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inthissky 发表于 2014-11-1 19:57:24

黛玉的母亲为什么没有嫁给三大家族,而是嫁给了林如海?

转发,本文来自于知乎,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977057

三大家族从来就不是贾府嫁女儿的对象。多少人被护官符的结论一说就联想出去了:四大家族,皆联络有亲?这没错,可“有亲”不代表互有嫁娶啊。

书中明写的婚配,史家王家往贾家嫁过女儿,王家还往薛家嫁过女儿,可是史王两家谁曾娶到贾家嫡系的女儿回去了?薛家则根本和贾家没有直接姻亲关系,抱大腿靠的是死去的薛公和贾政的连襟关系。

贾家女儿都嫁给谁了?上一辈“老姐妹”中,贾敏嫁往林家,其他人没讲,但显然没在正文常见的几家亲戚里。宝黛这一辈,出身最高的元春嫁了皇帝老儿,出身差但个人条件出色的探春做了藩王妃之类的。各项条件都很平庸的迎春,摊上个贪财不靠谱的爹,可这爹再怎么卖女求财,现放着薛蟠这个大财主在那,贾赦也没想把迎春嫁给薛蟠,而是嫁给了“现袭指挥,在兵部侯缺题升”而且仕途十分看好的孙绍祖。这个孙家贾政还十二分看不上,因为“虽是故交,并非诗礼名族之裔”。

贾家择婿,硬指标是“诗礼名族”。达不到这一条的,哪怕是有官有爵又有钱的孙家都提不上筷子。至于三大家族,一家商人两家武夫,谁达标了?

事实上,四大家族以贾家为首,其他三家都在竞相嫁女儿进贾府,薛家还没竞争上,王家则是连嫁女儿带赔钱,其换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王家的暴发式升迁。在这种局面下,贾家金尊玉贵的嫡出女儿,凭什么倒过来下嫁到那三家去?

下面说贾府为什么定下这样的择婿标准。

贾家的标签是勋贵。所谓勋贵,就是皇帝花钱荣养着,在地方上耍耍威风欺负欺负老百姓还行,但不被允许染指真正的权力。一旦袭爵结束,连爵位附带的财富来源也不复存在,这时候的贾家,如果没有新的增长点,就只能乖乖去做地主了。

从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出,到了赦政这一辈,贾家在朝堂上其实已经高度边缘化了。此时的贾家想要生存,就必须要转型,转什么型呢?毫无疑问,考科举,进入文官系统,进入国家权力中心。

这一点在不能承爵的贾政这一支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在择长媳的时候,贾政放着王家未字且嫁妆丰厚的王熙凤不问,而是给长子选择了国立大学校长家的女儿李纨——钱是少了点,权也没有,但妥妥的书香门第。贾珠在转型路上也非常顺利,乖乖读书,乖乖科举。如果不是死得太早,他会是贾家下一代转型中兴的希望。

而反观林家,四代袭爵之后,林如海顺利转型,高中探花。当时的林如海,一手是勋贵之裔,在旧贵族中颇具人脉,一手是科举出身,同门同年无数,两边都吃得开,方能一路亨通——你以为每个探花都可以点盐政的吗?

这时候赚钱多不多,家财厚不厚还重要吗?转型成功的林如海迅速进入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体系,尚未转型的贾家还在一点点边缘化着。此时的贾家看着林家,那就是自己的榜样啊!

贾政的三观基本都是从贾母那儿来的,贾政能看到李纨作为书香名门女儿的优势,贾母如何看不到林如海的优势?从家族前程上讲,林家是贾家积极靠拢的对象——转型成功,掌握实权,又出身显贵,和同为旧贵族的贾家声气相投。不要说和书香沾不上一点点边的三大家族,就算其他的书香人家,因为此前和旧贵族的阶级隔阂,也不能和贾家有效互助——比如后来贾政挑选的李纨家。从联姻角度上讲,林家这样的政治成色简直是完美到飙泪。而联姻效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贾政和林如海在公务上时有互动,二人均互相欣赏,倘若林如海不死,贾家又能争点气上个台阶的话,二人必将成为公务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好亲戚。

贾敏林如海二人是家族联姻,但并不是每一桩家族联姻都是面目可憎的。林如海仅仅个人条件优秀并不足以令他和贾敏的婚姻幸福。双方家族如果不能和睦共进,小夫妻如何能够好过?精明过人的贾母,为了自己疼爱的小女儿,不但挑选出了人品才华甚至为人处世都是一等一的林如海,更挑中了林家和贾家互利的关系。这样的婚姻,比仅仅郎才女貌的结合有更强的基础,也有更大的前程,即使三大家族中有那么几个才学俊逸之辈,也是远远不能匹敌的。

