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5 09:19:08

贺新郎

落日镏金叶。
叹惊鸿,陈王玉枕,挟风回雪。
渺渺江空人不渡,遗佩汀洲木末。
结桂帜,云雷飘忽。
末路英雄豪气短,问人间,情竟为何物?
三尺剑,碧桃血。


琵琶马上弹呜噎。
路漫漫,闻铃夜雨,断肠声切。
天地不容如许恨,且看山崩地裂。
待整顿,乾坤宫阙。
愿借长风三千仞,驾青云,老翅坚如铁。
天际去,负星月。

[注]1。叹惊鸿,陈王玉枕,挟风回雪。-----〉陈思王曹植与甄后的故事+《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2。渺渺江空人不渡,遗佩汀洲木末。----〉典出《九歌 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3。结桂帜,云雷飘忽。----〉《九歌 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 辛夷车兮结桂旗“”云容容兮而在下。“”雷填填兮雨冥冥,“

4。末路英雄豪气短,问人间,情竟为何物?三尺剑,碧桃血。----〉霸王别姬,不解释。

5。琵琶马上弹呜噎。----〉昭君出塞,不解释。

6。路漫漫,闻铃夜雨,断肠声切。---〉《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7。问人间,情竟为何物?---〉元好问《摸鱼儿雁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此词是有意模仿辛幼安《贺新郎》,拼命拽典故,累死,不过不如此又怎能超越自我?但这种事也就干一回,写注释都累死个人了。{:soso_e118:}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楚天 发表于 2014-11-15 22:36:26

好个
“愿借长风三千仞,驾青云,老翅坚如铁。
天际去,负星月。”

通篇无弱句。好句不胜枚举。

上阕联想奇美,下阕气势撼人。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5 23:47:07

楚天 发表于 2014-11-15 22:36
好个
“愿借长风三千仞,驾青云,老翅坚如铁。
天际去,负星月。”


真的假的?楚天又在给俺灌迷魂汤了吧?

自觉还是比较散,此类到处拽典故的词内在逻辑性很差,辛词本身也是认真读了注释之后才含含糊糊有点儿感觉,,,最后两句是不是收得太硬了,太男人气了?{:216:}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5 23:59:22

来膜拜。气势十足。

可能是我理解力不足,不明白主旨是什么?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01:54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5 23:59
来膜拜。气势十足。

可能是我理解力不足,不明白主旨是什么?

这个主题很明确,就是不论这些典故故事说的是赴约不遇,还是生离死别,说的都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或者不能厮守终老,换句话说也就是爱情不可能得到美满的结局。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0:08:57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01
这个主题很明确,就是不论这些典故故事说的是赴约不遇,还是生离死别,说的都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或者 ...

这样的爱情不恐怖吗?李莫愁再世 {:201:}

月下 发表于 2014-11-16 00:10:53

天际去,负星月
这六个字好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23:15

本帖最后由 平沙落雁 于 2014-11-16 00:38 编辑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0:08
这样的爱情不恐怖吗?李莫愁再世

哎,爱情本身不恐怖,而是命运恐怖。

比如八卦里的甄氏和曹植吧,既然曹植如此倾慕这位美人,当初嫁给他不比嫁曹丕强百倍?你可知甄氏最后是被曹丕的另外一老婆郭女王陷害被赐自尽,这位犹嫌不解恨,命人在甄氏嘴里塞糠且批头散发入殓咒她到阴间也不能诉说冤情。

甄氏本人也是位能写诗的才女,《乐府》收有她的诗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如果这诗真是她写的,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甄氏性情够直率的,不太会曲意奉承,附低作小,虽然自怜却风骨犹为高贵,或许偶尔得罪曹丕也未可知,也许这就是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曹植有首很有名的《七哀》,可以对着看: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曹植一大男人还能写出“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甄氏则死也不肯低头,用“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意思就是您爱干嘛干嘛去吧~~~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0:32:12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23
哎,爱情本身不恐怖,而是命运恐怖。

比如八卦里的甄氏和曹植吧,既然曹植如此倾慕这位美人,当初嫁给他 ...

我没有表达好:真正想说的是,要死要活的爱情至上观很恐怖。可能我太不罗曼蒂克了{:221:}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41:04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0:32
我没有表达好:真正想说的是,要死要活的爱情至上观很恐怖。可能我太不罗曼蒂克了...

