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荷塘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湖,名“六十担”。一担即十亩,这六十担据说是600亩的大湖。只是记忆中,它只有200来亩。大概是人类改造,已把大部分变成良田了。
六十担是闹鬼的地方,有不少传说。据说湖的北岸原是一片坟场。儿时虽已不见那片坟
场,但闹鬼的传说总是在老人们的回忆中变得活灵活现,常常在傍晚听老人讲六十担的
鬼故事,连家都不敢回。
那鬼的故事在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后,变得更加迷索。有一年晚秋,和几个小伙伴在湖
边挖藕,一个伙伴的小弟弟突然从岸上向湖里跑去,我们几个大的孩子知道他有病,连
忙把他抱住,问他干什么。他说湖中有个小女孩向他招手。从那以后,不是万不得已,
是不敢在夜晚一个人从湖边走过地。
长大一点后,经常去一个远房叔叔家玩。堂叔的几个孩子跟我年纪相差不多,我们总是
在傍晚一起去偷别的生产队的西瓜,玩得很晚才回家。而六十担的北岸是必经之路。每
次乘着月光,大声地唱着歌,才敢走过那两百米的湖岸。好几次,或是一阵风掠过湖面
,荷浪翻滚发出的“沙沙“声,或是一尾大鱼跃出水面的发出的“扑通”,吓得连魂都
没了,一溜烟地跑回家。
白天的六十担就不那么恐怖了,可以说那是孩子们的乐园。那是上学的必经之路。湖里
长满莲藕,春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孩子们乘看莲人不在,就下水去,顺着”才露尖尖
顶“的新荷,用脚踩下去,直到碰到莲耦的主根,再用手把那主根抽出来。春天的主根
细嫩爽口,是小孩的点心。夏天,“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是偷摘莲篷的季节。秋天,
是湘莲成熟和采摘的季节,而新藕也开始形成。孩子们放学路上总会用脚顺着荷杆踩下
去,试试运气,看能不能踩到新藕。冬天,当最后一片残荷消失,是挖莲藕的季节,孩
子们往往三五成群去那荷塘试试运气。
偷莲篷是最刺激的。那时生产队只收获成熟的莲子,而莲藕是不管的。所以一到春天,
就有专人看管。那长大而没成熟的莲篷清香鲜嫩,甘甜可口,是孩子们的目标。总是两
人一组,一人在岸上把风,会游泳的把衣服脱光(穿湿衣服回家是要挨父母骂的。),
让望风的伙伴拿着。下水后,先摘一个带长长荷杆的莲篷,然后就只摘莲篷,把它们一
个一个穿在那荷杆上,一串可以有二十来个了。莲篷不能太熟,那不能生吃;也不能太
嫩,不然那莲米太小。从下往上看,还真要点经验呢。岸上的伙伴一示警,就得赶快爬
上岸逃跑。那荷杆上长满小刺,每次都是一身的伤。好在那是皮肉之伤,一个星期之后
,早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开始下一个循环。看莲人也都是父母亲的熟人,也仅仅
做做样子追。所以每次都能得手不少。
挖莲藕是体力活,儿时都是几个小伙伴一起干。挖出一点,大家分着吃。到了12-3
岁,家里粮食不够吃,莲藕就成了副食品。那时我挖上一天,也能挖出10支20支莲
藕。那时农村穷,到过年时,生产队才会杀几头猪,每家可分20-30斤肉。母亲会
用海盐把肉腌好,再在太阳下晒干。晒干的肉再挂在灶头烟熏。那是有名的湖南腊肉。
每次有客人来,就割一些下来。而那骨头,母亲会留下来,合着莲藕煮成藕汤。六十担
的塘泥是黏质的,产的莲藕含纤维和淀粉高,煮出的藕汤就十分鲜美。那是清贫时日一
道难得的美味。
离开家乡后,对那藕汤总是念念不忘。在上海很难找到那种含纤维和淀粉高的莲藕。大
学4年,我只有每月23块5毛的助学金,寒假一个月的钱是不够回家的路费的。大三
那年,终于攒够了钱,回了一趟家。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弟弟去六十担挖莲藕。兄弟俩开
始还穿靴子。挖开冰层后,那黏质的塘泥,穿着靴子就施展不开了。干脆赤脚干开了。
远房叔叔路过,还说,阿毛,你还能干这个?现在农村的孩子都吃不起这苦啦。他不知
那是因为我嘴馋呢。
来美多年,莲藕也是那种嫩嫩的,只能炒着吃。我只能将就着买那细长的部分。杂货店
老板总是特高兴,那是没人要的部分。后来熟了,他还特意问我呢。用排骨煮成藕汤,
还是我两个孩子的最爱。每次还半生不熟,他们就等不及了。有时不得不限制他们,因
为吃太多,晚上会导致胃难受地。
湖南人总是恋乡怀旧的。无论走到那里,也无论日子过得如何滋润甜美,总是会想起故
乡的山水和风土人情。那藕汤的清香总是唤起我对故乡和童年的温馨回忆。
附注:藕汤的作法:
排骨煮开5分钟,将汤倒掉。用水将排骨洗净,加水,再煮开。(可加几片火腿或
smokedham)。将洗净并切成大块的莲藕(一定要那细长的一节!)放入。小火焖煮30
分钟到一小时,加盐,再焖10分钟,即成。
(二00五年六月八日) 两湖还真是差不多。这藕汤的做法一样 记得一年暑假,和几位表兄弟去亲戚家作客,回来的时候,一路走乡间小道,肚子饿了就跳到池塘里,摘莲蓬和菱角,大块朵颐之。 “挖开冰层后...干脆赤脚干开了。”
不生冻疮吗? 果然是文青 仁 发表于 2015-12-14 14:59
“挖开冰层后...干脆赤脚干开了。”
不生冻疮吗?
暂时一次不会生冻疮, 经常不动, 脚才容易生冻疮 马鹿 发表于 2015-12-15 06:55
果然是文青
这不是东湖写的吧,他只有一个孩子。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12-14 18:05
这不是东湖写的吧,他只有一个孩子。
现在允许生二胎了:lol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12-15 07:05
这不是东湖写的吧,他只有一个孩子。
他转的,湖南文青写的。 记忆中的童年时代的故乡,美好而又带淡淡的乡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