贾母能找到林如海这样一个既利家族,又利女儿的女婿,绝对是曹雪芹开的金手指……如果不是贾敏无子+林如海早逝,红楼梦就要发展成一套俗到家的才子佳人大团圆了……

————————————————
唉唉,补充一下,我不喜欢有些论点过度贬低贾家,认为贾家找了林家是高攀之类的话。

首先小说并不完全是现实,你不能说现实里后妃家里不值钱(况且清朝真不是,家里值钱的后妃大把),书里也是。书里把贾家设定到什么高度了,只能回到原文的设定上去。
冷子兴和贾雨村两人,已经给贾家贴了标签:钟鸣鼎食,诗礼名门。为啥诗礼呢?倒霉的贾敬其实是进士出身来的,贾政其实也是差点要去考科举的,才袭到第三代就意识到要考科举,贾家的先人还是蛮有眼力见的。林如海可是家里第五代,才转型成功的。
我们知道黛玉进京是由黛玉的眼光来写的,即便眼界品位不凡的黛玉,先看了贾府的三等仆妇,就意识到“吃穿用度已是不凡”,观察了贾府的丫鬟之后,心里更暗赞“与别人家不同”。贾府吃完饭先漱口,再洗手,才能喝茶,林家则没有漱口洗手的规矩,故而黛玉都把漱口茶错认成了喝的茶。
林妹妹自己的判断,总比我们准确些吧。
可见贾家当时对于林家来说,还是门户略高的,只是林家发展前景看好,贾家却后继乏力,眼看一门富贵即将过期作废。

林如海是探花,很值钱,这个不假,但也不是哪里来个探花都能上位的。贾雨村还正宗进士呢,还不是要靠草菅人命向贾王二家这样的旧贵族卖好儿求政治投资。(这里其实很有意思的,贾雨村不知道薛蟠和贾王两家亲属关系的时候,是颇想拿薛蟠立威的,一听贾王就怂了,可见薛家的门户是真的不大值钱)林如海没有亲族,来自家族的助力非常薄弱,贾家的政治资本对他来说绝对是有助益的。

不然怎么解释,林如海娶了贾敏生了黛玉之后,一路升御史,点盐政?贾家真要是烂尾,林如海娶了贾敏应该一辈子升不上去才对。进士如何,翰林如何?梅翰林家最后还不是混到要娶商户女做儿媳妇。

况且,真把贾家踩烂了,爱女如命的林如海是如何放心把唯一的爱女林黛玉送到他家去明珠蒙尘的啊……就为了嫌人家生母家庭一般,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乃们真的忍心把林爸爸推演成这样的人咩?!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1 22:06:09

网文同人热衷于黑贾家。似乎,不少人没有读原著,写的是同人的同人。

其实,一般人家成为勋贵,也就只能做到贾家这样了。更多的还不如贾家呢。想要成为正经世家,那是要求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以及道德底蕴的传承才行。

maodeng 发表于 2014-11-1 23:06:24

梅翰林家最后还不是混到要娶商户女做儿媳妇中的“梅”是谁啊

龙血树 发表于 2014-11-2 02:29:10

maodeng 发表于 2014-11-1 23:06
梅翰林家最后还不是混到要娶商户女做儿媳妇中的“梅”是谁啊

薛宝琴订婚的那家

晴小嗥 发表于 2014-11-2 08:11:08

现在很多写红楼同人文的都没看过原文。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1-2 13:15:51



贾家的地位有个前提,就是当时朝中总共有八公,贾家就占了两个,地位是相当高的。按照历朝的经验,这种开国大勋臣,如果不是犯了大罪或是遇上朱元璋那样的皇帝,三代之内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即使在政坛上比较无声,但是论家族地位来说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贾敏是贾赦、贾政一辈。贾敏出嫁的时候,贾家还在盛世,贾代善应该还在世,谈不上被边缘化。再下一辈,贾赦袭爵,贾政是工部主事员外郎,在地位上仍然没有什么问题。贾政的考科举,主要原因是次子无法袭爵。并不是预设棋子。

林如海娶贾敏的时候应该是兰台寺大夫,从以后外放巡盐御史来看,应该是御史之类的官。就算是左右都御史这样的从一品官,在地位上也并不比贾家的国公高。四大家是一个层次,就是勋贵。林家是另一个层次,就是官吏。所以贾林两家结姻,不能说贾家比林家地位低。

其他三家书里说的少,薛蟠他爹是不是紫微舍人薛公的唯一后人呢?好像没说。但是紫微舍人这个官很怪。从曹雪芹的原意来看,可能类似于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正一品。保龄侯尚书令史家,这个尚书令可以类比于大学士,也是正一品。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都太尉算是一品大官,但是县伯的爵位并不高。

