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
发表于 2014-12-17 05:05:53
仁 发表于 2014-12-16 11:02
恩,太阳也不是永远从东方升起。不过那样辩论就没完没了了。我小的时候,大院里住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 ...
她还是他?
{:200:}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5:40:19
山菊 发表于 2014-12-17 05:05
她还是他?
男性。 颇有三老师的风采。
山菊
发表于 2014-12-17 05:46:06
仁 发表于 2014-12-16 16:40
男性。 颇有三老师的风采。
三老师辩风颇雄,可惜这几年也转颓废了~~~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5:49:56
山菊 发表于 2014-12-17 05:46
三老师辩风颇雄,可惜这几年也转颓废了~~~
转颓废了是什么意思?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2-17 06:05:33
当文字被大众掌握,而精英文人成为少数,文字形式定义也往往不会再严谨,话语权不再是文人所有。
这就是文化的民主,他是由使用者来定义,并不在意恰当与否,体现了民众的流行口味。如同政治上的民主决议,并不关心正义与否,多数说了算(有时候少数能折腾的说了算,比如服贸)。
如果希望再次回到更加有序有理的定义,就要等待民众普遍的品味提升。
月下
发表于 2014-12-17 07:57:27
仁 发表于 2014-12-16 23:56
好坏是个人的欣赏水平和偏好,所以我们不能说 但是不能凭空就造出一个新体来。大概从诗经问世两千年间 ...
古人还是比较尊重诗经的,一般不愿意模仿(亵渎?)诗经。其实除了诗经,哪种有特点的文学样式没被古人玩坏了?!
板筐
发表于 2014-12-17 08:07:31
山菊 发表于 2014-12-17 05:46
三老师辩风颇雄,可惜这几年也转颓废了~~~
什么什么什么,三老师颓废了?太可惜了。
居然,还是跟俺学的?这么说没道理,俺颓废吗?俺积极向上,在仁老师的教唆下,什么错误都敢犯。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8:10:31
板筐 发表于 2014-12-17 08:07
什么什么什么,三老师颓废了?太可惜了。
居然,还是跟俺学的?这么说没道理,俺颓废吗?俺积极向上,在 ...
我觉得犯了错误后能坦然地面对自己了,要比哆哆嗦嗦地想犯而不犯更真实。{:203:}
板筐
发表于 2014-12-17 08:13:34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8:10
我觉得犯了错误后能坦然地面对自己了,要比哆哆嗦嗦地想犯而不犯更真实。 ...
不是吧,您觉得。您凭的是什么就如此觉得?俺这人一向循规蹈矩的,这本身就是真实啊。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8:14:52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2-17 06:05
当文字被大众掌握,而精英文人成为少数,文字形式定义也往往不会再严谨,话语权不再是文人所有。
这就是文 ...
其实叫什么也无所谓。该操心的事多着呢。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2-17 08:39:03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8:14
其实叫什么也无所谓。该操心的事多着呢。
其实我不太介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感觉风的民歌味道很浓厚,心里把风当做古代的新诗看待的。
我猜诗经的大量重复性章节,很可能是有曲子可以唱,所以重复。百度定义的诗经体,不是歌词,单纯为重复而重复就很没有意义了。这种形式化的新诗体有些无聊,估计流行不起来。
仁
发表于 2014-12-17 08:50:16
板筐 发表于 2014-12-17 08:13
不是吧,您觉得。您凭的是什么就如此觉得?俺这人一向循规蹈矩的,这本身就是真实啊。 ...
不要套我。我一向不循规蹈矩。
石工
发表于 2014-12-17 09:50:41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4-12-17 12:38 编辑
其实顺口溜倒也罢了,这个诗经体的《和平宣言》最难以忍受的是自身坐标的丧失。"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一九三七、一二一三,如果用干支纪年(丁丑冬月、甲戌之日),是不是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观:天地循环,生生不息;不必借助于西来的历法来标度这个事件。
另外就是这个”祸从天降“,这不是什么天灾,是人祸,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已久的灭亡中国的侵略的一个环节而已,之前有旅顺口大屠杀,同时进行的七三一人体试验、之后有花园口决堤,平顶山大屠杀和数不胜数的暴行。祸从天降四个字太轻飘了,过分强调这个时点,又把南京以外、此时以外中国遭受日本蹂躏的苦难置于何处。
这位作者冯亦同先生已经写了不少篇《和平宣言》,历年的公祭日就是他的命题文章出炉时,这个诗经体是他散文体写腻了的翻新花样。为什么不搞一篇真正能传之后世而非应景即抛的东西,能够年年读下去,其他地方的纪念活动也能用得上,而不是玩弄这种小情调?
