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5-9-2 12:37:13

西行漫记(十五)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9-2 07:45 编辑

Juneau本身没有多少可玩的,由于转为州的身份要到1959年,错过了20世纪初各州大兴土木建造州府的时代,阿拉斯加的州议会和州长府邸也很不起眼。不过离Juneau不远的Auke Bay是看鲸鱼的好地方。

这里也盛产三文鱼,白头鹰自然多。公路电线杆子上就常见到。有意思的是,这里多雨,白头鹰倒是不怕鱼,但也喜欢尽量保持干燥,于是站立在电线杆顶上,张开翅膀,让雨水自然流下,看上去像三心二意展翅而不飞翔的样子,很好玩。

Juneau夹在山里。大陆这边背靠海岸山脉,狭窄的海湾(现在有桥)对过的Douglas岛上也是山。两山夹击,把太平洋过来的温暖湿润空气兜住,所以Juneau常年多雨,年降雨量高达2360毫米!但是Auke Bay那边比较开阔,天气也相应晴朗,年降雨量减半,“只有”1350毫米。事实上,现在Juneau居民并不多,本来就在山上,铺不开,对过的Douglas也是一样,而通往Auke Bay的谷底比较平坦开阔,天气又好,70%的居民都住在那里。



Auke Bay很漂亮





不是名山大川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但还是十分壮美,是那种纯净、温和的美


水里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好不容易抓住一张

在Auke Bay照例上双体船去看鲸鱼。还在海湾里,就看到水面上不时有三文鱼跃起。太快了,一闪而过,没法抓拍。问人家,谁都说不出来为什么三文鱼会没事跳水玩,好像怕白头鹰看不见似的。

天气果然好起来,蓝天白云,一扫阴沉气象。我们出海了,绕着Admiralty岛走,进入Lynn Canal。Admiralty Island是美国的第七大岛。说起来,美国前10大岛中,夏威夷(大岛)第一,波多黎各第三,其他8个都在阿拉斯加,大名鼎鼎的毛易岛(夏威夷)还排不上,在第17位。前20大岛中,更是有15个在阿拉斯加,大名鼎鼎的瓦胡岛垫底,纽约长岛好一点,第十一。这Lynn Canal有点挠头,这是天然的海峡,不是人工的运河,不知道为什么叫canal。

这里的观鲸很有名,他们也牛气哄哄,号称过去10年里没有一次落空,如果出海看不到鲸鱼,退赔100刀。开了一路,什么也没有看到,正疑惑是否会退赔100刀时,看到前面几艘船在围观,那肯定就是鲸鱼了。


前面有情况



这是一群鲸鱼,离岸很近


这是在bubble net feeding


又来了


才一会儿,又是一大口,这里三文鱼真多啊,不过这几口才够午餐,还有下午茶、晚餐、午夜加餐呢

赶到跟前,果然是一群座头鲸(humpback),大概有十来条。奇怪的是,在东海岸看到过鲸鱼,在西海岸去Ketchikan的路上也看到鲸鱼,都是在深海。想想也对,那么大个,近岸浅水里绕不开,弄不好就搁浅了。但这里不然,这一群鲸鱼紧贴这海岸,离岸不到100米,我们反而在外海一侧,当然这是海峡,两边都是岛,没有真正的外海。这里三文鱼太多了,沿着海岸更多,鲸鱼也就跟着来了。

天空盘旋了大批海鸥,不是俯冲,掠过海面,大概有所收获,远了点,看不清。但是,所有海鸥突然集体俯冲,海面上乱成一团,然后壮观的景象来了:海面像开了锅一样,白沫飞腾,然后就是黑压压一片鲸鱼争先恐后挤成一团,好像踩着各自的身体在往上跳跃一样。然后海面恢复平静。鲸鱼这是在进食呢。鲸鱼很聪明,发现大群三文鱼后,在集体绕圈子潜游的时候,用背上的呼吸孔缓慢放气,形成气幕,受到惊吓的三文鱼为了躲避气幕,挤成一团。鲸鱼的圈子越绕越浅,三文鱼抱团越来越紧,也越来越浅,最后差不多蹦出水面。天上的海鸥了解鲸鱼的习性,就等着这一刻捞白食,但动作要快,否则可能自己也进了鲸鱼的大嘴了。鲸鱼当然不会等太久,也在等着这一刻,集体张开大嘴,一起冲向水面,大口吞进成团的三文鱼。鲸鱼的这种捕食行为成为bubble net feeding。

