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发表于 2014-10-22 00:39:49

纪念焦裕禄

乍来当骇,有连天新麦,弥望青碧。路侧花开皆赤紫,随处黄莺踪迹。鲁豫交通,吴燕车货,尽是江湖客。听人欢语,不知从晓而夕。
谁解今日长歌,直应当哭,酹酒思恩泽。壮志战天还斗地,换了一城风色。化碧苌弘,灭灯诸葛,万死酬家国。泪中声咽,愧吾多少能得。
和习《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2 05:02:02

原来今上也玩过诗词~~~把原词找来一起学习:

1990年,习总书记在榕时,写下追思焦裕禄的一首词《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并作了注释,发表在当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全文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写作背景: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读《人民呼唤焦裕禄》时有感而作(注: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人们亲切地叫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为“焦桐”。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发表于 2014-10-22 08:49:12

今上之作虽未全合律,但更扣此题。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2 08:53:47

仁 发表于 2014-10-22 08:49
今上之作虽未全合律,但更扣此题。

我也没跑题啊{:1_1:}

发表于 2014-10-22 09:05:44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2 08:53
我也没跑题啊

你这首要是没有题目,恐难想到焦裕禄。如果换个不相干的题目,也行。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2 09:08:03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1 19:53
我也没跑题啊

学习了典故‘苌弘化碧’~~~好像说是用在冤死呢?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2 09:18:23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2 09:08
学习了典故‘苌弘化碧’~~~好像说是用在冤死呢?

用典确实挺难的,主要是贴切。肚子里存货不够。
冤死与否不重要,我后面救了一句,”万死酬家国”,取二人为国不惮生死之丹心。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2 09:20:41

仁 发表于 2014-10-22 09:05
你这首要是没有题目,恐难想到焦裕禄。如果换个不相干的题目,也行。

前半写今日兰考,后半写焦裕禄,恐怕还换不了题目。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2 09:30:30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1 20:18
用典确实挺难的,主要是贴切。肚子里存货不够。
冤死与否不重要,我后面救了一句,”万死酬家国”,取二 ...

呃,典故的意思还能这样救啊:o

月下 发表于 2014-10-22 09:43:00

山菊 发表于 2014-10-22 09:30
呃,典故的意思还能这样救啊

应该这么说,一个典故,尤其是事典,有多重意思。比如苌弘化碧,可以用来表明臣子的忠心,可以用来讽刺君主的昏庸,也可以反过来用来讽刺愚忠。关键看作者取哪个意思。
我在这里取的是为家国不惜性命的意思。苌弘诸葛亮焦裕禄,可以说都是殉国,或殉职。这是三人的共同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念焦裕禄