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 发表于 2015-1-7 15:03:21

tnq 发表于 2015-1-7 13:28
http://www.laoren.com/world/2014/299651.shtml

这个里面一看就清楚了,但是好像没有必要吧! ...

你发的这个中第一页图上次子是zhengsheng,第四页介绍范瑾的时候长子qiangsheng,次子minsheng,幼子zhengsheng,到介绍huangjing的时候又是长子、幼子了,他家的次子到底是谁?生母是谁?这本来就很有争议。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1-7 15:25:48

莳萝 发表于 2015-1-7 15:03
你发的这个中第一页图上次子是zhengsheng,第四页介绍范瑾的时候长子qiangsheng,次子minsheng,幼子zhe ...

问@康老 ,都说qiangsheng是康老带大的并担任康老秘书;P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5-1-7 17:22:52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1-7 15:25
问@康老 ,都说qiangsheng是康老带大的并担任康老秘书

没说是康老奶大的吧{:227:}

齐的隆冬强 发表于 2015-1-7 17:26:16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5-1-7 17:22
没说是康老奶大的吧

康老又暴露内情了?{:198:}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1-7 17:26:32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5-1-7 17:22
没说是康老奶大的吧

康老如果字“有容”的话{:200:}那就是你奶大的{:208:}

京墨 发表于 2015-1-7 17:33:03

水一记,持续围观中

applepie123 发表于 2015-1-7 17:33:48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7 13:00
这谈不上支持。台面上的官样文章,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有人就始终不去,还被记者拿来跟不厚说事

而且下去见什么地方是可以自己有自主权的,比如看经济发展的成就之类的,某位看的是红与黑。

nanimarcus 发表于 2015-1-10 15:35:46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7 12:58
我看过一个延安电视台访问时任浙江书记的586,他回忆知青下放那一段生活,当时只感觉说,此人平实,真诚 ...

想多了,无处可去而已。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5-1-10 17:04:04

莳萝 发表于 2015-1-6 09:50
维尼真的超级能忍,而且非常会忍,终于忍到了无须再忍的这一天了。
但从这点,平西王拍马都追不上他。 ...

土工七上八下和一任核心十年年的土政策,平西王早早就退出了核心争夺战,最大的可能是争取一任大长老地位。平西王要是甘于平庸就算了,及时行乐即可。但他的个性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要想留下历史印记,平西王必须要用激进的策略。

fish97 发表于 2015-1-10 17:36:16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7 12:58
我看过一个延安电视台访问时任浙江书记的586,他回忆知青下放那一段生活,当时只感觉说,此人平实,真诚 ...

你这一说让我想起了邓三带,百色。八八看,还谁是这样?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0 17:55:42

nanimarcus 发表于 2015-1-10 15:35
想多了,无处可去而已。

586的知青生活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上面统一分配”,所以跑回北京了。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0 17:59:55

fish97 发表于 2015-1-10 17:36
你这一说让我想起了邓三带,百色。八八看,还谁是这样?

这个例子和586不一样。小邓象征意义更大,586则是回老家,可以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起到保护的作用。

nanimarcus 发表于 2015-1-10 18:32:20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0 17:55
586的知青生活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上面统一分配”,所以跑回北京了。

知道,所以说你所说的精心选择是瞎掰。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0 19:48:50

nanimarcus 发表于 2015-1-10 18:32
知道,所以说你所说的精心选择是瞎掰。

很多知青,到哪里去,是可以选择的,和当今的社会是一个运作规律。

slyypp 发表于 2015-1-12 09:39:38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4 15:29
不是左,是只管自己爽,哪管身后洪水滔天。重庆那么大的财政窟窿,怎么能用一个左字解释。 ...

