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璧 发表于 2014-11-24 10:52:43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4-11-24 11:55:00

本帖最后由 皇家骑警总监 于 2014-11-24 12:00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2 20:05
天上闪电




再帮大帅补一句,

想必玉皇烟不好,所以一lian又一lian。

-- 烟不好,点不着。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4-11-24 11:57:42

本帖最后由 皇家骑警总监 于 2014-11-24 12:02 编辑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2 20:08
咏雪




对当今雾霾有警示作用,知道雾霾是因为天宫wei开奥运会或是APEC在做准备工作。

不想咋呼 发表于 2014-11-24 15:57:08

比梨花体强多了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4 22:32:49

发现此集一贴,来了很多好汉呢{:189:}
张大帅啊张大帅,你简直拉仇恨。

山菊 发表于 2014-11-25 03:09:19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4 09:32
发现此集一贴,来了很多好汉呢
张大帅啊张大帅,你简直拉仇恨。

爱坛有很多好汉呢,尤其是时事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感兴趣的话可关注一下门户首页,拣抓眼球的标题进:)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6 13:46:10

仁 发表于 2014-11-22 22:14
其实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弘一法师晚年的书法。他在青年时书画都很端庄,也曾去日本接受西画专业指导。但后来的 ...

仁兄
我当年看到悲欣交集,看不懂,觉得自己水平烂的缘故。
我学颜体出身,颜鲁公晚年的东西当年真欣赏不了,麻姑仙坛记之后都不行。当年有老前辈反对练勤礼碑,原因是颜晚年的东西,年轻人体会不了。当时还不服,玄秘塔也是柳公权七八十写的,不都是柳体入门必学。后来体会到了,勤礼碑写的已经开始随意,不像多宝塔那样一笔一划交代清楚。再往后就欣赏不了了。所以当时觉得弘一也是这个境界了,自己水平够不到。

   年岁月大,对书法的认识也有提高。我觉得再怎么变,笔力只会越来越强。什么是笔力?我觉得只可意会。后来读到古人一条书论,讲起来历代不同法,不同体,如何辨别好坏?答曰笔力。当时感觉很爽,原来英雄所见略同啊{:189:}。板桥的字乍一看很丑,但是笔力雄浑,一看就是大家。透过刀锋看笔意。张猛龙这样的魏碑初看也不好看,但是顺着笔力看,越看越有味道。当今的骗子太多,喜欢以草书、丑书示人。因为这个东西无严格框架结构规范,比较容易忽悠外行。但是练家子知道,笔力是骗不了人的。所以感觉没有硬桥硬马真功夫的人,写出来的书论都没必要看。都是装逼,或者配合别人装逼尔。

    弘一法师那几个字现在看来,未必有人吹捧那么厉害。可能真像您说的,迷失了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6 13:51:54

成奎花 发表于 2014-11-23 17:40
我是觉得人到达一定境界以后是有资格想咋地就咋地,但必须先到那个境界   ...

从心所欲不越矩。
弘一那个境界我们理解不了,他后来的书法我们也很难理解。但是我觉得他更多是字以人传吧。就字而言,没有达到前辈大和尚们那样一下就打动人内心的水平

发表于 2014-11-26 22:15:24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6 13:46
仁兄
我当年看到悲欣交集,看不懂,觉得自己水平烂的缘故。
我学颜体出身,颜鲁公晚年的东西当年真欣 ...

终于有一个不怕人说'自以为是'的了,握手。如果开始接触的是早期颜体,可能会被其硬朗折服,再看晚期的一时不愿接受其圆满可以理解。我一直以为学书法不要从楷书开始,但对小孩可能没有选择。

巴巴爸爸 发表于 2014-11-27 08:06:08

本帖最后由 成奎花 于 2014-11-27 09:58 编辑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6 13:46
仁兄
我当年看到悲欣交集,看不懂,觉得自己水平烂的缘故。
我学颜体出身,颜鲁公晚年的东西当年真欣 ...

我本来是说 人到一定境界后有资格胡来的,但一想我根本不懂书法,没准弘一那几个字真有说法,比如你说的笔力,为了避免被内行打脸就换了一个词{:191:} 但就算是胡来,我这个写字极烂的也觉得不难看

所谓风格、创新,其实都有踏实地所谓学院派基础在后面,譬如上面说到的毕卡索蒙德里安,人家早期中规中矩的画也很棒的,我区分创新和忽悠的方法就是看这人在传统技法上如何,如果赵丽华能写出传统意义上的好诗,那我虽不喜梨花体,也敬她为一人物。

还有就是现在的科技创新,其实如果学校里念书念不好,最多也就完个概念创新搏眼球,成功也就是商业意义的成功,是谈不上科技创新的,所以每当人谈起书本教育扼杀创造力我就呵呵了

对了,你也在上海?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7 10:38:20

仁 发表于 2014-11-22 22:38
小学生都能模仿得很像。真的,你可以在网上看其晚期的。其实推崇的人正是因为这点而推崇,因为那些字已经 ...

我认为,斗胆认为,弘一晚期并非生活在禅境,而是迷失在弟子的马屁里。

这点与张大帅类似:lol

发表于 2014-11-27 10:50:30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7 10:38
这点与张大帅类似

不像的是大帅从来就写不出好的,而弘一原本写的不错。对了,你妈妈也练书法的,你问问她如何看弘一晚期的作品?还有@到处停留的叶子 ,也问问你父母的看法。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7 11:14:47

成奎花 发表于 2014-11-27 08:06
我本来是说 人到一定境界后有资格胡来的,但一想我根本不懂书法,没准弘一那几个字真有说法,比如你说的 ...

