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
发表于 2015-6-6 11:12:14
俺看好的一个第二,一个第十{:216:},莫非右眼近视又加深了{:202:}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03:29:41
云平 发表于 2015-6-5 20:48
不看题目,前二联应该看不出,但后二联应该可以看出,他有地点(闲门)时间(晨)环境(雪意)色彩(空翠 ...
他有地点(闲门)时间(晨)环境(雪意)色彩(空翠)形态(参差)的描写 --- 这些词都跟水仙有关联是吗?反正如果不看题目,’秋色同舟‘我是不能联想到水仙的~~~秋兰到有可能。脖子是我喜欢的,用来写兰也合适;雪意也可以理解成秋霜{:190:}
我的感觉是句子都很美,思绪也很空灵,就是离’水仙‘二字有点儿远~~~
写了评论也发过来分享啊~~~你那里我经常上不去,不知道为啥?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03:38:46
云平 发表于 2015-6-5 21:01
101号
七律.莲花
枯荣心事倩谁知,清浅流年唯自持。水殿来风凉半夏,萍塘听雨剪同期。
尘生罗袜金莲小~~~印象中罗袜金莲是用来写美人的小脚,果然没错{:191:}
萍塘到没什么,’听雨剪同期‘啥意思~~~你觉得这句通吗?
尤其’剪同期‘~~~可别跟偶说出处是李商隐的七绝哦{:190:}
云平
发表于 2015-6-7 10:57:22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03:29
他有地点(闲门)时间(晨)环境(雪意)色彩(空翠)形态(参差)的描写 --- 这些词都跟水仙有关联是吗 ...
要说这些词或意象与水仙无关联,俺不认同。当然,个别看看不出,这个印象是叠加出来的。
秋色同舟,属于用典,意在“有期”。同时照应水。
颈联要说兰花也可,这个诗不是靠句句移他处不得。所以我开始为什么说沉着,直到结句才点睛。老套的他都不用,什么凌波、冰清之类的。即便结句“一枝”,也未必实,这是艺术加工。
而雪意理解成秋霜,是舍本逐末了。
云平
发表于 2015-6-7 11:04:09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03:38
尘生罗袜金莲小~~~印象中罗袜金莲是用来写美人的小脚,果然没错
萍塘到没什么,’听雨剪同期‘啥 ...
罗袜生尘,取自曹植洛神赋。
剪,有拦截意;另,可作“翦”,削减意。同期,或译为共同之期许。借鉴义山雨夜寄北也无可厚非。
云平
发表于 2015-6-7 11:52:22
6梅花
玄冥法驾去锵锵,独占初春寂寞场。举目枝头都是雪,论花天下更无香。
诗成莫叹相知少,腊破且看新蕊黄。不笑骚人吐哀怨,水边月映淡衣裳。
山菊这首,俺起先不知。然亦挑出,主要是颔联养眼。现在知道是嵌句,然能浑然天成,殊为可贵。
起联现在感觉也好。问题出在颈联,主体不清。谁“且看”,一般来说应该是梅花,以梅花的视角——腊破且看新蕊黄。但这就非独占初春寂寞了。表现一种达观可以,但要注意圆融。
尾联单看不错。但“水边月映”又与“且看”句有出入。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22:30:40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5-6-7 09:39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5-6-6 21:57
要说这些词或意象与水仙无关联,俺不认同。当然,个别看看不出,这个印象是叠加出来的。
秋色同舟,属于 ...
没关系啊~~~我们都不过是普通读者,大家交流一下读后感很有益处呀{:189:}
秋色同舟,属于用典 --- 这个也是我初读时猜的,只是不知道用的啥典?(偶是典盲偶怕谁:)
‘秋霜’我只是举个例子,因为这首诗有题,所以读的时候还是尽量贴合题意来解读的。
读者对这首诗的感觉很好的展示了‘好诗’其实真的是很难定义的,所以我早就说过:能打动读者的,就是该读者心目中的好诗了:)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22:38:19
云平 发表于 2015-6-6 22:04
罗袜生尘,取自曹植洛神赋。
剪,有拦截意;另,可作“翦”,削减意。同期,或译为共同之期许。借鉴义山 ...
怎么解当然都可以,问题是这样的表达是否通顺?
我查了一下,也没找到类似的用法。或许云平可以教我{:190:}
阿夏在他的《我的诗词世界观》里说:’诗是不含糊的。 可以朦胧, 不可以含糊。‘
我认为这句的表达就比较含糊~~~
那首水仙则可属于’朦胧‘类~~~作为咏物诗或许不太典型,但作为无题诗来都还是很有味道的。当然这只是俺个人的’读后感‘。
,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22:48:22
云平 发表于 2015-6-6 22:52
6梅花
玄冥法驾去锵锵,独占初春寂寞场。举目枝头都是雪,论花天下更无香。
诗成莫叹相知少,腊破且看新 ...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梅‘,所以我主要是从’我‘的视角来构思的~~~她独占;她独香。然后’转我’,最后还是转回去说‘她’。
谋篇上试图有一些起伏,细节上营造点独特的气氛~~~当然都是一厢情愿的构思啦,估计大多数读者也不会花时间去注意这些。包括偶自己,碰上特别喜欢的句子才会回头好好掂量全篇:)
那首水仙,因为喜欢颈联,所以是认真读过的~~~
云平
发表于 2015-6-8 10:19:25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22:30
没关系啊~~~我们都不过是普通读者,大家交流一下读后感很有益处呀
秋色同舟,属于用典 --- 这个 ...
