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hg
发表于 2015-12-12 16:27:36
很喜欢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
“如果你不觉得自己的观点很片面,那是因为你看的资料还太少了。”
jufeng
发表于 2015-12-13 13:30:14
燕庐敕 发表于 2015-12-12 08:04
似乎正确名称是《抓壮丁》
对,嘴瓢了。。
孙星星
发表于 2015-12-13 21:17:39
特别喜欢看您的文章,有点坐学问的味道!!!!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3 23:33:09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1 21:49
谁也没比谁好到那里去。比如,八年抗战最苦的地方还不是河南,而是冀南。1938年到1940年是两面负担。一是 ...
抗战期间冀南啥时候有共产党的公署了?共军进入河北完全是共党自己的行为,重庆政府完全不承认的,那么哪里来的公署这种政府机关?告诉你,那是共产党自己的县政府,而不是国民政府承认的公署,否则鹿钟麟同学就没必要抓狂了。
这样的共产党地方政权,是根本不会给顽军(这是共军名词,指的是与共军对抗的国军)交税的,因此也就谈不上两边负担。你所说的两面负担是那种一个县两个政府,一个是共党的,一个是重庆的,而不是共党政府两边交税,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冀南42年大败的问题在于那里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因此以日军的军事优势,共军没有办法做有效的抵抗,只能分散。以这样普遍被敌人占领的冀南,你叫共军拿什么做军饷,再富庶那是日本人占领着,共军拿不到,又有什么意义?
43年的恢复与整风无关,那是因为日本人兵力不足所导致的逐步收缩。
顺便告诉你,石友三之死是因为他想投靠日本,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汤恩伯不给他的部队发粮饷,因此,他只好在国军、共军与日军之间摇摆以求生存。他至死都没有明确地投靠日本,最后因为他要投靠,而被军统联合共军通过高树勋把他给活埋了。他要是真的投靠了日本,也就没这倒霉事了。
在他附近,孙良诚也是类似的处境,结果这厮最后被迫投靠了日本。虽然如此,他的部队里始终有军统人员,人家(这里指的是军统人员)以此与日本人合作来压制共军,日军方面对此表示谅解。
日本人投降,孙良诚第一时间与重庆达成协议,重新成为重庆的军队,为啥这么快,因为他的军部里面就有军统的联系人员。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3 23:35:50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1 22:07
1941年初,还发生了一个大事情。毛泽东亲自制定一个派二十万军队闪击重庆和甘肃的计划。这计划报到莫斯科 ...
这个计划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皖南事变。重庆能够不顾抗战大局对共军玩这手,就不许共军做点什么?
而且这个计划后来根本就没能实施,原因不在于苏联的批评,而在于共军根本凑不出来毛计划的那二十万精兵。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02:4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3 23:33
抗战期间冀南啥时候有共产党的公署了?共军进入河北完全是共党自己的行为,重庆政府完全不承认的,那么哪 ...
这看来你要直接找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打脸了.他们出版社的书说明有冀南公署.而且1939年初迫使鹿宗麒承认.而师友三的给养友先是陈再道,后友宋任穷供给是现在正规出版的历史资料给出的.这可不是谁随口一来就是的.
两面负担是从1938年就开始的,而晋察冀合理负担到38年春就大量逃亡这可不是我扯的.而是正规报中共中央的电报.这目前是公开的.
42年大败的原因是大量汉奸给鬼子带路,而且大量民兵以及正规部队投敌造成.而自1941年武装保卫苏联以后,军饷不发,军装不换,而且要各根据地大量负担,导致八路军连饭都吃不起.到延安整风后,吃到饭不和整风有关系?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03:2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3 23:35
这个计划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皖南事变。重庆能够不顾抗战大局对共军玩这手,就不许共军做点什么?
而且 ...
新四军北上,是延安的命令.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22:29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02
这看来你要直接找中国人民解放军来打脸了.他们出版社的书说明有冀南公署.而且1939年初迫使鹿宗麒承认.而 ...
