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5-8-6 09:13:49

西行漫记(五)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8-5 19:26 编辑

维多利亚竟然只有一个Best Buy,在新的Uptown Shopping Mall。我的GPS已经6年了,Tomtom都不肯更新了,找不到这个地方。照例七撞八撞,最后找到了。这个shopping mall是新的,设计得很动脑筋,充分利用地形。从地下停车场走上来,觉得是地面层了,周围是一圈高建筑;但走上上层平台,好像又是地面层,直接连到从临近街道进来的入口,最后转得都不知道到底哪里才是地面层了。这里设计还有一个创意:多层停车场顶上是不行广场,而不是更多的停车场,围绕停车场顶层的商家也成为“临街店面”,这样“临街店面”一下子增多了,既增加店家的curb appeal,也增加shopping mall的盈利,还减少顾客的枯燥乏味感。

Best Buy建筑上赫然还是FutureShop。FutureShop是20多年前从BC起家的,是加拿大本土的与Best Buy相竞争的连锁店家,经营其实还算成功,布点很多,尤其在西部,但可能还是有问题,几年前卖给Best Buy了。当时就在纳闷,Best Buy保持两个性质相同的连锁店,能保持多久呢?果然,今年3月份,Best Buy宣布FutureShop关门,重复的店关门,不重复的改名。但看来FutureShop在BC的根基挺深,人脉好,即使在最重要的购物中心,FutureShop的牌子还是没有摘下,在温哥华也是一样。

大概岛上只有这么一个的缘故,维多利亚的Best Buy的东西比我们那里要多。顺利地买到WD的2TB Passport袖珍硬盘,这下放心了。Seagate和其他也有类似的产品,但WD用惯了,挺可靠,接着用吧,反正价格都差不多。回家后,有两个2TB了,但以后旅行把两个都带上。一直只用一个,其实挺冒险的,万一损坏或者丢失,那一次旅行的记忆就全没了。

维多利亚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知道温哥华的人不要太多,知道维多利亚的就少了很多,知道维多利亚而不是温哥华才是BC首府的就更少,但这是有缘由的。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Juan Perez(1774年)和英国人James Cook(1778年)先后到达这里,温哥华岛与华盛顿州之间的海峡成为Strait of Juan de Fuca,显然是西班牙地名,甚至远在阿拉斯加的Valdez也是西班牙人“发现”的;而温哥华岛自然是以大名鼎鼎的温哥华上校命名的,名气更大的库克上校也有“他的”岛,在南太平洋。温哥华是库克船上的海军准尉。另一方面,在更早的1741年,丹麦人白令(就是白令海峡和白令海的那个白令,原名Vitus Jonassen Bering,后来也用Ivan Ivanovich Bering)为沙皇彼得大帝效劳,发现阿拉斯加,建立俄属美洲。1776年,美国独立。但西北地区的疆界没有划定,英、俄、美、西都声称主权。西班牙早早放弃在北美搅和,俄罗斯卖掉阿拉斯加后也退出了,留下英美,争议集中在北纬54度40分以南、42度以北、大陆分水线以西一直到太平洋这一片地区,英国人称这片地区为哥伦比亚地区,美国人称此为俄勒冈地区,故史称俄勒冈地区争端。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8/Oregoncountry.png
俄勒冈/哥伦比亚地区争端示意图,Fort Victoria为现维多利亚,Fort Vancouver为现华盛顿州温哥华

作为英国远征的急先锋,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简称HBC,相当于英国在北美的东印度公司,现在还在,不过只是大百货公司了,相当于Sears)不仅是贸易公司,也为大英帝国掠夺土地。每到一地,就建立以各色Fort命名的贸易站(trading post),建立主权声称。很多加拿大地名都是以形形色色的Fort开始的,有些沿用至今,其中大部分是HBC的贸易站,只有少数是驻军的。HBC沿哥伦比亚和流域建立了很多贸易站,其中Fort Umpqua深入现俄勒冈境内,Fort Hall则深入爱达荷境内。因此,英国主张以北纬42度为界,那样现在的华盛顿、俄勒冈和爱达荷大部就要变成加拿大的了。内心里,英国的底线是哥伦比亚河。为了避免哥伦比亚河北岸Fort Vancouver(现华盛顿州温哥华)陷落而被动,伦敦急令温哥华岛殖民地总督James Douglas(同时身兼温哥华岛HBC第一把手,大英帝国就是这样官商不分的)建立Fort Victoria,这样至少在北纬49度线以南立足了,对以后的主权声称有用。这就是维多利亚的前身。

