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1 23:39:33

古诗中级水平试题之一

本帖最后由 李寒秋 于 2015-8-8 02:10 编辑

下面两首今人所写的七绝使用了好几处相同或类似的中国古典文化意象,请一一指出。两篇各自的特色何在?哪一首在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的技巧上更为圆融熟练?哪一首在个别措辞上还有缺陷,并请更改。

梅之怒放

不屑东君做主张,自将冰雪化红妆。
前生本是瑶池种,岂与凡花共一堂?

咏天竺葵赠同Q名美女

岂与凡花一样红?含芳带泪怨东风。
今春若得王孙顾,不负前身阆苑中。

山菊 发表于 2015-7-2 03:19:50

李老师,考试之前得讲讲课呀~~~你不会跟格老师一样,只出题目唬人不给答案的吧?


就诗论诗,这两首都不是俺的菜~~~虚张声势,徒有范儿~~~哈,瞎说的,不会是你的大作吧{:190:}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2 15:59:57

山菊 发表于 2015-7-2 03:19
李老师,考试之前得讲讲课呀~~~你不会跟格老师一样,只出题目唬人不给答案的吧?




标准答案当然有了。嘿嘿

第二首正是咱的,后两句出律一年多没发现,现在正好一并更改了。

云平 发表于 2015-7-2 22:24:01

问起如何
岂与凡花共一堂?自将冰雪化红妆。
前生本是瑶池种,不屑东君做主张。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2 23:10:49

云平 发表于 2015-7-2 22:24
问起如何
岂与凡花共一堂?自将冰雪化红妆。
前生本是瑶池种,不屑东君做主张。 ...

这一首的确是以提问起为好。但字句还要锤炼,有的地方文法不通。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3 11:42:51

本帖最后由 李寒秋 于 2015-7-3 20:06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5-7-2 22:24
问起如何
岂与凡花共一堂?自将冰雪化红妆。
前生本是瑶池种,不屑东君做主张。 ...

  公布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凡花,瑶池/阆宫,东君/东风,前生/前身,这都是相同或类似的文化意象。中国古代文人咏花诗的老套路了。

  第一首专心写梅花的特立独行,立意还是高度突出的。但有个别字句欠推敲,起承转合也有问题。

  第二首明写花,实写人,重点在于借用花语描摹怀春少女的待嫁心态,实际上用哪种花都可以替代。

  第二首起承转合更严密,第一句作旁观而代入情感,第二句替花自问,第三句假设和希望,第四句自赞自叹,各句层层递进,含蓄委婉,浑然一体为少女怀春恨嫁珍重芳姿的主题服务,所以技巧更高。

  第一首,前两句都有语病,容易引起歧义。第一句不屑两字用力过猛,做主张三个字主体不明。第二句里的冰雪化红妆是病句,自将二字欠推敲。最后一句,不符合事实,梅花一般不可能种在屋内,不能用共一堂的字句。如果是盆栽盆景,那属于另外的文化意象,与全诗的格调不符合。

       原诗修改如下:

  不问东君自主张,红妆斜裹傲冰霜。
       前生本是瑶池种,岂与凡花斗艳芳?

       或者以提问起头

       岂与凡花斗艳芳?红妆斜裹傲冰霜。
       前生本是瑶池种,不问东君自主张。

山菊 发表于 2015-7-4 03:50:57

真敢夸自己哦{:190:}
不过好歹说了一句大实话~~~实际上用哪种花都可以替代。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4 17:49:33

山菊 发表于 2015-7-4 03:50
真敢夸自己哦
不过好歹说了一句大实话~~~实际上用哪种花都可以替代。



嘿嘿,批评与自我表扬要结合起来嘛,咱一贯是实事求是的。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4 19:06:56

另外说一下,“前生本是瑶池种”此一句,全抄《红楼梦》里薛宝琴咏红梅花诗“前身定是瑶台种”,就改了三个不要紧的字眼,但全属弄巧成拙。

前生佛教中或迷信中指人生的前一辈子,前身意义有相似之处,但还是要精细区分。

前生按字面意思强调的就是前度生涯,前身就是事物本身变化前的状态,重点强调自身的状态演变。因此,在原诗中强调仙种梅花下凡的前一状态,最好用前身,何况后面还跟了个种字。这是特别强调梅花的原本属性而非前度生涯,只有梅花的身体可以种,或者算作仙花种类,跟前度生涯没有契合度。

定是改为本是,纯属遮盖抄袭痕迹。瑶台改为瑶池,也是如此。而且还改出了另外的歧义,梅花为陆生花,不要与池字相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当然这个错误勉强可以忽略不计。

总而言之。喜欢前人的诗句,直接借用就是,欲盖弥彰,反弄巧成拙。

云平 发表于 2015-7-4 20:08:10

本帖最后由 云平 于 2015-7-4 23:23 编辑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4 19:06
另外说一下,“前生本是瑶池种”此一句,全抄《红楼梦》里薛宝琴咏红梅花诗“前身定是瑶台种”,就改了三个 ...

弄巧,存在。但成拙似还未够。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4 22:17:27

云平 发表于 2015-7-4 20:08
弄巧,存在。但成拙似还未到。

前生这两个字就成拙了

云平 发表于 2015-7-4 23:26:12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4 22:17
前生这两个字就成拙了

前身,佛教语。犹前生。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5 00:04:04

云平 发表于 2015-7-4 23:26
前身,佛教语。犹前生。

就直接用前身好了,这不是更准确吗?

云平 发表于 2015-7-5 10:52:22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5 00:04
就直接用前身好了,这不是更准确吗?

看了兄的对于两个词用法的分析,兄自有道理。不过俺以为既然可通,无伤大雅。
作者本意可能就在于变相拿来,此取巧也,然非败笔。

李寒秋 发表于 2015-7-5 12:48:48

云平 发表于 2015-7-5 10:52
看了兄的对于两个词用法的分析,兄自有道理。不过俺以为既然可通,无伤大雅。
作者本意可能就在于变相拿 ...

当然无伤大雅,前面点评都没有重点指出。只是借用前人诗句直接拿来就是,不用心虚求异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诗中级水平试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