可这儿没有一个是自愿要死要活的啊?{:218:}

不都是被逼无奈,霸王别姬是,玄宗杨妃也是,昭君出塞还是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1:44:08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41
可这儿没有一个是自愿要死要活的啊?

不都是被逼无奈,霸王别姬是,玄宗杨妃也是,昭君出塞还是 ...

我读词习惯于去主观感受,没有去仔细分析典故。三尺剑,碧桃血,生死相许,山崩地裂,这些意象都属于爱情至上,生死不计了。也许这只是表达形式而已?我不懂写词,很可能理解不对。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2:00:13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1:44
我读词习惯于去主观感受,没有去仔细分析典故。三尺剑,碧桃血,生死相许,山崩地裂,这些意象都属于爱情 ...

介个介个,你这么理解也不是不可以,古代人的爱情观就这样,来不来就生死相许,中西同理,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滴干活,,乐府诗里还有更吓人的呢~

8过,我这里的“山崩地裂”的原因是怨恨不公正的命运,使这些情投意合的人们不得终成眷属,或者厮守终老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2:12:45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2:00
介个介个,你这么理解也不是不可以,古代人的爱情观就这样,来不来就生死相许,中西同理,罗密欧与朱丽叶 ...

我不太懂,平老师表对牛弹琴了{:212:}

贺新郎名篇不少,很多都喜欢。我最喜欢是苏轼和辛弃疾的。

苏轼的贺新郎,小时候读着心口揪痛。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辛弃疾的贺新郎旷达有趣,比如:

甚矣吾衰矣。恨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2:24:19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6 02:12
我不太懂,平老师表对牛弹琴了

贺新郎名篇不少,很多都喜欢。我最喜欢是苏轼和辛弃疾的。


这两首一对照就看出来了,辛弃疾修养差远了,来不来就恨来恨去的,脾气也大,填词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消气发泄,苏轼则真正是世外高人,代入自己是个女人,而且娇俏袅娜得比女人还女人。

发表于 2014-11-16 03:00:16

说句你现在不爱听的话,用不了多久你会觉得这首词太差了。用典不是这样的。这个整篇没有主线,词句有如随机堆砌而成。

发表于 2014-11-16 03:08:04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0:23
哎,爱情本身不恐怖,而是命运恐怖。

比如八卦里的甄氏和曹植吧,既然曹植如此倾慕这位美人,当初嫁给他 ...

当初嫁与谁不是甄氏的选择,如果她能选也不会选无用书生曹植。我更愿意相信甄氏被牺牲是为了避免不伦。曹丕不愿杀曹植。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3:09:07

仁 发表于 2014-11-16 03:00
说句你现在不爱听的话,用不了多久你会觉得这首词太差了。用典不是这样的。这个整篇没有主线,词句有如随机 ...

这个我预想到了,因为纯粹是想模仿辛弃疾的那种用典故串联的手法,不按常规思路走,不说自己难受,别人看着也别拗,但为了突破常规,只能硬着头皮上,否则永无超越自我的那一天。

艺术么,贵在探索,成败先不论。:lol

发表于 2014-11-16 03:09:55

楚天 发表于 2014-11-15 22:36
好个
“愿借长风三千仞,驾青云,老翅坚如铁。
天际去,负星月。”


:dizzy: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11-16 03:13:28

本帖最后由 平沙落雁 于 2014-11-16 03:19 编辑

仁 发表于 2014-11-16 03:08
当初嫁与谁不是甄氏的选择,如果她能选也不会选无用书生曹植。我更愿意相信甄氏被牺牲是为了避免不伦。曹 ...

曹植当年可是世子的大热门,绝不是无用书生。

甄氏被杀是因为莫须有的“怨怼”,曹丕登基后封郭女王为王后,而甄氏仍旧是夫人被留在邺城,“据说”她对此有怨,事实上是甄氏年老色衰,她比曹丕大。

乱伦是绝无可能之事,曹植封地又不在邺城,曹丕找茬儿想杀他还找不着呢

月下 发表于 2014-11-16 03:15:33

发一则历史世说新语吧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1)。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2),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3)。”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4)。”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