另一方面,新兴美国正处于扩张主义情结的高峰。在南方,美国正在吞并德克萨斯和其他南方州,在北方刚从沙俄购入阿拉斯加,这也是Manifest Destiny的时代。这东西都不知道怎么翻译才好。这不是一个成文的文件,也没有起草人,而是19世纪美国上下普遍信奉的理念,其核心是“天赋美国”,美国人走得到的地方都是美国,换句话说,美国的疆界应该包括整个北美。安德鲁•杰克逊提出extending the area of freedom的说法,这就是被咒为jackass的那个总统,也因为他后来驴子成为民主党的党徽。

新兴美国的这种自以为是的理念是和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以来的道德主义传统一致的。在这种理念推动下,扩大“自由的疆界”就是正义的、高尚的,是天赋权力。因此,当时甚嚣尘上的说法是“要么(北纬)54度40分,要么战争”。时任美国总统是詹姆士•波尔克,他发动了美西战争,夺取了包括德克萨斯在内的大片西南土地,但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最后以北纬49度为界。但这只在大陆疆界划分适用,49度线到太平洋岸为止,整个温哥华岛和海峡岛屿都归英国。这就是如今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由来,哥伦比亚得名于哥伦比亚地区(得名于哥伦比亚河),尽管划界后哥伦比亚河流域主体都划入美国境内。这还遗留了不大不小一点问题,San Juan群岛划归美国是后来才最后确认的。也因为这49度线,温哥华和维多利亚之间的渡口Tsawwassen以南的Point Roberts是美国的,尽管是Tsawwassen半岛的延伸,与美国本土没有任何陆地连接。

在英属北美时代,各地是分别的殖民地,直接向伦敦负责。现在的温哥华岛和BC大陆分属不同的殖民地,维多利亚是温哥华岛的殖民地首府,新威斯敏斯特(现大温哥华的一部分)是BC的首府,后者的资格较嫩,是1858年弗雷泽河流域淘金热的时候才建立的。1867年加拿大独立,1868年BC和温哥华岛就在筹划合并,好整体加入新兴的加拿大。维多利亚和新威斯敏斯特争夺首府位置,据说在表决前夜,维多利亚的人把新威斯敏斯特的人灌醉,结果首府就定在维多利亚了。为了锁定维多利亚首府地位,也为了庆祝维多利亚女王加冕60周年,1893年决定建造全新的BC议会大厦,为此举办竞赛。名不见经传的Francis Rattenbury一举获奖。


维多利亚的BC议会,这是维多利亚的地标






夜景


高大的中厅


议会的会议厅


纪念维多利亚加冕60周年的彩绘玻璃,注意顶上的第一版BC省徽


这是现在(第三版)的BC省徽


这是纪念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60周年的纪念彩绘玻璃






议会大厦内部一角


代表女王王权的肖像


议会大厦采用Romanesque设计语言,但正面的五开面是典型的Palladian




议会大厦前的大草坪和港湾




还有两个穿上历史服装的人在摆姿态,他们倒是历史和戏剧学生,等一会儿要在里面讲解的,并不完全是摆设

Francis Rattenbury来自英国利兹,17岁起在建筑行里当学徒,24岁时来到温哥华。这是1891年。Francis Rattenbury呈交了他的设计,署名A B.C. Architect,意为“一个BC建筑师”。不知道这样与BC攀关系是否是决定因素,反正他的设计入选了。这是一个Romanesque和Palladian的混合,规模宏大,而且时髦。尽管建造过程中严重超支,大厦最后还是在1898年开张了。为了庆祝维多利亚女王80岁生日,整个大厦正面用3300个电灯泡装饰。这还是电灯尚属稀罕物的时代,本来只是一次性的庆祝,但效果出奇地好,以后成为传统,常年亮着,如今成为维多利亚的主要地标。

