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发表于 2014-11-4 20:50:58

简单说说音韵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4-11-4 13:42 编辑

关于音节问题,简单写两句,毕竟我懂得也不多。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单独说说这第二联。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此处俱字,须得读如驹,才能读出这句的好来。
紫蝶黄蜂ju1有情

很早以前就读过这首,当时还不算学过诗,也没人教导,俱字一直读如巨,就是当代普通话读音,也没觉得什么不好。近来重读此诗,知道了俱古代读如驹,按驹音一读,才蓦然发现,珠玉在前,自己竟然一直当成瓦砾,埋没了一句绝顶的诗句。

仅仅一个字音之平仄的不同,有什么迥然的差异?不妨先暗诵几遍,驹音和巨音都诵几遍。
应该能体会到,读如巨时,去声,俱字是很用力的,句子的重心就落在这个俱字上,而有情二字不显耀。
读如驹时,句子的重心不明显,情字能很自然的拉长声——所谓声韵悠扬。

就是这点微小的差异,导致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当读如驹时,你会觉得那紫蝶黄蜂是真的有情,不仅仅是字面上说有情,是能够通过音韵来传达“蝶蜂有情”的。这是一句好诗。

再看出句:
花须柳眼各无赖
这个“各”字也极其关键。此处必须用去声字。因为用去声,则诵读时,出句短促,相形之下,对句愈加悠扬。出句紧不下去,对句则长不起来。

比较:
花须柳眼皆无赖,紫蝶黄蜂驹有情。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更有情。
花须柳眼皆无赖,紫蝶黄蜂更有情。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驹有情。

细心体会,会发现第四组的音韵效果是最好的。而第三组,读着有没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
从这个例子应该可以看出,所谓拗句,不仅仅是因为某些原因必须出律且必须救,更是因为,有些拗句是有很独特的音韵效果的。

别绪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注意后半句,读着是不是有一些咬牙切齿、赌咒发誓的味道?

奥秘就在死誓二字上,据说这俩字是齿音,且誓字去声,在读音和意义两方面,都是全句重心,音义相合,效果自然完美。
对比义山的句子,情字悠扬;此句,誓字切齿。

我不懂入声,哪位懂入声的,可以帮忙考察下独宿的作用。我猜测,大概和各字的作用差不离。
就这么些吧。对音韵我也在探索中,实在说不出什么东西来。


发表于 2014-11-4 22:13:40

这个很可能是你得理论在先,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如果把“各”和“俱”换位,也是一样的好。顺便说一下,“各”是入声,不是去声。

月下 发表于 2014-11-5 01:53:36

仁 发表于 2014-11-4 22:13
这个很可能是你得理论在先,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如果把“各”和“俱”换位,也是一样的好。顺便说一下,“各 ...

没理论。至今为止,只见过龙榆生讲音律问题,在古人笔记中偶尔能见着点,零散不成体系。

至于各字,只能说我对入声实在不熟,写顺手给忘了。

李寒秋 发表于 2014-11-5 02:42:04

本帖最后由 李寒秋 于 2014-11-5 03:07 编辑

这样写和读恐怕是这一联破了平仄,需要拗救的结果。

再说全诗太多不合平仄之处,像一首入律的古风或刻意而为的拗救体律诗,刻意模仿老杜。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45:44

谢谢月下,很有启发~~~献茶!

http://www.psqy.net/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eca.gif

我代为编辑了一下,读起来轻松些:)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47:40

仁 发表于 2014-11-4 09:13
这个很可能是你得理论在先,影响了自己的判断。如果把“各”和“俱”换位,也是一样的好。顺便说一下,“各 ...


仁师有没有喜欢的例子,也举一两个?

http://www.psqy.net/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eca.gif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48:57

李寒秋 发表于 2014-11-4 13:42
这样写和读恐怕是这一联破了平仄,需要拗救的结果。

再说全诗太多不合平仄之处,像一首入律的古风或可以做 ...

这一联按平水韵没出律啊?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52:47

有人评说这首'音韵流美',琢磨中:

泗州东城晚望(宋·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发表于 2014-11-5 03:01:05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47
仁师有没有喜欢的例子,也举一两个?

这得古板老师啊。

李寒秋 发表于 2014-11-5 03:04:02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48
这一联按平水韵没出律啊?

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3:15:53

李寒秋 发表于 2014-11-4 14:04
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

哦~~~好象老师们都说,这样的小拗是可救可不救的,何况小李还在对句救了一下呢!
反正我经常懒得救{:191:}

月下 发表于 2014-11-5 03:42:56

李寒秋 发表于 2014-11-5 03:04
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改为,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

我觉得如果把这句看成拗救,实在是看低了李商隐。正如我后面举得几个对比用的句子,把这句改成律句是很简单的,然而李商隐终究选择了拗句,为什么?这和第一句不同,第一句,二月二日连用必不合律,不得不拗。次联不是这个情况。想必李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月下 发表于 2014-11-5 03:50:02

山菊 发表于 2014-11-5 02:52
有人评说这首'音韵流美',琢磨中:

最后一句音节确实好,可能和淮流二字关系大。但具体分析分析不来。

应是淮流转处山
应是淮河转处山

流改河字,这句立马从好句子变成烂句子了。呵呵(^_^)

五岳倾颓 发表于 2014-11-5 09:12:50

讨论得这么细,俺就跟不上了。

云平 发表于 2014-11-7 20:08:08

各是分开,俱是合拢。不是皆、更能代替的。
蝶是入声,类似短促的去声,但气要含在嘴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单说说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