我没说错啊,公署是共党的公署,不会给鹿钟麟服务地。另外,鹿宗麒是谁啊,玩历史要注意细节,否则会被打脸滴。
石友三属于队伍算是国军的,但是不是嫡系国军,因此无论是胡宗南还是汤恩伯都不管他们的给养,而他们自己又谈不上什么根据地建设,这样从哪里弄给养就是个大问题了,也是他们这类杂牌跟中共眉来眼去的经济原因。明白了这个,你还有什么可奇怪的。
重庆方面,一方面在他们打日本的时候不管死活,一方面只在他们服从命令打共军的时候给些补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些人摇来摆去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也要求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石友三后来谋求投日而被弄死,而孙良诚最终投日的根本原因。说白了就是,所谓抗战,实际上是三大势力之间的较量,也就是日本人、重庆与延安之间,那些小军阀、杂牌是没有活路的。
两面负担是因为一个地方存在两个政府,而你所说的大量民兵以及部队投敌是因为那些都是共党收编来的地方所谓抗日武装,还没有完成党化,否则就没有多大可能了。
41年的武装保卫苏联纯属扯淡,军饷不发是因为重庆在日本人压力不那么严重以后,集中力量打击中共的结果,而非中共有什么实力或者动作要去武装保卫苏联。另外,国民政府所承认的共军只有三个师四万五千人,而共军自己扩军的部分是一向不承认的,从来就没有发过军饷、军装什么的。你算一下共军的扩军速度就可以明白就算能拿到的时候,又能占多少比例。具体例子就是百团大战,那个兵力绝对不止三个师的编制了。
后来根据地是搞大生产运动来解决补给问题的,这个与整风没任何关系。
建议你还是多读点杨奎松的书吧,你对那个时期的事件之间关系的理解太成问题了。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23:30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3 23:35
这个计划的出现,是因为发生了皖南事变。重庆能够不顾抗战大局对共军玩这手,就不许共军做点什么?
而且 ...
但在新四军的史料中,莫斯科制止是关键因素,而且中共内部也存在极大分歧才导致计划的流产.而不是没有军队.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27:42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03
新四军北上,是延安的命令.
新四军北上是重庆政府的要求,然后延安要求新四军北上以缓和双方关系的。皖南事变的发生可以认为是重庆对黄桥事件的报复行为,然后毛的集中二十万精兵打击重庆和甘肃就是对皖南事件的计划中的报复行为,然后就是中条山战役重庆要求延安支援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先后顺序你先搞清楚了再说吧。
基于国共双方抗战期间本质上是联合而非统属的关系,这些事件谈不上谁对谁错,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不过重庆方面先是针对新四军恨其不死,然后在中条山事件中又急着求中共出兵,这样先据后恭的把戏实在是让人难以看得起它。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34:10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23
但在新四军的史料中,莫斯科制止是关键因素,而且中共内部也存在极大分歧才导致计划的流产.而不是没有军队. ...
别逗了,老毛当时给前方打电报要求盘家底,看看能否凑出来二十万精兵,结果让他很是失望,这时候莫斯科的电报来了,这才没了脾气。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共军的兵工厂产品质量不佳,而且产量不高,原因是原材料太差,这点无论是子弹还是手榴弹以及迫击炮弹都一样,更不要说大炮了,因此无法满足老毛的精兵要求。
事实上,不要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老根据地的自产迫击炮弹质量一直不佳,南麻围攻胡琏那次吃了很大的亏。胡琏就因此嘲笑陈毅,就冲这种一炸两半的迫击炮弹,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35:4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22
我没说错啊,公署是共党的公署,不会给鹿钟麟服务地。另外,鹿宗麒是谁啊,玩历史要注意细节,否则会被打 ...
到1941年九月之前,重庆政府给十八集团军军饷,这个不有关有疑问,国共两方都有材料的.而之后有没有不清楚.但中共各军区十地方政府供给的.比如冀中部队一直就是当地:"反动"政府供给.而这些军区没月给延安负担也是越来越多的,这是资料的,各根据地公开出版的历史就有这个纪录.而武装保卫苏联,要求各军区,各部队提供延安大量的资金这才是问题.
我本不愿挖这些烂事,其实,石友三部问题已经说了.而朱怀冰部除冲突期间,后来也是中共的政府给给养(打脸的别其它.去打八一厂的电影<太行山上>)
关于投敌的问题,42年五一之后,损失根据第一半,民兵以及地方部队的70%,这个没什么好争议的对吗?但后来这些地方部队大量给鬼子听差这是不是目前中共造假来黑我八路?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43:27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27
新四军北上是重庆政府的要求,然后延安要求新四军北上以缓和双方关系的。皖南事变的发生可以认为是重庆对 ...