因此,四大家族里面,贾家爵位最高。其次是史家的侯爵,再次是王家的县伯,最后是薛家。薛公的这个“公”,应该以敬称看。但是后来史王两家比较旺,史家出了两个侯,王子腾更牛,初任京营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薛家专注于忽悠皇帝家的银子。然后是借了其他三家的势力捞钱。

贾赦、贾政这一辈,其实贾家还是可以的,贾政娶了王夫人,贾赦和贾敬的夫人没说,但是邢夫人显然是填房出身,所以贾赦和贾敬的夫人应该不会差。到了下面王字辈就不行了。除了贾琏娶了王熙凤算是世亲,贾珠、贾珍的夫人都不算世家,也不算高官。可见贾家已经丧失了和贵戚、高官结亲的资格。这个正符合贾家是“末世”的设定。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1-2 13:37:30

贾政这个工部员外郎,是个要职。前辈大家都阐述过。工部尚书、侍郎、郎中、下面就是员外郎。可以看作副司长之类的官。位低权重。而且是个垫脚石的官,很容易升到郎中。

林如海的巡盐御史,按照清代来说,都是有地域划分的。可以看作中盐地方分公司的老总。肥差。但是不能算是高官。 比之贾政这样的部委副司长来说,政治地位可能还要差一点。

黯影 发表于 2014-11-2 14:41:0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1-2 13:37
贾政这个工部员外郎,是个要职。前辈大家都阐述过。工部尚书、侍郎、郎中、下面就是员外郎。可以看作副司长 ...

古代的盐业相当于现在的两桶油,所以我觉得约等于中石化老总那个级别,也不低了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1-2 22:56:08

黯影 发表于 2014-11-2 14:41
古代的盐业相当于现在的两桶油,所以我觉得约等于中石化老总那个级别,也不低了 ...

不低。但是也没多高。

巡盐御史有个限定,就是分管一个地区的盐政。所以只能算分公司的老总,最多算大区的老总。但是这差事比之中央部委的副司长在政治地位上差好多。以前,中纪委案件室的处长到了地方,省委书记都是要请吃饭的。

清代工部设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是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
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
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
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
除四司外,清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员外郎是各司的二把手,可见工部员外郎其实也是个肥差。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4-12-3 13:45:10

猫元帅 发表于 2014-11-2 13:37
贾政这个工部员外郎,是个要职。前辈大家都阐述过。工部尚书、侍郎、郎中、下面就是员外郎。可以看作副司长 ...

这个恐怕要放到时代背景里去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以及曹寅的大舅子李煦,曾长期担任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他俩也曾轮流做过两淮巡盐御史,后来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甚至林家,很可能就是曹府和李府的影子。

织造和巡盐御史都是差事,相当于皇帝的特派员,并没有固定的级别,具体品级要看当事人的官位,曹寅开始做巡盐御史时的官位是郎中,相当于国家部委的司长,只有正五品,但与此同时,做为皇帝钦差的巡盐御史,他却管着从三品的两淮盐运使。

本来巡盐御史在名义上属于都察院系统,对地方职官盐运使只有监察职责而无领导权力,但后来他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盐运使必须向巡盐御史汇报,或者说,巡盐御史是盐运使的直接上级,二者关系相当于汉代的刺史和太守,都是后者级别更高,但前者权力更大。

因此曹家这个江宁织造或巡盐御史的级别,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曹寅的父亲曹玺做织造期间最高挂过尚书衔,这已经是一二品的大员,因而时人常尊称其为“曹司空”——“司空”是明清对工部尚书的别称。而曹寅本人最高则挂过正三品的通政使,相当于副省级。

sitan 发表于 2015-1-7 02:29:56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4-12-3 13:45
这个恐怕要放到时代背景里去看。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以及曹寅的大舅子李煦,曾长期担任江宁织造和苏州织 ...

其实放到时代背景里去看之后呢,大家不能只盯着官职大小。在封建君主时代,谁能和皇帝说得上话,皇帝听得进去,那是最厉害的。曹寅给康熙的密折那么多,恐怕官场里头不少人也知道曹寅是能通天的。那么他所任的具体官职就算小一些,其实是没有人敢轻易动他的,他实际上的能量是很大的。

这个半特务的权利的坏处就是这个密折权利是跟着个人的,不好荫及子孙。帝王对你的信任并不连带你周围的利益共同体。这有点像小说里头元春和贾母去世之后,贾家兵败如山倒,面对忠王府的进逼是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黛玉的母亲为什么没有嫁给三大家族,而是嫁给了林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