秋色同舟别有期。应是八月槎典。
云平
发表于 2015-6-8 10:28:10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22:38
怎么解当然都可以,问题是这样的表达是否通顺?
我查了一下,也没找到类似的用法。或许云平可以教我{:190 ...
同期。前人多有例句。此句我个人认为可通,不算含糊。
而咏物诗与朦胧也并不对立,因为咏物诗的意趣往往在近似一个诗迷。(去掉谜底,即题目)
云平
发表于 2015-6-8 10:35:45
山菊 发表于 2015-6-7 22:48
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梅‘,所以我主要是从’我‘的视角来构思的~~~她独占;她独香。然后’转我’,最后还 ...
嗯,有起伏设计,确实。然“且看新蕊黄”这种一坐实,就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腊破即初春。
另外就是视觉干扰问题,举目、腊破、水边三句,在意境上不够协调。
当然,都是个见。
山菊
发表于 2015-6-9 08:06:01
云平 发表于 2015-6-7 21:19
秋色同舟别有期。应是八月槎典。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去十余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
看了还是不懂如何化成‘秋色同舟’的~~~算啦,先不懂着吧:)
第一位老师解作屏风上画的船,我觉得还能跟上~~~
山菊
发表于 2015-6-9 08:09:11
云平 发表于 2015-6-7 21:28
同期。前人多有例句。此句我个人认为可通,不算含糊。
而咏物诗与朦胧也并不对立,因为咏物诗的意趣往往 ...
你不是故意逗俺的吧~~~谁说‘同期’啦?‘同期’二字通顺得很,用得也很多。
‘剪同期’,请找这个例子{:190:}
山菊
发表于 2015-6-9 08:23:06
云平 发表于 2015-6-7 21:35
嗯,有起伏设计,确实。然“且看新蕊黄”这种一坐实,就容易出现问题。因为腊破即初春。
另外就是视觉干 ...
理解理解~~~对喜欢的东西百般维护,人之常情么:)
我的诗离圆融还有很长的路,这个我一直很清楚。最后两句是新改的,还是深南眼睛毒,一下就说到病根~~~说实话我自己也对七句不满意,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深南这一说,下次再改就有方向了{:189:}
至于’协调‘,从远山云树一下跑到画屏拾梦,又邀秋色同舟~~~颇似新诗的思维,用在词里一定出彩。但律诗有律诗的审美角度,所以虽然脖子略嫌软了,我还是更喜欢19号那首’咏菊‘{:209:}
云平
发表于 2015-6-9 12:45:33
山菊 发表于 2015-6-9 08:06
看了还是不懂如何化成‘秋色同舟’的~~~算啦,先不懂着吧:)
第一位老师解作屏风上画的船,我觉得还 ...
秋色同舟别有期。这是活用典故。槎即船筏。不难理解。
倒是时间上与水仙有些出入,勾连不紧密。好在下句“淡至”二字,把时间顺延。
云平
发表于 2015-6-9 12:51:37
山菊 发表于 2015-6-9 08:09
你不是故意逗俺的吧~~~谁说‘同期’啦?‘同期’二字通顺得很,用得也很多。
‘剪同期’,请找这个例子{: ...
好吧,找不到例句,这下满意否:lol
山菊
发表于 2015-6-11 02:29:22
云平 发表于 2015-6-8 23:51
好吧,找不到例句,这下满意否
满意否~~~这个内心活动是要自己来关照的:)
不指望说服别人,满意指数会高很多。
云平
发表于 2015-6-11 10:50:35
山菊 发表于 2015-6-11 02:29
满意否~~~这个内心活动是要自己来关照的:)
不指望说服别人,满意指数会高很多。
这么看,山菊很不满意。因为俺是指望说服你的。可惜没找到例句。
但也不是非得有一模一样的例子,才能成立。
云平
发表于 2015-6-11 11:00:45
103号
七律.嵌句咏梅
玄冥法驾去锵锵,独占初春寂寞场。举目枝头都是雪,论花天下更无香。
诗成莫叹相知少,腊破且看新蕊黄。不笑骚人吐哀怨,水边月映淡衣裳。
评:8.5分,二联气象。结联亦佳,惟七句用力过度。
————————————————————————————————————————
啥叫“结联亦佳,惟七句用力过度。”,结联不含七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