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歌会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5-8-8 01:06 编辑苏炜:答谢德国歌友诗友
击筑叩桐抒国风, 侧身天地大江东。一楼花萼腾云去, 万叠歌潮沸宇中。
破棘足音沉梦远, 经霜老树染峰红。潇潇夜雨过洋陆, 古堡晨钟拱霁虹。
和雨:和苏炜记黑森歌会 (2015/7)
溢彩流光歌德风, 甘泉漫涌美茵东。银弦金鼓惊天下, 严阵雄兵看老中。
征旅随心长路短, 晚霞有意黑森红。飞云骤雨归山海, 犹忆奇情幻若虹。
和雨:甘泉今夜 (2015/7)
那南渡江的半湾银月,
溶入了今夜的美茵。
那海南来的湿热海风,
抚弄着欧陆少女的弦琴。
那群爱唱歌的大哥大姐,
要陪可爱的小红帽
穿过森林。
举杯吧,今夜
可否请来格林兄弟,
把岁月的甘泉共饮?
放歌吧,今夜
我们要在歌德的故乡,
用我们的灵魂歌吟。
那边的少年维特
不要再烦恼,
快拉上你的绿蒂
走入这新生的胶林。
你们也来吧,
白雪公主,青蛙王子;
让我们联欢,
阿叔阿婶,父老乡亲。
用我们的歌,
用我们的爱,
我们的
心!
酒庄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7-7-16 19:40 编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J3Y5_OnBoo 本帖最后由 易明 于 2015-8-5 03:39 编辑
楚天 发表于 2015-8-1 12:23
把这个视频完整看完了。说几句吧。
这个歌词写得实在是太差。
首先,文字没有韵味,没有美感。
组歌(声乐套曲),虽然未必象歌剧那样有剧情线索,起伏跌宕,矛盾冲突,但也不能相互游离。他这个也有一个线,从离开城里到下乡到离开以后又回去探访。以几个片段拼在一起,或许也是作者的想法吧。
每一首歌里头的文字之间也缺少关联。比如家书那一首,又是夜校,又是阿叔阿婶,又是想妈妈。在比如山的壮想那一首,开头洪水以后就意识流了。
音乐比词好,不知道是先有曲还是先有词,如果是先有词,那真是难为这位曲作者了。
曲子来说,壮阔有余,抒情不足。就是长征组歌那么革命的,也还有过雪山草地,遵义会议放光芒那么抒情的乐段。这里有两首缠绵一点的,恋爱那个和家书那个,但是也还是昂扬多过舒展。
故事发生在海南岛,但海南音乐素材很少,只是在恋爱那首听到一点。还被歌词弄得象农村的阿哥阿妹。开荒那一首,我听的时候联想到宋祖英唱的好日子。回来了那首,我联想到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推土机手那首用苏联歌曲的风格,倒是比较应景,那个年代的黄色歌曲据说就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些。
听这个,我想起刘炽和乔羽写的祖国颂(我觉得是中国最好的合唱歌曲),气势上有些像,特别是序曲和终曲。
海南的知青故事,我读过孔捷生的大林莽。写知青的诗,最好的还是文革时理想之歌。
海南的音乐,不知道楚兄听过小提琴协奏曲鹿回头传奇没有?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我觉得比梁祝好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_2r_q5en8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5-8-6 00:15 编辑
易明 发表于 2015-8-4 14:35
把这个视频完整看完了。说几句吧。
这个歌词写得实在是太差。
苏、霍在海南当知青时就短暂合作过。后来搞这个组歌时,苏很快就写好初稿,霍谱一段曲就在电话上唱给苏听。演出后有过改动的想法,但不便操作了。
这个组歌在国内演出后毁誉都有。但据我所知,批评都是从政治角度,艺术角度的批评如果有也不多吧。苏作为作家的长项是散文,绝对一流。他的小说不算多但极有特色,海南生活方面的小说推荐“迷谷”。他诗词方面只写旧体诗,不写新诗。
易明兄是诗人,尤其擅长新诗。估计你是以诗的眼光来评价“岁月甘泉”歌词了。我在初次欣赏“岁月甘泉”时,对个别词语有所不满,但整体上深受感染。我以前在这篇日记里逐段谈过自己的感受,: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1027-4000.html
