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6-2-15 21:04:11

尖卡斌机构

本帖最后由 我不是马甲 于 2016-2-15 21:21 编辑

第一次看到“尖卡斌”这三个字,立刻在脑海中反映出来一个特务机构。总感觉这个称呼应该是某个外语单词的音译,更可能是缩写的音译,这要找出这个机构的真实名字恐怕是困难的,其实不然。

尖卡斌这三个字不仅不是外语的音译,甚至可以说是现在火星文的前身。尖,不大不小;卡,不上不下;斌,不文不武。这个机构的正式名字叫励志社,听着有点像复兴社、蓝衣社之类的东东,实际上不是,虽然励志社发的制服是蓝色上衣,白色裤子。不大不小是说励志社上上下下几万人,说大不算大,说小就是侮辱别人的智商了;不上不下,说地位不高的话,名义上一把手是凯申公,总干事可以直接上达天听,比侍从室的通天能力都不差,戴老板毛人凤之类的只能靠后站,说地位不低的话分支机构也受气,没什么权力;不文不武说的是按照党国的人事规程,管文官的考试院和管武官的国防部都不承认,要说是民间团体吧还都吃军粮。

http://image.tianjimedia.com/uploadImages/2015/324/24/1717S6ZMI2A1.jpg
应该是蓝色中山装,白色裤子。穿起来得多难看啊。

这个机构在KMT内,叫内廷供奉+总招待部更符合其性质。和今天的机构对应不上,实在硬要找一个也只能是“有关部门”。对上负责凯申公家的起居,对下到基层团一级的招待服务,对外招待美军顾问等等,权力不大,油水不少。单就抗战期间招待美军耗费经费1.76亿美元,差不多是一艘衣阿华加上一艘北卡罗来纳。励志社手里的产业可不算少,北京翠明庄、南京钟山饭店、上海的华山饭店和百老汇都是励志社手下的产业。
http://p12.qhimg.com/t010f2aaafa242e5455.jpg
上海大厦,曾经的励志社第七招待所

写一点这个机构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开罗会议凯申公带去的那个团队以外,这个励志社是不多的核心团队及其外围没有共谍的机构。我想大概是当时共谍们主要依靠共同的信仰和意志,这个地方不太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励志社成立于1929年,比复兴社还早。最早成立的目的凯申公的想法还是向日本军队学习,在KMT内部建立一个听话精干的小团体,上级是黄埔同学会。无奈所托非人,负责办事的黄仁霖并非军人出身,搞钱服务是一把好手,搞事不行,这才有滕杰等十三太保建立复兴社。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e/Teng_Jie.jpg/200px-Teng_Jie.jpg
滕杰,黄埔四期步兵科毕业,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首倡复兴社,也是活到最后的,2004年才去世。

励志社的后台是夫人,因此一成立就给凯申公的黄埔同学会来了个鸠占鹊巢。本来励志社在上级黄埔同学会里面办公,但是励志社膨胀速度极快,很快就因为办公用地的原因把官司打到了校长那里。然后黄埔同学会非常意外又毫无意外的败诉了,只得搬出去给励志社腾地方。从那以后励志社就和国军黄埔系非常的不对付了。

励志社建立之初,凯申公是非常重视的,订立了十戒,比二师兄还多两戒:不贪财、不怕死、不招摇、不骄傲、不贪懒、不嫖赌、不吸烟、不饮酒、不借钱、不说谎。


基本上来说,总干事黄仁霖不喝酒、但是是个大烟枪。凯申公的情况,四大家族有蒋家;怕不怕死看西安事变;招摇和骄傲倒是没什么;凯申公修改日记笔耕不辍,应该也不贪懒;嫖赌问题在1929年之后已经没问题了;凯申公自己不吸烟也不喝酒,当然也不需要借钱花;不说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换个问题吧。宋美龄是个大烟枪,即便在新生活运动时候,也是吞云吐雾,不过她牙保护得很好,虽然宋美龄喜欢抽的香烟并非什么高档货,还是高焦油含量的。

http://img1.imgtn.bdimg.com/it/u=3628345023,535557382&fm=15&gp=0.jpg
后排站立大胖子者,即黄仁霖

黄仁霖虽然是留美出身,夫人亲信,但是其实他的起家和宋美龄没甚关系,他从岳父那里起家。他的岳父是余日章,中国第一个倡导“红十字会”的人,基督教领袖,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余日章和宋美龄的关系来自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蒋宋大婚乃是一段佳话。因为宋是基督徒,所以蒋必须要先接受洗礼入教,然后在一位驰名海内外的著名牧师证婚下,婚礼才好办。但是蒋宋结婚的时候,新娘没有落跑,牧师江长川落跑了,因为江长川认为凯申公之前妻妾成群,而且休妻再娶,不符合基督精神。江长川是全国基督教协进会副会长,这样婚礼险些泡汤,多亏余日章救场,才解了这个燃眉之急。因此宋美龄对黄仁霖也是格外高看。

http://static.tsingming.com/themePhoto/jiangchangchuan_s_z.jpg
只有我觉得这位落跑的牧师长得像李明博吗?