1938年四月以后,中央军委就给叶项东进北上的建议,为这事情,新四军和延安扯到1941年.1939年周恩来到三战区视察的时候,直接到新四军军部传达北上的命令.(这个时候已经是命令).到1940年年底要叶挺去江北指挥所和刘少奇合作,字眼采用越快越好.不要顾虑军部等.到事变前,项英亲自制定攻击路线为难下到九战区的湖南.
看来你真要打打中共历史人员的脸了.
其实.我不想说了,因为你我都清楚.
一直来强调蒋介石的部队只杀人民的时代过去了.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52:24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35
到1941年九月之前,重庆政府给十八集团军军饷,这个不有关有疑问,国共两方都有材料的.而之后有没有不清楚. ...
这里的关键是,十八集团军的部队有哪些。重庆方面的只是那三个师,而共军的则包括了所有八路,这完全是两个数字,差距很大的。重庆一向不承认共军扩编的那些,后来停的也只是那三个师的。
河北是鹿钟麟,这厮一直希望共军按照他的指挥死打硬拼,中共根本就不搭茬,因此双方一直矛盾重重,共军在他地盘的征收一直是他向重庆告状的理由之一。
当时中共本着统战的需要,给了石友三部给养,后来石友三又受着重庆的压力,与共军搞摩擦,这才有了双方的冲突和石友三走投无路情况下谋求投日的举动。因此中共补给石友三部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它并不是什么鬼子部队。
你说的损失的那些部队是共军早期扩军弄来的那些地方抗日武装,而不是后来完成党化的那些武装,要搞清楚这之间的关系。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55:26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43
1938年四月以后,中央军委就给叶项东进北上的建议,为这事情,新四军和延安扯到1941年.1939年周恩来到三战区 ...
可是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在新四军北上,而非你说的计划南下。因此说其他的都没用,是国军围攻按照计划北上的共军,而非共军南下进攻国军。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项英,这厮一直想南下恢复以前的南方革命根据地,为此跟中央有不少的摩擦。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55:39
本帖最后由 观望者 于 2015-12-14 11:09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34
别逗了,老毛当时给前方打电报要求盘家底,看看能否凑出来二十万精兵,结果让他很是失望,这时候莫斯科的 ...
说山东的炮弹,到1944年底,山东军区月产硫酸达到三十吨.50炮弹两万.子弹十余万.八一,八二弹两千以上.而且1944年已经制造了,硝酸氨,苦味酸.TNT,氯酸钾.棉药,销甘等.
所以我怀疑南麻围攻的时候陈毅使用的炮弹是不是苏北制造的,而不是山东的.
因为山东1945年十月之后就有氮气厂,而且1944年的十个兵工厂就停止制造黑火药了.倒是新四军的兵工厂到迁山东前没有制造硫酸的纪录.所以,怀疑陈毅是不是用原来新四军的产品.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57:23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55
说山东的炮弹,到1944年底,山东军区月产硫酸达到三十吨.50炮弹两万.子弹十余万.八一,八二弹两千以上.而且1 ...
不可能是苏北制造的,苏北共军退到山东,而山东自己就有不少库存弹药,何必要从苏北搬运。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0:58:5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55
可是皖南事变的发生是在新四军北上,而非你说的计划南下。因此说其他的都没用,是国军围攻按照计划北上的 ...
什么是南辕北辙?项英也?
周子昆等人拉都拉不住,死要打回湖南.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1:00:27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3 21:58
什么是南辕北辙?项英也?
周子昆等人拉都拉不住,死要打回湖南.
这厮骨子里就是个游击队长,一直不喜欢跟国军合作,就想着恢复当初的南方革命根据地。
观望者
发表于 2015-12-14 11:04:49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5-12-14 10:57
不可能是苏北制造的,苏北共军退到山东,而山东自己就有不少库存弹药,何必要从苏北搬运。 ...
这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了.因为1945年之后,延安那边的办法的黑火药加硝甘6%来处理,这样的威力比较大(至少比硝铵大.),晋察冀也于1946年这样清理旧弹药.山东则更早.1946-1947年山东军区在大连采购炸药一百余吨,山东制造数量虽然没数字,但也不小,因为接触硫酸和电反应制硝酸都有了.事业吧,这事情值得研究.
46年撤山东,新四军大约有六成军工人员去大连.而剩下来的到山东,山东军工能力一下子提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