的地方,那是我故意的,因为避免有不知死活的煞笔模仿以至于出事,我也不会回答或者解释细节。
我认为,全世界的坏人的命加起来,抵不上好人的一根毛。
所以老实人的死,在我看来是大大的不值得。
反过来,林森浩不死,才是天理难容!
其实这三件事同时反映了同一个核心内容。
那就是很多特殊行业因其行业特殊性,如果打算报复社会或者伤害别人,有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更加严重的后果。
其中化学就是这些行业的其中之一。
从刘海洋泼熊到林森浩杀人到静脉注射水银。
这些人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放任自己,报复社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不可预料的。
但是现在的学校对于社会责任这方面的教育,相当不够。
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字的一点初衷。
我希望看完的人们,尤其是化学、医学,生物专业的从业者,都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一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谁都有过不去的坎,谁都有不顺心的事,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坏人,我知道如果我说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报复社会有人会说我圣母。
但至少,作为我们,不要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沦为犯罪手段和用于犯罪,不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伤害别人。
因为平心而论,大学四年本科化学毕业生,合成个毒品,做个土炸弹真的太简单了。
这属于化学里面的ABC。
绝大多数的化学本科毕业生,都可以完全只用超市里面能够买到的日化用品来制作很多危险到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东西。
那些学得好的,甚至学霸,如果蓄意报复社会的话,因为他们远比我所知道的知识多得多,所带来的破坏也就更大。
虽然化学行业工资都不高,工作又累,有属于高毒还高危险行业,我认识的很多做化学的都很有怨气。
但是平心而论,我们化学人中绝大部分,无论对自己行业有多大的抱怨,都不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报复社会和去犯罪谋取非法的利益。
当年周总理有句话叫天下安危,公安系半。
我想说,那还得看我们学化学的给不给面子。
所以才会有作为一个化学人,不仅仅有职业道德,还有社会责任。
职业道德指的是,在你的工作,学习过程中,要坚持的基本道德。
比如四不伤害原则。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让别人伤害自己,不让别人伤害别人。
比如规范操作,不做违规操作。
比如积极学习消防技能,做到应对突发事件心中不慌,沉着冷静。
比如我写在前面的化学五须知等等,这些都属于职业道德。
是每一个化学人都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化学人,还有着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指的就是,坚持一个化学人的操守,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谋求非法利益。
不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报复社会,学会通过法律渠道和途径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对社会对化学的误会与偏见进行宣传教育。
对针对化学领域的谣言进行辟谣。
对化学无知的人进行科普。
其实我就是2013年才走上科普的道路的。
起因特别简单。
2013年发生了一件事,吉林德惠一个肉联厂,发生了液氨泄漏爆炸事故。
那是我第一次站在科普的角度写东西。
其实化学事故12年不能算科普,那就是随手写着玩的。
因为我在当时看网易的新闻下面的评论的时候,看到了如下对话。
是两个认证为媒体人或者是记者的id一问一答说的。
A:你说为什么肉联厂会有这么多液氨呢?
B:我去百度了一下,液氨是一种消毒剂。
A:啊?难道我们吃的鸡肉,使用液氨消毒的?
B:否则你以为呢?
然后后面跟了一大堆恍然大悟的回复。
当时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噼里啪啦打了一篇文字,主要是写工业制冷机或者叫压缩机的制冷剂或者叫冷媒。
肉联厂的液氨不是用来给肉杀菌消毒的,是给冷库制冷用的。
那篇科普现在还在。
从那之后,我就不由自主的走上了科普的道路。
虽然有的时候会被骂。
比如雾霾就有人说我是五毛狗,给政府洗地。
但是总有人会看懂我想说的是什么。
而且最最关键的是,我直到2013年,才明白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每一个化学人在职业道德之外,还有社会责任这话是什么意思。
土鳖康铁牛。 宝马女司机那事儿是真的?!我一直找不到出处 那些与铊有关的事件…… 这也是恐怖组织能够行动的原因。但是没有工业国做支持,就是一团渣。
只是,现在物资供应充分,做点东西很容易,更别说化工领域。 恩,欺负老实人的见到强者就是个熊包{:191:} 我大姨当了三四十年的护士,我小时听她给我妈讲,见过个坏了心肠的医生,作的孽天理不容。当然这是及其个别的例子,但你想啊,医生要害你,太TMD可怕了!各行各业太应该讲讲职业道德了,否则人心不古,礼崩乐坏就很不好玩儿了。
{:192:}{:192:}{:192:} 说的真好,有机会给学生讲一下。 满满正能量{:222:} 又看到老七的帖子了。很好。老七应该多写一点。
向我这种从业多年的化学人死活写不出老七这么深入浅出的帖子。tmd,岁数都活到狗身上了。
职业道德这个词现在好像不怎么提了,都一切向钱看了。事实上这个东西是支撑我们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元素之一。一些行业,由于自身的门槛较高,外界的约束,包括法律,其实难度是相当大的。这就需要改行业的人具备更高的自我约束能力。即所谓的职业道德。
dasa 发表于 2016-3-7 15:59
又看到老七的帖子了。很好。老七应该多写一点。
向我这种从业多年的化学人死活写不出老七这么深入浅出的帖 ...
职业道德...想起那个段子:
“这可是我一生挚爱,得加钱” 看客 发表于 2016-3-7 16:18
职业道德...想起那个段子:
“这可是我一生挚爱,得加钱”
老七的正能量朴实科普~大赞! 不知 发表于 2016-3-7 15:21
说的真好,有机会给学生讲一下。
哈哈,化学老师? 老师和老板都说过: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
后来读资治通鉴时,发现古人早就有定论和用人标准了: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大多数人,不能成为行业的顶尖、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我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1_1:}
写得真好,有机会也给学生讲讲{:225:} GE的前任ceo在自传中说,化学背景是他能做好商业的主要原因,还用了一个溜冰的题目来比喻,那是对化学从商业角度来认识的最高评价。 薄荷糖家族 发表于 2016-4-24 20:50
GE的前任ceo在自传中说,化学背景是他能做好商业的主要原因,还用了一个溜冰的题目来比喻,那是对化学从商 ...
求详细说说。 这么好的文章才读到。 《双食记》啊
娶了医护工作者的男同胞们,引以为戒啊! 史老柒 发表于 2016-5-19 13:58
求详细说说。
我一直觉得化学工程是商业职业所需要的最好的背景之一,因为课堂作业和必需的论文都教给你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许多问题都是没有限定答案的,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思维过程。一道典型的考试题可能会像这个样子:一个滑冰者重150磅,在冰面上溜8字花样,冰层厚一英寸。温度每10分钟升高一度,一直升到40度,同时风速是每小时20英里。那么这个滑冰者什么时候会掉进冰里?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这对于大多数商业问题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帮助你更为接近事物阴暗的一面,很少会有非白即黑的解答。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商业中对嗅觉、感觉和触觉的要求和数字一样重要,有时甚至重于数字。如果我们一定要等待完美答案的话,则会错过整个世界。
学了四年化学工程依然造不出土炸弹的飘过。。。好处是既然才能为零了至少做不了小人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