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原爱在中国谈谈中日关系定位
先说几句题外话:关于乒乓球。这项运动是100%的舶来品,无论我们的历史多么久远,也找不到任何一向运动和乒乓球有关。这个和足球就不一样。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乒乓球是完全依赖弹性碰撞的运动。在没有现代工业和现代材料工业的支撑下,实现完全弹性碰撞有不会碎裂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正是由于聚合物的发明和现代高分子工业的兴起,才有了乒乓球这个怪东西。否则,我们就可能要用钢材做乒乓球。那样的话,就算是空心的,分量也吃不消。
*******************************
日本的乒乓球曾经称霸亚洲甚至世界。新中国建立的那几年,我们在乒乓球方面和日本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
好在老人家很注意体育运动,在全民范围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健身运动。当时的体委主任居然是又贺龙元帅担任,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没几年,我们的乒乓球水平就上去了。其实不仅乒乓球,很多体育项目都迅速上去,包括现在被骂成粪桶的男足,包括现在基础很弱的拳击运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到后来,日本的乒乓球水平和我们的差据就真的很茶具了。于是,出现了象福原爱这样的西渡来华发展的日本球员。
福原爱在中国发展的怎么样呢?
先是从人气方面,福娃的人气搞得一塌糊涂。在中国很受欢迎。
在技术方面,在日本估计可以排在前2位(?存疑)。
不过在中国嘛,更多的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状态。
据说一次和王楠打比赛,被打得太惨了,坐在那哭鼻子不肯吃午饭。还是王楠哄了半天,才破涕为笑,拉着王姐姐的手去食堂的。
还有一次和张怡宁大魔女对打。第一局大魔女似乎有点走神,居然输给福娃。张大魔女轻笑了一下下,然后,就再没让福娃过5.
这其实就是现在中日关系的写照。
一中国现在的实力,日本的选择很有限。要么就卖个萌,撒个娇,彻底服软。那么作为老大,中国肯定会给日本很多甜枣吃。历史上很多时间都是这么过的。要么就顽抗到底,死路一条。把自己搞死算球。
本帖最后由 大鹏翔宇 于 2015-3-16 19:58 编辑
英国最早发明兵乓球的时候用的是酒瓶上的软木塞,兵乓球来源于网球,网球起码在都铎王朝时就很流行了,足球在同期也早已普及到需要国王下令禁止的程度。 福原爱,很可爱呀。欢迎来中国 想起萨苏说的:日本人的中国话都一股东北味——都是在电视里跟福原爱学的 福娃的人气搞得一塌糊涂
这个“搞”字是不是错了? 在沈阳的时候和见过几次福娃,那东北话说的,比好多东北人都正宗,超级活泼,有她在就没冷场这个词,包括我们当时的boss,一个尖酸刻薄审美出众的gay,我们都做好福娃冲上去卖萌被戳几个窟窿的心理准备,没想到,我们boss居然很受用,回来之后还说这小姑娘很可爱。
当时编辑部那帮或清纯,或妖娆,或妩媚,或雍容的姐姐们咬牙切齿的说:喜欢平胸大脸的审美不可逆啊! 大鹏翔宇 发表于 2015-3-16 19:56
英国最早发明兵乓球的时候用的是酒瓶上的软木塞,兵乓球来源于网球,网球起码在都铎王朝时就很流行了,足球 ...
乒乓球起源于网球是很明显的。从英文名字就看得出来。
就是一开始用软木塞当球打,有点不太好想象。
打起来噗噗的,感觉好怪异啊 莳萝 发表于 2015-3-17 08:34
在沈阳的时候和见过几次福娃,那东北话说的,比好多东北人都正宗,超级活泼,有她在就没冷场这个词,包括我 ...
魅力啊。 总觉得,以日本人的特性,福娃到了30岁以后,就会丧心病狂地反中国了吧。。。 我母亲就特别喜欢兵乓球,这个小姑娘还是老人家说了我才知道是日本人。 福原爱很可爱的:lol 福原爱情商很高,更重要的是她的本性非常纯良,是那种很干净而且染不脏的小姑娘,。由于七八十年前的那段历史,“日本”这俩字在我脑海中基本上是直接与仇恨划等号儿的,不过我一直承认,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的东西(包括他们吃饭少而精,买衣物用物也是少而精),而且日本人中有不少天性纯良的人。
再说说福原爱的中文水平。我觉得她的中文水平虽然达不到你我这个程度,但她本性的纯良和天资聪慧,让她在面对中国重量级主持人采访时,应对表现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更好。她的中文程度不很全面,比如对很多成语就不那么敏感,就是听说过,你不提示,她就有点儿模糊,但只需要稍加提示她就能完全领悟其意,而且她对这些提问的理解都很深,思考也很周全,应对时的措辞有自己特有的模式(比如喜欢用闹心和挠死你),但都很恰当,很得体,又不会因为照顾到得体而显得中规中矩毫无趣味。她有些很智慧的小技巧,比如用“中国队实力太强了,所以她们不需要有任何秘密”这个说法,来应对主持人探寻她私人情感生活的提问,说自己因为没有实力,所以需要有秘密。自然,可爱,又透出智慧。她对中国人的一些做法并非一味地奉迎和肯定,但她有她自己独特的幽默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既让人感觉到她的想法,又不会感觉被冒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