据说黄仁霖有一次亲自刷马桶的时候被宋美龄看见了,认为此人稳妥可靠,就把管家的大事交给了他。从管家而管娱乐,由管娱乐而生活服务,由此一路青云直上,直到中将联勤副总司令。管家而论,宋美龄喜欢打扮、爱用高级化妆品、爱吃烤鸡和炸猪排,经常称体重以控制自己发胖,喜欢收集名表,喜欢跳舞、看美国电影、听原声音乐,现在女孩子们呐,你们已经过上了当年宋美龄的日子了。凯申公不喜欢这些,少有的娱乐也就是听听京剧,现在的男孩子,你们的日子已经比凯申公过得好多了。

当然黄仁霖此人政治智商也非常人可比,对上忠心耿耿,对同僚滑不留手,对凯申公的身边人曲意逢迎,若非凯申公南狩,本来是一个好好的政坛不倒翁。励志社抗战前只有三个KMT员,在这个随侍左右的机构里面简直少得可怜,而且这三个人还不包括头头黄仁霖。他这个机构,文官武官系统都不要,自嘲是黑官,不需要KMT员资格,黄仁霖本人又看不起陈家兄弟。

虽然对中统后台的陈家兄弟非常不感冒,但是对军统,黄仁霖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KMT为数极少的破解TG密码的一次,就是发生在翠明庄,翠明庄是励志社的产业,北平军调部的共军代表就住在那里。当时军统的侦听站都建到翠明庄的地下室了,服务员也是大把的军统。当时李克农的手下们也非常小心,但还是因为一套密码用得次数太多,被抓住了规律,以至于康生要专门为此事发通知。

http://a0.att.hudong.com/10/49/01200000032350136323490081624_02_250_250.jpg
克公其实长期在康生之下。抗战期间周公长期在重庆,延安这边情报工作康生承担了大量,尤其是反情报工作。

黄曾经在西安事变中飞去西安跟随凯申公,是南京方面第一个去探望被困的蒋介石的人。当时张学良亲自陪同黄仁霖去探望蒋介石,张学良要求黄不能对蒋说一句话,黄表示除了问好一句绝不多说。然而见面之后黄仁霖和蒋介石拿起笔来开始当着张学良的面互相递纸条,张学良干瞪眼不知道说什么好,对少帅的智商在这里鄙视一下。

http://www.1905.com/redian/upload/image/20160120/6358892731060034844822332.jpg
少帅既不高,也不帅,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智商上也总是差对手们不止一点点。但是高富帅的核心他抓住了。少帅这个词不是什么好词。


因这次陪驾的功劳,黄仁霖被高升到新生活运动做副总干事,不久就擢升到总干事,原来的总干事阎宝航反而成了他的副手,好在阎宝航并不在乎位置的升迁,副手也照样做。

设立励志社目的自然不是给凯申公家里内务总管,这样干也来不了大钱。励志社早期来说更像个军官服务部,给某些地方的军官们提供生活和娱乐服务,顺便赚他们的钱。

抗战期间的励志社是大发展时期,先是慰劳伤兵,再是招待苏联援华航空队,当时笑话苏联红军飞行员太土的人里面,不少是负责招待励志社的人,这批红军飞行员出了好多苏联英雄,有人还是两次。而励志社的最大头的花销,则是用在了抗战期间招待美军上。作为深刻了解美国的人,黄仁霖曾经特意要求手下,给美军安排舞会要非常小心,美国人喝多了经常闹事,一闹就是控制不了的事。

随着抗战胜利,一九四六年七月励志社接管了军委会战地服务团、美军顾问团联络处及其办事处和招待所等五十处,分别改称为励志分社和励志社招待所。到一九四七年四月,在全国各地的直属机构有九江、武汉、重庆、成都、昆明、南昌、兰州、台湾、青岛、长春、沈阳等十一个分社,还有南京、华北区盟军用品供应处、下关冷藏厂、龙潭煤矿及南京、北平、上海、徐州、武汉、天津、杭州、青岛等地三十个招待所。