鲸鱼有两大类,一类是有牙齿的,如虎鲸(逆戟鲸,杀人鲸,orca),另一类是没牙齿的,嘴里只有梳子一样的须,如座头鲸。齿鲸进食容易理解,须鲸进食时,把“梳子”关起来,把水挤压出去,然后吞食。须鲸体型一般更大,进食量也更大。座头鲸在夏天每天可以进食一吨以上,到了冬天就没得吃了。夏天大吃之后养膘,秋天回游到夏威夷产仔,全靠消耗这些膘了。


亮一个尾巴


跳了,跳了


入水拍起巨大的水花

偶尔,一条鲸鱼会跃起,这叫breeching。鲸鱼为什么会跃起,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有的是full breaching,差不多整个跃出水面了,我们没有看到;还有的只是半个身体跃出水面,然后在空中扭转身体,重新落入水中,这也叫rolling。这个我们看到了。吃饱喝足了,鲸鱼会高高举起大尾巴,用力拍水。更多的时候,鲸群自顾自地游弋,不时浮起换气,喷气高大的水柱,然后缓缓地、优雅地下潜,鲸背在水面上划出完美的弧形。有时,好像在逗我们玩一样,下潜后不知去向,突然在船旁边浮出,喷出巨大的水柱,吓我们一跳。这些东西很有灵性呢

阿拉斯加的商业性观鲸已经很大规模,也很规范,船只不得靠近到100米以内,也不能停留在同一鲸群附近30分钟以上,避免惊吓。不过观察下来,鲸鱼并不怕人怕船,这些海洋巨物缺乏天敌,不大知道害怕。不过与船碰撞还是很可能的,小船会被顶翻,大船的螺旋桨可能伤害鲸鱼,保持一定距离还是必要的。几年前在东海岸观鲸,坐的不是商业性观鲸船,而是渔船,那里也没有多少人观鲸,就没有那么多规矩了,可以逼近到5米以内。渔船也不大担心意外碰撞,有声纳对水下鱼群的探测和定位呢。


对着我们来了,船赶紧避让


真近啊


漂亮的尾巴


好看的斑纹,像大理石一样



这是在逗我们玩,用力拍水呢

这群鲸鱼在这里悠哉悠哉,不时重演bubble net feeding,我们就跟着看,跟着叫好,叫好声都被相机的快门声淹没了。时至如今,出门旅行基本上人手一个相机,有人直接用手机相机代替。有意思的是,这次阿拉斯加执行携带专业级DSLR和专业镜头的人相当不少。我出门带两个DSLR,一个装24-70/2.8,另一个装70-200/2.8,平常像做坏事一样,黄花鱼溜边,不想让人看我像看变态一样。但在这里,大白、小白多的是,根本没人有这个闲心看你的小白。最厉害的是看到一个扛这600/4超级大炮的,这个要膜拜了。

不过更多的还是各种入门级DSLR、微单和DC,不时听到有人在叹息,“又没有抓住”。说起来,旅游摄影用什么相机好,这是经常有人问的问题。“我的要求不高,画质要好,但不需要放那么大;对焦要快,要不就错过了;焦距要长,要把眼睛都看不到的东西拉得近近的;暗光表现要好,黄昏时美景最多,夜景要是拍不下来,这趟就白来了。”还有就是要启动快,不能等半天,那可是黄花菜都凉了。当然,还要体积小、重量轻,能装进口袋或者女士包,不能太贵。哦,对了特喜欢人家照片里背景虚虚的,这个也可以有。

这叫要求不高吗?这是把天底下最高要求统统放到一起了,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相机。


这家伙扛着超级大炮出来旅游,要膜拜一下

画质一般都能满足要求。曝光准确、对焦准确、无抖晃的话,全幅、减幅、4/3在常见的放大幅度(放大到16英寸?)里都够用了。对焦又快又准只有DSLR能做到,任何电子取景都有滞后问题,鲸鱼breaching从出水到入水就是一两秒钟的事情,从看到、取景、对焦、按快门要一气呵成,即使没有滞后都有很多经验、技巧和运气在里面,一点点滞后就意味着错过没商量。现在有30x变焦的小DC了,但这些超长焦距的DC通常对焦较慢,光圈较小,不适合捕捉转瞬即逝的画面,而且防抖晃的作用在缺乏经验的人手里很可疑,到时候做到“拍到点什么”是做的到的,但画面放到电脑上(不用说放大打印)充满遗憾几乎是肯定的。要长焦,没有取巧的办法,只有扛超级大炮,这就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了,钱和体力都是问题。暗光问题也是一样,在同样技术条件下,成像芯片尺寸越大,暗光表现越好,所以全幅有天然优势,这意味着相机更大、更贵,镜头也水涨船高。背景虚化只有大光圈能做到,又回到大口径镜头了。启动时间是电子取景相机特有的问题,为了省电,一段时间没有动作,就自动关机,重新启动需要时间。很多相机可以重设“睡眠”时间,甚至取消“睡眠”,但绝大多数用户都留在原始设定,不会去动它。否则动了也要动回来,否则鲸鱼拍完了,忘记改回自动“睡眠”要不了多久,电池就见底了。