您不是在北京吗

巴巴爸爸 发表于 2014-11-27 11:24:12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7 11:14
您不是在北京吗

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868&page=1#pid580858

到处停留的叶子 发表于 2014-11-27 11:25:54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4-11-27 11:45 编辑

月下 发表于 2014-11-23 01:51
如果人有一些本质是不会变的话,审美也是其中之一。审美是有底线的,审美不拒绝怪,但拒绝平庸——简单易 ...

嗯,我觉得你说出了一些道理。事实上,这幅画的意义就是试图把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抽象出来,就是你说的一些本质,比如直线和平面,黄金分割原理,三原色红黄蓝和黑白的搭配。

Piet Mondrian是第一个把平面分割和三原色搭配的原理用这样一幅画来完美表达的画家。后人尽管可以复制他的画作,但是你不能否认第一个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Piet Mondrian是上世纪初源于荷兰的De Stijl 艺术运动(1917~1931)的代表人物,De Stijl对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影响尤其深远。

再贴两张图来说明一下:

Theo van Doesburg, neoplasticism: Composition VII (the three graces) 1917.
这是同时期另外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也是红,黄,蓝,以及黑和白的组合


Piet Mondrian, Gray Tree, 1912
这是Piet Mondrian在De Stijl 艺术运动之前的作品,可以看到他通过这幅画想用黑白灰色来表达一棵树。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7 11:26:22

成奎花 发表于 2014-11-27 08:06
我本来是说 人到一定境界后有资格胡来的,但一想我根本不懂书法,没准弘一那几个字真有说法,比如你说的 ...

即使赵丽华能写出传统意义的好诗,我也觉得她的“诗”是垃圾。

做什么事都要有基本的敬畏。袁腾飞写个书叫《历史是什么玩意儿》。看到书名就知道这货不学无术。有些东西厚重,越是了解越是难免有敬畏之心。
弘一的书法,人家思想到一个境界了,我们没那个经历,无法理解他的东西。人家到那个层次自己写着玩,又不沽名钓誉。有的人拿一泡臭狗屎出来还想名利双收。
板桥是放着县太爷不做的狂狷之士。人家写八分体,有反其道行之的意味。你们不是都媚俗吗?你们不都示人以最好一面吗?我偏不。实际上看看板桥的楷书,我只有敬畏。现代人写丑书,都是根底浅,不敢拿规范字示人,怕人一眼看穿。故弄玄虚,欺世盗名。

这个赵丽华一样,沽名钓誉的主。看着就听恶心。

巴巴爸爸 发表于 2014-11-27 11:28:02

仁 发表于 2014-11-26 22:15
终于有一个不怕人说'自以为是'的了,握手。如果开始接触的是早期颜体,可能会被其硬朗折服,再看晚期的一 ...

听起来仁兄是很在行的啊,什么时候也秀秀书法?{:209:}

巴巴爸爸 发表于 2014-11-27 11:35:15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7 11:26
即使赵丽华能写出传统意义的好诗,我也觉得她的“诗”是垃圾。

做什么事都要有基本的敬畏。袁腾飞写个书 ...

这个有点鸡生蛋蛋生鸡。赵丽华那人是写不出传统意义好诗的,因为这人俗不可耐,才华平平;但是如果她以前已经写出很出色的诗歌了,那么她的梨花体后面也没准有你说的郑板桥相似的原因。

人在江湖 发表于 2014-11-27 11:42:01

仁 发表于 2014-11-26 22:15
终于有一个不怕人说'自以为是'的了,握手。如果开始接触的是早期颜体,可能会被其硬朗折服,再看晚期的一 ...

鲁公是率性的人,自由发挥随着性子来,任性有资本。
40多岁多宝塔一笔一划交代得很清楚,60的勤礼碑点画已经一带而过,再后来的麻姑仙坛记就更随性,捺一画应该就是随性的一捻管,出来是倒三角形。再往后很多已经无法度可言了。裴将军诗以前就欣赏不了,现在看的确有他妙处。
柳公权写楷字从来一丝不苟。晚年自由发挥的也少。最严谨的是欧体。所谓法度森严。做了一辈子小官,率更。颜真卿可是鲁国公了。另外可能政治书被动站错队,大领导还不赏识。太宗皇帝喜欢的是虞世南。所以欧体的字儿从头到尾谨小慎微一丝不苟。燕不双飞这种在隶书里的要求,也就欧一直恪守。少时不喜欧体,年纪大了反倒有共鸣了。

我觉得学书从楷书入手还好。可能最好是隶书。其他书体就算了

云平 发表于 2014-11-27 21:16:04

仁 发表于 2014-11-27 10:50
不像的是大帅从来就写不出好的,而弘一原本写的不错。对了,你妈妈也练书法的,你问问她如何看弘一晚期的 ...

我妈就说有味道,有他的风格。
其实不少大师的东西粗看是感觉一般的,甚至不喜欢,但随着对世界的认识加深会慢慢有所改观。另也不能要求张张精品,尤其是不想写好,但仔细看弘一晚年的书法又不是歪歪扭扭,自有一种拙趣。或者说肉不佳,骨却在。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张宗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