你提到“长征组歌”,其实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当初也曾喜欢过。当时对政治口号至少是习惯的。不知易明兄近年来有没有回过头来重读其歌词。我自己反正是受不了了,在爱坛我就含蓄一点不骂它了。
中国有名的大型组歌屈指可数。最出名的“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的歌词,假如当作诗都是无法读下去的。“长征组歌”只能在国内演演;“黄河大合唱”可以演到海外华人圈。但“岁月甘泉”仅仅几年时间其影响已经超出了华人圈。老外们并不是只能欣赏其音乐,每场都同步播放由一位美国学生翻译的歌词。
我理解声乐作品的成功主要靠音乐,歌词只是提示。当然如果能把歌词写得象诗一样耐读,那是锦上添花。
另外,我个人觉得这次德国演出的合唱水平不是最高的,独唱的也不如以前。“一封家书”演唱没有人能比过以前出演过六次的陈旻。“半湾银月”则是澳洲那对白人演唱效果最好。
谢谢你推荐鹿回头传奇,第一次完整欣赏,感觉确实很有内容。 楚天 发表于 2015-8-6 12:38
苏、霍在海南当知青时就短暂合作过。后来搞这个组歌时,苏很快就写好初稿,霍谱一段曲就在电话上唱给苏听 ...
我以前不知道这个组歌。只是知道老兄参加了一个合唱。这回你发在这里的视频,看了序曲,很喜欢,和你的感觉一样,是音乐写得最好的。所以就接着看下去了。
看的印象,就是对歌词非常失望。你的日记里列举了几个句子。我是从整体来看吧,他的几乎每一首歌词,我的感觉都是东一句西一句。再就是,没有音乐的话,他这个歌词读起来没有旋律感,没有歌唱性。有点像翻译的西洋歌剧的写法,但那是翻译不好的原因。我不懂意大利语不懂德语,但就从发音的印象来听,应该是有韵律的。
音乐来说,我觉得用北方的音乐素材写海南的故事,也未必合适。
长征组歌,不能离开那个时代的政治立场。长诗理想之歌,我也是这样看。只要是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主流社会的样子,就是好的。在这个意义上,浩然的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在文学史上成为经典。
岁月甘泉的政治是否正确的争论,其实没有意义。那一代人的理想主义热情,那一代人有自己的体验和反思,每一个人的体验和反思也都不一样。即使对知青运动歌功颂德,也无可厚非。
人们可以批评一种理想,但不可以嘲笑为理想奋斗甚至现身的人。
所以,毛泽东,格瓦拉,卡斯特罗,华盛顿,刘晓波,等等等等,都是英雄。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5-8-8 01:08 编辑
关于“岁月甘泉”的海南成分在第三章“垦荒曲”中也有吧,特别是前边两段歌词间过渡部份,好象有红色娘子军用过的素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ixge1uEVZE
当然第四章最有海南乡土味,即使由洋人来唱。这一对是真夫妻,演得最自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BEFBr2PNIw
这是我推荐过的陈旻演唱第五章,顺便贴一个。卡内基音乐厅严格禁止拍摄,我们还签了保证书,这一看就是偷拍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aL5KNA0zy4
因为录像都是非专业人员用非专业器材搞的,如果易兄有兴趣研究,可以听听这里国内专业的录音,声音纯一点。
http://www.sygqchorus.org/Pages/DownloadAll.aspx
你谈到“歌词的旋律感”,这也是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写旧体诗时知道,一首诗如果平仄合律,朗读起来听起来感觉都会好一些。但我相信,古人制定和遵守格律的目的不只是追求这个“好一些”。这里涉及到一些已经失传的东西,就是这些诗词与音乐的直接联系,还有这些诗词在当时的吟诵方式。诗词到了现代,无论旧诗新诗,人们往往只看重其思想、意境等非音韵的性质,通常忽视其旋律感。
为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易明兄可否举一些现代声乐作品里歌词旋律感比较好的例子。 本帖最后由 易明 于 2015-8-9 10:18 编辑
楚天 发表于 2015-8-8 13:36
关于“岁月甘泉”的海南成分在第三章“垦荒曲”中也有吧,特别是前边两段歌词间过渡部份,好象有红色娘子军 ...