http://i.dailymail.co.uk/i/pix/2011/04/10/article-0-0CEB14BE000005DC-849_224x423.jpg
Francis Rattenbury

http://i.dailymail.co.uk/i/pix/2011/04/10/article-0-0CEB1572000005DC-630_233x423.jpg
Alma Packenham,这是婚后了,很是时髦,难怪诱使Francis“犯错误”,遭到年老色衰的上流社会的忌恨

Francis Rattenbury后来多有建树,BC议会斜对面的Empress Hotel也是他的手笔。不过这家伙人品不怎么样,在和Percy James合作设计Crystal Garden的时候,独吞设计权和收费。他是聪明人,但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在后来设计竞赛日益正规化后,他失宠了。同时,他的私生活也出了问题。1923年,Francis Rattenbury已经56岁了,抛弃妻子Florence Nunn和儿子、女儿,和只有27岁的Alma Packenham粘到一起。他不仅和Alma出双入对,还不赡养前妻和子女,大冬天的断掉暖气和电灯,最终引起公愤,在维多利亚呆不下去了,回到英国,不过中间搬回过维多利亚。1925年,Florence同意离婚,Francis Rattenbury和Alma Packenham结婚。1929年,两人搬到英国Bournemouth,Florence同年去世。

但Alma到了Bournemouth,和18岁的包车司机私通。几年后的1935年3月23日凌晨,Francis Rattenbury被发现被人用木工锤子打死。Alma最先招认,但随后司机承认是他干的。Alma后来翻供释放,司机被判死刑,后减刑到无期,因为公众认定年轻人是受老不正经(其实这会儿Alma才39岁)的坏女人教唆才犯罪的。Alma尽管被开释,但大概是公众压力的缘故,在1935年6月4日自杀了,用刀子向自己胸前捅了6刀,然后跳河。这自杀也是有水平了。

Francis Rattenbury的八卦不算,如今BC议会是维多利亚一景了,开放供公众参观,还定时有讲解,我们也跟着去了。大厦的辉煌还是不能和英国、法国比,但殖民地总是穷一点,不能和宗主国比气派的。中厅里有一战Vimy Ridge战斗中BC部队的军旗,还有海军旗,代表Esquimalt(维多利亚西郊的海军基地,在西海岸最大)的海军传统。有意思的是,当年纪念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的彩绘玻璃在50年代改建图书馆的时候拆下,包装起来,存放在地下室,但被人遗忘了。几年前要纪念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周年的时候,清扫地下室,才发现有这么一个大宝贝。没有地方装,只有在大厅的一面窗上专门做一个架子,安装上去,和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纪念彩绘玻璃相对。加拿大一定是英国的“好孩子”,伊丽莎白二世和王族对加拿大宠爱有加,维多利亚来过好几次。她看到这两幅彩绘时,王心大悦。


BC议会前不远的Empress Hotel,这是Fairmont系统的豪华酒店,上海和平饭店也属于Fairmont系统,或者说产权归锦江集团,但由Fairmont管理




内部是英国式,下午茶非常有名,但这东西甜得发腻,而且要预约,我们没有去

不过BC省徽有一段故事。1897年的第一稿采用英国王室的狮徽,下面是椭圆,上半是白底蓝波加地平线上的太阳,寓意白雪、蓝海和西落的太阳,下半是英国的米字,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这是英德竞争的高峰,落山的太阳正好在米字旗上,叫日不落帝国情何以堪?第二稿忘记什么样子的了,直到现在的第三稿,狮徽用枫叶做装饰,与王室徽记区分,椭圆改为盾牌,米字旗在上,白底蓝波落日在下,这才得到英国王室的批准。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5-8-24 23:31:21

很漂亮!{:237:}

@tanis 我必须说,小谭你这个粉丝很不够格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行漫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