财政大窟窿现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中西部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对于任何在位官员来说,这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严格意义上说,中西部地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你不可能指望各类资本都像三线建设时期大量涌入。那怎么办呢?只有放血了。

我感觉,重庆的问题是,前几年三少爷为了政治作秀,把重庆定位定的比较低,相比成都的高端化策略,诸如“中国第四城”、“天府之国”、“IT第四极”、"国际化"、“成都美女多”之类的,重庆的发展策略过多地注重“城乡一体化”、“帮助农民就业”、“唱红打黑”、“共同富裕”。对比而言,“重庆模式”总感觉比较“左”。

当然,我不是瞧不起普罗大众。但某种程度上,成都这几年,在吸引高端产业、资本和人力上,较重庆来说做的更好。以重庆的条件看,我觉得完全可以做的更好,更精品化。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2 10:05:35

slyypp 发表于 2015-1-12 09:39
财政大窟窿现在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中西部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对于任何在位官员来说,这都是一个无奈的 ...

重庆的发展规模和潜力都有限,他目前的定位就是,解决三峡移民的问题是核心。要走大城市发展路线,本线不够,希望不大。但要树立政绩,三哥就得走大城市发展路线,属于让10岁小子负重200斤,搞100米冲刺。最后累吐血了,全国买单治疗。

nanimarcus 发表于 2015-1-12 11:55:31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0 19:48
很多知青,到哪里去,是可以选择的,和当今的社会是一个运作规律。

习是没得选,而不是什么精心选择。

四处乱晃 发表于 2015-1-12 11:59:51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2 10:05
重庆的发展规模和潜力都有限,他目前的定位就是,解决三峡移民的问题是核心。要走大城市发展路线,本线不 ...

也不能这么说。重庆并不是没有根底的小城市,只是它的根基在国企被抛弃的年代被摧毁了。三少在重庆的表演我相信大多数普通人都会觉得演过火了。但为什么本地很多普通人会支持他?高压的政治气氛应该对体制内的人有用,但对普通打工的人影响应该不大。是这些人愚昧无知吗?
三少的政策在重庆实际上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重庆在改开前是工业城市,而且是军工企业居多。其他的一些服务都是围绕着这些军工企业开展的。这些企业当然是国企,一般规模不是特别大,也不是最后出成品的工厂,而是给军工企业提供定制的零件配件之类的,市场定向很狭隘,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模式(对军工来说这并不是罪过)。这些工厂和他们的职工,大都习惯做个机器上的螺丝钉,不是人人都想当发动机。因为军工的原因,重庆并没有被宣传成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在80年代军工马放南山,90年代国企改革时,这些企业和他们的职工都被抛弃了。所以在有机会怀念过去的时候,还是有人有激情的。
90年代国企改革,就是一副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人都以用处大小来评价,当螺丝钉的都被当废物,只有发动机才受重视。搞的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有没有能力,都只想当发动机,不想做螺丝钉。可是没有螺丝钉,发动机用处有多大?

zilewang 发表于 2015-1-12 15:13:08

Sichuluanhuang 发表于 2015-1-12 11:59
也不能这么说。重庆并不是没有根底的小城市,只是它的根基在国企被抛弃的年代被摧毁了。三少在重庆的表演 ...

三哥是两套做法,一,在广场向老百姓撒钱来凝聚民心,唱红打黑都有这种功效,这就是您说的民意支持;二,通过打黑,黑打,黑吃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资产,积累一部分政府的资本金,然后通过各种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贷款公司,搞大型工程建设,比如公路,基建,大西南物流中心等。
三哥的重点是第二个,只有第二个才能向上面展现政绩(才能拉来选票),造成财政窟窿。至于第一个,老百姓都是愚蠢的,三瓜两枣就打发了,那是用来造声势,搏名位的。这就是目前好多人还沉浸在三哥是扛左派大旗的伟大政治家的幻觉中不能自己。

所以,您的“群众基础”一词所指仅仅是最底层的”的哥“,摊贩,和与政治无甚干系的街头巷尾的胡同串子,那的确有基础,因为三哥的歌喉不错,还很嘹亮。如果指的是有一定能力参与政治的社会力量,那通过”打黑“,这个基础就要问一问,打黑是黑打吗?

隧道 发表于 2015-1-13 16:11:43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5-1-10 17:04
土工七上八下和一任核心十年年的土政策,平西王早早就退出了核心争夺战,最大的可能是争取一任大长老地位 ...

对比一下习,胡,薄的简历就会发现,薄早就被淘汰,或者说放弃培养了。
薄的培养路线从开始就不是按照接班人的路线来培养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官场张扬死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