说到现代的声乐作品,中国组歌还真不少,除了广为人知的长征和黄河,还有雷锋组歌,长江组歌,许多,都是革命的。我去年在北京,人家送票去国家大剧院听了一回西柏坡组歌。如果说歌剧,就更多了。洪湖,江姐,抛开政治的内容,但就韵律来说,词都不错的。
大陆的歌词泰斗,当然是乔羽。他的刘三姐,也算组歌吧。
但这些都是所谓民族歌剧。真正按西方声乐套曲和歌剧的路子来写的,是施光南。 他作曲的电影海上生明月,就是先有声乐套曲才想起来编个故事拍电影的。他的两部歌剧,伤逝和屈原,词就很好。如果说有什么推荐的,就我知道的来说,施光南的这三个作品可以听听,音乐更棒。
比如伤逝里的这首,风萧瑟,意思和岁月甘泉里的那个山的壮想,有点相似,但词漂亮多了。
风萧瑟,叶飘落,
人生是这样地令人迷惑!
你突然袭来暴风雨,
把那甜蜜的笑声淹没。
那斑斓光彩的理想,
在你怒吼中剥落。
秋风啊,请你告诉我,
在人生的长河里,
为什么
尽是风急浪险的旋涡?
落叶啊,请你告诉我,
在生活的枝头,
为什么,
结下的尽是苦果!
生活啊生活,
我为你苦苦地思索。
如今,我象等待着你的判决,
宣布我纯真爱情的罪过。
我想虔诚地向你忏悔,
却不清楚自己的过错。
啊,生活,
我为你苦苦地思索。
这不是传统中文歌词常见的五字,七字,四字的写法,但韵律感和歌唱性都在,思路完整清晰有序,从秋风和落叶两个意象往下走。 所谓歌唱性,我的理解,押韵,有节奏,朗朗上口。词作者韩伟是歌舞剧院的,对中外歌剧应该很熟悉。
古诗词,主要是词用来唱吧,诗的吟唱,大概还不是象歌曲那样唱。词,因为唱,所以有了平上去入的安排,哪个地方用哪一声就是固定的。这个失传了。 我读过施义对的书,词与音乐的关系,也没怎么读明白。其实,没有谱子了, 靠文字考据,很难吧。
有一个笑话,有一首歌,有一句“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按那个曲调一唱,成了“你知道我在等你妈”。 其实就是他最后是上行的音,如果下行,就不会了。我想,制宋词的人,不会犯这种错误吧。作曲的,也要有文字功夫。这方面,王立平写红楼梦的插曲是个标杆。
网上查到的,土豆网的伤逝: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0GqCcO8veA/
YouTube上的海上生明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z3KEAUYfg
楚天 发表于 2015-8-8 13:36
关于“岁月甘泉”的海南成分在第三章“垦荒曲”中也有吧,特别是前边两段歌词间过渡部份,好象有红色娘子军 ...
找到一个了歌剧屈原的清晰的视频。第二幕里山鬼的咏叹调好听,没有歌词,难唱。我刚听到龚琳娜的那个神曲的时候,就想到这个,琢磨他们写歌的时候是不是也知道这个,虽然不在一个档次。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547883/ 易明 发表于 2015-8-15 15:57
找到一个了歌剧屈原的清晰的视频。第二幕里山鬼的咏叹调好听,没有歌词,难唱。我刚听到龚琳娜的那个神曲 ...
没有看完整,不太习惯。但山鬼确实动听,没有文字却咏叹了七分钟,从第二段的第7分钟开始, (歌剧视频在网站里分了四段)。 人们可以批评一种理想,但不可以嘲笑为理想奋斗甚至献身的人。
{:22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