仁
发表于 2014-12-17 11:50:09
石工 发表于 2014-12-17 09:50
其实顺口溜倒也罢了,这个诗经体的《和平宣言》最难以忍受的是自身坐标的丧失。"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 ...
我也觉得这本来应该是载入史册的。没读过这老先生散文宣言,相信应该不错。
石工
发表于 2014-12-17 13:09:30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4-12-17 21:57 编辑
仁 发表于 2014-12-17 11:50
我也觉得这本来应该是载入史册的。没读过这老先生散文宣言,相信应该不错。 ...
货比货得扔。就是在1937年,毛泽东的《祭黄帝文》可以拿来和这个《和平宣言》比一下。
祭黄帝陵
毛泽东
1937年4月5日
1937年4月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
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致辞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这两句,放在“建此伟业”的背景中,别有深意。
再来看看《和平宣言》2014诗经版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
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
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
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这些红字是看起来格外刺眼的部分,既然标榜直追高古,何必去扶耶稣他家的拐棍。连叙事的坐标系和与“国殇”联系的意象都是从耶家趸来的,说是下意识地放弃自主话语权,个人觉得并不为过。至于其他毛病,反而是小的了。
这种文体不是不能用,但首先和诗经没有毛线关系,第二用起来不能这样随意,这是祭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篇《和平宣言》读下来,感觉不到”祭如在“,倒是很像高考政治答卷,踩点得分,面面俱到,用后即抛。货比货得扔,没办法的事。
仁
发表于 2014-12-18 00:13:25
石工 发表于 2014-12-17 13:09
货比货得扔。就是在1937年,毛泽东的《祭黄帝文》可以拿来和这个《和平宣言》比一下。
祭黄帝陵
这两个在文学性和思想性方面都无法比。除了你染红的句子,还有不好的。例如寒梅怒放尽管老套但本身还是不错,放在那里就不好了。这个怒可不是那个怒。
易明
发表于 2014-12-18 01:07:10
我质疑的是,在那样的场合,弄一篇和平宣言,这个举动本身就不合适。那天电视上看到这一段,就觉得不舒服,不搭调。
无非是想说,公祭不是煽动仇恨、动员战争。说到底,底气不足。解释给谁听啊?怕谁怀疑公祭的动机吗?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2-18 01:53:35
易明 发表于 2014-12-18 01:07
我质疑的是,在那样的场合,弄一篇和平宣言,这个举动本身就不合适。那天电视上看到这一段,就觉得不舒服, ...
为和平揍人很有底气啊,就是要为了和平谴责你,为了和平拍死你嘛。我觉得这就是习总思想的正解。
和平是充满勇气和战力的,如同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将数十员,就是为了守护,没有人,包括他自己,能够打破这个记录。
守护和保护的和平力量,从思想,到战力,都要碾压军国主义和纳粹。
石工
发表于 2014-12-18 03:27:11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4-12-18 03:41 编辑
易明 发表于 2014-12-18 01:07
我质疑的是,在那样的场合,弄一篇和平宣言,这个举动本身就不合适。那天电视上看到这一段,就觉得不舒服, ...
《和平宣言》这个玩意,本身就是拷贝广岛的《平和宣言》。小日本子从1947年以来,一年发表一回,本质上就是贼娃子行凶被抓住打断腿,养伤的时候写的检讨,告诉大家我知道痛了,不再犯了,你们也别再打我了。写到后来,就是陶醉在描写自己被打的惨状,忘了交代怎么挨的这顿打,也根本不提自己给别人造成的更大的伤痛。
南京《和平宣言》也有年头了,这位冯先生从2002年就开始创作,如今终于熬出头。公祭文就是公祭文,放着前人那么多好东西不去学,学贼娃子连糊弄带狡辩的检讨书,“COPIED BY CHINA”弄到庙堂之上,也算是个景观。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2-18 05:11:01
石工 发表于 2014-12-18 03:27
《和平宣言》这个玩意,本身就是拷贝广岛的《平和宣言》。小日本子从1947年以来,一年发表一回,本质上就 ...
去看了一眼,除了和平这个词汇,没有其他相似之处。
广岛说和平,不意味着正常人就不能讲了,也不意味着我们一讲和平就是学日本。这个逻辑不对,和平,即“太平”理念,中国自古就有,不能因为别人用了一下,我们自己就不能用了。日本人还吃饭呢,难道我们就不吃了以示不同?哪怕不是我们自有的文化,只要是好的,不管是谁说过用过,我们照样拿来讲,拿来用。这才是底气,是中国人固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