那什么相机才是理想的旅游相机呢?没有理想相机,只有取舍。如果真是没有特别要求,随便什么相机都够用了。有特别要求呢?那就别怕苦怕累怕花钱,没有捷径。

跟了一会儿鲸鱼,该往回走了。恋恋不舍也不行,时间到了。要是有时间,我会租一条小船,在海上泡一天,跟着鲸鱼看。真是看不厌啊。旁边的Admiralty岛上棕熊特别多。阿拉斯加有美国98%的棕熊,也占北美棕熊的70%(其他的主要在加拿大),Admiralty岛周围三文鱼多,棕熊也多,大概每平方英里一个,是世界上密度最高的,但行踪隐蔽,不容易看到。有意思的是,棕熊体型较大,比黑熊大,但性情并不暴躁,只要不惹恼了,并不主动攻击人。阿拉斯加“南方”海岸的棕熊吃三文鱼为主,体型更大,Kodiak岛上的棕熊最大,可以达到1200磅,站立起来差不多12英尺高!内陆的棕熊吃草莓,就要小得多,600磅左右。这里白头鹰也多,不过我们买有太近岸,只看到一只。

这里还有很多大乌鸦(raven,不同于普通乌鸦crow),这是印第安人的神鸟,很多图腾柱上有大乌鸦。这是有道理的。大乌鸦很聪明,脑容量是鸟类中最大的。有人发现,大乌鸦平日独自觅食,但晚上回来群居。但若是一只大乌鸦发现一具动物尸体但有别的大乌鸦看守的时候,会回来用语言信号告诉其他大乌鸦,第二天大家一起去,把原来的大乌鸦赶走,自己接着吃。这种行为是动物世界里只有人类、蜜蜂、蚂蚁才有的。还有人做实验,把一块肉吊在一根线索上,大乌鸦必须用逐步把线索拉起,然后用脚踩住,继续拉,才能最后吃到。用多个大乌鸦做的实验表明,它们会在失败后思考,最后解决问题。它们还会模仿狼嚎,把狼引来,撕开发现的动物尸体,等狼走了,便于啄食。这也是已知的唯一会制作和使用工具的鸟类,还会自己做游戏。在阿拉斯加的冬天,经常可以看到年幼的大乌鸦会在屋顶上滑雪下来,然后再飞上去滑下来,乐此不疲。它们还会把动物尸骨掰开,自己做玩具,对打玩。还会逗引狼、狗、海狸,玩猫逗老鼠的游戏。还会模仿人的声音,据说常有老人上当,耳朵不灵了,听不清,以为有人在叫门。

这里山坡上的房子也有特别的问题,有一次一家人在开生日晚会,没成想一只熊走到屋顶上,屋顶承受不了重量,熊竟然掉进厨房。一家人吓坏了,逃出去,但熊没事,自说自话吃起东西,直到野生动物部门的人来了才把熊请出去。天上掉下来的还有三文鱼。1987年3月30日,一架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在Juneau起飞时,天上一只白头鹰受到惊吓,抓住的三文鱼也丢掉不要了,正好砸在座舱上,紧急降落后,检查发现飞机没事。以后这架737就涂成三文鱼的图案,也改名叫Salmon-Thirty-Salmon。原来的飞机退役了,但Salmon-Thirty-Salmon太有名了,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又把一架新的737画上三文鱼涂装。

http://ww3.hdnux.com/photos/07/73/46/2079142/3/628x471.jpg
就是这架737,撞上了一条三文鱼,以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保留了一架737用三文鱼涂装。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不是美国航空公司中最大的之一,但是最有活力的之一,涂装很多彩,还有米老鼠、狗拉雪橇什么的


又是一个白头鹰


海岸边


在这里弄个小别墅真是不错


再整个小船钓三文鱼,肯定饿不死了


天开了,能看到Mendenhall冰川了


更近一点,冰川特有的冰蓝色很清楚了

回到Auke Bay,天色彻底开朗了,能远远看到Mendanhall冰川。据说这是阿拉斯加最火爆的冰川,因为来的人最多。其实这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漂亮的冰川,来的人多只是因为里Juneau近,Juneau附近没有太多玩的地方,这里就成为“必到”的了。Juneau周围有8个冰川,7个在退缩,但第8个在增长,这到底是算地球暖化的证据,还是反证,谁也说不清。不过Juneau虽在阿拉斯加,冬天并不很冷,只有零下10摄氏度左右,但是雪很多很大很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行漫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