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引发的杂想
本帖最后由 flyflyfly666 于 2015-11-23 17:43 编辑赚积分升级中,一些杂乱随想,大言不惭,欢迎丢砖
马克思的设想里,明确提出的所有制的性质,应该是“社会共同占有”作为基本财产制度。目前的“公有制”提法并不是马克思的原话而是后人对“社会共同占有”提法的一个理解。在马克思的描述里,有这样表意的一句“未来的理想社会,经过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螺旋上升过程,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个人所有制”。
这个新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是他着重强调的。学界对资本论里这句话的争议大,因为马克思推崇的“社会共同占有”的所有制和私有制下的“个人所有制”是矛盾的两面,为何马克思会这样提出呢。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明显不是指向私有制,但问题是他指的是什么?马克思没有完成这个体系的搭建就去世了,后来恩格斯从一些侧面解释过这个争议,那就是在新的“理想社会里,一个人的全面自由成长,将成为整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是在全新的社会组织形态下的定义。
那个理想的社会将是极大区别于现今社会的一种文明形式,是另一个维度的文明,马克思只能给出最大的框架而无法做具体形态的推导,今天亦不能。在什么情况下,个人的诉求与整个社会的利益诉求高度一致?首先的前提应是各生产要素要比现今社会更加碎片化、流动趋于极速,再叠加一个外部资源(相对)无限。那种社会形态并不是一时能看见,但马克思指出的趋势和方向看来没有问题。目前有些端倪可以窥到那种理想社会的一斑,科学技术演进的方向上,这样的文明形式无疑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去支撑去实现,这种端倪也可以看成距我们最近的一次社会财富分配的具体实现方法,但这只是历史螺旋前进的一个小节点。
总体感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超前的、考虑过全球治理的理论架构,只是它太早了以至于马克思还没办法对其进行更细致的描绘和推演,现在如果把全球经济看作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很多论断一样适用,并且凯恩斯的宏观主张遇到的滞胀问题会迎刃而解,所以天朝的实践,前进每一步也许都是创造人类历史。
相比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经过毛主席和小平改良过的社会主义工业文明方向基本概括为对土地所有制做了制度改良的资本主义,解决了一个大的弊端病根。刘鹤国师点明了的国计民生是不能市场化,这么说的底气和根源也在于土地所有制的公有形式。
虎大的观点里,自由市场思想在中国肯定是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经济中的主体就是官办资本主义,官办资本主义中强行鼓励全民自由市场模式是不匹配的。新凯恩斯主义在过去十几年的阶段被印证有效但副作用同样明显。对于经济增量的寻求,其本质是人的创造力,与追求绝对的自由市场模式抑或凯恩斯主义都要回归这个本质。
无论经典宏观经济模型还是新增长理论,对于那种非凸经济的寻求都是声嘶力竭的。所以增量的来源还是在于人(或者说官办经济)的创造力本身。也就是说一个对广义的人力资本变量的把握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本源,向前走,不向左,也不向右,更不后退,永远追求新菜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