随着全国解放,励志社也走进了历史。不过励志社手下的产业却没有走进历史,比如励志社的总部就成了江苏省委的招待所。
http://img5.imgtn.bdimg.com/it/u=2930647825,209455972&fm=21&gp=0.jpg
当年的励志社总部礼堂,也是南京审判战犯的地方。

leekai 发表于 2016-2-15 21:34:40

第一次知道,长知识了。

齐若散 发表于 2016-2-16 02:56:03

那个还真像李明博

飞羽凌风 发表于 2016-2-16 08:57:55

弱弱的问一句,江苏省委招待所不是西康宾馆吗?那以前是汪精卫的官邸,后来是美国大使馆呀。励志社总部钟山宾馆吧在南京中山东路上,距离原南京军区倒是很近,江苏省委在北京西路,到那很远的。

飞羽凌风 发表于 2016-2-16 09:04:15

励志社前身是黄埔同学会励志社,社址初设黄埔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想不到短短的一条黄埔路,80多年前还有这么多名震国内机构。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6-2-16 09:18:21

少帅的智商233333
另外,请教故人,这个尖卡斌的说法出自哪里呀?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6-2-16 11:11:25

飞羽凌风 发表于 2016-2-16 08:57
弱弱的问一句,江苏省委招待所不是西康宾馆吗?那以前是汪精卫的官邸,后来是美国大使馆呀。励志社总部钟山 ...

怯怯的问一句,我是不是把省委和省政府给弄混了?
另外@njyd 大哥在吗?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6-2-16 11:11:46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6-2-16 09:18
少帅的智商233333
另外,请教故人,这个尖卡斌的说法出自哪里呀?

他们自己自嘲。

勤劳工作的猪 发表于 2016-2-16 11:56:04

有内容,有趣味,好看

njyd 发表于 2016-2-16 13:17:41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6-2-16 11:11
怯怯的问一句,我是不是把省委和省政府给弄混了?
另外@njyd 大哥在吗?

俺在哪。
不过俺什么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说。
不说是不行滴,用不着严刑逼供俺全招。
  百度了一下,一般所说的省委招待所是西康路上的西康宾馆,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1602/16/131434xcpzstzvknekwwsc.jpg

    励志社那里是钟山宾馆。
http://www.aswetalk.net/bbs/data/attachment/album/201602/16/131439cnp0nhur9t0l0rn4.jpg


  不过按某网页介绍,“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外接待的重要窗口,”。
  南京大大小小的省级、大军区级招待所有好多个,俺们平民搞不清楚。

飞羽凌风 发表于 2016-2-16 16:19:59

是的,太复杂,我们平民搞不懂。
还有个华东饭店,前身为美国军事顾问团驻地,建于1946年,即享誉海内外的“A、B”大楼。不知是不是也是励志社的产业。这个现在是南京军区华东饭店,不过位置倒是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对面。

天狼星 发表于 2016-2-16 18:32:27

上海大厦去过一次,觉得挺近就走着过去了,过了乍浦桥居然迷失方向,汗。现代化改装 的一般,有着老房子的一切弱点和短处。

不想咋呼 发表于 2016-2-16 23:20:53

总裁身边人啊

石工 发表于 2016-4-22 01:30:26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6-4-22 05:22 编辑

偶然见到“尖卡斌”的出处,这三个字后面,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它的原创者叶德辉,是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加大土豪劣绅,算是为这几个字送了命。

叶德辉是1864年生人,原籍江苏,生长在湖南湘潭,十七岁就读岳麓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7年后再中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吏部主事。后辞官回湖南,一边读书,讲书,刻书,还参与家族生意,担任长沙商会会长多年。叶德辉政治思想倾向保守,与他的太老师王先谦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赞成复辟君主制。他曾经面见袁世凯劝进,又担任吴佩孚的顾问。除了政治和生意,叶德辉还在学术上很有成就,他写了中国第一部版本学专著《书林清话》,并且校刊了《蒙古秘史》等多部著作,是清末民初响当当的学问家。

这样的官学商三位一体的复杂人物,在晚年遇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带来的湖南农民运动。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长沙,并在湖南全面展开农运。他不听劝阻,坚持呆在长沙,还写了这幅对联嘲笑农会:

农运宏开,稻粱菽麦黍稷,杂种出世;
会场广阔,马牛羊鸡犬豕,六畜横行。
横批:斌尖卡傀

对联一看就懂,横幅指农民协会是不文不武、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人不鬼。

这幅对联在当时湖南学商两界广为流传,但暂时没给叶德辉带来麻烦。毕竟他有着前朝官员、学问大家、商业巨头三块大牌子,不是那么容易动得了的。直到1927年4月10日,随着国共趋向全面摊牌,他被农会逮捕。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根据《湖南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组织条例》第九条及《湖南省审判土豪劣绅暂行条例》第一条暨第二条,当天就判处叶德辉死刑,并没收其财产。

1927年4月11日,四一二政变的前一天,在湖南革命群众的「铲除反革命分子」的群众大会上,叶德辉被当场宣判死刑,就地枪决。他家也被捣毁,按他儿子写给日本友人的话:“家中所有藏书,以及金石字画、古铜遗稿、应用金银珠玉、衣服器具等要件,均被彼等抢劫一空。家中仅存少数书籍、碑帖、书版,充为中山图书馆所有。现恳友人疏通,故未搬移他处。住宅充为馆址,并设办事处,管理有人,闻有散失。家藏宋元及善本书籍,计存无几。”

至于这幅对联,没有实物保存,可能一开始就是叶德辉的口头玩笑。1929年励志社成立的时候,距离叶德辉被杀不过两年,他们拿死者自嘲的机会不大,我猜想是有人揶揄他们;这帮党内同志,忙着转了盘子转裙子,估计不知道这三个字的来历,还觉得听起来字挺酷,不然也不会欣然接受。

湖南农运杀人是比较多的,其中叶德辉算得上最具全国影响的人物。另一个容易被提起的人物是李昌圭,李立三的父亲。张国焘言之凿凿地说1927年自己在武汉和李父见过面,安慰李父说不会有事,结果李父回湖南老家就被砍了脑壳,李立三只能打脱牙齿往肚里咽。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还引用了这个例子,却忽略了叶德辉。实际情况是李昌圭一直活到1941年,因病去世。

叶德辉之死,在当时是很轰动的事情。据说王国维跳湖自杀,就是担心和叶德辉一样的下场。根据发动马日事变的许克祥的回忆录,他也是受叶德辉之死触动,下了最后反水的决心。

凑热闹的还有周作人,他说叶德辉在湖南帮袁世凯选妃子,自己当了经手人,后来被侮辱的女孩成了农会干部,找叶德辉复仇,把他处死。这基本上是小说家语,但可见叶德辉在新派人物中形象很不怎么样。

倒是几年之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博士作过一首《悼叶德辉》的白话诗:
“郋园老人不怕死,枪口指胸算什么!
生平谈命三十年,总算今天轮到我。
杀我者谁?共产党。
我若当权还一样。当年誓要杀康梁,看来同是糊涂账。
你们杀我我大笑,我认你们作同调。
三十年来是与非,一样杀人来翼教。”

直到196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闭幕会上,还提起这件事:“这个保孔夫子、反对康有为的,此人叫叶德辉。后头顾孟馀问我,有这件事吗?我说有这件事,但是情况我不大清楚,因为我不在湖南。对于这种大知识分子不宜于杀。那个时候把叶德辉杀掉,我看是不那么妥当。“

叶德辉侮辱农会,招致杀身之祸,对他并不是无妄之灾,在这之前他就和政府、群众斗过。早在1910年,湖南大灾,长沙抢米发生风潮。这之前叶德辉就积谷万余石,不肯平价售出。晚清政府用强硬手段摆平抢米风潮后,为平息民怒,将囤积居奇的叶德辉等劣绅的功名革除了。

抢米风潮的第二年,发生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黄兴乘舰由上海经湖北返湘。人们为了表达对革命元勋的爱戴,决定把长沙的德润门改成黄兴门,把长沙最繁华的商业街坡子街改名为黄兴街。身为商会会长的叶德辉却让扫街人将新换上的街牌撤了下来。新政府见他如此公然反对革命领袖,决定拿他当鸡杀掉吓猴。他得到消息后,赶紧逃上一艘日本人的轮船,远离湖湘。直到黄兴本人回长沙后,把自己名字从地名里抹掉,并不再追究叶德辉的责任,他才回到长沙。

叶德辉可能是从他在清朝和民国的经验中,自以为蹦得再高也不会真正有事,产生了“你们不敢对老子怎么样”的错觉,结果在共产党这里碰到了铁板。他的对联和斌尖卡的谜语,做了他的陪葬。

顺便说一下,叶德辉还是个杰出的春宫爱好者和推广家,他刊印的很多书里会加上毫不相关的春宫图。他的逻辑是:女属阴,可灭火,有利于保护书籍。这种低俗图像和高雅文字的混搭,比海夫纳把海明威和裸体女郎在《花花公子》里放到一起早了好几十年。这些书现在绝对值得收藏。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6/YeDeHui.png/220px-YeDeHui.png
叶德辉的官员才子土豪形象,估计想进尖卡斌机构也难

yoshiro 发表于 2016-4-22 13:27:12

石工 发表于 2016-4-22 01:30
偶然见到“尖卡斌”的出处,这三个字后面,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它的原创者叶德辉,是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 ...

好文,长见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尖卡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